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doc

    • 资源ID:1788295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doc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需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文章基于这样的背景,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探讨其实践、效果和机制,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双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 【项目来源】本文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G201804)的研究成果 G717.38 A 2095-3089(2018)10-0023-02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这样的背景下,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其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不少的进展,在学生全面发展、毕业生创业就业以及国家现代化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门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其教育理念滞后且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实践教育环节薄弱;一些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式陈旧死板且针对性不强;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资源,辅助指导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开展已势在必行2。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秉承何种理念、形成何种模式、培养何种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原则 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是要坚持高职教育育人为本。高职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来提高培养质量。在教学中强化实践,加大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主力。第二是在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中结合?W生关注的问题加大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抓学生的关注点、解决学生的欠缺点,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尝试创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三、杭州职业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作为一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职院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杭职院)一直秉持“跨界融合”的办学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指向,坚持以“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为引领,以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探索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杭职院从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高度,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理念,组建“三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三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四阶段”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形成了“333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践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理念 一是规划成长,兴趣为本。杭职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学会以自己性格、兴趣和爱好为基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与职业。二是能力提升,创新为要。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因此杭职院全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创业发展,实战为上。学校提出“杭职院可能没有马云式人物,但必须要有培育马云式人物的平台”的理念,因此学校要搭建更多更好的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刀真枪”实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3。 2.组建“三师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是关键。为此,杭职院重点打造了一支“人生导师+创新导师+创业导师”的“三师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一是聘请企业家、成功人士、社会名流和行业有影响力人物担任杭职院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建立“人生导师库”。二是100余名由专业人士、大师名师、能工巧匠和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创新导师库”。三是由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通识课的专职创业导师组成的校内“创业导师队伍”。 3.整合三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一是杭职院及时对接国家、省市区的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二是杭职院加强与创业教育机构合作,深化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三是杭职院依托“校企共同体”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与中小微企业的合作。 4.构建“四阶段”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杭职院通过邀请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专业创业能力专题研讨,通过明晰培养目标、剖析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等,构建了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四阶段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2所示)。 一是面向全体推进通识教育阶段,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2学分),同时还拓展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模块,让学生系统了解创新创业知识,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二是融入专业推进创新教育阶段,重点是开发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创新课程,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开展专业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基于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需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围绕技能推进专门教育阶段,开展“2+1”创业人才培养试点,遴选有创业意愿、具备创业基础的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专业学习后,第三年转入创业学院集中进行创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四是注重实战推进创业实践阶段,重点是与杭州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高职学生创业园,让那些具有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进驻创业园进行真实创业实践。 (二)创新管理,改革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1.制定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并修订了大学生专项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设计创作、创新实践、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活动折算成相关学分;出台了入围创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学分转换实施办法,创业学院学生可以用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替换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2.完善个性化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制订关于在校生自主创业教学管理原则意见,为自主创业的在校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细化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认定、相关课程免修、指定指导教师和更换学习时间等管理制度,对创业学生日常教学工作加以专门化的组织和管理4。 3.改进创业学院课程考核办法。学校将课程考核改为采取撰写课题论文、创业计划书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形式,由指导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考评,将创业实践与创业项目作为创业学院学生考核、评价重要绩点。 4.实施弹性学制。学校支持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修订了转专业管理办法,在转专业操作流程中明确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加强学籍学业管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5.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情况进行调研和信息收集,建立学生创业信息动态资源库,研究分析创业人数、创业与专业对口率、创业成功率以及创业质量等数据与信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5。 (三)整合资源,搭建分层次创业实践平台 杭职院注重实战推进创业实践阶段,搭建分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刀真枪”实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如图3所示)。 1.立足专业,建设分院创业苗圃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学校实训中心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厂中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技术研发中心、教师工作室、学生专业社团等平台,建立各具专业特色的创业苗圃,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愿的优秀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基础平台。学生进入创业苗圃,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与项目创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企校合作,共建杭职众创空间 学校与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浙江省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圣泓创意园合作,共同设立了杭职“创客中心”,为本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定期推出的创客文化、创客服务、创客教育、创意落地等公益性服务,很好地鼓励着在校生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成为杭职院创新创业实践的辅助平台。 3.政校合作,打造全国一流高职学生创业园 学校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了全真的创业实践平台高职学生创业园。明确其发展方向,学校不断推进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一站式咨询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一对一导师辅导等软硬件建设,完善共享、开放型的办园机制,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孵化培育机制。将高职学生创业园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杭职院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平台。 (四)育人为本,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1.加强宣传引导,浓郁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杭职院、创业学院官网等媒介,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理念和措施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开展组织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校友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类活动,来激发学生积极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营造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以杭职院“技能文化节”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集市大赛、创业实例分析、创业训练营等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学生组织”社团,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五)健全制度,构建“双创”教育体制机制 1.成立“杭职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专业建设指导处、院长办公室、人事处、学工部、财务处、科研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主要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来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构建杭职院创业学院的组织运营机制 ?W校于2018年4月成立了创业学院,并下设了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和创新创业教研室两个机构。创业园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接好国家、省市区的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指导,做好入园企业的管理、孵化培育等工作。创新创业教研室负责专职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管理及全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3.加强运行制度与理论研究 学校将成立创新创业研究所,研究制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措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经费保障的有关制度;研究和完善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共同推进创业学院建设的运行机制。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发201836号.2018. 2徐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J.学院教育,2018.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陈加明,郭伟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创业园的创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9.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4徐高峰.高职自主创业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张赵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注意事项

    本文(“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