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数线段”的建模教学尝试.doc

    • 资源ID:1805103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线段”的建模教学尝试.doc

    “数线段”的建模教学尝试 “数线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各种版本均有设计,只是存在年级、形式不同而已。其体系无外乎通过“基本线段”和“起点位置”两种方法建立起相同的“数模”。在此基础上,可以巧妙渗透“组合”知识,从学生能理解的“层次”与“角度”来建立另一种“数模”,从而让数学更有趣。 朱小艳,四川省开江县实验小学教师。(四川 开江 636250) 有一次,曾观摩一位老师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之三“数图形学问”。当教学行进到3+2+1=?时,几乎所有学生按教师“预设”按部就班计算。 “4×3÷2=6”,突然一位学生大声说道。可这位老师不予理睬。当时,笔者就在想这是对的呀!为什么不让这位学生站起来说说理由呢?是老师根本没有预设到?还是嫌麻烦引导学生从“数列”推演出? 课后,与其交流。老师担心让这位孩子站起来说,让“预设”的教学被打破,无法进行下步“换种数法”的教学。喜欢刨根问底的笔者一直没有放弃思考或许班上一些学生学了“奥数”,知道“(首项+末项)×项数÷2”。如果让那位孩子来说,整个教学就会宕开一笔,旁逸斜出,确实难以拉回正题;况且从“数列”推演着实有点“揠苗助长”并“曲高和寡”。那可不可以从另外角度与层次引导学生理解,让这次“综合与实践”更好玩呢?细思量,“数线段”“握手”也好,“单程票”也罢,都是“组合”问题,即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数,就是n×(n-1)÷2。但绝不能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这样引导,这就关系到“深入”之后如何“浅出”的问题。 回到教材关于“线段”的概念上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一定长度。意即在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条线段,也就是在直线上,一点可以与另外任意一点连成一条线段。于是,笔者所在学校就以“数线段的两种玩法”为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专题研修。且附教材 首先,还是遵循教材编排意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创设“鼹鼠钻洞”情境后,将曲线洞径变成线段图,并用字母表示洞口;然后分别按“线段长短”和“不同的点出发”两种方法进行数线段,做到“不重不漏”。学生初步感受、理解、操作后,通过“菜地旅行”计算单程票增加“点”的数量,从而建立“数线段”模型。即标有多个点的这种图形 线段总数就是以“点数减1”作为第一个加数,然后“依次减1”的数相加,一直加到“1”为止。 一课时的教学,声形并茂的课件激发并维持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亲自参与画线段、数线段,不亦乐乎!整堂课渗透了“转化”“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学生充分领会到了“有序思考”。 第二课伊始,以完成填空复习巩固导入即标有多个点的这种图形 线段总数就是以( )作为第一个加数,然后( )的数相加,一直加到( )为止。 如( )+( )+( )+( )+( )+( )=( ) 接下来,师生一起“玩”了几个名堂。 一、师生竞技比速度 学生自己选派信任的同学上台担任“主考官”,临时在黑板上出题。为了教学有效,将图形的点控制在1020范围之内。同时选派3名计算高手上台跟老师“pk”,其余同学边计算边当评委。 三个回合下来,全班学生皆败无疑。“同学们,三次都败了吧。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玩赢你们的?”下一个“玩”法就在学生的跃跃欲试中开启了。 二、换种算法自主悟 (一)找出图形上的A点与其他点连接组成的线段,如图 板演 AAB、AC、AD、AE 当找出图形上的B点与其他点连接组成的线段时,学生提出质疑线段AB不是已经数了,还用数吗?老师鼓励道“我们不妨先按照数与A点连接的线段一样数下去,看看会是怎样的!” (二)按照“两点相连组成线段”方法数完所有线段 于是,学生数出了这样多的线段 AAB、AC、AD、AE BAB、BC、BD、BE CAC、BC、CD、CE DAD、BD、CD、DE EAE、BE、CE、DE 数完之后,老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按照“两点相连组成线段”方法数,数出了5×4=20条线段,但每条线段数了两次。 (三)总结归纳新的算法 紧接着,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新的算法,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抛出了填空题,帮助学生理清算理与算法 图形的每一点都与其余( )点连接组成( )条线段,照这样计算,共有( )条线段,但是每条线段数了( )次,所以线段总数是( )。 经过充分讨论与交流,学生终于恍然大悟 图形的每一点都与其余(4)点连接组成(4)条线段,照这样计算,共有(5×4)条线段,但是每条线段数了(2)次,所以线段总数是(5×4÷2)。 (四)牛刀小试新的算法 要求先想后说,边说边列算式,可不再详细列出具体的线段。学生纷纷上台边说边列算式,有板有眼,无不轻松快乐!如 图形上的每一点都与其余7点连接组成7条线段,照这样计算,共有8×7条线段,但是每条线段数了2次,所以线段总数是8×7÷2=28条线段。 三、?固迁移天地宽 (一)不一样的握手 1. 依次增减玩法。第一组5位学生上台表演握手A同学与其余4位同学握完手就下台,B同学与其余3位同学握完手就下台,C同学与其余2位同学握完手就下台,剩下D、E同学握完手一起下台。全班同学列出算式4+3+2+1=10。 2. 对等重复玩法。另一组5位同学上台表演握手A同学与其余4位同学握完手原地等待,B同学与其余4位同学握完手原地等待,一直待E同学握手完毕,5位同学一起下台。全班同学列出算式 5×4÷2=10。 3. 说清新玩法。学生借鉴线段的数法,略加思考,很快说出了玩法每位学生都与其余4位学生握一次手,照这样计算,共握5×4次手,但是每两位学生握了2次手,所以握手总次数是5×4÷2=10。 4. 增加数量巩固新玩法。如15位学生站成一排,每2位学生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按照原法14+13+12+11+10+9+8+7+6+5+4+3+2+1=105 新解如下 每位学生都与其余14位学生握一次手,照这样计算,共握15×14次手,但是每两位学生握了2次手,所以握手总次数是15×14÷2=105。 (二)为“数角”新解埋下伏笔 “北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有数角的练习如下 当按教材教学后,同样可以如法炮制图形上的每条射线与其余3条射线组成3个角,照这样计算,共有4×3个角,但是每个角数了2次,所以角的总数是4×3÷2=6。 两节课的“数图形”教学皆取得了成功。课下,笔者所在学校数学老师进行了理性总结分析。北师大版教材基于四年级上册学生初学时引导学生按“线段长短”和“不同的点出发”两种方法进行数线段,做到“不重不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是十分必要且非常有益的!这两种方法最终都建立同一个“数模”线段总数就是以“点数减1”作为第一个加数,然后“依次减1”的数相加,一直加到“1”为止。存在一定局限的是,一则点多画图繁杂,二则量多计算麻烦。而第二种渗透“排列组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北师大教材的基础上,就可规避上述之局限。第二种建模教学尝试不仅在于此,还在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注意事项

    本文(“数线段”的建模教学尝试.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