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访系统2023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我积极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党组班子成员和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将党建工作同日常信访工作紧密结合,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抓党建工作汇报如下:一、党建履职情况(一)聚焦理论武装,在强化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不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带领党组班子成员及支部全体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正确
2、政治方向不动摇,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研讨,及时传达部署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安排,引领党员干部画好“同心圆”。(一)聚焦责任担当,在履职尽责上下功夫。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把党建与日常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促使党建工作与信访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做到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项亲自协调、重大案件亲自督办。同时,进一步明
3、确党建工作责任分工,督促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将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在党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上领学促学,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探讨交流活动,切实将主题教育贯穿到党员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重点信访问题,结合社区开展基层调研活动,切实掌握第一手信息,为后续推动问题化解打下基础。(三)聚焦从严治党,在正风肃纪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纪委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任务,全面夯实党组主体责任特别是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在党组会上专题研究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等
4、重点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结合“5+N”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组扩大会等,组织党员同志积极开展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理论集中学习,并结合各级纪委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工作,不断警示党员干部自省、自警、自励,筑牢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根基,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抓学习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集中学习为主,研讨交流开展较少,对支部开展理论学习要求多、对学习成效跟踪监督少。理论学习内容与X工作的结合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紧密
5、性还需要提升。(二)党建工作谋划不够精细。日常工作中对党建工作的谋划较少,对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定位不够清晰,党组班子成员沟通党建工作较少,推进党建工作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面对本系统党建工作的新挑战,应对措施方法不多。(三)党建工作压力传导不够。对党建工作存在重安排部署、轻督促检查的问题,没有完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态势,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好,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差距。三、下步工作打算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能力。坚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
6、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领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丰富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潜心自学、专题研讨、党课带学、网络讲解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实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成果,进一步促进学懂弄通做实。(二)抓好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坚持把党建工作当作中心工作来看待,将党建与日常工作、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学习教育等,全面统筹全年党
7、建工作,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支部书记带头作用、党建专员配合作用、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确保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三)狠抓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并且注重学用结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厚植为民情怀,将本职工作融入为民服务当中,针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及时做好调查研究和归纳整理,真正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化解难题,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汲取人民智慧、获取群众力量,坚持问
8、题发现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推动全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一、背景和意义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廖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报告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
9、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2019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中华传统美
10、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助于在大众心里播下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火种,指引、规约和激励人们积极创建美好生活,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01
1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传统美德指从中国悠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时代影响性且有利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后代成长发展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它不单包含五千年中国古代优
12、秀传统道德,亦包含“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它能有效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所以中华传统美德是从中华文明之中孕育而来,可以被后代传承且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一种优秀道德遗产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看,即“治国”,其表现有“忠、廉、公、正、庄、节、笃、厚、实、恒、明”等特点。在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传统美德倡导忧国忧民、公忠体国、抗暴御侮等。从社会层面看,即“平天下”,其表现有“义、礼、宽、敏、惠、”等特点。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美德倡导见义勇为、贵和乐群、团结友善等,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家庭层面看,即“齐家”,其表现有“孝、慈、谦、敬、勤、俭、让、恭
13、等。在处理各种家庭关系方面美德倡导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亲善邻里等。从个人层面看,即“修身,其表现有“智、勇、信、节”等。个人在自我提升时应遵循传统美德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个人气节。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这四者紧密相交、不可分割。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传统美德是学术化规范特征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并存;是阶级特性与全民特性并存;是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并存;是历史性和现实性并存。传统美德具有伟大的主体包容性、广远的立体开放性、深层的本体继承性。所以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其具有传递性和恒久性、时代性和序列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