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心得体会学习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心得体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白皮书从八个方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实践、取得的新进展和巨大成就,以及展望未来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举措。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一贯的追求。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在百废待兴、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到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援助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正是因为始终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在开展对外合作中赢得了世界赞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共建一带一路等新理念新倡议,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宣布务实合作举措,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从来不是为了谋求势力范围,也不是追求称霸世界、唯我独尊,而是源自于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理念、投桃报李的朴实情感,源自于中国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国责任担当。从历史中走来,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崇尚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倡导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历经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过程,我们始终铭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宝贵支持和帮 助,更加懂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
3、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的道理,也更加坚定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 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既有郑重庄严的承诺,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设立南南合作基金,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八大行动,稳步提高对外援助资金规模;从共建一带一路同参与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到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全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中国贡献。刚刚过去的2020 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做法,向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承诺疫
4、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身体力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任重道远。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
5、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坚定不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必将以自身的发展造福更多人民,与各国携手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习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心得体会 1 月 10 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是继 2014 年和 2018 年以后第三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援助的模式演变和主要成果,彰显出中国开放、透明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白皮书主要以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观察窗口,以详实的数据和可视化的图表,说明了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发展。虽然从发展援助到发展合作只有一个词的差异,但事实上反映出中国在发展领域理念和行为逻辑的积极变化
6、扩充了发展的内涵。白皮书提出,中国的对外援助顺应时代要求,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进入新时代。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指的是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中国通过对外援助等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包括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开展的多双边国际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符合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技术和国际经贸活动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作为通过不断学习,优化市场环境,吸引资源要素集聚,进而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而获得巨大发展的国家,中国坚信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注重承担国际责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互利共赢。 发展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路径。中国始终确信,各国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在决定自身发展道路上不应被其
7、他国家所胁迫,选择权是各国发展的重要权利。基于合作的发展,比传统 的中心-外围模式的发展更有生命力,也更能持久。但受限于自身的基础条件,许多国家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足以支撑其发展意愿的资金,在经济全球化中无法获得足够的红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大大增强了国际合作的能力,拓展了国际合作的空间。而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则以环境改善和能力建设为渠道,发挥了重要的扶帮带作用。 尽管各国对发展的诉求有所差异,但在与中国的发展合作中都能够相互协商,共同寻找适合的合作模式。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与各方深化政策沟通,加快设施联通,推动贸易畅通,促进资金融通,增进民心相通,在共同寻找恰当的方式开展
8、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白皮书显示,2013-2018 年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各种资金方式各有侧重,弥补发展短板、提升经济社会效益,覆盖了 122 个国家、20 个国际和区域性多边组织。其间新增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为中国与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等在内的 14 个国际组织合作的重要载体,既发挥了资金的杠杆效应,又能够通过国际组织的网络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作用。 截至 2019 年底,南南合作援助资金共实施了 82 个项目。其中,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资金占比为 37.89%,减贫资金占比37.71%,合计达到 75.6%,为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最
9、为根本的民生 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与各国的发展合作,有力地推动了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助力消除贫困、提升粮食安全、改善卫生条件、保障优质教育、促进性别平等、支持生态环保,推进可持续创新的经济增长。同时,在面临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移民和难民等全球人道主义挑战的环境下,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与各方协力减轻负面影响,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工作还有很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行动出发点是我们响应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选择。全球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贸秩序与规则持续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对市场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国际经贸活动,全球卫生领域的巨大且持久的挑
10、战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提出紧迫而实际的要求,而不可持续的发展则可能导致未来的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国际发展合作需要更多成员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之中,通过合作扩大发展空间、提高人类共同福祉,通过协同理念与行动,在投入更多资源的同时也都能够从发展中受益,形成更为有效的机制。 学习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心得体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0日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白皮书围绕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关注,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张,反映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和进展,阐明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积极
11、贡献。 白皮书中表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继续加大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方面援助力度,不断丰富援助内容、创新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积极与有关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方开展对话和交流,以开放务实的态度探讨并开展三方合作,为国际发展合作注入新动力。 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337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教育部坚持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指引,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支持留学人员回国服务,鼓励他们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由此不难看出,全国上下对海外留学的密切关注,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回国就业创业以及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对教育事业,尤其是海外留学这一层面的大力支持。 疫情席卷全球,阻挡了很多学子的留学脚步,是困境也是机遇,眼下是留学申请最好的时机,国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留学生的措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现代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力,加深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激励留学生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复合型人才! 疫情总会过去,有海外留学想法的同学们一定要尽早做出规划,近期境外留学申请已经回暖,把握机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