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doc

    • 资源ID:1676719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doc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知识目标: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实例,并整理归纳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含义,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建议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推荐几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权作参考。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试管中的水适当多加一些,高锰酸钾固体取一个小颗粒,而不是若干碎屑。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线条,增加实验的视觉效果,同时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它的扩散过程。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本实验是为了揭示“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原理。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本实验应该是用较稀的溶液,所钾硝酸银也不能过多,若反应已开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会对“悬浊液放置后会发生沉降”的现象产生干扰。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实验5 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本实验未采用“喷泉实验”,而设计了较为建议的做法。主要使是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尽量少,使学生集中观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样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剂。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建议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1.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 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2.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关于溶解的教学建议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学生对气体之间的相互混合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过程与气体间的混合是相似的,他们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解物质之间混合的过程特点,以次来理解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会得到向对统一的认识。当然应该注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水合的过程,热效应液与此有关,但这里不必予以强调。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教学设计方案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难点: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教学过程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板书第一节 溶液一、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图1 高锰酸钾溶于水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图2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讲解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般认为颗粒直径大于10-7m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悬浊液或乳浊液,发生沉降或分层。2.液体物质的溶解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实验4植物油与水的混合图3 植物油跟水的混合讲解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板书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讲解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板书3.气体的溶解讲解炎热的夏天,当你打开碳酸饮料或者啤酒瓶的时候,会发现液体中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液体中溶有气体。有的气体是很易溶于水的。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讲解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图4 氨气溶于水打开胶塞后,水会急速进入试管,说明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讨论液体里溶有气体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板书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学生活动 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 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溶解前溶解后温度()学生活动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溶解前溶解后温度()讲解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教学手段:实验、学生活动(包括动手实验和同伴之间的讨论)板书设计第一节 溶液一、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图1 高锰酸钾溶于水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2.液体物质的溶解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板书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乳浊液: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3.气体的溶解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思考请你说说向鱼塘中的水里补充氧气的方法。讨论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水中溶有气体吗?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NaOH固体溶于水:溶解前溶解后温度()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溶解前溶解后温度()结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探究活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比较1.做下列实验:(1)将少许碘放入水中,振荡,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2)将少许碘放入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振荡,观察碘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3)在碘的水溶液中滴加几滴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 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跟什么因素有关?(可能的话可以讨论物质相溶的规律)(2)实验(3)的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如何利用这一现象?(3)将少量硫粉溶于酒精中,再用滴管取少量清液滴在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并解释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