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doc

    • 资源ID:1884039       资源大小:97.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doc

    13 钓鱼的启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 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1.媒体课件 来源:学科网2.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曾写过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出示媒体,板书课题)2.理解“启示”的意思(受到启发,领悟道理)在你的生活中有哪句话或者哪件事对你有过启示的吗? 说明: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让学生先理解“启示”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曾有过的“启示”的经历很有必要。3.钓鱼这件事给他留下了什么启示呢?让我们跟着他回到34年前的一个月夜。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大意1.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几小节是写了这件事情的?(媒体出示)2. 反馈检查(1)出示词语,指名读鱼饵 涟漪 皎洁 翕动 沮丧 诱惑 乞求 操纵 实践 抉择 告诫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2)结合理解:涟漪:细小的波纹。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3)指名分节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学生交流,再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们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结合板书:钓鱼 放鱼 (4)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的?(1-9节)三、初晓“启示”,质疑:1. 最后两节写的是? (交流板书:获得启示) 来源:学.科.网Z.X.X.K2.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什么?再读读最后两节,找出我得到的启示相关的语句。指名交流,结合出示句子: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3. 钓鱼、放鱼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明白了些道理。不过,这些道理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他是不明白的,34年后,方对此事有了感悟。这段话中,也相信你们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再读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你不明白的?来源:学科网4. 学生质疑预设:道德抉择时什么意思?我会面临哪些道德抉择?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文中是指什么? (交流后点击媒体,显示 “?”标记)说明:要理解“启示”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的理解要依赖于前文的内容。因此,要求学生质疑并非明知故问,是学生切实不理解的,教师要以此为教学的突破口,牵起前文的学习,逐一引导学生的理解、体会。 四、布置作业: 1. 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2. 读词语,并抄写(媒体出示)鱼饵 涟漪 皎洁 翕动 沮丧 诱惑 乞求 操纵 实践 抉择 告诫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3.思考课后练习3。板书设计:来源:学#科#网 钓鱼的启示 钓鱼 来源:学科网ZXXK 放鱼 获得启示 第 3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