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舆情管理工作汇报一.docx

    • 资源ID:17535       资源大小:17.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舆情管理工作汇报一.docx

    1、2021年舆情管理工作汇报2021年舆情管理工作汇报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舆情环境,分行在总行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一直高度重视舆情管理,注重从思想、行动、制度、防控四个方面狠抓落实,防范声誉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没有舆情事件发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是提高认识。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所以我们顺应形势变化,高度重视舆情工作,在年度大会和每个季度工作会上对要重点强调舆情工作,强调预防舆情,人人有责。二是规范制度。在对总行文件精神进行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了分行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新闻信息发布管理实施细则、自媒体公众账号管理暂行办法、信访舆情工作预案

    2、等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为做好舆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三是落实责任。认真落实舆情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办公室归口管理,建立上下级行、各条线积极参与的舆情工作网络,建立网评员队伍,逐级明确责任,加强防范,提高员工对投诉事件的敏感性和识别声誉风险的能力与水平,对负面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以主动改进来避免被动应付。二、行动上全面覆盖。今年以来,结合总行5.28新一代核心系统上线、全国两会、金砖国家会议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负面舆情和声誉风险排查,针对易发生声誉隐患的风险点,比如保险及理财产品销售、服务收费、银行卡资金被盗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关注。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按照银监局关于开展银行

    3、业护城河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十九大期间的维稳动向监测,集中开展了一次矛盾和苗头隐患的摸底排查,以便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特别关注资产质量、案件、监管处罚、同业业务等方面,防范负面舆情发生。经过排查,未发现问题。三、机制上不断完善。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加强舆情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积极派员参加总行和当地银监局的专题培训,做好转培训。今年8月31日,分行组织了舆情培训,有针对地对二级分行办公室主任和舆情管理人员、支行相关人员以及部分新入行员工进行了培训,有效提高了员工特别是一线网点的舆情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内部员工行为管理,禁止员工将内部信息、监管材料外泄,禁止在自媒体发布对本行负面评价。二是建

    4、立公众宣传教育机制。结合金融知识进万家、万里行等活动开展,深入校园、社区、商圈等地,宣传金融产品和业务知识,增强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防止因消费者对金融产品误解而产生纠纷并引发负面舆情。三是加强工作考核。要想舆情少,服务先做好。为此,我们把舆情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服务管理工作相融合,今年将负面舆情和责任投诉事件与机构绩效考核挂钩,权重2分,通过考核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对服务事件的管理上实行零容忍,凡因客户投诉属于员工自身存在严重失职责任的,应坚持发现一起,惩处一起,通报一起,对因服务问题对分行声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严肃查处,严究责任,不搞下不为例。四是强化媒体监测。每

    5、天坚持对重点媒体进行监测,坚持重要节日、重要会议期间零报告制度,及时对舆情进行监测,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微信群和机构邮箱分别反馈,发现隐患,及时化解,发生重大问题及时启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四、防控上常抓不懈。全媒体时代,银行属于弱势群体。我们着重在防字上下功夫,要求全行上下始终保持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敏感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舆情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努力把可能产生舆情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方面,有效沟通,积极应对。日常注重加强与当地宣传主管部门、网信部门的联系以及主流媒体的沟通,开展了与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新闻网等媒体的长期合作,平时加强走访联络,定期与重点媒体的联系人进行沟通,做到信息灵,争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积极采取措施化解负面舆情,做到不推诿、不消极应对。另一方面,注意技巧,妥善处理。对可能产生负面舆情的苗头,采取积极回应的态度,使之妥善处理,确保不扩大、无遗留问题,防止舆情扩散,以至于一般负面舆情演变为二次舆情甚至反复炒作。以上是我行在舆情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客观的讲,我们的工作和各兄弟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舆情管理工作,提升舆情工作水平,更加有效地控制好声誉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塑造良好的形象。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舆情管理工作汇报一.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