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市XX独立工矿区市政供电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07962KXX市XX独立工矿区市政供电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电力工程XXXX院有限公司顾问集团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证书2016年1月 长 春1 XX市XX独立工矿区市政供电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2016年1月第一卷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 录第一章 工程总述41.1设计依据41.3 建设规模5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1.5 主要设计原则71.6 工程总投资7第二章 工程设计方案82.1 电
2、缆线路82.2 变配电设施25第三章 投资估算36第四章 设备材料表56第五章 附图77附图一 10kV环网单元接线图78附图二 10kV箱变接线图79附图三 低压电缆分支箱接线图80附图四 10kV环网单元布置图81附图五 10kV箱式变电站布置图82附图六 小XX线路路径图83附图七 小XX系统接线图84附图八 大XX线路路径图85附图九 大XX系统接线图86第六章 节能降耗87第七章 环保水保措施877.1环境保护877.2 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77.3 房屋拆迁887.4 综合效益88第八章 劳动安全898.1 居住、供水及传染病控制898.2 电伤898.3 防火、防爆89第
3、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909.1 施工组织及场地规划909.2 施工准备及施工工期9190第一章 工程总述1.1设计依据1.1.1任务依据a) 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9月发布的关于XX省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供电项目第一标段(5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中标通知书。b)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与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11月签订的XX省城市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1.1.2技术依据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
4、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99-2005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DL/T842-200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DL/T401-200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
5、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5115-2010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462-2010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GB50293-199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613-2014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DL/T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T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T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842-2003
6、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用技术条件DL/T5253-2010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规程Q/GDW176-2008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1.2 设计内容及范围对XX区管辖的大XX及小XX独立矿区主城区繁华街道上的架空线路和柱上变压器台进行落地改造,工程具体范围为:1.2.1大XX:1、安乐线:由安乐线86号杆隆源公司起沿南环路至安乐线77号杆前11号分支杆;2、安乐线:由安乐线53号杆起沿113县道至安乐线67号转角杆;3、安乐线:由安乐线67号杆起沿私立学校至安乐线77号T接杆;4、安乐线:由安乐线73号右1号杆起沿大市场至安乐线73号右2号杆;5、义安线:
7、由义安线60号杆起沿113县道至义安线80号杆。1.2.2小XX1、巴彦甲线:由泰达煤炭起至巴彦甲线55号杆左1号杆;2、巴彦甲线:由巴彦甲线55号杆左1号杆至小XX棚户区A区环网柜;3、巴彦甲线:由巴彦甲线55号杆至巴彦甲线41号杆;4、中心线:由中心线42号杆至小XX综合楼。1.3 建设规模1.3.1 线路部分1、小XX1) 10kV主干电缆线路2.7公里,排管敷设方式,采用YJV-8.7/10-33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3芯)电缆;2)箱变进线电缆线路1.9公里,排管敷设方式,采用YJV-8.7/10-395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3芯)电缆;4) 380V电缆
8、线路4.6公里,直埋敷设方式,采用YJLV-0.6/1-412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芯(4芯)电缆。2、大XX1) 10kV主干电缆线路4.9公里,排管敷设方式,采用YJV-8.7/10-33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3芯)电缆;2)箱变进线电缆线路1.0公里,排管敷设方式,采用YJV-8.7/10-395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3芯)电缆;4) 380V电缆线路5.9公里,直埋敷设方式,采用YJLV-0.6/1-412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芯(4芯)电缆。1.3.2 变配电部分1) 环网单元24座;2) 箱式变电站14座;3) 380V电缆分接箱53
9、台。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大XX及小XX前身为大型国有煤矿家属区,因历史遗留原因,城市街道狭窄,无绿化带、无人行道,没有预留架空线路走廊,线路走向无规划,线路增容非常困难,严重制约城市发展。2、现有架空线路基本是紧贴民居及道路走线,部分线路跨越民居,道边的电杆非常容易被车辆撞击,一旦电杆受撞击发生倒杆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安全隐患极大。3、大、小XX目前正在进行老矿区改造,原有的部分架空线路跨越新居规划区,严重妨碍新居建设。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东北老矿区改造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老矿区改造及转型,改善民生,而上述因素已严重的制约了大、小XX的城市发展,因此需对原有架空线路进行入地改造。1.5
10、 主要设计原则1.5.1 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1.5.2 电缆截面选择 主干线电缆截面按远期饱和负荷选择,考虑转带能力。 箱变进线电缆截面按短路电流热稳定选择 低压电缆按不小于原有架空线载流量选择。1.5.3 电缆敷设方式 10kV电缆采用排管敷设方式。 380V电缆采用直埋和与10kV电缆共用排管通道方式。1.5.4 环网单元选择 采用户外式环网单元。 主要采用进出线数为6间隔的环网单元,部分采用4间隔环网单元。 环网单元选用环网柜,开关采用固体绝缘负荷开关。1.5.5 10kV变电站 采用箱式(欧式)变电站。 不能满足防火距离要求处采用干式变压器,其余采用油浸式变压器。 高压开关采用负
11、荷开关熔断器组合装置。 用户专用变采用高压计量方式,公用变采用低压计量方式。1.5.6 配网自动化 本期工程不建配网自动化系统。但在设计和设备选择上满足今后建设配网自动化的需要,同时预留光缆通道。1.6 工程总投资 静态投资: 41795524 元,动态投资 42629763 元。第二章 工程设计方案2.1 电缆线路2.1.1工程路径方案1、本工程电缆路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电缆线路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规划部门认可。(2)电缆敷设路径应综合考虑路径长度、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等因素,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3)应避开可能挖掘施工的地方,
12、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4)应便于敷设与维修、应有利于电缆接头及终端的布置与施工。(5)在符合安全性要求下,电缆敷设路径应有利于降低电缆及其构筑物的综合投资。(6)供敷设电缆用的土建设施按电网远期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7)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8) 如遇湿陷性、淤泥、冻土等特殊地质应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2.1.2原架空线路走向描述1、小XX原架空线路走向如图2-1所示图2-1小XX架空线路现状图具体路径描述如下:(1)巴彦甲线:由泰达煤炭起至巴彦甲线55号杆左1号杆;(2)巴彦甲线:由巴彦甲线55号杆左
13、1号杆至小XX棚户区A区环网柜;(3)巴彦甲线:由巴彦甲线55号杆至巴彦甲线41号杆;(4)中心线:由中心线42号杆至小XX综合楼。2、大XX原架空线路走向如图2-2所示图2-2大XX架空线路现状图具体路径描述如下:(1)安乐线:由安乐线86号杆隆源公司起沿南环路至安乐线77号杆前11号分支杆;(2)安乐线:由安乐线53号杆起沿113县道至安乐线67号转角杆;(3)安乐线:由安乐线67号杆起沿私立学校至安乐线77号T接杆;(4)安乐线:由安乐线73号右1号杆起沿大市场至安乐线73号右2号杆;(5)义安线:由义安线60号杆起沿113县道至义安线80号杆。2.1.3拟改造电缆路径走向描述10kv电
14、缆主线走线路径基本沿原10kv架空线路径敷设,保持原网架结构不变,同时预留足够的回路,大XX安乐线考虑到具备形成了单环网的条件,同时单环网的可靠性优于单辐射的一用一备的双电缆运行方式,因此考虑采用单环网接线;小XX的巴彦甲线与中心线暂不具备单环网接线条件,因此考虑将巴彦甲线与中心线拉手,以增强系统可靠性,今后随着小XX的发展,可将巴彦甲线与中心线尾部相连,结成单环网。电缆路径基本沿道路敷设,因大XX及小XX街道狭窄,因此只能按原线路路径尽量走道边绿化带,减少破坏道路。电缆通过主要道路及河沟(小XX)时考虑采用比较成熟的拉管方案,目的是避免破坏主道,避免因施工造成交通堵塞,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区域
15、及管网密集区域,尤其是应与供热管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具体如下:1、小XX(1)巴彦甲线:由巴彦甲线41号杆起向东至立井街,沿立井街向南至小XX路与立井街交汇,沿小XX路至泰达煤炭附近,采用2*YJV-3*300双铜缆,一用一备,备用方式为热备用,采用2*4+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8根200塑钢管+2根100双波纹管);(2)中心线:由中心线41号杆分出两条支路,一条沿立井街向北至巴彦甲线1号环网柜用于两条线路的联络;一条沿立井街向南行至小XX客运站附近,采用2*YJV-3*300双铜缆,一用一备,备用方式为热备用,采用2*4+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8根200塑钢管+2根1
16、00双波纹管);(3)环网柜至箱变采用YJV-3*95铜缆,单根电缆敷设,采用2*2+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4根150塑钢管+2根100双波纹管);(4)箱变至低压电缆分支箱及分支箱至分支箱电缆采用YJLV-4*120铝电缆,单根电缆敷设,敷设方式为直埋。拟建设电缆路径如下图2-3所示: 图2-3 小XX电缆改造路径图 2、大XX(1)安乐线:由安乐线53号杆起沿113县道向北至113县道与南环路交汇,转向南沿南环路至南环路、113县道、横跨路交汇处止,采用YJV-3*300双铜缆,因改造后的安乐线具备了单环网接线方式,可靠性高于单辐射方式。因此不需要采用一用一备的运行方式。敷设方式
17、采用2*4+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8根200塑钢管+2根100双波纹管);(2)义安线:由义安线60号杆起沿113县道至义安线80号杆止。采用2*YJV-3*300双铜缆,一用一备,备用方式为热备用,采用2*4+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8根200塑钢管+2根100双波纹管);(3)环网柜至箱变采用YJV-3*95铜缆,单根电缆敷设,采用2*2+2电缆保护管穿管方式敷设(两排共4根150塑钢管+2根100双波纹管);(4)箱变至低压电缆分支箱及分支箱至分支箱电缆采用YJLV-4*120铝电缆,单根电缆敷设,敷设方式为直埋。拟建设电缆路径如下图2-4所示:图2-4 大XX电缆改造
18、路径图2.1.4、电缆敷设方式因大XX及小XX街道狭窄,电缆通道非常容易与其它管线发生冲突,同时为尽量保持原网架结构,减少因电源改造而造成的大面积停电等问题,本工程电缆通道计划设置在原线路所在街路的绿化带上,同时尽量避免与供热管路平行敷设,如必须平行,则两者相距应保持在两米以上。否则会严重影响电缆额定载流量,甚至影响电缆回路的安全运行。图2-5 小XX-小XX路路径情况图2-6小XX-中心路路径情况图2-7大XX-南环路路径情况图2-8大XX-113县道路径情况(1)主要线路段因部分占用车道,涉及承重问题,故采用8根内径为200mm的塑钢管,箱变分支采用4根内径为150mm的硬聚氯乙烯双臂波纹
19、管,为将来的发展打造了一条足够宽度的线路走廊。(2)敷设时下部设置素混凝土垫层,排管之间设置管枕,管间采用细土回填,防止冻胀损害。上部设置PE电缆沟警示带,防止人为无意破坏。沿电缆敷设方向设置水泥警示桩,指示电缆线路方向。(3)每50m设置电缆工作井,方便电缆敷设及检修。为节省费用,减少重复建设,环网柜及高压电缆分支箱也设置为工作井形式。(4)电缆敷设时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最小净距如下表所示:表2-1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最小净距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m)交叉(m)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0.10.5*10kV以上0.25*0.5*不同部
20、门使用的电缆间0.5*0.5*电缆与地下管沟及设备热力管沟2.0*0.5*油管及易燃气管道1.00.5*其它管道0.50.5*电缆与铁路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3.01.0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10.01.0电缆建筑物基础0.6*电缆与公路边1.0*电缆与排水沟1.0*电缆与树木的主干0.7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1.0*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0*注:(1)*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可为0.25m; *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可为0.1m; *特殊情况可酌减且最多减少一半值。 (2)对于1000m海拔地区4000m的高海拔地区的电力电缆之间的相互间距应适当增加,建议表中数值调整为平行0.2m
21、交叉0.6m。 (3)对于1000m海拔地区4000m的高海拔地区的电缆应尽量减少与热力管道等发热类地下管沟及设备的交叉,当无法避免时,建议表中数值调整为平行2.5m,交叉1.0m。2.1.5工程电缆类型及截面积按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供电区域划分如下所示:表2-2行政级别供电区域划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市中心区A(A)市区B(B)城镇BC(B 或 C)农村CD(C 或 D)地级市(自治州、盟)市中心区AB(A 或 B)市区BC(B 或 C)城镇BCD(B、C 或 D)农村DE(D 或 E)县(县级市、旗)城镇BCE(B、C 或 D)农村DE(D 或 E)注:供电区域面
22、积一般不小于 5km2。由上表可见,按最终规划考虑,大XX及小XX区应为为B或C级供电区,考虑到目前架空线路主线为120mm2,改造后的电缆线路不应低于目前主线路的供电能力,同时还应结合远期规划,因此主电缆截面选择为3300 mm2铜缆,箱变进线选择395 mm2铜缆。各供电区域规划目标年负荷密度参考值表2-3供电区域类型负荷密度 的参考范围(kW/km2)A20000B600020000C10006000D1001000E100注:计算规划区负荷密度时,负荷值不包含 110(66)kV 专线负荷;供电区域的面积为与用电负荷相对应的有效面 积,应核减高山、戈壁、荒漠、水域、原始森林等无用电负荷
23、的区域面积。其10kv网络短路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各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限定值表2-4电压等级短路电流限定值(kA)A、B 类供电区域C 类供电区域D、E 类供电区域110kV31.5、4031.5、4031.566kV31.531.531.535kV31.525、31.525、31.510kV20、2520、2516、20主要线路按最终负荷测算,分支线路按5年预测负荷测算,最终电缆选型如下所示:(1)10kV安乐线、10kV义安线、10kV巴彦甲线、10kV中心线采用YJV-8.7/10kV-3300mm2铜电缆;(2)10kv箱变进线采用YJV-8.7/10kV-395mm2铜电缆;(3)38
24、0v低压配电线采用YJLV-0.6/1kV-4120mm2型铝电缆2.1.6电缆设备型式选择:电缆附件的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0)、任何两相线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任何两相线之间的运行最高电压(Um),以及每一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基准绝缘水平(BIL),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2-5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有效接地10kVU0U(kV)8.7/156/10Um(kV)11.511.5BIL(kV)9575外护套冲击耐压(kV)2020(1)电缆芯线材质的选择电缆芯数的选择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三芯电缆具有占地面积较小,可以直埋敷设亦可敷设在各种管材中,施工时间短,
25、安装方便等优点,所以选择三芯电缆。考虑今后城市发展和负荷预测,主干线电缆载流量很大,采用铝芯会造成电缆截面进一步增加,因此主干线采用三芯铜芯电缆。(2)电缆绝缘选型由于交联聚乙烯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施工方便,不受地形高差的限制,适用于低温(-20以下)环境。因此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3)电缆终端头选择电缆终端头采用冷缩型电缆终端头。2.1.7工程防雷接地为提高本工程耐雷电冲击的绝缘水平,本工程拟在线路架空线与电缆接头处、安装避雷器。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曾水性、耐污性能等,所以本工程架空线避雷器选用YH5WS17/45W复合外套避雷器。 YH5WS17/45W
26、型避雷器技术参数表 型号避雷器额定电压kV(有效值)系统标称电压kV(有效值)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电压kV(有效值)1mA直流参考电压kV(不小于)操作冲击电流残压kV(峰值)不大于雷电冲击电流残压kV(峰值)不大于陡坡冲击电流残压kV(峰值)不大于HY5WS1-17/50171013.625.042.550.057.52.2 变配电设施2.2.1 变配电设施选址2.2.1.1 设施布置地点地理、地质及水文气象等状况工程建设区域地处大XX及小XX城区主要繁华街道,位于绿化带中、人行道旁或企业院内(用户专用变),均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属于国家和企业。地势平坦,交通运输方便。符合城市规划,不压覆矿
27、产资源,无历史文物,与地下管道距离满足相关文件要求。设计场地标高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无危害站址的不良地质现象。气象特征值根据鸡东气象站1967年-2006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各气象特征值如下: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7.2(2000年7月10日)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6.4(2001年1月11日)累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值 34.1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值 -29.6累年10分钟最大降水量 31.9mm(2003年7月10日)累年10分钟最大降水量均值 12.1 mm累年最低日平均气温 -28.2 累年平均风速 3.0 m/s累年平均大风日数 26.4天累年平均雷暴日数 29.7天累年
28、最小相对湿度 为2%出现在1984年累年平均雾日数 为12.9天累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97.3mm(1973年7月18日)累年一小时最大降水量 33.4mm(1973年7月18日)累年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 1.82m(1977年3、4月)累年最大积雪深度 35cm(1974年10月23日)2.2.1.2 选址原则及要求1)箱式变电站站址 尽量靠近用电负荷; 满足防火距离要求; 行人通行方便; 各箱式变电站站址尽量在原柱上变压器台附近选定。2)环网单元选址 在负荷密度大的繁华街道交叉处选择; 站址要兼顾线路分段和负荷分配; 满足供电半径要求; 按远期进出线规模进行设计。3)10kV电缆分支箱选址 在
29、箱变集中区域选择; 分支箱不可接于主干线。 满足供电半径要求;2.2.2 变配电设施工程设想根据负荷分布及线路路径,本期工程共建环网单元24座、箱变14座、低压电缆分支箱53座。1)箱式变电站 本期工程10kV变电站规模本工程该型式独立箱变共计14座。其中,315kVA箱变5座;50kVA箱变1座;100kVA箱变3座;200kVA箱变4座; 160kVA箱变1座。 电气主接线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0.4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接线型式详见附图二。 主要设备选择 变压器选择采用三相、干式、无载调压、低损耗、全密封、免维护变压器,有关参数如下:额定电压:10.522.5%/0.
30、4kV;连接组别:Dyn11;损耗水平级:S11;额定容量及短路阻抗:表4.4-1变压器短路阻抗表序号变压器容量kVA短路阻抗()150421004316044200453154 高压开关及保护选择由于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造价低、运行可靠等优点,本工程箱变高压开关单元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气,有关参数如下:负荷开关种类:真空型脱扣器操作负荷开关;熔断器种类:限流熔断器;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630A(负荷开关);额定短路关合电流:50k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20/4kA/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50k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31.5kA(熔断器)
31、接线方式:终端型;负荷开关工位:三工位;高压熔断器额定电流: 表4.4-2高压开关柜熔断器额定电流表序号变压器容量kVA熔断器额定电流A1505210010416016520020631531.5 高压电压互感器采用2只树脂浇注绝缘电磁式全绝缘单相电压互感器,按V/V接线。电压互感器技术参数如下:额定电压比:10/0.1/0.1kV;准确级:0.5;额定二次负荷标准值:10VA。 高压电流互感器采用2只树脂浇注电流互感器 ,有关技术参数如下:一次额定电压:10kV; 准确级:0.5S;额定二次负荷标准值:5VA;二次额定电流:5A;一次额定电流:表4.4-3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电流表序号变压器
32、容量kVA一次额定电流15010210010316012.5420012.5531520 避雷器采用YH5WZ-17/45有机外套无间隙电站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关参数如下:额定电压:17k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13.6kV;雷电冲击残压:45.0kV;陡波冲击残压:51.8kV;操作冲击残压:38.3kV;直流1mA参考电压:24.0kV。 低压进线总开关低压进线总开关采用框架、智能本体控制断路器。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耐温性能。开关有关参数如下:额定工作电压:400V;额定电流:表4.4-3低压总开关额定电流表序号变压器容量kVA断路器额定电流A150100210020031602
33、5042003155315500极数:3P;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30kA;额定峰值耐受电流:75kV;保护功能: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保护。 低压进线总CT有关参数如下:额定电流比:表4.4-4低压进线总CT变比表序号变压器容量kVA变比150100/52100200/53160250/54200300/55315500/5额定负荷:5VA;测量用CT精度:0.5。 无功补偿选择采用低压、免维护、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按变压器容量2040配置。电容采用干式自愈型电容器,单台容量不大于20kvar。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电容器自动控制器具备保护、测量、显示、控制等功能
34、 浪涌保护器最大冲击电流峰值IIMP(10/350ms):75 kA。 低压馈线开关低压馈线开关应采用塑壳断路器,有关参数如下:额定工作电压:400V;极数:3P;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30kA。分励脱扣器:AC400V;保护功能: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保护。(4)箱变结构及基础 箱变结构箱变由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三个独立小室组成,按目字型布置,两侧设置高、低压室,中间设置变压器室。布置方式见附图五。箱式变电站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箱站内部采取除湿、防爆和防凝露措施。站用电控制箱具有照明、检修维护等功能。柜体钢板均应采用冷轧钢板或敷铝锌板,表面经过酸洗、磷化处理后静电喷塑,柜内的安
35、装件均经镀锌,钝化处理,提高“三防”性能。箱体采用高强度、使用寿命长的阻燃性非金属材料制成,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当选用冷轧钢板时,箱体表面应进行喷砂、喷锌、喷涂优质防腐涂料,保证箱变20年不锈蚀。箱体采用双层保温结构,外围四角采用圆角工艺,外部机械撞击不小于20J。箱站设计使用寿命不应小于20年。顶盖采用双层,斜顶结构,有隔热作用,减少日照引起的变电站室内温度升高,顶部承受不小于2500N/m2负荷,并确保站顶不渗水、滴漏。箱体整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D,除变压器室外的其他隔室对外界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43D。各隔室之间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3X。箱式变电站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均应装门,门上应有
36、把手、锁、暗门,门的开启角不得小于90。建筑造型和立面色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外观简洁、稳重、适用。 箱变基础 基础高于地坪600mm,地面基础设通风口,基础表面设若干预埋铁件与箱变可靠连接。 根据地质情况及当地经验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100KPa设计,如不足用C15混凝土加至设计标高或粉质粘土换填夯实。 箱变安全距离如不满足防火要求,需作防火隔离等。 基础浇注时预留进出线管道,安装完成后使用防水防火材料封堵。 主要建筑材料: 混凝土:箱变基础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钢筋:采用HPB300、HRB400,钢筋保护层40mm。(
37、5)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防直击雷由于10kV箱式变电站一般都设在市区负荷密集区,周围有较高的建筑物,可不单独考虑防雷设施。对设置在较为空旷区域的,则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增加防雷设施。 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参照GB 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规定的原则进行。氧化锌避雷器按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规定进行选择。根据每个箱变进出线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在10kV进、出线侧和0.4kV母线安装避雷器。 接地接地网以水平敷设的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联合构成复合式人工接地装置。 总接地电阻值小于等于4。箱中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电
38、缆支架、预埋件均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凡焊接处均应作防腐处理。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材料。 变压器主要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箱体中应设有不少于两个与接地系统相连的端子,需要接地的高低压电器元件及金属部件均应有效接地。2)环网单元 本期工程10kV变电站规模本期工程环网单元分为6路出线和4路出线两种型式。其中6路出线环网单元21座,4回出线环网单元3座。 电气主接线环网单元采用单母线接线型式。接线型式详见附图一。 主要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按照可用寿命期内综合优化原则:选择免检修、少维护、好使用的电气设备,其性能应能满足可靠性、技术先进、易扩展、模块化的要求。(1)10kV电压等级设备短路电流水平不
39、小于20kA。(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固体绝缘负荷开关柜。10kV开关柜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见表19-2。 10kV开关柜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 表19-2设备名称型式及主要参数备注10kV开关柜进、出线回路:630A电流互感器进线回路:600/5A出线回路:400/5A二次额定电流也可采用1A避雷器根据中性点运行方式确定其参数和安装主母线630A 设施布置 本方案采用箱式结构,开关柜单列布置于箱体内,采用电缆进出线方式。 电缆设施及防火措施 电缆敷设通道应满足电缆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敷设采用支架上敷设、穿管敷设方式,并满足防火要求;在柜下方及电缆沟进出口采用耐火材料封堵。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接地。接
40、地按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设计,接地装置采用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组成。接地网接地电阻应符合GB /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具体工程中需按短路电流校验接地引下线及接地体截面,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应满足有关规程要求;如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采取降阻措施。过电压保护。 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参照GB 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规定的原则进行。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按GB11032-20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规定进行选择。采用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作为雷电侵入波内部过电压保护装置,施工图设计时根据中性点运行方式和需要,确定参数
41、和安装方式。3)低压电缆分支箱 本期工程低压电缆分支箱规模本期工程共设低压电缆分支箱53处。 电气主接线本工程采用落地式低压电缆分支箱,进出线开关水平排列在箱体内,采用电缆进出线方式,一进三出形式。接线型式详见附图三。 主要设备选择低压电缆分支箱进线配置隔离开关,出线配置熔断器式隔离开关。结构采用单元模块拼装、框架组装结构,箱内母线及馈出均绝缘封闭,母线采用铜导体,额定电流630A;壳体采用玻璃。箱体进出线采用电缆下进下出方式。(4)设施布置电缆分支箱外壳采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材料,在薄弱位置应增加加强筋,箱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起吊、运输、安装中不得变形或损伤。(5)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电缆分支箱应可靠接地。采用扁钢与接地装置相连,连接处应不少于2处。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采用-50mmX5mm镀锌片冈垂直接地体采用50mmX5mm镀锌角钢,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m。接地装置电阻值应符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