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衔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讨.doc

    • 资源ID:1854682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衔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讨.doc

    衔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讨 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阶部分,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缺乏有效衔接,课程孤立,因而出现课程定位不准确、教学效果良莠不齐、教学能效低下、教学过程随意等诸多问题。高校教师在衔接视域下审视大学语文课程,要正视大学语文课时少、辅助性强、学科独立性低的课程定位,调整教学目标,形成与中学有难易梯度差别、进阶式的内容体系,实现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实践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母语教育课程。这门课程既不像思想政治教育课那样有政策规定,也不像大学英语那样有稳定的课程要求作为依据。大学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一直争议重重。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存在性质不明、定位不清、教学目标有争议、授课随意性大、教学效果良莠不齐等问题。语文是一门学生学习了十二年的母语教育课程,到了大学阶段反而是孤立、随意的。因此,将大学语文放诸语文课程的总体框架中考量,从大中衔接角度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势在必行。 所谓课程衔接是指课程的不同层级之间的连续性。连续的方向是直线的,也可以说,衔接性是一种顺序的组织,其重要之处在于减少不同层级学习之间的隙缝,让学习者能顺利地从一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1。从课程层面讲,衔接就是要让大学语文成为中学语文的延续与深入,与中学语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确保语文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做好课程衔接就是让学生从中学语文教育模式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模式。 在大中语文衔接视域下,教师要解决大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语文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 一、在纵横衔接体系中考量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中语文课程衔接要在垂直衔接(vertical articulation)和水平衔接(horizontal articulation)2两个维度中定位大学语文。 垂直衔接关注学科知识的逻辑演进序列,重视学习经验的进展性、阶段性、序列性和层次性。从课程论的高度审视大学语文,它是语文教育体系的高阶部分,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课程。做好大中语文衔接就是要研究大中语文学科(学段之间)知识上的逻辑演进关联。 在垂直衔接的维度上,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展和深化,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相比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课程要能体现高等教育专业化、研究性的特点。大中语文分属不同学段,它们的培养对象不同。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它的特点是高级性、专业性和学术性。中学语文课程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技能训练,大学语文在母语教育上更要重视对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类教学,转为对这些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使之能符合学生个体成长、专业培养、学术研究及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水平衔接则强调学习科目之间的有机关联,强调各种知识的联系和一体性3。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在水平衔接的维度上,要求大学语文能与专业课程实现横向(学科之间)关联。过去探讨语文衔接,研究者们大多聚焦大学语文的学段衔接、纵向衔接,强调语文知识、技能习得的区别问题、梯度问题,很少关注大学语文学科衔接困境。这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能效与培养计划相关度低、语文教育工作者“剃头挑子一头热”、培养计划制定者“冷”的局面。 大学、中学语文在培养体系中的位置完全不同。语文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必修课,也是高考科目,是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高中语文模块占所有学时的10%左右,初中甚至高达15%。其课时量多,基础性强,学科独立性高,课程建设完备。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在以学科专业为主导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人文教育模块的选修课程,课时占比不足1%,语文课从核心课变成了高校人文教育模块的选修课。它主要用来支撑高校人文教育,也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文字工具训练。课时少、辅助性强、学科独立性低是大学语文的特点。过去大学语文照搬中小学衔接的思路,无视横向学科关联,仍然把自身放置在课程中心位置来设计教学目标,却由于课时少、学习时间不足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遭到专业课程群的排斥。另一方面,学科培养又无法从语文教学中获取其需要的资源,造成语文教学与学科培?B互不满意的课程关系。 大中语文衔接需要先完成语文课程定位转换,正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变化。一方面,大学语文仍是语文课,需实现语文教育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目标上的难度递进。语文是知行合一的学科。“知”指学习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文学的基础知识。“行”指言语能力训练,也就是人对语言规则、语料的运用能力,是学生将语文知识内化并外显的过程。要在这一层面上保证大中语文课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大学语文教育也要与学生学科专业培养相辅相成4。大学语文不能单一固守在语言文字的框架中,不能演变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这就要求语文教育重在语言文字却不限于语言文字,起于课本却不限于教材。语文教育既修文,也修人。“语文”是核心,人的完善是终极指向。大学语文要起于课堂,超越课堂,最终成为学生专业学习、个体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 准确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是既能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也能深度介入到学生的专业培养中,完成育人目标。大学语文可以灵活、有深度、有创造性的形象出现在语文教育体系的尾声。 二、在衔接视角下调整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目标 大中语文衔接视角促使大学语文必须调整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既要展现大中语文学科知识技能上的难易梯度,也要满足学科培养对大学语文的需要。 以大中衔接的视角来看,教学方法的转变是衔接教育中最难和最大的转折。要从一种学习习惯改变为另一种学习习惯,无论对教的人还是学的人来说都十分困难。学生适应不了这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会变得异常艰难,他会畏惧语文学习。教师自己也是在讲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要具备研读教学的能力,对其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没有?L期实践与不断探索,很难形成高效教学,最后会质疑这种教学方式的必要性。趋易避难是人之常情,语文教学在学生的畏惧和教师的质疑中很容易走回原路。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双重转变是大中语文衔接中的最大裂隙。虽然衔接强调连续性和无缝对接,但裂隙的存在未必不是好事。面对巨大裂隙,如果能够最终解决问题,语文教育将会实现巨大的超越。同时,裂隙的出现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反思为什么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育要去探讨衔接问题? 如果语文教育真的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的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真的能有效而一以贯之,那么今天讨论衔接就是一个多余的话题。正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年以后,这些问题才需要大学语文来消化、解决,课程衔接才进入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对衔接的探讨也是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症结的突破点,语文教学的问题从高等教育的层面回溯,会得到更明晰的答案。 五、结语 多年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一直在不断尝试变革,让语文走出“少慢差费”的教学境况。这要求研究者摆脱语文教育的固定思维模式,面对不同情境、不同价值体系、不同授教对象、不同学科发展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中学语文有高考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那里,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真正实现课程改革阻力重重。大学语文则有很大的弹性和宽容度,不妨作为语文教育改革的试水点。对大学语文自身来说,只有直面问题本身,不在已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中故步自封,才能为自己的生存谋得一线生机。大中语文衔接问题透露出的不仅是语文课程体系发展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如何在功利的时代、有限的课程资源下通过语言文字学习真正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语文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 考 文 献 1 林智中,陈建生,张爽.课程组织.北京教育科学,2018. 2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1994. 3 林智中,陈建生,张爽.课程组织.北京教育科学,2018.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2018. 5 B.S.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罗黎辉,丁政霖,石伟平,顾建明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6. 责任编辑刘凤华第 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衔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讨.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