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最新外周静脉血管通路的建立ppt课件-PPT文档.ppt

    • 资源ID:1927102       资源大小:7.16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外周静脉血管通路的建立ppt课件-PPT文档.ppt

    , ,外周静脉输液治疗 中心静脉输液治疗,常见输液通道的种类,1957年前 使用注射器针头进行静脉输液。, 1957年 1964年,发明了头皮针。 BD公司发明了留置针。, 继之发明中等长度导管,外周输液通道的发展,穿刺工具 头皮钢针 留置针 中等长度导管,外周穿刺工具的种类,适用范围 临时输液 1个月输液 无或低刺激药液,留置时间 2-4 Hours 72 -96 Hours 7-49天,据统计,中国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约为10-15天, 其中大部分输液方式为外周静脉通道输液。,留置针取代头皮钢针作为外周输液工具,是静脉输液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亚洲,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 二十多年前 四十多年前,欧美发达国家 近二十年,国内的现状, ,留置针广泛推进困难 留置针穿刺较钢针困难 留置针留置不能达到预期时间,他俩是一个概念,留置针=套管针,不同的输液要用不同的称呼!,什么病人适合用留置针,须按时静脉注射药物的病人。, 输液疗程在一个月内且使用无刺激性药物病人。, 血管健康的输液病人。,儿童患者、老年患者。 对化疗病人而言,不主张 使用外周静脉,如果使用, 留置针的目的不是留置,而 是避免钢针的损伤,减少药 物外渗!, ,保护血管 减轻病人痛苦 合理用药 合理减少费用 减轻护士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留置针的发展开放式静脉留置针,Angiocath,Long Angiocath,第一代留置针,第二代留置针,Insyte-w,Insyte,intima,IntimaII,第三代留置针,第四代留置针,留置针的发展密闭式静脉留置针,BD Saf-T-Intima,密闭式安全留置针,保护您不受血源性感染, 保护您不受针尖扎伤的危险,留置针,了解留置针BD Intima-II,第四代套管 针 ( Vialon材料) BD Intima-II,针尖侧孔开口 BD Intima-II 单翼的持针方法,BD Intima-II套管、延长 管、肝素帽整合一体,封闭系统加上针芯 隔离塞的设计,扁平的连接口,套管针的特性 1、独特的材料强度: 特氟纶(Teflon)或聚氨酯(Vialon)材 料使导管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低,合理的“,莱距离”使穿刺皮肤组织时更加容易。,2、导管尖端设计完美:,套管尖端呈梭形,令Vialon套管 在穿刺时不易出现套管前端劈叉、 起毛刺及卷曲的情况。 3、具有独特的弹性功能: Vialon材料独特的弹性功能使导管 在打折或被扭曲后容易恢复原形, 保持正常的流速。,5、高度射线不透性: 导管内有六条不透X射线的束状 线有助于准确的确定导管的位置,6、卓越的软化功能: Vialon(万珑)套管在血管的温度及湿度 下可软化73%,会变得更加柔顺。,4、导管表面光滑: 血小板不易附着而形成血 栓堵塞导管或引起静脉炎。,套管针型号的临床选择,国际型号 国内型号,流速,临床用途,18G 20G,12# 9#,76mL/min 快速输液,大剂量输液,常规手术,常规输血 50mL/min 常规手术,常规输血,常规成人输液,22G,7#,33mL/min 常规成人输液,小而脆的静脉,24G,51/2#,22mL/min 小而脆的静脉,常规小儿输液,项目 消毒范围 选择血管 选择穿刺点 进针角度 进针速度 进血管后 固定 保留时间,头皮针 直径 5CM 从小到大 血管一侧 15-30 度 快 停止进针 普通胶带 2-4 小时,套管针 直径 8CM 粗直、血流量丰富 血管上方直刺 30 度以上 慢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 0.5-1CM送 软管 无菌透明敷料 72-96 小时,备皮, ,不建议用刀片备皮,有增 加微生物进入皮肤的危险。 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谨 慎地使用剪刀。,消毒剂的应用,面积88cm,用力擦拭皮 肤1分30秒(次),并自 然待干,留置针穿刺消毒,连 接 排 气,旋 转 针 芯,留置针穿刺过程, ,30度角进针,上方直刺血管,进针速度要 慢,同时注意观察回血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沿静 脉走向再进少许,以保证外套管也在静脉 内。 30o,送 管, ,方法1:左手向前送外套 管,右手同时退针芯 方法2:将针芯退出少许, 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向前 送外套管(对皮肤松弛者, 注意在左手送外套管时, 右手无名指向后绷住穿刺 点下方皮肤) 方法3:血管较粗时,直 接将针芯连同外套管一次 全部送入血管后退出针芯, ,INS-不应影响观察穿刺点, 可靠的固定可降低并发症 (静脉炎、渗出、脓肿、 导管脱落) 建议使用透明贴膜 透气 无菌 牢固 易于观察, ,将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 局部血管 保持静脉通路,封管与冲管 目的,封管液种类:, 等渗盐水,用量5-10ml,使用TPN时建议6-8小时冲管一次, 稀释肝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0-10单位,用量2-5ml。,封管与冲管,冲管液:等渗盐水,血管如何选择最好, 导管怎样要求最佳 贴膜如何固定最牢:棉签蘸液的方法 肝素帽应该如何消毒 胶布应该如何固定和更换 为什么要正压封管和脉冲导管,输液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1. 在满足输液需要的情况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进行穿刺。静脉导管尽可能选择最细品种、最短长度、最 小型号的留置在病人体内。,2. 选用最安全的穿刺产品进行穿刺。,. 选用最适合病人病情需要、疗程需要的穿刺产品进行穿,刺。,血管选择的原则:,选用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进行穿 刺。 尽量避免下肢血管输液,尤其化疗及血管活性药 物等 打破由远到近、由细到粗的原则 留置针血管选择原则:上肢为主,粗血管首选,手背及前臂静脉 95 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 300ml/分,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1 - 1.5 L/分 2 - 2.5 L/分,冲管方法,推一下停一下(脉冲式),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封管方法正压 方法:,你这样做了吗?,套管针的固定,注明穿刺日 期和时间。,方法一要点:一定用高粘性 的输液胶贴固定,不要接触 贴膜,否则胶贴无法撕脱, 固定时采取高举平抬法呵!,留置针标签贴固定在 留置针蓝色或黄色接 口上,且一半贴在贴 膜上。,套管针的固定 方法二要点:直接用,高举平台法 固定呵!,高举平台固定,示意图,肝素帽的消毒,输液时:碘伏棉签旋转摩擦消毒肝素帽两次,要 有一定的擦拭力量,这样才能将附着于肝素帽表面 的微生物去除,第一次摩擦不少于 15秒。,正确使用套管针, ,通过滴注或推注的方式评判导管功能 不通畅时连接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回血,见回血后, 脉冲导管。遇阻力禁忌暴力冲管,应拔除后重新 穿刺。,贴膜的更换,当贴膜卷边、松动、有渗血或渗液时应及时更换。 向穿刺点方 向撕去贴膜,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简介,中等长度导管的适用范围,1、7d治疗时间49d,2、输注低刺激性、等 渗或接近等渗的药物,3、外周静脉条件差的 患者,中等长度导管的穿刺及固定, ,细节决定成败! 护理工作尤其如此! 很多静脉输液相关操作看似简单,但如果 想做到位,必须用心地去关注细节!,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外周静脉血管通路的建立ppt课件-PPT文档.ppt)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