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SBR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文档.doc

    • 资源ID:153460       资源大小:22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BR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文档.doc

    1、1. 设计水质1.1 进水水质参照国内类似城市污水水质,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污水厂的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表1 污水厂进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指标CODcrBOD5SSNH3-NTPTNpH进水50030036035340691.2 出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A准,其水质如表2所示。表2 污水厂出水水质指标 单位:mg/L指标CODcrBOD5SSNH3-NTPTNpH出水50101050.515691.3 设计水温设计最低水温T1=8,平均水温T2=20,最高水温T3=25。2. SBR(脱氮除磷)主要设计参数表3 SBR

    2、脱氮除磷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项目单位参数值BOD5污泥负荷LskgBOD5/(kg MLVSSd)0.150.25kgBOD5/(kg MLSSd)0.070.15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kgMLSS/m32.54.5总氮负荷率kgTN/(kg MLSSd)0.06污泥产率系数设初沉池Kg VSS/kgBOD50.30.6整理为word格式项目单位参数值Y不设初沉池Kg VSS/kgBOD50.50.8厌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510缺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1015好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7580总水力停留时间h2030h需氧量O2kgO2/kgBOD51.52.0活

    3、性污泥容积指数SVTML/g70140充水比m0.300.35总处理效率%8595(BOD5)5075(TP)5580(TN)3. 设计计算(1)反应时间TR:式中:TR 反应时间,h;m充水比,取0.30;So 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300 mg/L;LS 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取0.12kgBOD5/(kgMLSSd);X 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kgMLSS/m3取4.0kgMLSS/m3。整理为word格式取反应时间TR为4h。(2) 沉淀时间TS:当污泥界面沉降速度为 (MLSS在3000mg/L及以下)当

    4、污泥界面沉降速度为 (MLSS在3000mg/L以上)设反应池的有效水深h取5.0m,缓冲层高度取0.5m。因此必要沉淀时间为:取沉淀时间TS为:1 h。(3) 运行周期T:设排水时间TD为1h,反应池数N=4,则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为:Tc TR+TS+TD=(4+1+1)h=6h所以每天的周期数为:n=24/8=3进水时间为:(4)反应池容积SBR 反应池容积,可按下式计算:式中:V 反应池有效容积,m3;Q 每个周期进水量,m3,每个周期进水量为;So 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300 mg/L;LS 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取0.12

    5、kgBOD5/(kgMLSSd);X 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kgMLSS/m3取4.0kgMLSS/m3;TR 每个周期反应时间,h。整理为word格式设计SBR池2座,单座池体容积为1550m3,池体有效水深为5.5m,则表面积S1=1550/5.5282m2,SBR单池长度20m,宽14m。每座SBR池分为两格。(5)校核总氮负荷:0.06 kgTN/(kgMLSS.d),符合要求。(6) 校核总停留时间,符合要求HRT在20h30h之间。(7)两座SBR池运行时间表4 四格SBR池运行时间运行时间(h)ABCD0-1进 水曝 气沉 淀1-2排 水2-3曝 气沉 淀进

    6、 水3-4排 水4-5沉 淀进 水曝 气5-6排 水6-7沉 淀进 水曝 气7-8排 水8-9进 水曝 气沉 淀9-10排 水10-11曝 气沉 淀进 水11-12排 水12-13沉 淀进 水曝 气13-14排 水整理为word格式运行时间(h)ABCD14-15沉 淀进 水曝 气15-16排 水16-17进 水曝 气沉 淀17-18排 水18-19曝 气沉 淀进 水19-20排 水20-21沉 淀进 水曝 气21-22排 水22-23沉 淀进 水曝 气23-24排 水(8)剩余污泥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可按污泥产率系数、衰减系数及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进行计算:式中,X剩余污泥量,kg

    7、SS/d;V生物反应池容积;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污泥泥龄,d;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为0.30.8,取Y=0.8kgVSS/kgBOD5;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Kd衰减系数(d-1),20的数值为0.040.075,取0.075;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3.00.7=2.1gMLVSS/L;整理为word格式fSS的污泥转化率,已根据实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50.7gMLSS/gSS,取

    8、0.5gMLSS/gSS;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因此:(9)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污水需氧量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和除氮等要求,宜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Q污水设计流量,m3/d;S0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XV排出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d;Nk反应池进水总凯式氮浓度,mg/L;Nt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40mg/L;Nke反应池出水总凯式氮浓度,mg/L,5mg/L;Noe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mg/L,10mg/L;a

    9、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b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 O2/kgN),取4.57;c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故污水需氧量O2为:整理为word格式(c)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根据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污水需氧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式中,OS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kgO2/d;Ko需氧量修正系数;O2设计污水需氧量,kgO2/d;Cs标准状态下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取9.17;混合液中总传氧系数与清水中总传氧系数之比,一般取0.800.85,取0.85;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值与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值之比,一般取0.900.97

    10、取0.95;CSWT时清水表面饱和溶解氧浓度,mg/L;Co混合液剩余溶解氧,mg/L,一般取2mg/L;CsmT下,实际计算压力时,曝气装置所在水下深处至池面的清水平均溶解值,mg/L;T设计水温,取最高水温T3=25;Ot曝气池移出气体中含氧,%;整理为word格式Pb曝气装置出口处的绝对压力,MPa,其值根据下式计算;P大气压力,P=1.013105Pa;H空气扩散装置的安装深度,m;EA空气扩散装置的氧转移效率。微孔曝气头安装在距池底0.3m处,淹没水深5.2m,故其绝对压力Pb为:本设计选择微孔曝气器,其氧转移效率较高,约在20%左右。求得而水温25时,清水氧的饱和度CSW=8.38mg/L,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饱和度为:选择风量为Q=20.87m3/min,风压为P=58.8kPa,N=37kW的三叶罗茨鼓风机。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注意事项

    本文(SBR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文档.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