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科学实践,领略祖国山河一麻琅山地质考察活动总结摘要: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当代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希望和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第七次全国少代会精神,促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引导亿万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关键词:小学科学;地球的运动;科学探究;地壳运动;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引言:就目前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日益严峻使得我们承受着因为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所应承担的后果。小学科学
2、中的地球与宇宙知识非常重要,不仅可引导学生去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与主要做法,也可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专业的地理知识做好准备。因此,我就设计了“玲琅山地质考察活动,具体活动目标与实施方案如下所示:一、教育目的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2 .科学探究目标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3 .科学态度目标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
3、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小学生们亲近自然、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二、实施过程1 .调查网络资源,组织实地考察第一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社会,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以网络资源搜索给琅山的地质情况,搜索结果如下:布琅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红杨镇境内,地处湾西路、寒西路交汇处,宣铜高速在山脚布设互通
4、立交,青弋江环绕而过。圻琅山有两座山峰,对立而站,树木葱郁茂盛,池湖清澈,如有仙人盘坐而立,交通便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于一体,妙不可言。第二步,组织学生调查校内外周围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从本地自然气候、人文环境两方面入手,整理丰富的地质资料。2 .科技培训,提高理论认知水平(1)由指导教师就岩石情况、地壳运动等组织科技指导。(2)解释因地壳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成因,具体内容为:地壳运动会引起岩石圈的变化,改变海陆自然环境,也有可能形成海沟、山脉等自然景观,有可能会出现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展示地壳运动的示意图:大傩帐缺 招Ii后期动中鬃成 ji2 冲新居并 件货镇内
5、图2地壳运动示意图(3)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能源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获取自然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增殖获得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在消费与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废气废物,经过不妥当处理被排入大自然中,影响土壤质量、空气环境,威胁自然生态环境。播放日本关于在海洋中排泄垃圾的短视频,让学生分析利害。3 .实地考察,分析圻琅山的山体结构带领学生考察布琅山的山体结构,组织学生观察布琅山的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等自然资源,结合地壳运动解释山体的成因。说出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如图所示:地受图4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
6、成。4 .辨认岩石,训练思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去分析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岩石等组成物质,以及自然现象和一些规律的观察,学习对事物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等方法。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对自然资源运用实地观察、长期观测、建构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长期研究布琅山的地质条件。5 .撰写调研论文,回顾实践过程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撰写调研论文,详细记录实践活动的开始、过程与经过,说出玲琅山的地质环境特点,并能说出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与规律。6 .活动评价,客观指正学生自评:分析实践活动的
7、表现、问题,审视自己是否正确认识了布琅山的地质条件与地质特点形成原因。教师评价:考查学生在行琅山考察活动中的科学知识储备、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实践水平、科学态度形成等多方面的成长,以终结性评价去引导学生反思现实问题。家长评价:说出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辨认玲琅山的岩石、土壤、生物等自然资源,反应学生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了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第六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本次考察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三、活动效果本次活动的成效与进步之处在于:第一,准备活动非常充分。在活动开始之前,本人便对如何考查布琅山的地质情况制定了翔实且具体的活动计划,且参加了校委会与班主任会议活动,宣传了活动方案,并提出了活动要求,经过上下
8、一体的多方研讨不断完善了活动准备。第二,组织有序,操作便捷。在科技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便反复强调活动纪律与秩序,且由两位班主任老师跟班,与三位领队教师一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前、中、后跟队伍,切实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让活动有序展开。第三,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本轮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认真观察珞琅山的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做记录、解决问题,一路向科技辅导跟队教师询问地壳运动、岩石圈层等问题,遵守纪律、积极探究,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科技实践探索任务,全体师生也安全、有序地返回校园。虽然本次实践活动整体达到了预期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却依然还需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改
9、进与完善:第一,在活动前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预设可能发生的活动意外并制订意外防控方案。第二,与班主任更紧密地合作,多向班主任取经,学习管理学生的有效方式。第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乡土资源组织丰富有效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意识。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小学的“立德树人教育活动多次提出意见,认为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思想,提升学生道德品质需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因此,教师也要树立“先进性”的教育思想,紧跟时事热点去设计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丰富实践指导,让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爱科技、爱创新,全面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德意识。参考文献1黄进明.探寻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读与写,2021,18(7):227.江丽明.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UL文存阅刊,2021(7):77.何克抗.陈仕耘.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几南北桥,202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