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案评析Program Analysis 方案 A肇城纽带把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创新功能的功能定位和建立历史文化区、生态旅游基地、经济中心、生态居住地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本次规划将打造肇庆滨江两岸的“活力纽带”。规划理念Plan Concept两岸地区形成“两带、三区、三心”。两带:西江景观带和北岸地区的滨江活力纽带;三区:综合服务区、创新产业区、生态居住区;三心:中部历史文化中心、东部文化活动中心、西部自然景观中心。空间结构Space Construction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优点1:规划方案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正确,采用问卷调查作为基础,提高了观点的可信度。优点2
2、地区理解深刻,本设计尊重了现状,尊重了历史。能否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妥善处理有价值的历史遗产是对许多城市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发展机遇。开展民意调研的工作有效,研究方法严谨有逻辑。优点3:规划分区相对可行,方案突出“历史文化”,环境“风貌”定位可行。优点4:岸线设计丰富,有创意;河口漫滩湿地规划及江堤的建设较快改善城市环境。生态湿地设计较新颖,可实施性较高。通过显著的边界、建筑、景观、城市形态和开放空间等要素强化各个地区的特征性和识别性。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不足1:南岸设计较少,且其特色企业总部风貌区不适合地方特色。不足2:新阅江楼体量夸张,不能体现宋城风貌,弱化了府城南的
3、体量和形象。体量上要斟酌,注意形式,不然会适得其反。地区的经济实力及方案设计效果能否吸引企业总部进驻?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 方案 B七彩西江,魅力西江打造和谐并具有韵律美的一江两岸空间格局为主要创意,通过一江两岸地区的自然资源、历史传承、城市功能进行解读与设计,刻画一条风景优美、韵律始祖、山水城相交辉映的七彩西江。规划理念Plan Concept优点1:对星湖和西江之间的空 间轴线定位恰当,突出强化了天宁路联系星湖、牌坊的湖江轴线。七个主题功能区:传统风貌商业观光区生态旅游光区传统居住观光区生态宜居区文娱休闲区综合居住服务区现代工业物流区优点2:利用规划方案用地功能分区发展的方法
4、提出地区发展的“七彩”主题,有意义。规划结构:一轴、五线、多节点分区明确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缺点1:对滨江规划形态的实施动力分析不到位,缺乏对区域定位和发展动力的思考。方案中对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的设计比较保守且单一,多为休闲娱乐的开发广场、公园。可考虑布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动滨江边的经济活力,从而促进旧城区的发展。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规划战略性与近期的可实施性:一江两岸规划在空间尺度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但是又需要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效。因此,通过对原有规划的整理与借鉴,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各类规划,在满足现状和控规的基础上,提出适宜适度的规划原则与方法。在建成量较小的
5、区域,可以适当突出远期的规划愿景,完成肇庆一河两岸的转型。堤外河漫滩部分,通过景观设计等方法,如湿地、低冲击开发以及绿道等方式,在满足水文要求的基础上,直观反映景观的技术取向,突出短期可实施性的特点。缺点2:规划方案较为传统、普通,创新与亮点不够。缺点3:节点形态设计平淡,天宁路布置乡村化,体现不了城市核心区的形象。核心区设计比较普通,效果图表达欠佳。方案中规中矩,可开阔思路。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方案 C诗意西江,绿映肇庆诗意西江的主题概念:营造一种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人文环境、一种现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一种生产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意境;突出“居,游,业”多元复合的功能主题。规划理
6、念Plan Concept强化中央城市核心,新兴三大公共中心,强化沿线公共功能,塑造具有人气活力的滨水区;塑造具有特色的整体城市空间,打造起伏的城市轮廓线和变化丰富的沿岸空间。空间结构Space Construction优点1:龟顶山至高要蛇山的索道有一定价值,对龟顶山公园有一定的吸引力。优点2:规划方案引入静水的理念,有利于地区“亲水”功能的理论。肇庆人民从心里感知上比较认同“静水”,这样既丰富西江水上旅游的内涵,同时满足当地人民的认知感。方案的特色之一,既可联系两个区域,又可增加景观点。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缺点1:空间形态的尺度及具体节点设计深度把握欠佳,对公共空间要素的关注
7、不够。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简单,欠深层考虑对整体的空间形态未形成自己的设计,或者其想法未表达出来;其他的例子未必适合本地段。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缺点1:设计深度稍显较浅,对滨江岸线特征把握与设计应对缺乏针对性。缺点2:设计深度稍显较浅,对滨江岸线特征把握与设计应对缺乏针对性。岸线应根据对应的区域进行定位设计缺点3:肇庆大桥处破堤,于堤防不利。滨江的设计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为了满足设计形式而忽视安全问题。专家评述Expert Review经过讨论与投票,专家认为 方案 A 思路清晰,尊重现状,可作为深化方案;其它两家方案作为借鉴与参考,融入方案A中。借鉴1:对星湖和西江之间的空间轴线定
8、位恰当,突出强化了天宁路联系星湖、牌坊的湖江轴线借鉴2:利用规划方案用地功能分区发展的方法,提出地区发展的“七彩西江”的主题。通过对另外两家方案及专家评述的总结,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借鉴3:考虑设置龟顶山至高要蛇山的跨江观光索道,加强南北两岸的景观视线联系。现状分析区域解读城市解读总体用地总体交通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现状小结上层次规划总体规划龟顶新城规划高要控规旧城控规城东控规规划概念规划目标 城市名片规划概念 肇城纽带近期实施中期实施远期实施城市设计交通历史保护生态夜景天际线总平面土地利用实施策略深化重点近期实施规划理念空间结构功能布局调查问卷投标阶段方案综合深化整体思路框架
9、肇庆市肇庆市一江两岸城市设计项目城市设计项目基于上述资源,本次规划将为肇庆打造一个绚丽夺目的西江,使 焕彩西江 成为肇庆新的城市名片宋城历史悠久端砚驰名中外西江、龟顶美丽动人元魁、崇禧底蕴深厚愿景愿景1现状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北岭山 671M龟顶山 230M蛇山 181M象山 106M乌榕山 279M天宁路肇庆大桥西江大桥宋城崇禧塔元魁塔 西联门户 南连东拓 一体发展区域解读区域解读1.肇庆作为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的“门户”作用日益显著。随着“广佛肇”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肇庆发展成为珠三角连接西南的综合性地区中心城市,指日可待。2.“南连东拓”是肇庆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
10、作为粤西地区“双转移”的核心区域,其第二产业及城市化建设应在空间落实和支撑体系方面与之相配套。3.本项目对于提升肇庆的城市地位和竞争力、增强其区域辐射力将产生深远意义。用地范围 城市结构 山水景观城市解读城市解读 该范围面积合计约17.9平方公里。其中端州城区约11.4平方公里,高要城区约6.5平方公里。11.4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西江北岸西起三榕峡,东至羚羊峡河岸;南岸西起大湾镇,东至羚 羊峡 河段,结合规划路网沿河岸线向城区延伸300至600米范围。空间结构:肇庆城区发展的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组团”。端州的发 展主要围绕星湖,一直以来是以星湖为中心的发展机制。地形
11、地貌:“肇庆北倚山、南临江,形成两边山林的峡谷地形;大部分地势比较低洼,端州区面向星湖形成内聚结构,城市紧临七星岩风景区,尽收美景。现状总体分区现状总体分区 龟顶新城旧城片区城东新城 城东新城旧城片区龟顶新城高要片区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旧城片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古迹分布密集;城市发展的核心区,生活配套相对完善。城东新城:现状可建设用地充足;未来城市的行政中心及生活居住、金融贸易中心。龟顶新城:龟顶山周边开发强度过大,山体的景观焦点作用受影响;龟顶山森林公园的公共性体现不充分。高要片区:滨江地块过大,城江关系割裂;楼盘过度开发影响自然风貌;滨江可达性较弱。Present Genera
12、l Partition 建设情况复杂 旧城土地有限 新区开发量小总体现状用地总体现状用地1.土地利用现状:a.类型主要为居住用地,局部有港口和工业。b.大致分为东部生态漫滩区、中部新城居住区、中部历史保护区和西边的生态漫滩区四大片区。c.土地利用现状杂乱:宋城内及附近功能混杂,江边缺少开敞空间;高要滨江用地较清晰,但滨江绿带连续度不够,且河口处被居民住宅非法侵占。2.开发利用前景:土地存量充足,西江两岸东西两侧开发较少,用地类型简单,主要为农田、旧村等。路网分布不均 中心路网密集 周边路网散乱总体现状交通总体现状交通 59.96%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交通拥堵 40.04%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交通可
13、以接受民意调查:交通拥堵情况总体状况:属于东西向的带状城市,东西走向交通干道承担主要的交通压力。端州城区:建设路-宋城路、江滨路是城区的主要生活性干道,东西走向。高要片区:路网结构系统不完整,城区与江滨之间的景观联系较弱。肇庆城区:空间格局是东西走向的带状城市,因此,东西向交通干道承担主要的交通压力,建设路宋城路、江滨路是城区主要的东,西走向生活型干道。高要片区:路网系统极不完善,道路等级较低特别是通向沿江路的道路密度偏低,南北交通不畅,制约了城区与滨江的景观联系。Traffic Current SituationAADDBBEECCFF总体现状交通总体现状交通Main Road Sectio
14、n总体现状交通总体现状交通 岸线类型水位特征 西江岸线分析西江岸线分析 岸线类型:1.西江的东段和西段主要为农业漫滩岸线和山体岸线,2.宋城段周边为城市漫滩岸线:现状作为客货运码头使用,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影响城市景观。3.新建成区段作为城市硬质岸线,亲水性差。水位特征:由于西江水位年变化显著,防洪堤坝较高,给亲水设施的建设造成障碍,滨江休闲性活动的使用率不高。Shoreline Type Analysis 81.92%到达江边的方式是 机动车 18.08%到达江边的方式是 非机动车2、到达江边搭乘交通方式 75.46%认为车辆对沿江休闲 有影响 24.54%认为车辆对沿江休闲 没影响3、车辆对
15、沿江休闲的影响 交通民意调查 67.16%到达滨江时间 超过15分钟 32.84%到达滨江时间 15分钟以内4、到达滨江时间 85.60%认为滨江路要 限制小汽车 15.40%认为滨江路 无需改变5、理想中的滨江路 59.96%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交通拥堵 40.04%认为江岸及其周边 交通可以接受1、江边交通拥堵情况1.滨江道路承载交通量过大,而应有的步行、慢速交通反而相当匮乏;2.机动交通占主导,对行人安全造成威胁;3.到达滨江的的空间引导不足,滨江地带难于与城市的其他区域产生互动;其可达性道路的选择较少,且设施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阅江楼白沙龙母庙崇禧塔宋城城墙 8
16、6.71%认为宋城区域有 一定特色 14.29%认为宋城区域有 没特色民意调查:对宋城区域的认识元魁塔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龙母庙梅庵包公祠阅江楼元魁塔崇禧塔丽谯楼文明塔巽峰塔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宋城墙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古迹林立,星罗棋布。梅庵、宋城墙、龙母庙、崇禧塔等数十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载了肇庆器宇不凡的往昔辉煌。Historic Preservation Distribution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龙母庙梅庵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龙母庙龙母庙梅 庵 梅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至道2年(996年),距今
17、已1000多年。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白沙龙母庙,古树苍葱挺拔,小鸟啼鸣,花香扑鼻,香烟袅绕,与悦城龙母庙遥相呼应。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包公祠宋城墙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宋城墙宋城墙包公祠 宋城墙虽经过953年的风风雨雨,但古城墙位置与周长始终未变;是广东仅有,全国极少见的。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 历史名城 风流璀
18、璨 星罗棋布阅江楼丽谯楼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丽谯楼丽谯楼阅江楼 丽谯楼,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徽宗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阅江楼,历为书院和文人墨客的吟咏之所,又曾为军事重地,叶挺独立团旧址。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元魁塔崇禧塔蛇 山象 山乌榕山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崇禧塔崇禧塔元魁塔 崇禧塔,屹立于塔脚路北侧的石顶岗上,结构严谨,巍峨壮观,气势非凡,堪称四塔之冠。元魁塔,结构玲珑,保留了唐宋至明代的建筑风格,很有研究价值。它与北岸的崇禧塔、南岸之文
19、明塔和卖峰塔隔江对峙,构成“四塔擎天”的景观。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文明塔巽峰塔龟顶山蛇 山象 山乌榕山 历史名城 风流璀璨 星罗棋布文明塔文明塔巽峰塔 文明塔,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故名文明塔;相传,凡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生风雨,故又称雨云宝塔。巽峰塔,楼阁式砖木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 人文历史调查 86.71%认为宋城区域有 一定特色 14.29%认为宋城区域有 没特色1、对宋城区域的认识 72.51%认为宋城区域保护 不好 27.49%认为宋城
20、区域保护 很好2、对宋城区域的保护 70.74%认为肇庆市中心是 天宁路 29.26%认为肇庆市中心是 其他地方3、肇庆市中心的认识 79.07%对滨江边历史气氛 没感觉 20.30%对滨江边历史气氛 有感觉3、滨江边的历史气氛 71.77%认为唤醒历史的是 文物古迹 28.23%认为唤醒历史的是 其他地方5、肇庆历史记忆载体 96.49%对滨江边民俗活动 不清楚 6、沿江民俗活动情况 3.51%对滨江边民俗活动 有了解1.市民对肇庆的历史文物古迹的认同度较高,认为其有一定特色;但滨江空间对历史文化的承载不足,人文感知度较低。2.肇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阅江楼、宋城、崇禧塔、元奎塔这一张张展
21、示其名城风采的“明信片”,目前的知名度仍很低,提升的空间巨大。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城韵城韵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江景江景龟顶山山脚生态滩涂江边香蕉园羚山山脚田园风光 90.99%认为具有吸引力的是 岸边自然景色 民意调查:具有吸引力的江景 9.01%认为具有吸引力的是 地标建筑 江边活动调查 91.30%认为江边活动场所 不足 2、江边活动充足度 83.58%认为滨江特色是 旧区氛围 16.42%认为滨江特色是 自然景观3、滨江最具特色因素 65.37%认为江边路周边 不舒适 34.63%认为江边路周边 舒适3、江边路舒适度 73.99%去江边活动类型是 休闲运动 26.01%去江边活动类型是 购物游览
22、5、江边活动类型 89.46%去江边活动的次数 很少 6、去江边活动的次数 10.54%去江边活动的次数 很多 8.70%认为江边活动场所 充足 90.99%认为具有吸引力的是 岸边自然景色 1、具有吸引力的江景 9.01%认为具有吸引力的是 地标建筑1.大多数市民认为滨江漫滩与自然景观是西江最具吸引力的景观资源;而旧城的生活氛围为肇城滨江注入了独一无二的气质。2.市民普遍反映,滨江区域的环境质量不高、活动场所不足,无法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门庭闹市 繁荣风貌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庭市庭市 45.76%认为滨江最有特点是 天宁路周边 商业气氛 36.35%认为滨江最有特点是 宋城周边历史氛围 商业
23、气氛民意调查:滨江特点 16.42%认为滨江最有特点是 岸边自然景观 0.92%其它 充足日暮天宁路天宁路夜景天宁路日景1.千年历史,商铺林立,川流不息。天宁路是肇庆城区目前最繁华、最具现代生活气息的街道。2.肇庆市民心目中的市中心是天宁路。但其交通性与商业性功能相互混杂,步行空间宽度不够,吸引力不足;且天宁南沿街建筑破败,亟待整治。3.天宁路的改造,将是肇庆城市发展的“样板工程”,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建设用地 改造用地 限改用地 保留用地现状总结现状总结机会地块机会地块1.评价依据:本次规划根据现状建筑质量、土地产权归属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要求,综合判定土地改造难易程度,作为制定
24、规划方案的基本依据。2.机会地块: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设定了四个等级:一级和二级用地是确定搬迁改造的用地和质量较差的用地,也是本次规划主要新建、改建的建设用地。三级和四级用地是现状建设较好的建成区;其中四级地块为完全保留地块,主要是新建并且符合规划的区域以及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资源潜力巨大 综合开发滞后 现状总结现状总结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现状总结:a.西江景观带缺乏与主城区的有机联系;b.滨江建设混乱,机会地块分散;c.缺乏整合与策划,没有形成品牌概念;d.景观资源突出,开发潜力巨大。2.对策分析:a.实现“背江”到“拥江”的城市结构转变;b.降低滨江路的交通压力;c.延续宋城的历史风韵;d.
25、改善滨江地区的生态景观环境;2.e.塑造有魅力的城市天际线;d.选择并打造城市景观节点;提升城市夜景。2上层次规划解读Completed Plan Analysis上层次规划上层次规划 “一江两岸”沿线地区应统筹各区规划,明确地区定位,优化城市结构,实现联动发展。同时,沿线地区应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岸线功能,挖掘地区潜力,打造标志地区。总体规划上层次规划上层次规划龟顶新城规划 龟顶山周边用地开发过量,对龟顶山作为景观焦点影响较大;龟顶山森林公园的公共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为能对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充分的带动作用。高要控规 滨江地块规模过大,使城江关系过于割裂;两江交汇处楼盘经开发建设,对城市风貌、山水
26、格局影响较大,本规划应重点考虑如何优化此地区。滨江道路等级较大,且承担过境交通的作用,过江的可达性不强。上层次规划上层次规划旧城控规 旧城将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与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由历史文化游览轴线串联起旧城以天宁里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而且,该区的存量土地资源充足,改造机会较大。控规还规定了拆旧补绿、建设堤上景观、堤下道路,以及段落节点和4种驳岸设计。通过建筑高度,来形成高低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城东控规 城东新城将是滨江文化娱乐休闲中心,由艺术中心、影剧院、展览馆等文化建筑围绕滨江广场形成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由元奎塔、滨江公园和二桥头文化中心、羚山构成的滨江文化轴线串
27、联基地内部,用地上形成中间文化两边居住的空间格局。通过三种模式对滨江路进行改造,引入BRT系统。通过新城建设,形成以肇庆大桥东侧为制高点的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3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52芝加哥滨水地区 芝加哥沿密歇根湖的滨水地带,沿岸布置了众多的游乐场、天文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滨江公园星罗棋布,充分体现了芝加哥政府对滨江一线的开发态度和对公共利益的重视,使其成为整个芝加哥最具活的的地区之一。经验借鉴:政府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滨水开发53上海滨水地区上海市沿黄浦江一线,历来就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经济带,历史上分布着众多的工厂码头等重工企业。随着人们对滨水空间开发的不断认识和上海世博会的契
28、机,黄浦江沿岸曾建和改建了众多的滨江绿地和公共空间,打造黄浦江新的活力地带经验借鉴:现代与传统融合,重塑滨江活力地带4规划概念Plan ConceptFrance|Paris|La Tour EiffelFrance|Paris|La Tour Eiffel 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城市名片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France|Paris|La Tour Eiffel 借鉴国内城市寻求合适定位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上海陆家嘴北京紫禁城广州广州塔 肇庆?焕彩焕彩西江西江ColorfulColorfulWest RiverWest River WEST RIVER 西江 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 Reside
29、nce历史文化区Historical Culture 综合住宅区Integrated Residence蛇山Snake Mountain乌榕山Wurong Mountain文化娱乐区Entertainment Culture企业总部区Corporate Headquarters高要城市区Gaoyao Zone滨江宜居区Waterfront living宋城Song City龟顶山Guiding Mountain功能功能分析分析Function Function AnalysisAnalysis文化娱乐区企业总部区综合住宅区宋城历史文化区高要城市区生态居住区滨江宜居区本规划将滨江地区划分为七个区
30、域:WEST RIVER 西江 宋城Song City龟顶山Guiding Mountain龙母庙Longmu Temple阅江楼Yuejiang Tower崇禧塔Chongxi Tower元奎塔YuankuiTower巽峰塔XunfengTower文明塔CivilizationTower乌榕山WurongMountain蛇山SnakeMountain象山ElephantMountain星湖Star Lake天宁路Tianning Street西江大桥West River Street肇庆大桥Zhaoqing Bridge 重要重要节点节点Important Important Node No
31、deWEST RIVER 西 江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 Residence历史文化区Historical Culture 综合住宅区Integrated Residence蛇山Snake Mountain乌榕山Wurong Mountain文化娱乐区Entertainment Culture企业总部区Corporate Headquarters高要城市区Gaoyao Zone滨江宜居区Waterfront livingC Co ollo or rf fu ull West River焕彩焕彩西江西江廊道重塑轴向生长沿岸渗透界面互动规划理念Planning IdeasPlanning I
32、deas轴向生长:以西江为轴,通过优化滨江路的设计,将两岸的滨江路打造为适合行走、适合观光的景观性城市道路。延伸渗透:在原本相对封闭的滨江界面中,引入商业商务、创意文化等更加具有公共性的城市功能,形成功能复合的滨江界面。以历史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宋城片区将沿城中路,向两侧拓展。廊道重塑:将通向滨江的道路与绿地系统视为滨江的廊道。他们不但能引导人们进入滨江地带,同时也能引导有视线和水陆景观的交融。因此,重点塑造天宁路步行街,沟通星湖与西江的联系。同时,连通通往滨江的断头路,使人们进入滨江地带的路径选择更加丰富。界面互动:利用功能边界形成的积极界面相互促进,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和提升城市活力。滨江沿线的
33、漫滩湿地为肇庆沿线提供了天然的绿道。依托良好的生态与景观环境,激发滨江腹地的功能。两带两带 三区三区 三心三心空间结构 Space structureSpace structure两带:西江景观带和北岸地区的滨江活力纽带三区:以历史文化、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服务区 以文化中心、西江乐园、水乡总部为主要功能的创新产业区 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乡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居住区三心:中部的历史文化中心 东部的文化活动中心 西部的自然景观中心西江景观带自然景观中心历史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活力纽带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乡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居住区。以历史文化、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服务区。以文化中
34、心、西江乐园、水乡总部为主要功能的创新产业区。5整体城市设计Genenal Urban DesignLand UseAnalysisGeneral Plan交通 流量疏导 分段设计Riparian Transport Analysis江岸交通策略Transport System Analysis交通系统分析交通 流量疏导 分段设计滨江道路断面A滨江道路断面BAB滨江道路类型主要为支持 公共交通和 慢速交通 的 景观性道路,这将提升滨江地区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交通 流量疏导 分段设计Public Transport Analysis公共交通Bicycle Transport Analysis慢速
35、交通Water Transport Analysis水上交通Public Transport Analysis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 Analysis公共交通Bicycle Transport Analysis慢速交通Public Transport Analysis公共交通Bicycle Transport Analysis慢速交通Water Transport Analysis水上交通历史宋城风韵 岭南宗始两广总督府风貌区宋城中轴广场阅江楼风貌区新阅江楼风貌区天宁路广场Historic Preservation Strategy历史宋城风韵 岭南宗始改造策略建立并延续旧城
36、轴线未来西江广场将建在原有球场上,打通城墙与西江的联系;重建滨江城墙意向广场的设计突出并强化轴线感,通过垂直于江边的水池,将南北两侧的城墙塔楼互相倒影,构成一幅完整的古城意向;宋街坊现有居住区将逐步改造为宋城古城的体验式街区,在经济与城市风貌中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历史宋城风韵 岭南宗始Historic Preservation Hint生态生态屏障 城中绿道Green Infrastructure Analysis生态生态屏障 城中绿道雨水收集区雨水深度净化区亲水娱乐区一级治理沼生植物一级治理轮种池二级治理沙粒过滤设施三级治理轮种池Floodplain Transformation Analys
37、is生态生态屏障 城中绿道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Riverbank Section Plan城东新区沿江剖面宋城核心区沿江剖面龟顶新城沿江剖面生态生态屏障 城中绿道Floodplain漫滩Floodplain漫滩Wetlands湿地Wetlands湿地夜景光亮肇庆炫彩西江Night SceneDistribution夜景光亮肇庆炫彩西江Night Scene夜景鸟瞰图天际线魅力天际肇城韵律Urban Skyline Plan6实施策略Implementation Strategy打造“城市名片”的项目支撑 崇禧塔节点景观设计江滨路改造新阅江楼景观建设元奎塔节点景观设
38、计天宁路步行街改建1 江滨路(堤岸)改造2 天宁路步行街改建3 新阅江楼项目4 崇禧塔节点景观设计5 元奎塔节点景观设计近期实施Recently implementedRecently implemented打造“城市名片”的项目支撑 跨江大桥建设宋城交通系统综合建设宋城滨江生态堤段建设1 宋城交通系统建设2 宋城滨江生态堤段建设3 跨江大桥建设中期实施Medium-term implementedMedium-term implemented打造“城市名片”的项目支撑 滨江支路系统建设岭南城市整体更新两广总督府建设创意文化区建设1 两广总督府建设2 创意文化区建设3 岭南城市整体更新4 滨江
39、支路系统建设远期实施Long-term implementationLong-term implementation1 江滨路(堤岸)改造2 天宁路步行街改建3 新阅江楼项目4 崇禧塔节点景观设计5 元奎塔节点景观设计深化方案需要重点打造近期建设项目7重要节点城市设计Impotant Node Urban Design江滨路(堤岸)Embankment江滨路(堤岸)现状分析肇庆江滨路堤岸现状建设采用路堤结合的方式,堤岸与江面高差较大,亲水性较差,且滨江活动空间不足。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
40、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江滨路(堤岸)改造意向宋城SONG CITY宋城现状分析古城墙,肇庆市标志性建筑,重建披云楼后,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宋代城墙的建设控制地带向外延伸30米。宋城宋城广场城市设计总平面宋城宋城广场鸟瞰效果图宋城宋城广场低点效果图宋城广场 规划结构分析规划结构一轴两节点,两节点是新宋城楼和端砚广场,秀丽的江景,雄伟的城楼,宜人的广场,三者连成一线,一气呵成,颇有气势。宋城广场 功能分区分析功能上分三个区,分别是中心广场(宋城楼)、端
41、砚广场以及两边的特色建筑商业区。广场与商业区相辅相成,使游客在认识历史、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进行娱乐休闲购物的活动。宋城广场 交通分析地块内交通以步行为主。为缓解滨江路的交通压力而又不打破宋城广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特意设置一条下沉式道路,让车辆从广场底下穿过。新建跨马路的宋城城楼,作为重要景点。拆除地块内建筑和运动场,做成大型中心广场。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改造地块内现有建筑,做成特色建筑风貌区。把建筑整合一起,重新设计。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地块内建筑处理天宁路TIANNNG STREET天宁路交通性与商业性功能相互混杂,步行空间宽度不够,吸引力不足;且天宁南沿街建筑破败,亟待整治。天
42、宁路现状分析天宁路城市设计总平面天宁路鸟瞰效果图天宁路夜景效果图天宁路 城市结构分析天宁路 规划结构分析规划结构两轴四节点,两轴是主要的景观轴和次要的景观轴;四节点分别是亲水平台、新牌坊广场、节点广场和入口广场。此结构加强了天宁路的纵深感以及与西江的联系。天宁路 功能分区分析功能上分四个区,分别是新牌坊广场、滨江商住风情区、传统业态商住区和特色风情商业区。这样既打造了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又能延续并增加天宁路的商业气息。新颖、特色和传统相结合,让天宁路更加焕发生机。天宁路 交通系统分析现状的天宁路交通繁忙,行人众多。为了营造良好又安全的商业氛围,我们把天宁南路改造为商业步行街,并设置二层步行廊道
43、连接道路两旁建筑,廊道最终到达新牌坊广场。这能给市民一种全新的低碳游览式购物体验。拆除地块内老旧建筑,使之成为疏导天宁南路步行街的机动交通的道路。改造天宁路滨江的破败面貌,拆除和搬迁破败市场和全部民居,使之成为天宁路南端的“新牌坊广场”,与北段面向星湖的牌坊广场遥相呼应。保留质量完好商业广场建筑,加以修缮改造和环境升级,加设二层步行廊道,企业搬迁或回迁。地块内建筑处理阅江楼YUEJIANG TOWER肇庆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保护范围从围墙外沿向外延伸9米。建设控制范围至阅江路以南,禹门坊正巷以西,古崧路西头入口及广场以西、食品仓以东,南至西江河。阅江楼现状分析阅江楼城市设计总平面阅江楼鸟瞰效果图
44、阅江楼低点效果图阅江楼历史街区1.该用地地块较为不规整,以地块中部的阅江楼构成整个中心广场区域,紧连中心广场的西部规划定位为特色建筑风情区,用地的北部为传统建筑风情区;2.以阅江楼为轴心,在用地近南北向规划设计中心景观轴线,连接南面的水域与用地北面的传统建筑风情区;3.用地被城市道路与周围其他用地分隔开,南部为城市滨江大道。功能分析结构分析道路分析建筑排列整齐,部分建筑修缮改造,整体保留,企业搬迁或回迁。拆除地块内不合风格建筑,做成市民活动场所。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改造地块内现有建筑,做成特色建筑风貌区。把建筑整合一起,重新设计。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地块内建筑处理崇禧塔CHONGX
45、I TOWER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崇禧塔现状分析崇禧塔城市设计总平面崇禧塔鸟瞰效果图崇禧塔低点效果图崇禧塔历史街区1.崇禧塔构成整个地块的中心广场区域,地块西部规划为居住区,紧连中心广场的用地北部规划为传统建筑风情区;2.以元奎塔为轴心,在用地近南北向规划设计中心景观轴线,连接南面的水域与用地北面的传统建筑风情区;3.用地中有一条水系,规划将水系与南部西江相连,同时构成该地块特有的景观水轴。功能分析结构分析道路分析建筑比较现代,为配合传统风貌的营造,需要大部分建筑
46、拆除,企业搬迁或回迁。拆除崇禧塔周边建筑,做成崇禧塔广场。选有代表性的建筑保留下来。居民搬迁或将来回迁。建筑物较大型,拆除有一定难度,可前期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地块内建筑处理元奎塔YUANKUI TOWER元奎塔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始建于明天启三年。塔高23.1米。虽没有崇禧塔的雄伟气势,但其造型精美,既有明代的建筑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筑风格,是肇庆不可多得的,极具代表的景观元素。元奎塔现状分析元奎塔城市设计总平面元奎塔鸟瞰效果图元奎塔低点效果图元奎塔历史街区1.地块为较规整方形,元魁塔构成整个地块的中心广场区域,围绕元奎塔规划为特色建筑风情区,用地西北部为传统建筑风情区;2.以元奎为轴心,在用地近南北向规划设计中心景观轴线,与南面的水域连成一体;3.用地被城市道路与周围其他用地分隔开,东部为城市跨河大桥。功能分析结构分析道路分析拆除地块内老旧建筑,做成市民活动场所。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改造地块内老旧建筑,做成元魁塔广场。部分有价值的建筑可保留,整合一起,重新设计。居民、工厂搬迁或将来回迁。建筑排列整齐,部分建筑修缮改造,总体上保留,企业搬迁或回迁。地块内建筑处理This is zhaoqings CARD这是肇庆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