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含4课时)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doc

    • 资源ID:1953828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含4课时)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doc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一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学习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了解大气的组成。2.熟练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3.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学习过程一 大气的组成阅读材料: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很多,其中一个条件是地球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大气层就像地球的四周包围着的一层厚厚的“被子”,人类就住在这层大气的底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层,发生着种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那么,地球大气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对于大气又有哪些影响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组成;干洁空气主要由N2和O2组成,占99%,还有微量成分CO2和O3。N2 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O2是维持生物体的必需物;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球起保温作用;O3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其相变形成云雨雪雾霜,同时还可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中CO2 含量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物,氟氯烃化物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回答问题:1. 大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种组成成分都有哪些作用?2.人类活动对大气层有哪些影响?3.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对全球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 4.臭氧的减少会产生什么后果?二大气的垂直分布读图分析:-80ºC -50ºC -10ºC 20ºC 温度/ºC20ºC20ºC20ºC20ºC5012高度/Km1.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2.图中的曲线又代表什么?4.据图可推断大气共分为几层?各层的名称?(一)对流层1.对流层大气随高度升高温度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对流层 运动显著。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对流层高度分别为 、 、 为什么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对流层高度会不同?3.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试分析其原因。(二)平流层1.平流层大气随高度升高温度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在2227千米高度处,大气温度突然 ,试分析其原因。3.根据平流层的气流特点,推断平流层的天气状况。(三)高层大气1平流层顶以上的高层大气气压和密度由什么特点?2.高层大气高度内的什么层次和无线电短波通信关系密切?为什么?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 、 、 2、“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吸收很少”,这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的特性。反射 散射3、回忆初中物理知识,结合上图,说说散射作用与反射作用的主要区别?4、解释:为什么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5、(1)太阳光能划分为哪几种单色光?他们波长的长短排序如何?(2)如果说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请解释“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进入人眼球是什么色光,人类感觉物体就是什么颜色)?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是以氮氧为主的混合物,氮氧占99%B大气中的氧是人类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C大气中的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D固体尘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3下列说法真确的是( )A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组成B水气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保温作用D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4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 )A、 B、 C、 D、5、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6. 有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突然中断,这可能是( ) A、对流层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 B、臭氧层的存在 C、电离层受到耀斑爆发的干扰 D、空气对流运动所致7. 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D、氮 E、氧 F、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8.我们的乘机保持万米高度,从南极飞往赤道,它穿越的大气层()A.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B.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始终在对流层D.始终在平流层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底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然是明亮的10.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距太阳近 B空气洁净,大气的污染程度小 C海拔高,地球引力小 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第2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1、 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2、 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3、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学习过程一、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阅读教材中“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P44)以及“大气的温室效应”(P4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 什么是地面辐射?什么是大气辐射?地面辐射是( )波辐射;大气辐射是( )波辐射;而太阳辐射是( )波辐射?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3、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4、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的?v 探究 :结合教材及认知内容画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关系示意图(画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分析思考:如何理解月球的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的昼夜温差?解释下列现象: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二、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分析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纬度因素:纬度,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越,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经过的大气路径越,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太阳辐射强度越。思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阅读课本P46并结合图2.27分析下垫面如何影响太阳辐射?总结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都有哪些?三、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探索:假设中若A、B、C三地受热不均匀时、冷热不均对空气垂直方向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有何影响?:A地空气上升,将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B、C两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空气气压发生什么变化?: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空气气压是否还相同? :此时,在近地面的A、B、C三地之间和高空的A、B、C三地之间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你能否在下图中画出等压面是如何弯曲的总结: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冷 C 冷 B 热A 高空近地面990hpa970hpa950hpa1010hpa3、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1、画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说出城郊之间近地面的风向 。、山谷风:、海陆风: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冷热冷冷冷热冷热热冷热热ABCD2 下列各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是以氮氧为主的混合物,氮氧占99%B大气中的氧是人类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C大气中的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D固体尘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4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5下列说法真确的是( )A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组成B水气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保温作用D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6有关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地面相同B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空气就会做垂直下沉运动C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D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有高压指向低压7.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D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8.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面辐射强          B、晴天大气辐射强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9读图,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地面的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是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是 。(3)大气产生保温作用的直接因素是 (填字母),名称是 。(4)根据大气热力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将图中字母ABC所示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10读某区域等压面垂直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近地面A、B两处气温较低的是 。(2)A、B、A、B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3)a、b、c、d四个等压面中,气压最高的是 。(4)若此环流为夏季风环流,则A、B两处中 处为海洋, 处为大陆。第三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形成过程,并且能够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理解高空和近地面风受力的情况以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探究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对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思想。2、学习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难点:大气水平运动3、学法要求:实验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假设A、B、C受热不均匀,在下图中画出热力环流:B冷A热C冷2、总结归纳原理,完成下列框图。近地面_不均大气的_运动同一水平面的_差异大气的_运动引起导致促使热力环流风3、由此可以总结:大气运动分为 和 ,其中大气的 运动是风。4、形成风的原因是: 形成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的_差异大气的_运动近地面_不均风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此可知: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根据以上分析并且结合课本p49页: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有何影响?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速是什么关系?在下图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900pa1000pa1100pa1200pa1300pa1400pa8001000600600由此可知: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垂直 ,由 指向 5、阅读课文p49(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2-31(以北半球为例),思考:(1)高层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结论:_。(2)高层大气的风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高层大气受到_力、_力的作用。其中,_力,方向_,;_力,方向_,只改变_不改变_,大小_。(3)、在下图画出南半球高空风向形成过程:900pa1000pa1100pa1200pa1300pa1400pa 南半球(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结论:_。(4)近地面大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近地面大气受到_力、_力、_力的作用。其中,_力,方向_;_力,方向_;_力,方向_。1100pa1200pa1300pa1400pa(5)在下图画出近地面风向: 北半球900pa1000pa1100pa1200pa1300pa1400pa 南半球由此可以总结:如何画出近地面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_偏,南半球向_偏大约300400巩固练习:画出近地面风向:1000 800800 1000BC90010001100A(6)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分别有什么影响(风向、风速)?结论: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_,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_,_风速,_风向;地转偏向力_风向,_风速;摩擦力_风向,_风速。6、小结:、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定义方向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受力作用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风受力分析风向高空风向近地面风向二、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等压面(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4题:1、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地 B、地 C、地 D、地 2、导致、地两地的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的水平运动 B、大气的垂直运动 C、地面受热不均 D、大气状况不同3、与M地相比,N地 (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4、M、N两地空气的运动方向是( ) A、两地空气都下沉 B、两地空气都上升 C、M地空气上升 D、N地空气上升1000读右面等压线水平分布图,分析回答5-7题:10055、图中四个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1010A、 B、 C、 D、10156、图中所示的情况在( )单位:hPaA、北半球的高空 B、北半球的近地面 C、南半球的高空 D、南半球的近地面7、此时,该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8、以下四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冷热城市郊区 A 、图示的是()、暖高压、冷高压、暖低压、冷高压等温面等温面10、下面关于热力环流的成因判断,正确的是()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的水平差异、 、 、 、 11、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三力合力12、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A垂直 B平行 C斜交 D无关13、分析高空大气的风向,哪个力可以忽略不计(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1004100610081010(hPa)14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1)图中是_压,是_压。(2)图中是_力,是_力,是_。(3)该风向形成图是( )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C图中的风向右偏 D图中的风向左偏(4)在_的作用下,大气由_气压区向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5)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偏,南半球向_偏。_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6)近地面的风,除受_力的影响外,还受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7)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成一_。15、下图是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2)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若无,只受影响,则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与的关系是 。(4)实际大气中的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半球,理由是 。15、判断:北半球虚线处的风向?(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16、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任意一点正确判断其风向和风力大小。BA(1)甲地为 气压中心,乙地为 气压中心;AB地 表(2)判断A、B两地的风向,画在图中;(3)判断A、B两地的风力大小:A B,原因是 。17、读图回答(1)读图回答问题、若左图是热力环流图,则A地的气温 B地,A地的气压 B地。、若左图是夜晚的海陆环流图,则A地代表 ,判断理由是 。、若该图是城郊环流示意图,则A、B代表城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2)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为于 半球,判断依据 。2、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3、地气压比地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第四课时学案)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3)了解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和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4)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识回顾:1. 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近地面和高空气压_3. 同一水平面大气怎样运动?4、A、B两地受热不均,A地得到更多热量,B地温度相对较低,A、B两地上空的大气将如何运动?画出热力环流 A 热 B冷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一).单圈环流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地球不自转,即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1、请思考以下内容:讨论一:(1)、地球气温的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2)、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 (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 气压;极地垂直方向 ,近地面形成 气压。(注:热力作用形成的热低压和冷高压。)(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大气在赤道与极地之间水平方向的近地面和高空作 运动。(4)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5)综上所述,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环流” 2、在图中左侧面画出极地和赤道之间的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侧视图,思考:图中地面是指?高空是指?上升如何表示?下沉如何表示?(二)三圈环流1、三圈环流的形成若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则会形成三圈环流读课本50页图2-32以上的文字部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部分:(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 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 N附近高空偏转为 风。(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 ,从而使近地面形成 高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 信风。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 何? 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 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 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 风。(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有。2. 在图中画出南半球地面气压带风带及三圈环流模式。3. 作图之后,看图得出:(1)全球形成_个气压带,_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和规律?(2)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_因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_(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在哪一个纬度带上?思考:(4)哪几个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形成何种天气?(5)哪几个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形成何种天气?小结: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分布北半球风向 南半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综上所述,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什么?(1)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2)地转偏向力的作用4. 变式图:在下列变式图中指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变式图1:变式图2变式图3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在以上假设的条件下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实际还是有差异的。我们都知道,地球不断的自转和公转。若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所造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何变化呢?试阅读课本51-52页部分,结合图2-33,进行归纳1、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么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 2、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3、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4、通过以上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同_移动规律一致5、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为: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移,冬季_移;南半球则相反。6、原因是:地球公转_。7、假设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10个纬度,尝试画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并将夏至日时的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读图并思考回答:(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A. B. C. D. 。三、海陆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三圈环流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是在假设地表性质均一的情况下,如果考虑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变化?1、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海洋变化,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气温比海洋;夏季陆地升温,气温比海洋。那么,冬季和夏季,大陆会形成何种类型的气压?夏季冬季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海洋2、读世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思考7月份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呢?为什么?3、读1月份世界海平面等压线、风带分布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特点?、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为什么?总结: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7月1月4、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月?哪幅为7月?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太阳辐射时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C、地球自转编向力 D、地势的高低起伏2、副热带高气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温高 B、副热带高压带气温低 C、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4关于地球上风带的叙述(  )(A)极地东风只分布在北半球   (B)信风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C)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为东南季风(D)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5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节气(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6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边缘地带的盛行风为(  )(A)反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C)反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7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A)不同纬度间的热力差异   (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C)寒流与暖流的分布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8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B是大气中常见的运动形式C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可导致全球水热分布的不平衡9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是(    )A极地东风B东北信风C东南季风D中纬西风10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上空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指向南北两极B南北纬30°附近地面空气输合上升C南北半球的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下沉D中纬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o附近相遇辐合上升11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终年盛行西南风B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C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而盛行下沉气流D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12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的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含4课时)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