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1589776       资源大小:16.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一、 初探两棵树 1. 板书课题。“龄”是课文中的生字,本意是年龄,为什么左边是“齿”? 2. 齐读课题,质疑激趣。阅读课题,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宋庆龄这个人,还是写“故居的樟树”? 【设计意图】初读文章,大部分学生把目光锁定在“樟树”,而忽略了题目中的人物“宋庆龄”。通过质疑,让真问题引领课堂,不仅调动起学生阅读的期待,更为学生突破文本阅读的难点埋下了一个伏笔。 二、 走近两棵树 1. 出示词语,读准字音:稠密 瞻仰 搬家 繁衍 2. 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 刚刚出示的这四个词语中的生字,笔画都很多。你认为笔画多的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 你们看,稠由“禾”和“周”组成,可是这样写不好看,哪一笔需要“避让”呢?(“禾”的捺要变点) (3) 请你仔细观察剩下的三个字,找出“避让”的部件或笔画(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每个字“避让”的动画)。 (4) 教师小结:笔画多的字,不仅结构要紧密,还需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彼此相让,这样才能和谐美观。 (5) 描红、仿写、反馈。 3.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设计意图】中年级写字的指导重点,应该从低年级的“写好基本笔画”,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通过“稠”字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从扶到放,掌握“繁”“搬”“瞻”的“避让”方法。 三、 读懂两棵树 1. 出示樟树生机的语段。默读:哪个字,或者哪个词,让你读出了樟树的勃勃生机? 2. 自由读,如何用自己的朗读表达樟树的勃勃生机。 3. 这不仅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文中还花了更多笔墨介绍了它的可贵之处。(出示樟树“香气拒虫”的语段)默读,画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4. 文章写樟树,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树? 5. 小结:在写一种事物时,用另一种事物作对比,是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师生合作朗读) 四、 读懂一个人 1. 引导阅读第二段: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你从“舍不得”看出什么?(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树) 2. 引导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不仅宋庆龄喜欢这两棵树,每一位走进宋庆龄故居的人,对这两棵樟树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两棵樟树前面合影? 3. 出示宋庆龄的抗日小故事,交流阅读感受。 4. 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宋庆龄和樟树之间的联系。 5. 至此,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树”,还是写“人”? 6. 小结:文章看似写樟树,其实是在写伟大的爱国人士宋庆龄。宋庆龄为了自己的信仰,面对国民党的拉拢、收买,再大的利益、再多的诱惑都拒绝了,她的身上充满了拒腐的正气,就像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一样。这样通过直接写“物”去间接写“人”的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设计意图】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感悟樟树与宋庆龄的联系,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因为时空的距离,学生对宋庆龄的认识可能很浅显,故而给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带来难度。设计借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思考物与人的相似之处,从而突破难点,水到渠成地感悟到“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品悟一种方法 1. 1988年4月,周恩来总理逝世12年了,他的夫人邓颖超看着园子里的海棠花,写下了一篇文章。 (出示短文海棠花开) 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又盛开了。 海棠花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时候,大家就把它摘下来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酱,吃起来非常可口。 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怪不得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艳和芬芳,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 2. 学生自由阅读,交流阅读感受。 3. 小结:这篇文章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样,看似写海棠花,其实是在寄托对周总理的思念。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仅要读到文字所描写的“物”,更要读懂文字背后的那个“人”。(教师随机板书:“读”物“思”人) 【设计意图】以学定教,要基于三个立场:1. 作者的立场。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明晰文章的主旨;2. 编者的立场。了解编者试图通过这篇教材,让学生得到什么;3. 学生的立场。精彩的预设既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哪儿”去深入浅出的设计路径。一切语文能力的培养,最终要回到语文实践中去。本处“拓展阅读”,从“教材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不仅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宽度,更让学生在同类文本的阅读中,寻找文本的“相通之处”,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感悟了这一类文章的“写法”和“读法”。

    注意事项

    本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