1、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动物实验;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干预性预防治疗实验的结果。血清胆固醇在4.5mmol/L(173mg/dl)以下冠心病较少发生;冠心病人血清胆固醇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l);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低密度脂蛋白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高。
2、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轻,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l),则冠心病危险性减低2-3%。甘油三脂(TG)饮食中脂肪以TG形式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到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增高,血TG
3、2mmol/L(176mg/dl)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其他有关危险因素: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光氨酸血症等。年龄,冠心病的发病;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中年时约高3-4倍,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增高;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均使冠心病发病增高;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1倍,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有关;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者,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
4、危险性同样增加。冠心病家族史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尤其有早发冠心病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混合性高脂血症:血清TC、TG均增高;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底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减低。按病因分类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DM、甲低、肾病综合症。血脂检查的对象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黄瘤或黄疣者;家族性高脂血症者;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的女性。血脂正常与异常血清TC:5.20mmol/L(200mg/dl)以下 合适范围;5.23-5.69mmo
5、l/L(201-219mg/dl)边缘升高;5.72mmol/L(220mg/dl)以上 升高;血清TG:1.70mmol/L(150mg/dl)以下 合适范围;1.70mmol/L(150mg/dl)以上 升高。血清LDL-C:3.12mmol/L(120mg/dl)以下 合适范围;3.15-3.61mmol/L(121-139mg/dl)边缘升高;3.64mmol/L(140mg/dl)以上 升高;血清HDL-C:1.04mmol/L(40mg/dl)以上 合适范围;0.91mmol/L(35mg/dl)以下 减低;高脂血症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1.饮食调节;2.其他非药物措施:在降压药物治
6、疗中噻嗪类利尿药可能增高TG、TC或LDL-C,阻滞剂可能增高TC和降低HDL-C,钙拮抗剂和ACEI对血脂影响小。二.药物治疗1 一级预防: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 TC6.24mmol/L(240mg/dl);LDL-C4.16mmol/L(160mg/dl)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 TC5.72mmol/L(220mg/dl);LDL-C3.64mmol/L(140mg/dl)2 二级预防:TC5.20mmol/L(200mg/dl);LDL-C3.12mmol/L(120mg/dl)药物种类及用法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丁类)洛伐他丁,10-80mg qd 辛伐他丁,5-40mg qd
7、普伐他丁,10-40mg qd 氟伐他丁,10-40mg qd2 胆酸隔置剂 考来烯胺,4-24g qd 考来替哌,5-20g qd3 贝丁酸类 非诺贝特,100mg tid or 200mg qd;苯扎贝特,200mg tid or 400mg qd;吉非罗齐,300mg tid or 600mg bid or 900mg qd4 烟酸类 烟酸,100mg tid 1-3g/D 阿西莫司,250mg qdtid防治目标水平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72mmol/L(220mg/dl),TG1.70mmol/L(150mg/dl),LDL-C3.64mmol/L(140
8、mg/dl);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但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20mmol/L(200mg/dl),TG1.70mmol/L(150mg/dl),LDL-C3.12mmol/L(120mg/dl);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TC4.68mmol/L(180mg/dl),TG1.70mmol/L(150mg/dl),LDL-C2.60mmol/L(100mg/dl);高胆固醇血症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低TC能力为20-30%,降低LDL-C能力为30-35%,还轻度增高HDL-C及轻度降低TG。胆酸隔置剂用足量可降TC与LDL-C,效果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相近,但不易耐受,故
9、可以较小剂量 用于轻度TC或LDL-C增高者。贝丁酸类轻至中度降低TC与LDL-C,降低TG的能力高于他丁类,并升高HDL-C。烟酸类降低TC、LDL-C与TG,升高HDL-C,但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阿西莫司的副作用较小。对TC或LDL-C极度增高者可采用他丁类与胆酸隔置剂合并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如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降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不能降低TG至4.07mmol/L(360mg/dl)以下时可应用贝丁酸类;不用烟酸、胆酸隔置剂或他丁类药。混合型高脂血症如以TC与LDL-C增高为主,可用他丁类;如以TG增高为主则用贝丁酸类;如TG、LDL-C、TC均显著增高,可能联合用药治疗,联
10、合治疗选择贝丁酸类加胆酸隔置剂类,或胆酸隔置剂类加烟酸。谨慎采用他丁类与贝丁酸类或烟酸类的合并 使用。治疗进程监测饮食与非调脂药治疗:3-6月复查血脂水平,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每6月至1年复查,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一次。药物治疗:6周复查,如能达到要求,逐步改为6-12月复查一次;如开始治疗3-6月复查血脂仍未达到要求,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3-6月后再复查,达到要求后每6-12月复查一次,未达到要求则考虑再调整用药或联合用药。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必要时测定肌酶。老年人:高脂血症在老年人中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可能性仍存在,成年人防治原则可用于老年人的,但药物使用应注意剂量及副作用,降脂不必过剧过急。妇女:绝经期前妇女除非有严重危险因素,一般冠心病发病率低故可用非药物方法防治,有严重危险因素及高脂血症者方考虑药物治疗。绝经期后妇女高脂血症发生机会增多,冠心病危险性也增加。雌激素替代疗法对降低血脂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