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名师教您巧解中考化学选择题.doc

    • 资源ID:1690737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师教您巧解中考化学选择题.doc

    名师教您巧解中考化学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化学的常规题型,作为客观性考题,它具有考查面广、考查层次多、考题灵活、思维容量大等特点,在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提高选择题的解题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环节。不多说,赶紧看看巧解中考化学选择题方法吧做化学选择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除对题干认真阅读外,对选项也要仔细甄别。解题的突破口常凝聚在个别涵义丰富的关键“字、词、句”上,统称句。下面为大家举例子说明1、直选型选择题例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审题思路:此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只要记住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便可直接做出选择。因此答案为对题干内容完整而简单的选择题或知识识记型的选择题,可直接根据题中涉及的化学事实、化学概念作出判断。1、在通风良好、燃烧正常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A.C+O2点燃CO2 B.2CO + O2点燃 2CO2C.CO2+C 2CO D.2C+O2 点燃 2CO2、淘汰型选择题例2 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K2CO3审题思路:本题的要求是选择钾肥,所以其组成里面必须有K元素才行,可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会发现A、B、C三个选项中的肥料中均没有钾元素,因此都被淘汰,而D选项中的肥料中有K元素,因此选D。解答这种题型的基本方法是从剖析题干的条件入手,只要找出一个例子或一条理由跟备选答案明显不符,即可将该选项淘汰。通过将所有答案逐个排除,便能获得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BaCl2、NaOH、NaCl、CaCl2B.Mg(NO3)2、KNO3、NaCl、KMnO4C.CuSO4、KCl、Na2SO4、NaNO3D.BaCl2、CaCl2、Al(NO3)3、KCl3、筛选型选择题例3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路较清楚,根据“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D,因为B中的K2SO4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D中FeCl3和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解答这种题型的基本方法是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1、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为试管容积的2/3B.用扇子扇酒精灯的火焰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有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4、分析比较型选择题例4 向CuSO4与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镁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Fe2+,而无Mg2+与Cu2+B.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Cu2+,则必有Fe2+C.若镁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Mg2+,而无Cu2+与 Fe2+D.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Mg2+,可能有Fe2+审题思路:Mg、Fe、Cu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Fe>Cu,即Mg可置换Cu2+与Fe2+,而且按照“置换规律”应先置换Cu2+,再置换Fe2+.若镁有剩余,则Cu2+与Fe2+全部被置换,溶液中只有Mg2+,A错误,C正确;若镁粉没有剩余,而溶液中有Cu2+,那么还会有未被置换的Fe2+和生成的Mg2+,B正确;若镁粉没有剩余,而溶液中无Cu2+,说明Cu2+已被全部置换,而Fe2+可能全部被置换,也可能部分被置换,溶液中Fe2+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一定有Mg2+,D也是正确的.因此应选A。解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对题目涉及到的内容做全面而周密的分析、比较,以判断出正确答案。分析是把一个化学问题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联系;比较则是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事实或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共同点或不同点.1、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的YCl2溶液质量比XCl2溶液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提示:该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 )A.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Y>X>ZB.X、Y、Z可能依次是:汞、锌、铜C.金属活动性顺序:Y>X>ZD.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2、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薄片铁,足够时间后取出,铁片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铜,不可有铁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也可能有铁C.滤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铁,不可能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5、推断型选择题例5 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是( )A.铁球一定是空的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右移动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左移动审题思路:此题为跨学科综合性分析推断题。解答题,先根据题给条件(信息)运用物理有关物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杠杆原理等推算出铁球必为空心,因为铁的密度比铝大,既然两球同质量、同体积,且悬挂杠杆两端又平衡,则说明两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一样,故铁球必为空心球。继续根据题给信息,运用化学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定量计算的巧妙应用推断出:消耗等质量的H2SO4需要的铁比铝多,从而进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得知去掉烧杯之后,因铝球重力大,支点必须向右端移动,故得出正确答案A、C。解答这种题型的基本方法是抓住题目中提供的前提设置和提出的问题,扣准题眼,运用规律,寻找突破口,对选项逐个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有下列三组溶液:CuSO4、NaOH、BaCl2、NH4Cl、NaCl,K2CO3、HCl、BaCl2、NaCl,FeCl3、NaOH、AgNO3。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区别开的是( )A. B. C. D.2、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3和NaCl,CaCl2和CaCO3,MnO2和KCl,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 B. C. D.

    注意事项

    本文(名师教您巧解中考化学选择题.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