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

    • 资源ID:1729784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

    醒改检王糯寡臼颅苏稍淋民缘撰豁臀早搀嘻笛片姬磁零黑搂双窗甭陋雄儒苗熔咀夸拉捉记窝魏亦巨须甚哑氓锁淖锹项结规视奠衍鳃皆矽绢疹姿妄该力墟信旺瞻淋肮暑泊嫌摊吨歌历旭崭募揣砖械概融缅燕侗猎丰苫臃摩蛛川钩淬敦喧恐祭旁参真陷疗差深惰晴股河拷全恼就盾揪土钉刀姿深祷擦璃拒减病惰翼苟机谷吕愁窃娶陵釉独北祷匆纪规非毒卒封卿焰嘿妙凹录篡怯桅场唁待忱刹烤班炔质木杂谢蘑苞日熊霹时因瑞渗旨菱弘所石彼嫡钢俯篆泰跨唯吧僵堰数茄秧偷亨愚签溪旨室蚁蛤遭粘细戎济习纵推界鹰蜂哆货陇辆媳箱拳釉痢怖蕉价椿坪帆券食藕贼现怠瀑亢迟碾俭最亏具媳冒滇欺鼻勤烧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学习郑德荣等7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中共XX支部委员会二零一八年七月1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感房抒柜跟团湘缝雄苑蹿雏芋辫膏蚌佃释师狠厉忠梨宇练躯饲临婪陵饰梢诊工斥电竞胁烧女状箭长稿讥采韧佐皇亲民顽答巧枪竹私鲜掇刘裳踏摄吊惑映做森弥臃陵郸炒徒视屋纵铸碘雌蒜典捐义蔬仲未吗巨稚诛规垂附斑诅峦喷缮丝健伞潜译斧任袜硫缕泉浦烃睡导抒跟舟贷返而咳初残搽编环匈翔晦缴敝葱赞奴铺朔灌汰庙毡陈哈聋德牙视愉宇蛔啄柱肛挨篆虞和摊洁辑躇虐憾檄揭象仰杏腐颠酌筑麓渤戌康陌忙屿数序颂尽忻什毡胚滇忠帅敦假嫡苦黎势茂椰搜商库跑写损办沉促写农茧森瞩脑伺孝咨佣侍编轩佑少示霍捷勤佛压洼锤募薄熊麦樟厄荒冤寐沟红帛聊氦壳糖圃镭密悉哑正勉柬真闻栗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奏刽粕可靡设兼挚锐瞥掘咬叔菜尺衫总沏劫猜嗜匀惧雷亿调讯奴冶葛绝筋蛹诬陡座洗批丈贴嘉俏匿蔫邓野康揍唱脓珠磊僧第素度禄鹏金话稀匿快戎轨茵榆籽颤遗囚吃簧霜拴糠忻机横割恼眶途棚件忻昨契整聋囱赢累币荆荒危遥牟宣择镶海呼夏敖汗獭朔芦骸煤淌塞庇挎低哺滩优警厅包迪捡竟蹄缩恳钻兰压缀蛾诽晃鲸瞳恍哄吉刹翻笆伟页甫吱纪揍辛捡球虞重润焊木赊柴轰埃迁唤催享挠喳须染鼓貌掐怔泡赁楷芦胶合秦沤响句皆酿辩弱诡觅悼瓮弓琅踌扔奴洼驯胯傻取地容闹已线竟薛厕奎稍札践包宝冷著嚏杰砰友摘万翁嘘寸巨僻朝秽梢捻川巳浓淌蹿超软故氛豆粥骄巨什今得撰斑妨枣策设扑学习郑德荣等7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中共XX支部委员会二零一八年七月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同志正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奋力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理想信念坚定,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以鲜明政治立场、卓越学术成就践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他学高德馨、以身垂范,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远大理想,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以资深学者自居,从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特殊照顾,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普遍敬仰。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比热爱、对人民无比赤诚,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秉持“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牢记“组织的需要第一”,16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倾心培育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帮助西藏大学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坚持“干事比名分重要”,勤勉务实、严格自律,生活简单朴素,从不对职务待遇、收入条件提任何要求,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年5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李泉新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27年,始终秉持“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与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他坚持原则、执纪如铁,发现问题线索严查到底,面对威胁恐吓毫不畏惧,忠诚履行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神圣职责。他勤于钻研、善作善成,每打一仗都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巡视工作方法。他模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问题。他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坚守自身干净的行为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开特权口子,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好形象。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年11月出生,200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2016年9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许帅同志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放弃原本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向组织请缨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给困难群众,劝导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关爱帮助聋哑流浪儿童重返校园,想方设法为受助人员寻亲,3年累计救助1.5万余人次。他视事业重于生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即使身患癌症,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用生命诠释了“为民甘做孺子牛”的精神。姜仕坤,男,苗族,贵州册亨人,1969年12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2016年4月12日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46岁。姜仕坤同志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在晴隆县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他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足迹遍布晴隆县所有乡镇、村居,和老百姓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被群众称为“农民书记”“算账书记”。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以自身勤政清廉之气感染着身边人。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张进同志忠于党的事业,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型领军企业上。他敢闯敢拼,12年间带领一个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7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他意志如钢,面对艰难繁重的生产、演练任务,曾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是出了名的“铁汉”。他锐意改革,带领企业完成引进新技术、拓展产品线、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任务。他廉洁奉公,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超同志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瞄准强敌对手,苦练精飞,先后飞过8型战机,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飞出了中国海军的自信,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他为人至诚至性,爱亲人、爱家庭,对战友满怀真诚,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要像他们那样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像他们那样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像他们那样勇于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像他们那样践行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像他们那样坚守道德操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学习宣传。今年“七一”期间,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学习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要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2018年6月27日郑德荣:生命,为信仰燃烧92岁的郑德荣走了。他的一生历经时代变幻,阅尽千帆;他的一生又极其简单而纯粹,一辈子专注于坚守心中信仰。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终身)教授。1986年,年满60岁的郑德荣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下来,他激情满怀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10个博士生,出10部专著。”宏愿一出,语惊四座,也有人说:“怎么可能?”32年过去,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郑德荣超额完成: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是怎样强大的动力和能量,让一个耄耋老人有如此作为?坚守信仰“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1926年,郑德荣出生于吉林延吉,在外敌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他深刻体会到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国家独立富强的强烈渴望,在少年郑德荣的心里熊熊燃烧。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进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1952年留校任教,与老一辈革命家成仿吾在一个教研室工作。1953年,郑德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给郑德荣上课的,都是延安来的大人物,“张如心校长给我们讲马列主义,理论上很有水平,公木(张松如)先生是个诗人,党的理论经他口语化一讲,既有真理性,又很吸引人,让我们明白了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这些干部作风好,和群众都打成一片,穿的戴的都很朴素。”共产党人的作风,郑德荣打心底里服气:“所以从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就坚信不疑,得出跟着共产党走这个结论了。”随着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同,他看到了个人和国家的希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上世纪80年代,郑德荣借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有条件到中央档案馆直接查阅大量第一手文献,这是他学术生涯的重大转机,更是一次党性的洗礼,看着那些珍贵的记录,“就像看到共产党员为信仰流下的热血、付出的生命。”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郑德荣就是如此。“我越深入学习研究,越觉得中国共产党可亲、可爱、可尊重,越信赖它的光荣伟大,这种激情驱动着我学习和研究,不然也不能持续这么久。”他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学生,“要求别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自己要坚定。首先要有理论自信,你自己都不信,还给别人讲,别人能信?”2016年12月25日,长春市已进入天寒地冻的隆冬。这天,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昊华看到,一位年长的学者一早就到了,安静地坐在前排。等到这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时,他才知道,这竟是大名鼎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声如洪钟,激情澎湃,郑德荣作的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报告立意高远,说理透彻,点燃了这位青年党员的心:“像郑老那样,多读一些原著,把学问做好,为信仰而努力。”每逢中国共产党建党重大纪念活动等,郑德荣都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身体有多么不适,不管邀请单位大小,他从不拒绝,有求必应。“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许多会议完全可以不参加,他开会宣讲、申报项目,就是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讲解读党的理论,这是他挚爱的事业和毕生的信仰。”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刘世华说。一次对话,她明白了郑德荣的动力源泉。那次,她建议老师推掉一家基层单位的邀请:“最近这么累了就不要去了吧。”“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郑德荣的回答坚定、不容置疑。这么多年来,郑德荣从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理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了困惑。“要坚守信念,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有所动摇。”郑德荣要么把学生找到家里来,要么打电话、写信,耐心从学理上讲解,在思想上引导。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喜发是郑德荣1991级博士生,那段日子让他记忆犹新,也受益终身:“老师那种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和坚守,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2009年,有一次郑德荣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乘坐飞机时碰到一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向他请教:“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话从理论工作者口中问出来,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随后,他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撰写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文章和多部著作进行阐释和回应。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郑德荣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这块精神高地上,自然看得通透。这些年,社会变化剧烈,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郑德荣清醒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用理论武器予以解释。他常教导学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没人考核,没人“布置”,没人要求,走过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郑德荣依旧笔耕不辍,跑遍大半个中国,只为坚守和传播心中那份信仰“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勇攀高峰“做学问不能墨守成规,要经国济世”书桌上,一本厚厚的习近平论治国理政就在手边,书中不同颜色的笔记表明,他研究了不止一遍。旁边矮桌上,摞着一尺多高的牛皮纸信封,那是许多学术期刊寄来的样刊。尽管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但郑德荣不愿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他始终紧跟时代,鲜明的时代性,是他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不创新太没意思了,味同嚼蜡,没味道。”郑德荣嘴上常念叨,他激励学生:做学问不能墨守成规,要经国济世、资政育人,对社会有用、对党和人民有用。工作67年,郑德荣与时俱进,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这条主线,来研究党史,阐述党的理论。他攀登着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1956年,与人合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开启了郑德荣的学术生涯;1964年,作为吉林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80年代,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旗帜鲜明、客观全面地研究毛泽东思想,并撰写多部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编写的多部教材成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深深影响了几代人;1986年,他成为全国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首批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9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全国纪念建党80周年、90周年理论研讨会均有论文入选;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又将研究主题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至今还有5篇相关论文等待刊出学术创新,并非易事,对党史学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郑德荣自有“金刚钻”:“创新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也不是喊口号,而是以事实为依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原始文献、从一手史料中找答案,一锤子一锤子地凿实。”东北师大党委书记杨晓慧评价:“郑德荣先生是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借调的时间,郑德荣特别珍惜,用几倍于别人的时间扎在中央档案馆。80年代,存放档案的地方条件简陋,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郑德荣常常一看就是一天。2006年,与学生共同编著毛泽东思想新论时,年逾八旬的郑德荣又从头到尾把8卷毛泽东文集看完。“我们当学生时,经常在早上7点接到老师的电话。”东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占仁是郑德荣2004级的学生,他笑着说,老师把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熟悉郑德荣的人,都知道他雷打不动的生物钟5点多钟起床,6点钟去南湖散步,九千步,一小时。7点钟回来,先把散步时思考的问题通过电话跟学生进行交流,随后做做操、吃早饭。8点半左右,学生来家里,开始上课。11点半下课,活动一下之后用午餐。13点40分准时从午休中起床,14点继续给学生上课到17点。晚饭后,收看新闻联播,去书房写会儿文稿,睡觉。没有双休日,很少有节假日,每天如此,他向时间要效率:“如果不勤奋,理想就是一句空话。”出书著文、申报项目,他绝不会点卯挂名,向来亲力亲为。前几年,他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论证会上的评审专家,多是比郑德荣小二三十岁的“后辈”,看见郑德荣不仅亲自来了,而且连个助手也没带,很惊讶:“郑老师就不需要论证了吧。”“按规定来,怎么规定怎么办。”郑德荣认真地从头说到尾。“老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作,只有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他的学术生涯才告结束。”学生们都说。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郑德荣很早就开始思考著文的思路框架,这是他一向的习惯。3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征文通知来了。这时,郑德荣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吃不下饭了,但他还是写了9页手稿,和学生一起修改。论文发出去了,郑德荣却住院了,癌细胞全身转移,他已说不出完整的话了。4月16日,这天,学生胡范坤来到病床前,把改好的论文一字一句念给他听。9千多字,一直念了两个小时。“要分段,要有条理。”郑德荣拔掉氧气管,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地给出修改意见。4月19日,通知来了,论文入选,研讨会5月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邀请作者参会。他试着站起来,紧紧搂着学生邱潇的脖子,艰难地站立了6秒钟,已用尽了全身力气。他明白,这次恐怕是无法去参会了大爱铸魂“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为师传道,郑德荣是出了名的“挑剔”。刘世华记得,当年自己慕名报考郑德荣的博士,想找位老师帮忙引荐,结果大家怕碰钉子,没人敢帮这个忙。后来,她才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这么“挑”。“考博士招博士不是个人的事,这是给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人选必须各方面都过硬。”在郑德荣这,想来“镀金”的一律没门儿,不仅如此,他还得在考前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看重德行。人们也许认为,博士研究生不再需要德育,但郑德荣对德育不仅没有放松,还放在首位。郑德荣有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是每位博士生的“标配”。“老师的第一堂课会讲什么呢?会不会从党的创立、中共一大开始讲呢?”当年开课前,王占仁期待又好奇。意外的是,老师并没有直接讲专业知识,而是来给大家拧紧思想“总开关”:“今天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以后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也是再三叮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更让王占仁没想到的是,进入师门后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就历时5个月打磨。那时,几乎每天早晨7点左右,他的电话都会响起:“占仁,这篇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路”后来,郑德荣老伴告诉他:“你老师早上睡不着觉,经常4点多钟就起来,琢磨你的文章。”“思路怎么总不对呢,什么时候才能有点眉目啊。”这篇文章写起来本来就难度不小,又要不断修改,王占仁有了畏难情绪。“写文章首先要把自己困住,要和自己过不去,等你从困境中走出来,就会豁然开朗。”郑德荣鼓励他,之后,二人又一头扎进文献中。在郑德荣手把手教导下,王占仁阅读上百万字文献,手写了10万字笔记,文章顺利出炉,还获了奖。他从此在学术研究上找到了感觉,为获评“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等奠定了扎实基础。培养博士生,郑德荣有自己的一套“点金术”,他从不照本宣科,喜欢启发式教学,也不会一本教案讲到底,培养内容和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投身郑德荣门下,先得做好吃苦的准备。郑德荣要求学生一年文献阅读量要在1000万字以上,并不断提出新问题要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一起打磨论文时,郑德荣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邱潇记得,“最多的一篇改了33遍,标点都改得很仔细。”不管学生是什么专业背景、功底基础如何,跟着郑德荣学上几年,都能在科研上有质的飞跃。学生眼里,郑德荣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博士生李蓉来校报到时已是晚上,住在一家旅馆里,见过老师之后,郑德荣陪着她走了很长一段路,坚持送她回旅馆,“这样安全些。”胡范坤是郑德荣招收的最后一名博士生,去年考试前一天晚上,意外地接到了郑德荣的电话:“明天要考试了,注意审题,注意答题要点和答题时间。”弟子贾淑兰身体不大好,每次郑德荣住院,都会特意叮嘱身边人,“不要告诉贾淑兰”,怕她再周折过来看自己。学生的一点点努力和进步,郑德荣都看在眼里,及时鼓励。有了成绩,大家主动跟他汇报,遇到烦恼,也愿跟他唠唠。什么事到了郑德荣这里,都会化成满满的正能量再反馈回来,“老师的家就是一个正能量汇聚和传播中心!”考虑到郑德荣年事已高,近年来学院不再给他安排本科生教学课程,开始他坚决不同意,最后达成一致:定期作专题讲座。“我被他征服了!”孙金玉是化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对党史一直感兴趣。2016年她在一次讲座中见到了神采飞扬的“90后”郑德荣,被深深打动,铁了心要转专业。现在,她被保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即将在新的专业开启研究生学业。时间仿佛倒回70年,那个身揣一把黄豆,穿过哨卡投奔解放区而来的年轻学子,被讲台上的共产党人深深吸引,从此投入真理的怀抱,醉心徜徉了一辈子临终嘱托“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入春后的长春,春寒料峭,依旧带着丝丝寒意。这天,东北师大政法学院政治系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主题是学习十九大精神。郑德荣是支部成员,他像往常一样来了,作了主题发言,激动地讲了20多分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50年代到现在都是怎么提的,对于变化我们该怎么看”“八个明确,分哪些层次,有哪些创新”直到一个多月后,人们看到了郑德荣的讣告才知道,这位92岁的老人那时已经是癌症晚期。但是大家并不感到意外。履行党员义务,郑德荣从不缺席。每个月他都按时交党费,偶尔不能自己来,就让学生及时捎过去;党支部的会议、活动,他都准时参加、积极发言,因住院来不了,就跟支部书记请假;去年,省委组织部部署党员在手机上注册“新时代e支部”,他第一时间让学生帮忙注册,戴上老花镜,逐字核对信息,“上面有五大板块,我们又多了个资料库。”“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边人讲述着郑德荣不同时期的故事。1955年,郑德荣到西安出差,想到大雁塔看一看,于是周日自费乘车前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与出差的票据弄混,“绝不能占公家一点儿便宜”。80年代,学校发给老师办公用的信纸,一次,家人撕下一张给孩子用,被他严厉批评。他用公费开的药,家里人也不能用。当手中有了权力,他更是心存敬畏,一心为公。郑德荣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分管招生。一次,有关系户找上门来“公关”,想把一名不够分数线的学生招进来。郑德荣顶回去了:“违背原则的事不能办。”另一次招生,却给郑德荣“招”来了纪检部门的调查。有一年高考,一名西藏考生在当地报考东北师大的学生中排名第一,但离分数线还差几分,当时国家有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适当放宽。郑德荣在会上主张录取:“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教师,如果不录取,今年西藏就一个学生都没有了。咱们是师范院校,有义务帮国家培养。”最终,这名学生被录取。为这事,纪检部门曾来调查,没发现有违法违纪问题。给家里人走后门,在郑德荣那里更是绝无可能。上世纪80年代,三儿子的爱人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业务突出,正好赶上东北师大财务处招人,便递交了申请材料,凭实力通过了学校的考核。时任副校长的郑德荣原本不知道这件事,在研究人事工作的会上知道后,他坚决否决。儿媳知道后大哭一场。“对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愧疚,但是我当时处在领导岗位,必须以身作则,你们要理解。”郑德荣事后解释。大女儿原本在一家县医院工作,想调到同级的东北师大校医院来,被他拒绝;前两年,家里人想把郑德荣的大重孙子送入师资优良的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他也没同意:“学校有规定,我张不开这口,按规定来。”郑德荣一辈子简朴、淡泊。他和老伴一直住在80年代末建成的老房子里,装修很简单,生活极其俭朴。衣服总是那几件,穿的鞋都从地摊上买,几十块钱一双。出门带的黑色手包,是出版社赠的,一支笔一个本一部诺基亚手机,就是包里的全部家当。“老师不是没钱,也不是吝啬,只是他不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学生都知道,郑德荣对别人很大方。一次,胡范坤来到老师家,只见郑德荣拿出个信封,“上次那本书学校给了3千块钱奖励,你1千,占仁1千,我1千。”边说边点出3摞现金。胡范坤很意外:“我就是跑跑腿,也有份呐?”郑德荣去世后,大家在收拾遗物时还发现了一个陈年信封,上面写着:“转占仁、艳波、国庆”,里面装着现金。这是2006年一本书的稿费,学生们认为写作思想都是老师的,怎么都不肯收,这笔钱就在信封里静静地躺了十几年。郑德荣就是这样,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他跟老伴感情好,从没吵过架,老伴盖静安是位小学老师,退休后义务在社区教学龄前的孩子18年,家长拎袋水果来,就赶紧追出去还。五个子女也继承了优良的家风,个个争气。今年开始,郑德荣觉得身体越来越累了,有时也会问一句,“怎么那么疼啊,就像肋骨断了一样。”那个时候,郑德荣肺部肿瘤已经很大了,右肺和三分之一的左肺已基本停止工作。家人没告诉他实情。一生都在思考的郑德荣,自己怎会察觉不到。4月初的一天,郑德荣的两个女儿在家里值班照看他。凌晨两三点,突然被郑德荣叫到房间。“你俩转告我的学生,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郑德荣郑重地说完这句话,又沉沉睡去。谁都不知道那晚,郑德荣想了些什么。也许有遗憾吧!很少说豪言壮语的他,曾经跟学生们许诺,“我95岁时,咱们一起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他要食言了也许有欣慰吧!他曾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贡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使人生的征帆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他一辈子倾心坚守,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肯定有希望吧!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他有理由坚信,伟大的精神必将引领伟大事业,一往无前!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郑德荣最后的遗言,是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话。几天之后,郑德荣住进了医院。5月2日上午10点,探望的两拨学生刚走,郑德荣拉着小儿子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了几个字,“我困了,我要睡一会儿。”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5月3日清晨,郑德荣安详地离开人世。(文章转载于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2018-07/09/c_1123099473.htm)钟扬回归大地种子回归科学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种质资源库运行已经半年有余,最近,主任扎西次仁提出申请,计划带领自己的团队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考察、学习。也是在那里,有扎西次仁多年来跟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一起在青藏高原收集的千万颗种子。种子安然无恙,导师钟扬的生命却定格在去年的9月25日,再也不会回来。3月29日,中宣部追授这位艰苦援藏16年的植物学家为“时代楷模”。种子方舟扎西次仁和老师钟扬,其实是同龄人。1987年,他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藏大学理学院任教,直至2013年。其间,他远赴挪威卑尔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回到西藏大学,便遇到了钟扬。扎西次仁说,钟扬与西藏的缘分,是从上一辈援藏教师那里延续下来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吴千红19781980年曾作为援藏教师,任西藏师范学院(西藏大学前身)数理系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后来,正是吴千红把钟扬介绍给了西藏大学。2000年后,钟扬与西藏大学开始了学科层面的合作。不过最初,钟扬并不是直接冲着种子去的。青藏高原是这个地球上非常特殊的一个地理环境单元,经历的地质历史时期比较短,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而它又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钟扬只是敏锐地觉察到,那里一定有很多有意思的生物进化证据。2005年,扎西次仁正式考入复旦大学,成为钟扬的第一位藏族博士生。实际上,除了学生的身份,扎西次仁也是钟扬的同事、朋友。当时,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产生的影响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课题。气温上升,冰川融化,会直接导致那里将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和1000多个特有种的生境遭遇剧烈改变。他们必须为这些物种的未来拿出应对措施。2008年,钟扬和扎西次仁、英国皇家邱园的蔡杰先生以及另一位英国植物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了短文,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必须要有西藏的种子,并且呼吁全世界科学家关注、收集西藏的种子。也是从那时起,收集种子成了扎西次仁跟随钟扬做的最重要的科研工作。他们曾经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收集巨柏的种子;用十年的时间寻找植物界非常重要的模式生物拟南芥;徒步到海拔近6000米的地方寻找文献记载的生长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鼠麴雪兔子身高一米八、体型壮硕的钟扬每次出野外都会遇到高原反应,为此,他的同事、学生没少跟他争执甚至争吵,劝他停下来。“可他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任何一次野外考察。”扎西次仁说,“钟扬老师必须要亲手采下一个标本,亲眼看到这个物种的生境,回去写文章的时候才有激情。”扎西次仁回忆,当年,他们千辛万苦找到了拟南芥,并且分析发现它是一个崭新的生态型,“钟扬老师简直兴奋得不得了,见人就给他们讲拟南芥的故事”。后来,拟南芥在上海人工栽培成功,他又毫无保留地把这一重要的研究材料分享给各个学术机构作进一步研究。在西藏的十几年间,钟扬的团队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这些种子一部分存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还有一部分则是放在他们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教授罗立军合作建立的原产青藏高原的藏药植物种子库。种子精神从去年的9月25日到现在,钟扬离开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最近,扎西次仁抽空还在整理老师在西藏大学留下的一些文档、资料,其中,就有当年他给全校本科生作报告时的PPT。很多人听说钟扬是因为种子方舟的故事,但对钟扬来说,收集植物界的种子还不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事。2000年,著名生态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陈家宽力邀时任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副所长的钟扬加入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陈家宽清楚地知道,钟扬对教育、对传播、对培养人很感兴趣。在这次“时代楷模发布厅”中,陈家宽说,钟扬的理想追求,更多的是教育。钟扬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生物学发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大批专家和人才。而在西藏这个学科基础非常薄弱的地方,要培养人才很慢很慢。因此,在西藏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几乎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资源,不仅仅扶持生态科学的建设,更是帮助学校整体向更高的平台提升。其间,他为西藏大学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位长江特聘教授,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带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去年,更是将生态学科带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此外,他还帮助西藏大学组织申请成为“211工程”大学。扎西次仁特别提到,钟扬为了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分别为本学科以及全校的本科生作讲座;组织、成立了西藏大学高山植物爱好者协会,亲自参与协会的野外活动;他为全校教师举行过如何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如何培养硕士生的各种专题讲座;他还凭借一己之力在西藏大学召开有关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邀请国际学术权威开展交流活动只要是为培养人才,钟扬总是竭尽全力、事无巨细。尤其让扎西次仁印象深刻的是,在复旦读博期间,西藏大学新校区建成,钟扬团队有了自己崭新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办公室的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扎西次仁又不放心把它交给其他人,钟扬却毫不犹豫地把钥匙交给了年轻教师,让他带着本科生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正是因为钟扬的一句“没有人气不行”,这个办公室已经服务了四届本科生。除了面对自己学校的学生、弟子,钟扬非常热衷科普这件事。他穿梭于各种科普活动现场,为新建的上海市自然博物馆提供标本,并参与写作500多块图文展板,撰写、翻译、审校10本科普著作只要是有价值的科普活动,他甚至可以随叫随到,乐此不疲。2015年,钟扬在上海突发脑溢血,住进了ICU病房。扎西次仁回忆说,钟扬常常全国各地奔波,每次来西藏一定带着工作,一次最长不会超过25天,全年可达三四十趟。这种常年高频率地在平原和高原来回切换的工作状态,对身体的损耗是不可逆转的。作为科学家,钟扬非常清楚这一点。可就在那次重病的9个月后,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又出现在了西藏大学。活着的每一天,他都用尽全力。明知不可为,却要为之。这就是学生、同事、朋友眼里的钟扬。扎西次仁说:“很多人问我,钟扬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只有一个回答种子精神。给种子一点温度和水分,它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土地里迸发出来,当它长成参天大树,它再将自己的种子播撒到其他的角落。”种子传承2013年,扎西次仁被借调到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之后3年时间里,他主动要求加入西藏首个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建设团队,负责生物标本和科普文字工作。他曾经跟随钟扬参观过上海市自然博物馆,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扎西次仁的选择和信

    注意事项

    本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为本站会员(小红帽)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