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曾说过:“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关于舍得,佛家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所以,舍与得虽是反义,却是一物的两面,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古人说:“相由心生,烦恼皆自添,若为舍不得,又怎寻快乐?”为利所扰,舍不得而忧;为情所困,舍不得而痛。然而,世间很多人因为贪欲迷心,只想“得”,而忘记了前面的“舍”。只
2、想得、不想舍的人,结果可能是失去一切。要知道,以舍为得,得从舍处求,方是智慧处世之道!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雄蜘蛛舍命求爱,得繁衍生息;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人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可见,小舍,只会小得;大舍,才能大得;难舍能舍,方能难得能得。一个人的成就越大,其所要舍弃的也越多。所以说,舍是一门学问,得是一种本事,没有悟性的人舍不下,没有能力的人得不来。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3、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在世,功过成败,皆在取舍之间;喜怒哀乐,多由“舍”与“得”之间的艰难抉择而生。但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该舍的时候一定要舍得去“舍”。但“舍得”并非是盲目的,“舍”是有目的地舍弃,“得”是有选择地得到。舍得,并不是纯粹为了舍弃而舍弃,有时往往为了得到而有必要先放弃,即“欲于取之,必先予之”。正确地取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获得。只有舍掉了该舍的,才有可能得到得更多。以舍为得,舍小得大,妙用无穷。懂得了舍得的真义,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
4、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生活才能更加从容。学会舍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迎接生活的转机,放弃拖累我们的牵绊,我们才可以轻松地走自己的路,才可以登得高、行得远,看到更多更美的人生风景;懂得舍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让我们对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看得淡泊一点,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如果太贪心,总想得到很多又无法面对失去,那会让你疲惫不堪,并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星云大师说:“心随境转则不自在,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 人生,当于舍与得的平衡中寻求和谐完美。拥有了正确的舍得心态,真正地领悟生活,我们才能够把握人生的幸福。先舍后得,学会
5、专注,才能迈向成功。一个人若想走向成功之路,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在人生的道路上,阻碍我们走向成功的往往不是艰难困苦,而是一路上太多的诱惑。在这些诱惑的左右下,我们与目标渐行渐远,最终偏离了人生规划,迷失了自我。所以,一个人不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不会选择目标,而是因为不善于丢弃不适合自己的目标。现实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永远是舍得之后的奖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应该奢求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人生的选择最关键的是先挑出生命中的“大石块”,知道什么是你最想得到的,否则你会终生错过,留下无尽的懊悔。舍得,可使人得到许多回报;相反,舍不得,却可能使人遗憾终生。舍得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不计
6、付出,舍己为人,体现出了胸怀宽广的做人高度;舍得是一种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体现出了明朗大气的做事风格;舍得是一种境界,有取有弃,低调淡泊,体现出了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学会取舍的智慧,懂得进退的真谛,就能够享受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态度,决定着其取舍之间的衡定;取与舍的态度,决定着人的心态;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的情绪。有哲人言;人生最大的智慧在于取舍之间。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成败和成长轨迹往往取决于人生选择。在青年时期,所作出的选择可能会对我们整个人生道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在鱼和熊掌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应当说,取舍是一门复杂而又令人遗憾的艺术
7、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带有强烈悲剧意味的艺术。取舍是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判断力,理性把握能力,未来预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反复考量的过程。在作出选择时,选择了熊掌,我们可能永远地失去了鱼;选择了鱼,我们无法品尝到熊掌的鲜美。若是你留意过体育比赛,就一定会发现:几乎每次获胜的那方,都是那支不骄不躁的队伍。不骄不躁,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需要的勇气,放得下,则需要宽广的胸襟。从某种意义上说,“放得下”,是高一层意义上的成功,那是因为登上了更高一级的精神境界。同样,如果我们在做人处世时,也能够不骄不躁,也能够拿、放自如,那我们是不是就掌握了保持心境平和的法宝呢?面对取舍时,首先应保持一个乐观豁达的健
8、康心态。良好的心态往往是正确取舍的前提和关键。冷静是理性的心理基础。当面对两个或多个人生选择时,如果两者差别很大,孰轻孰重一看即知,那我们很容易作出选择。但若几个选择之间并无实质差异,彼此各有千秋,这种选择可能会让人费心伤神。假如在得知自己考上研究生之际,又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既想通过读研发展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又想工作,早日赚钱贴补家用以减轻家庭沉重的负担。面对诸如二者的选择,我们可能会慌乱、焦虑,难以保持冷静,这样可能会作出草率的选择造成人生的重大遗憾。此时,只有冷静的面对选择,认真的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取舍。 人生道路是由一系列的人生取舍与实际行为组构而成的,谨慎地取舍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当一个人谨慎地作出人生前途的取舍时,一般都能获得某种程度的人生成功。但成功的大小则取决于你取舍时谨慎的程度如何,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人生选择必须要适当的自我节制,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学会谨慎的取舍。取舍之后是大疑大惑后的茅塞顿开,是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真正的简单,就是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特色定位。让我们怀揣着这个共同的目标,一同去求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