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报告202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政治为先、有为有位、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统筹用好职务职级双通道资源,严肃规范做好干部选拔和职级晋升工作,提高政治激励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现将2023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选人用人的总体情况2023年度,按照选人用人相关政策,局党组先后选拔任用了6名科级干部,其中新提任科长2名,辛提仁副科长4名;职级晋升12人次,其中晋升一级主任科员3人,二级主任科员4人,三
2、级主任科员2人,四级主任科员3人;向市委组织部推荐选拔任用副县级领导干部2人,晋升四级调研员2人。从使用情况来看,新晋升的同志现实表现良好,业绩突出,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可。二、选人用人的主要做法(一)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领导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规定,牢固树立“政治为先、有为有位、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以“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为依据,将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工作
3、需要相结合,全面掌握分析干部的思想工作状况,切实把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挖掘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二)规范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按照干部选任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周密部署,严格监督,确保具体工作中程序无遗漏,过程不走样,效果不打折。一是加强分析研判。着眼用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及时梳理符合晋升和调整条件的干部基本情况,研究提出干部选任、晋升及配备整体方案。二是把好动议关。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根据职位空缺、结构优化和工作需要等情况,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
4、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步意见,提交党组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启动干部选用工作。二是把好推荐关。按规范程序组织机关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干部参与个人谈话推荐,在谈话推荐后进行会议推荐,在民主推荐会上对干部选任原则、推荐职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参考人选情况做出说明。派驻纪检监察组安排专人实施全过程监督。三是把好考察关。考察实行个别座谈、核查干部档案等方式记性,考察组由组织部门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组成,采取对分管领导、科室主要负责人、考察对象所在科室人员和其他科室人员等多层次进行考察座谈。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座谈的情况整理形成考察材料,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四是把好决策关。
5、党组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之前,主动征求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意见,并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和监督干部选任工作,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党组会议决定后严格按规定做好任职公示、报批报备、任职试用期等工作。(三)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持续加强干部政治历练、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能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
6、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严肃规范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举办党组理论学习读书班,带动各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科学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或参加各类教育培训12期,推动干部职工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持续提升。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青年调研小组,定期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调研成果交流会议,分享工作成果,交流工作方法、技能和经验。举办新提任干部培训班,推动新提任干部迅速适应岗位需要。三是加强实践锻炼,提
7、升履职能力。强化干部职工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在招商引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一线贡献智慧、增长才干,选派青年参与市委巡察组相关工作,积极支持市委巡察工作需要,推动干部拓宽视野,增强本领,提高能力,进一步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局党组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做细做实选人用人工作,提高干部选任规范化水平,提升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坚决打造忠诚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建强的干部队伍保障。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一、背景和
8、意义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要着力震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报告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
9、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2019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
10、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助于在大众心里播下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火种,指引、规约和激励人们积极创建美好生活,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
11、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传统美德指从中国悠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时代影响性且有利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后代成长发展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它不单包含五千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亦包含“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它能有效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所以中华传统美德是从中华文
12、明之中孕育而来,可以被后代传承且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一种优秀道德遗产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看,即“治国”,其表现有“忠、廉、公、正、庄、节、笃、厚、实、恒、明”等特点。在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传统美德倡导忧国忧民、公忠体国、抗暴御侮等。从社会层面看,即“平天下”,其表现有“义、礼、宽、敏、惠、”等特点。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美德倡导见义勇为、贵和乐群、团结友善等,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家庭层面看,即“齐家”,其表现有“孝、慈、谦、敬、勤、俭、让、恭”等。在处理各种家庭关系方面美德倡导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亲善邻里等。从个人层面看,即“修身,其表现有“智、勇、信、节”等。个人在自我提升时应遵循传统美德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个人气节。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这四者紧密相交、不可分割。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传统美德是学术化规范特征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并存;是阶级特性与全民特性并存;是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并存;是历史性和现实性并存。传统美德具有伟大的主体包容性、广远的立体开放性、深层的本体继承性。所以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其具有传递性和恒久性、时代性和序列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