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共16篇)目录篇一、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3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2篇三、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14篇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B(2023秋)17篇五、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20篇六、2023年秋国开大思想道务与法治专题测验1-4答案23篇七、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35篇八、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
2、求?.37篇九、请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概括总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42篇十、20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期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参考答案48篇十一、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试题: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附答案】51篇十二、2023秋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55篇十三、2023秋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青年人如何才能成为改革创新生力军?参考答案60篇十四、2023秋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63篇十五、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2
3、023年秋国开大学形势与政策大作业参考答案66篇十六、国开电大2023秋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二大作业试题: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1篇一、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大作业说明L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草稿。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注意:只可提交1次!2 .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3 .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O字。参考答案:百年征途、百年辉煌,信念如磐、精神如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4、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强调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一把金钥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史基因的全面总结和升华概括。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引领价值,需要认真深刻领会,不断深化认识。
5、第一,伟大建党精神促使表达建党初期精神的概念更加全面、准确、科学、精练。过去,表达建党初期早期共产党人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的概念有很多,诸如“红船精神”“石库门精神”“渔阳里精神”“五四精神”“北大红楼精神”等,这些概念表达了早期共产党人在某个地域、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状态,但是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了整个建党初期,早期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想素质、精神风貌,是在之前林林总总精神概念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改变了过去概念碎片化的状态。因此,无论是时间跨度、地域范围还是语言表达、学术规范,伟大建党精神概念的提出促使表达建党初期精神的概念更加全面、准确、科学
6、精练。第二,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我们党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得出的重大理论,这一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时代需要的重大理论创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迫切需要伟大建党精神振奋全党,振奋人心,从精神层面给予强大的力量支撑。同时,伟大建
7、党精神的提出,完整化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重要概念的提出,也反映了学界对建党初期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想素质、精神风貌长期研究的成果。第三,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与其他精神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诞生并充实发展了一系列的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2021年9月,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总计有46种精神,这46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纵
8、览目前世界上4(X)0多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丰富精神资源的政党可以说绝无仅有,这一精神图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来源。伟大建党精神是这一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是开篇之作,其他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展现。伟大建党精神和其他精神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一整体,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伟大建党精神虽然是表达建党初期早期共产党人为实现初心使命所展现出来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的概念,但是建党精神
9、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提振精神风貌、提升自我革命的能力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建党这个事件本质上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从1848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甚至连当时的先进分子、先驱们,对于中国社会的未来、对于中国社会到底能不能好起来等问题也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怀疑。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百般欺凌,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表现出消极厌世的情绪和状态。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曾说:
10、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鲁迅也讲:“先前,旧社会的腐败,我是觉到了的,我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但不知道这,新的该是什么;而且也不知道,新的起来以后,是否一定就好。”这不仅仅是胡适和鲁迅等个别人的看法,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许多国人的想法: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渺茫,没有信心,不知道什么样的主义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不知路在何方,看不到希望。但是这种状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逐渐得到了改变。“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我们共产党
11、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J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引下,看到了希望,并最终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J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的历史任务一站起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式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实现了由1978年GDP世界第15
12、跃升至2010年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基本上完成了富起来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逐步走上强起来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经历了世界社会主义低潮之后依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并且推动实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
13、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关键在于:第一,“举什么旗”我们党一直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取得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十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理论指导,是未来三十年指引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伟大理论旗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第二,“走什么路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
14、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在借鉴和吸取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陈独秀在主义与努力一文中指出“:我们行船时,一须定方向,二须努力,不努力自然达不到方向所在,不定方向将要走到何处去?”“主义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的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J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和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我们党建党之初就定下
15、的正确方向,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这是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首要之义。(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就世情来看,“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
16、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因此,对于国际力量的现实对比要有清醒的头脑,由大到强的发展挑战、国际体系的战略挑战、构建和引领国际制度的挑战、软实力建设的挑战是当前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主要国际问题。就国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转变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迈向中等收入时更多更复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生活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依然制约着人民群众对
17、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党情来看,“四种考验”“四种危险”依然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现代化建设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更需要我们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新时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迎难而上,去解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依靠精神的力量凝聚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意志。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看清历史大趋势的基础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准历史脉搏,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
18、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练好内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其实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应有之义。建党除了“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事件以外,还包括“建好党”这个长久的功夫。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在“建好党”这条路上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党的执政能力也在斗争中逐步成长。其实,“建好党”的核心就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新
19、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应“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提升自我革命的能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精神,如果内化于心,就是道德品质;如果外化于行,那就是道德言行。伟大建党精神是早期共产党人高尚政治道德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先驱们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成立党组织,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把革命理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早期共产党人
20、的高尚政治道德。政德是领导干部所特有的一种道德规范,是领导干部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等具有稳定特质的行为特征与倾向的总和,在领导干部的道德体系中居于至高位置。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是为政之根本。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是其从政的首要条件、根本遵循,党员干部的大德、公德和私德在整个社会中必须是走在前列的,必须是高于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的。党员干部只有带头讲政德,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你,才会支持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J“当领导要以德服人”,“如果
21、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在反腐败斗争领域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和全面巩固的态势。10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所以,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升,从十八大之前的75%上升至2020年的95.8%。同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管理与创新中心进行的一项13年的长期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超过90%,越来越多中国公民认
22、为地方官员“善良、有文化且有效率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同一切错误行为作斗争的政党。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找到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建党精神所蕴含的高尚政治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3、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从而实现发挥政德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扭转社会风气、推进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塑造领导干部政治形象等方面重要作用的目的。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是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流行起来的,但它所表达的经济发展趋势早已开始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
24、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答:经济全球化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由微观经济单位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行为过程所驱动的过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次大的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果。全球化的弊端在发展中国家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使得很多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对于经济全球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界定,对其实质,说法也不一样。我们以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
25、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杜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若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犷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台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
26、征的。现在,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市场经济真正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第二,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一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即使在过去已经出现,但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全球化却有若与过去不同的技术一信息基型。正是这种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础上的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第三,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迅速发展在组织上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网络。跨国公司内部的资金和商品流通使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一种比外部商品变换更加紧密和深刻的内容。
27、经过全球化表示的不仅是经济联系的外延的扩大,而且是这种联系的内容的深化。二者加在一起,意味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第四,目前,在有形的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生产的国际化是不够的。金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五,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它还带有很大的不完善性。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经济的全球化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通过世界於易、跨国投资以及国际金融流动的作用不断的加强各国的联系,实现一体化的过程。自从冷战结束后,
28、世界结束了两级对峙的状态,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全球化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发展的结果将使得市场的能力逐渐的扩大,最终将超过国家的地位和能力。由于世界市场存在其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介入其中的国家将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将因为市场的不稳定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逃避。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可以获得比其他中
29、小国家国际资金和新技术。因此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主动的融入市场,而不是等待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篇三、如何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大作业说明L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草稿。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注意:只可提交1次!2 .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3 .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O字。参考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追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
30、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深入领会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犹如百年前暗夜里的一颗星火,点燃了艰苦卓绝奋斗历程上一个个熊熊燃烧、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迸发出激昂斗志,支撑起100年来我们党历经苦难辉煌锻造的精神谱系大厦。伟大建党精神凝铸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
31、深厚底色,标定了精神谱系的核心要素、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精神谱系里的每一种精神,无不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血脉腐续;传承于每一种精神中的“遗传基因“,无不可回溯到伟大建党精神这个根这个源。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我们党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共产主义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党的显著精神标识,是鼓舞和激励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滋养。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我们党精神谱系的升华、丰富和发展,把我们党对自身政治属性、精神品格、鲜明特质的认识提高到了新境界。伟大建
32、党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不竭精神动力。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不断加深领悟、自觉实践笃行伟大建党精神,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新的征程上,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真本领,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
33、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在新的征程上,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加强斗争历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练就斗争真功夫。在新的征程上,要厚植对党忠诚的政治品德,践行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修好严于律己的个人品行,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以忠诚于党、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争取更大光荣。篇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B(2023秋)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
34、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今天,我们行进在新时代,承载着历史的荣光,肩负着未来的希望。请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谈谈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答以“一五”时期(即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从无到有
35、的问题: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但是,直到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是很低的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因此,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第二,初步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畸形发展的工业状况,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生产体系。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进一步发
36、展,主要产品的年产生和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从1952年至U1980年,棉纱的产员由65.6万吨增加到292.6万吨,原煤由6600万吨增加到6.2亿吨,发电量由73亿度增加到3006亿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国家以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型.这一时期,武钢和包钢等十大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几十个煤炭企业和发电厂等一批重要企业新建和扩建起来;电子、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逐步得到发展;
37、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国家从1964年开始布局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在短期内初步建立起我国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和巨大的生产能力;石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1963年一举实现了石油产品基本自给,并于1973年开始向国外出口原油.第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到1980年,全国新增铁路2.99万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国的路网骨架。1980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8万多公里,比1949年增加了10倍
38、水运事业有很大发展,内河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0.8万多公里.民航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从1950年8月开辟由天津经武汉飞往重庆的第一条航线起,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肮线已发展到180条。邮电事业也有很大发展,1980年全国邮电局、所发展到4.9万多处,为1949年的1.9倍.第四,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农村共治理了2.6亿亩低洼易涝地,改造了2亿亩盐碱地和山坡地,修建了8.6万多座大中型水库;国家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以及其他一些江河两岸,整修和新建了总长达16万多公里的堤防.各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
39、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增长.在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局势下,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更具有以下深刻的重大意义:.经济意义: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安全发展。这个体系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并为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往来创建了前提.1 .政治意义: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中国赢得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独立的重要标志.这个体系也为中国在国际上嬴得了尊重和信任,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 .社会意义: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利于深化改革
40、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 .国际意义: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这个体系可以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共赢。总之,中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独立、政治独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重要贡献.篇五、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41、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实现民族史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探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出路,掀起了生生不息、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内部困境的双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然而,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三次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失败,这些失败的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次探索失败是太平大国运动.太平大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目
42、的是为了反抗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社会思想和仃效的政治组织,加上领导层的烧败和分裂,太平天国运动展终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仅仅依靠农民起义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独立。第二次探索失败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清朝晚期,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和文化,进行自救的一顼运动然而,由于洋务运动只注亚技术学习而忽视了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改革,以及受到外国势力的干预和内部腐败等问题,母终也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单纯的技术学习不足以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第三次探索失败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试图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改
43、革,以挽救统治危机的一项运动。然而,由于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了强大的反对和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说明,在没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支持的情况卜,唯纯的政治改革很难实现国家的根本变革。三次探索的失败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没有先进的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无法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宏兴。这三次探索的失败也提醒我们,任何改革或革命都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地,不能仅仅依靠外部力量或一时的热情。同时,这些失败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困雄和挑战。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面临若与清末时期不同的挑战和机遇,然而,这三次探索的失败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需要认真
44、总结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吸取智慧和力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任何改革或革命都不是一蹦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总之,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史
45、兴,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参考答案2: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主要指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北伐。这三次尝试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揭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和挑战。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原因:戊戌变法是光绪帝下的百日维新,旨在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以实现国家现代化。然而,变法受到了来自守旧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其中包括义和团等反动组织,维新派内部也存在分歧,缺乏足够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支持。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现代化改革意愿,但中国社会的保守势力和制度难以迅速改变。政治改革需要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稳定的政治环境。
46、辛亥革命(1911年):失败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然而,革命后出现了政治动荡和军俯混战,备地割据,社会秩序混乱,此外,国内外列强干涉,特别是对于外交上的不利局面使得新政府难以核定国家局势。启示:辛亥革命揭示在推翻封建制度后,建设稔定、有序政权的困难.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孙中山北伐(1926年-1928年):失败原因:孙中山北伐是为了统一中国,建立现代国家.然而,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合作短暂,内部矛盾激化,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扰,北伐最终未能取得全面成功。国共分裂和长期的内战为中国带来长时间的动荡和
47、不安。启示:北伐失败凸显了中国政治困境的更杂性,政治团结的缺失和外部干扰的影响。表明实现国家宓强、人民幸福需要政治团结和国内外环境的有利条件.总体来说,这三次探索的失败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强调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史兴需要全面、系统的改革,以及对内政治团结和对外自主性的追求.篇六、2023年秋国开大思想道务与法治专题测验L4答案专题一不忘初心不负时代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O,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更兴的光明前景。A.深刻变化B伟大E跃C.彻底改变D根本转变正确答案:B2 .习近平书记
48、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O,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发兴重任的时代新人。A.立大志、有索养、成大才、担大任B.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C立大志、有理想、成大才,担大任D.立大志、明大第、有文化、担大任正确答案:B3 .时代新人只有(人励志勒学,才能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A.具饴基本的思想道俵素质B.具备基本的法治素养C具备突出的才能,无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D.德法兼修正确答案:D4 .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贡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A.对B错正确答案:A5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耍手段.A.对B.错正确答案:A专迤二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6 .人生态度主要回答C。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8 .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C人为什么活者D.人应当如何活着正确答案:D7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和O两方面。A.自我价值社会价值B,经济价值思想价值C.个体价值个人价值D.社会价值市场价值正确答案:A8 .O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对于人生一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判断善恶、美丑、福祸、荣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