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二年级语文]道德经注释.doc

    • 资源ID:1966943       资源大小:132.21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语文]道德经注释.doc

    1,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 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为美恶(wu)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美:喜欢,爱好。恶:厌恶。善:擅长,特长,优胜,高明。相:动词,查看,鉴别,观察;名次,外貌,外形,质地)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间往往有各种思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很多解读老子的人,孤立地看待各章内容,结果无法通畅地理解。造成解释的前后文句之间经常自相矛盾,变成老子解读中一个很大的困难。【老子】第一二章,是老子独特思维方式的总纲,非常灵活和博大;与我们日常习惯了的固化和呆板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点,如果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如果只会用一元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这里的典型三维立体思维模式,解释起来就极为困难,甚至错误和矛盾百出。这也是传统老子的注家普遍对于第一二章感到棘手,视为畏途的原因。很多热爱老子的读者,就因为看了这些迂腐的“注解专家”的解读老子,感到“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译和注解更不懂”,因此放弃了对老子的阅读和研究,实在太遗憾了。所以,说讲道的道士“是老子的罪人”一点也不冤枉。所以,您想知道一个学者解读的老子道德经是否可取,关键看他对第一,二章如何解读;如果这两章解得让人“浑不可解”,莫名其妙,无法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让人感受到老子思想之开阔雄奇,不可思议的奇妙,得到令人震惊和狂喜的思维冲击,则整本书的解读,都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从一开始出发的路就走错了,后面的解说即使有一些观点看起来还不错,也很难想象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还是他自己想当然的解说。可惜,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专家学者”们极少,目前市面流行的几十个老子道德经的解读版本,一些世界级的”老子专家”对于第一二三章的解说,基本上都是“看原文看不懂,看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更糊涂了”;这些解读老子的版本,文意互相矛盾冲突,前后不一,甚至同一作者在同一章的解读里,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解说。不能不让人叹息;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早在两千年前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在这里,我就以第二章作为一个范例,来加以比较详细的解读分析,看看我们流行的知名专家们,是如何严重误读老子思想原意的。本章要点:看待一个事物会产生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方面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了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接下来的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可以说是老子对于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在作具体应用和解释,试图让人们学以致用,用这套老子的高度思维方式来帮助社会和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老子的全书,都贯穿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了解了这个逻辑,解读【老子】就一点都不难了。本章试图用实际的例证来告诉人们: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当认知的角度改变,原有的名相也随之消失;同时又产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关系认知。    如执著于固有的名相不变,是常人的思维惯性。如此将无法真正了解变化的万物和变化的关系,也脱离了对事物真实关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就无法根据变化了的角度空间,做出相应的行动。因此人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认识,并得到与自己愿望相违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是说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思维原则。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这就是“一动分阴阳”。同时,这种阴阳分出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和观察者角度不停地改变其内涵。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与大家习惯的“一分为二”思想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认为把一个事物看成一分为二就够了;而是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理解。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以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绝如阴阳”。道家平等地认为:每一个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个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也”的真正含义。可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看事物往往喜欢简单化。往往很单纯的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而且更喜欢从这唯一角度中本来应有的阴阳两面,只抓住其中的一面,并顽固地坚守不放;这样很容易造成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和不和谐。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痛苦和失败。    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们常人的这个思维特点,并用几个大家熟悉的典型例子,把坚持简单化思维角度的结果,引申到最后很荒谬的地步,让人们反过来清晰地觉察自己到思维的盲区,反省自己执著名相的愚痴!    本章前后文的逻辑联系也极为紧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 先从美恶,善与不善的概念,来破除人们固定的判断习惯;2 接下来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概念,来说明人们使用的名词和概念,在意义上具有非常的局限性和相对性;3:最后把这种多角度的认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维的高度智慧,转用于“圣人”对于国家治理原则的方法论演绎:也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和“无言”的道家至高无上,高度灵活和多角度多思维层次的管理境界。这三者是环环相扣,一气贯通的。可惜由于不了解老子在第二章中的逻辑,对于“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大多数人都是误读的。怪不得老子自叹:“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需转换一下思维模式,老子的东西就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固定的名相,不变的含义,单一的思维角度,与老子的智慧就一定无缘。因此,可能这就是越是专注学问文字,训诂考据的“饱学之仕”,对于老子的理解就越加困难,越弄不懂的原因!    辨析一:老子真的是在讲“美丑”,“善恶”吗?    令人遗憾和不解的是:上面几个名家的解读,在对这几个简单的中学文言水平程度的文字解读中,在最基本的学术手段-文字训诂上就已经出了大问题。    任先生说:老子的这一章“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美丑,善恶-这是老子哲学中极具特色的可贵部分。”可是老子真的是在讲“美丑善恶”吗?还是他自己在胡思乱想,胡说八道?    老子的“美”难道是美丽的美,与丑相对立,而老子的“善”难道是善良,与“善恶”相对应的吗?用这样的逻辑来看,老子第二章似乎就是讲审美的情调和道德仁义的说教。但是,我们从老子的后续文字中,发现老子最反对的就是这些仁义说教;老子实质上只关心最高的事实真理和智慧,非常反对人类的自作多情和文饰。所以,专家们在美,恶,善,不善的解读上,已经在思维逻辑上违背了老子的原意。不仅如此,这些专家还在无法理解老子原意的情况下,有意地歪曲和篡改老子的原始文字,违背基本的古文字汇含义,以求符合他们自己的理解模式。这是典型的“以经注我”,违背了基本的学术真诚原则。实质上,关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学术能力,也不需要繁琐的考证研究和回溯古代的原意,这里只需要基本的中学文言水平就可以理解。而且,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中,已经多处重复出现这两个字,已足够帮助人们认识老子时代对于“美”和“善”的真正定义;只要我们不自作主张,非要用专家们自以为是的观点来有意曲解这两个字,强行歪曲老子的原意,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老子的思想。在本章中,老子明明就用“恶”来与“美”对应,而不是“丑”;这里的“恶”并非善恶的恶,而是指人的主观和感情情绪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讨厌”和“不喜欢”的意思;读音也不是“厄”,而是“务”,与现代“厌恶”的说法含义相同;    于此相对应,“美”自然就是“喜欢”“爱好”的意思了,而不能解释为“漂亮”“美丽”含义。这种文字考证的功夫,并非高深的学问,只需要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够理解;    在老子的后续各章中收集关于“美,恶”的字句来看,基本上与上述的含义是一致的,可以证实并非臆断!    如关于“美”: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乐杀人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甘其食 美其服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关于“恶”: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 相去若何馀食赘行 物或恶之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天之所恶 孰知其故    从老子在后文中不同章节里应用这些词句的表述来看,“美”与我们现代人所讲“漂亮”“美丽”并无直接关系,都是指我们人类情感上“喜欢”和“爱好”的意思。这种词汇用法,目前在老子当年的活动中心-中原河南依然在生活中使用。比如他们想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好不好,高不高兴的时候会问“你美不美?”,绝对不是想问你对自己的审美评价如何。虽然“漂亮的东西”也的确会让人“喜欢”和“高兴”,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老子在这里并没有兴趣来讨论美学问题。    至于相对应的“恶”字,也绝非“邪恶”的含义,不是道德伦理上的说教和评判,也仅仅是情感上的“讨厌,不喜欢”而已;正好与“美”对应。上文中几个专家,解读中都硬把“恶”翻译为“丑”,不知有何依据?当然,对于“丑”的东西,人们心理上情感上会产生“不喜欢”的感觉,我们就算勉强同意吧!虽然这已经明显“转义”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专家,很善于“今为古用”,用自己的意思来篡改【老子】一点都不脸红。而且如此执着,固执地把明显不对的词汇也坚持“不悔”,正好说明他们的思维方式缺乏理解老子所需要的“放下执着”的“无恒”精神,当然理解不了老子。同样,“善”的含义,也不是上面任先生所讲的,是与“恶”相对应的道德行为上的“善良”,而是指“擅长”“特长”“优胜”“高明”的含义。如古人说“养由基善射”,不能被解释为“养由基很善良,所以去射箭”一样。这也只需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理解。古语中,也极少把“善”的含义,定义为道德上于今天讲的人格的“善良”相同。老子后文中对“善”的使用,也证实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很不理解这些专家们一辈子靠“解读老子”吃饭,居然连这点简单的学术功课都没有认真去做。如果专家们认真做点功课,参考一下古人的解读,比如说最常见的通行本王弼的注,相信就不会出这种学术上的“硬伤”了。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这里说得很明白:美就是人心中所喜欢并追求的感觉;恶就是人心中不喜欢并逃避的感觉,美恶就好像“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善不善就如同说“好”还是“不好”的评价一样;可见古人还是很清楚的,王弼的老子注,因其历史上一贯的“权威性”,是学习研究【老子】的人必读的书,学者专家们不至于没有读过吧?那就太欺世盗名了。正解:美恶之名,因相而有!     老子第二章,公认是81章中最难理解的几章之一。目前看起来迷雾重重,破解无门。但是只要别在读【老子】之前先验设定一套思维框架,只需顺着老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本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且,读懂之后,会有意外的快乐和体悟,恍然一笑之下,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用相同的方式来理解,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来看周围的世界:这是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极为开阔的思维境界! 用老子道篇第一章中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来解读这一章内容,就发现理解起来很简单,也同样可以发现老子独特的智慧;在这里“美,恶”等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名”。它们并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判断中,并依据人们思维和情感情绪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结果。不可执著为真实恒定的客观存在。关于“美恶”与名相的密切关联,宋元时期的吴澄,已经理解到了。他在道德真经注中,特别说明:“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意思是“美”和“恶”的“名”,并非先验地存在,而是两者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我觉得,吴澄把“美恶”理解为“名”很正确,但还不够彻底:应该是:美恶之名,因相而有。就是说:“美”和“恶”这种“名”,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存在于天地自然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只是存在于“观察者角度”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和情绪中,是人对于某个事物加以“判断”的名词;它们不是事实,非关存在和真实本质,只是人类对存在的表达方式,而且同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和出发的角度就是“相”,即感受者的某个思维和情感认知角度,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观察者角度”。这就像一张照片,它不是本人,但可以代表本人,而且对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的照片,如果执著某一张照片才是某人,就是太“痴”了!(我们把照片也称为“相片”,这个“相”与老子这里“相”的含义正好相通)而且,老子警告我们:当人们试图对事实本身加以判断和作出定义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离开了事实本身,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当你去“照相”的时候,要知道你得到的仅仅是“照片”,而非实体。因此,老子并不鼓励我们执著这些名相,而要求我们放弃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回到事实本身来看问题;同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一己成见而妄加作为,局限于自己一时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层次的行为和努力,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时给社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要求要“无言”和“无为”。老子还具体举例子来说: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对于猴子来说,不会产生“美”和“恶”(喜欢不喜欢)的情绪。对它来说,价值连城的钻石与一颗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还比不上一个香蕉对它的吸引力大;在猴子的观念里,“香蕉”比“钻石”更“美”,更令人“喜欢”和“需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和“朴”的状态。但是对于人来说,一旦拥有和失去钻石,甚至不是“拥有”只是“想拥有”,没有“失去”只是“怕失去”,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美”和“恶”的强烈感情。而且,这种情绪和执着,还会非常现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为了一颗钻石(或其他代表物)生出来的爱恨情仇的情绪,生离死别的结局,难道是钻石本身带来的“美恶”吗?还是人心借此翻起的波浪?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老子】还特别提出一个人性的悖论: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老子有意地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下的人都拥有和你一样的爱好,你如果还继续坚持你的爱好,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比如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都给它的主人带来了各种灾难烦恼。假如你很喜欢住在某个清静的海滨,天下人也不幸拥有与你一样的爱好,全都蜂拥而来,此时原来你喜欢的“清净”也就不可能再存在;同时,你为了得到“清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变得很高,当然,这个爱好就会令你开始烦恼(斯恶矣)。老子还怕我们不理解这一点,就进一步把“美”极端化,让你有机会看清一味追求“美”的荒谬之处,也就是了解到人们在情感上不断追求“喜欢”的满足感时,最终结果会如何的令人沮丧和失落:这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含义。我还是用钻石的例子来说明:拥有一颗和数颗几克拉的钻石,是普通人们的梦想,一旦拥有之后的喜悦和兴奋,也令人陶醉。如果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多!这种拥有,我们自己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不虚的。但老子告诉我们:拥有钻石的快乐情绪,以及不能拥有钻石所带来的失落情绪,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陶醉,自我打击;与天道和自然毫无关系,甚至与钻石本身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突然出现极为丰富的钻石矿床,这个消息除了发现者以外,对于其他买和卖钻石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消息,不会令人“喜欢”,只会让人“不高兴”-显然,供应量的增加,降低了您原来拥有的钻石的“珍贵性”。    更悲惨的是:假如全能的上帝看到人们都这么喜欢钻石,结果“好心”地把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钻石,把每一滴海水,每一颗不值钱的泥土,都变成光彩照人的钻石,这个消息,非但不能令全世界的钻石爱好者“欣喜若狂”,反而会带来极度的失落和恐慌(“天下皆知美,斯恶矣”)。当然,这时人们的情绪又会“转化”:可能世界上最后剩下的一块泥土,会比全世界的所有钻石都更令人“喜欢”,更“美”,更愿意“拥有”吧?钻石如此,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观点来分析。高低贵贱,各种人为的概念区分,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不值得认真推敲的。任何权位名相,都是不值得留恋的幻影泡沫。可能这就是道家人物何以能超然物外的根本原因吧?所谓的超然物外,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要人们别为自己贪执的“心念”所发生错误的情感判断错误,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形”,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要“不以物累形”,不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添加额外的负担。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并不是说道家人物更特别一些,具有我们不具备的“仙风道骨”,“超然物外”,吾辈所不能及(一般人都这样理解);其实是道家人物不像我们这么笨,非要去自己找一些难以承受的负担来背上。说他们“超然”是假的,说我们“自讨苦吃”是真的!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的确很对。了解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确会对我们人生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重新进行反思,对我们原来深信不疑的观念重新思考,如果能够经常,并且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这不就是一种智慧和觉醒吗?同样地:对于“善”与“不善”的评价,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固定。如果你拥有一项天下人都不具备的技能,你就是天下之“至善”,当然很了不起;比如说你就是世界冠军,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可是有一天,当天下人都拥有与你相同的技能时(天下皆知善),虽然你拥有的技能依然如故,并没有退步,但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就从原来的“善”变成了“不善”(斯不善矣)。例如某人能当上奥运冠军,当然证明很有“特长”(很“善”)。可是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当上奥运冠军,这个奥运金牌所代表的“技术含量”,就不再是一种“特长”了!。就好比如果天下的人都会做姚明作的事情,姚明也就没什么“高明”之处了。所以,我们对姚明的崇拜,本质上与姚明本人的“技术含量”关系并不大,还不如说是因为其他人没有达到姚明的技术有关。假如这个例子还不明显的话,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全世界只有一台现代制鞋机,那么这台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是“天下之至善”,可能王公贵族们都会以能穿上机制鞋为荣,都要来买这台机制的鞋吧?其他手工作坊的鞋,自然就是“不善”的,“土气”的,买不出什么好价钱!这也是工业革命前全世界的鞋业格局。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出售机制的鞋子,那些传统的用手工制造鞋子的人,由原来的“不善”变成了今天的“善”,穿手工鞋,已成为“贵族”和“品位”的象征了,成为有钱人炫耀自己身价的一项装备!因此,善与不善,并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已。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只是一种人类对于关系和情感认知的存在,而非事实本身的存在。在这里,我们发现:老子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者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事实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对自然的认知和反应,就是“人为”;是不稳定也不可靠的,经常是自欺欺人的。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容易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定义和情感反应混为一谈,结果造成认识偏差!    接下来的六个排比句,就是老子采用相同的逻辑思维,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这也说明老子:第一是非常重视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它的确是老子今后各章的思维核心;第二:老子知道很难有人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所以用了大量的篇幅(相对老子而言)来阐明这个观点:果然,后面的六条,同样还是被学者们误读了!而且还搞得各种解释彼此间逻辑不清和含义更加混乱。专门们多年修为的职业素养,在老子的这六个排比句面前完全垮了下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本章第二段是不归路     老子帛书版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通行版相比,它多了一些“虚字”,可虚字不虚;我们发现把虚字加上,文意就会发生相当大的改变。我相信吴澄如生于今日,见帛书版后,会把他对本章的注释判断“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改为“美恶之名,有无之名等,因相而有”的。为比较方便,我把帛书版此句列于下,并把与通行版不同之处用红字标出。(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里最关键的难点就是“相”字的解读。传统的解说,都把它当作副词,做“相互,交替”的意思来解。虽然这样下来文句的含义不清,用意不明,但解读者往往以“老子本来就很难懂”为由马虎过去。不过帛书版出现后,如果想再把这里的“相”作为副词来理解,将需要对中国古人的语言文字学和语法做出全新的理解。老子在其他章节中有使用“相”作为副词的句子,但用法组词与本章都不一样,故不能通用。相反,如果把“相”作为名词,甚至作为动词使用,一切都解决了。不仅文意畅通无阻,而且上下文之间,以及整个老子的思路,变得都互有关联,而且含义相通。有人听过我的一二章解读后,说老子并没有想象的难懂,自己去读我还没有解读的后续章节,也觉得容易理解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奇怪的是:目前好像没有学者来这样做;专家们在帛书版出现后,依然忽略此处“相”字的重要性,继续按原来的思路讲解,尽管他们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正应了老子的看法:世人都太执著于过去的思想结论而忽略新的变化。    “相”作为名词,有质地和实质的意义。如诗经.大雅“追逐其章,金玉其相”;文心雕龙“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梅膺祚字汇.木部解“相,质也”;而“相”的原始含义,是用眼睛来观察树木的外形,是一个从“目”“木”的会意字;因此作为动词来说,原始含义就是“查看,鉴别”,作为相应的名词,自然就是“相貌,外形”的意思。例子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荀子.非相“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老子在本章中的含义,应该是把“相”作为名词和动词,只有这样来解读,才能贯穿其意义,同时揭示出令人惊叹的智慧和不凡的思维角度,让人发现自己的思维盲区。同时,还解决了与第一章的文义相连的问题,使第二章成为第一章深刻含义的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而非孤立的存在。河上公本把第一章称为“道体第一”,第二章为“养身第二”,显然是误读!下面把这六句逐一讲解如下: 这里要解读“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六个排比句,让所有老子专家们都很“头大”,解读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当然,各位看完我的解读,会发现:挺简单,没必要头大嘛。但这里的确一直是老子学术研究的一大难关。 如果世界上没有“美恶”,没有“善与不善”,这几个概念都是人心生出来的判断。那么,“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这些概念。是真实稳定的存在,还是也是人心产生的变动不拘的幻象?老子用令人信服且惊人简洁地说明了:这些概念都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用实例来说明了第一章“名可名,非恒名也”的基本道家思维原则。 一:有无之相,生也!在道家的思维模式里,有和无,阴和阳等,这些概念并没有哪一个更重要的说法,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概念都是成对地同时出现的,所谓“一动分阴阳”;“阳”如果出现,必然伴随“阴”的产生,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互相产生的问题(如几位专家的解读),只能说是同时产生。如果这些专家们用对立的两个概念之间是“互相产生”的思路来研习道家,可以不客气地说:他们连门都没有进。对道家最基本的“阴阳”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道家的数列是“1,2,4,8,16,32,64,-无限”,每一次变化都同时产生成对的对立双方(阴阳),而且这个数列会无限地排下去,所谓的“阴阳之变无穷也”。这条路是体验之路,探索之路,研究之路,学习之路。 而这个数列也可以反过来排,这就是道家回到本质的追求过程。所谓的“一静还太虚”,一旦“静”下来,反本溯源,阴阳变化也同时消失不见,回归“无极”“守一”的境界。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言”“无为”的持守大道的境界。 现在我们有些研习老子和道家的专家,把“有”说成是从“无”中产生的,还认为这代表老子的道家思想与现代科学物质观和宇宙生成论有相通之处。西方有些汉学家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也持有这种看法。却不知道这种说法违背了道家的基本理论和思维逻辑,虽然这种解释“看上去很美!”有无,阴阳等词汇,用道家思维的第三个层次的理解,就是认为这些名词和概念,都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取决于“观察者角度”的主观判断,都只具有非常相对和有限的含义,是不断生灭的,因此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应用,不要超过其适应的范围而导致自己的思维和事实判断的错误。因此可以说,道家是反对“普世价值”的道家非常反对把某个人类自己的“观察角度”和判断,作为全世界的普遍真理。由此可说,道家的思想彻底否定了西方哲学家们长期追求“普适性概念”和“普世界价值”的可能性,不承认世界上有“恒定的真理”,而且认为一旦建立了这种“统一的真理体系”反而是世界的大灾难。道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概念和思想,都只具有相对的和有限的意义。在这里,老子把事实本身,和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和看法,两者区分得很清楚。老子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是指这个意思。黑格尔如果了解这一点,恐怕就没有兴趣来构筑自己的“大一统体系”了,这除了证明自己的愚痴和狂妄以外别无价值。可能这也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大思想家大多数无意去构建什么“思想体系”的原因,弄得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老子用“有无之相,生也”这一句话,来说明:有和无这两个名词概念,并不具备客观的永恒意义;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来描述事物,是基于“生”的这个观察角度来看事物,而得出相对“有”和“无”的结论,离开了“生灭”这个观察角度,谈“有无”就没有意义了。举个例子来说:想研究人类的“有”和“存在”的状态,必然涉及对人类“无”和“不存在”状态的判断问题。何时才“有”人类产生?以及人类能够存在多久?这样的问题与“人类何时还没有产生?人类何时消亡”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回答了这一面的问题,另一面也解决了。这就是道家思维的特点: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是同时产生的,甚至本质含义都基本相同。这也是第一章中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含义。另外,老子还认为:只有我们需要讨论事物的存在状态,从“生灭”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时候,例如研究“人类何时产生?以及何时消亡?”这个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提出基于人类思维判断的“有”和“无”的概念判断。离开了“产生”和“消亡”这个角度,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时,再使用“有”和“无”这样的词汇就显得毫无意义。如果固执地在其他地方坚持“有”和“无”的概念不放,只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并让自己的思维死板和僵化,无法真正理解我们的世界和他人。可是,我们的哲学家们,反而固执地说在老子那里,有一个东西神秘的东西叫“常无”“常有”,可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啥,完全违背老子的本义。让读者(其实也让他们自己)很糊涂,真令人气结。这充分反应人类特别是有点文化的读书人,对于“名相”的执着之大,思维之僵化,实在是令人难以解释。 二:难易之相,成也这一句话,任先生解释为:难易互相对立而成。陈先生翻译为:难和易相互促就。傅佩荣的解读是:难于易互相形成。 我的理解,“成”就是“实现”和“完成”的意思。与荀子.修身言:“事虽小,不为不成”是同样含意。全句的意思是:难和易这两个概念(名),也并不真正地存在,它们只是根据事物如何“完成和实现”这个角度来看,才有其意义。 举例来说:要做一根针,难还是易?老子认为这是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它还需要一个关系定义,需要一个参照系,就是“成”这个角度-如何去做成这根针!这样才能作出做针“难”还是“易”的判断。 如果用李白的“老师”的方法,拿一根铁棒来磨“成”一根针,当然难,简直是比蜀道还难!不知用一辈子的宝贵光阴,能不能作出一只来。 用原始人的方法制作针,估计也很不容易。我们看到博物馆里的“骨针”,虽然很粗糙,但也恐怕需要花不少心血才能做“成”。 可如果使用现代的机器来制造,那又变得很容易。在现代制造针,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对于我,就更“容易”了:花一块钱,就可以得到一排针。同样,古人形容最“难”的事情的一句话,叫做“比登天还难”,用来说明“几乎不可能的高难度”要求,可是我们今天任何人,只要几百元买张机票,就可“完成”登天壮举。甚至登月这种人类原来只能幻想的“超级难题”,现代人类不也把它变得“不难”了吗!还有:同样的事,同样的方法,换不同的人去做(完成),可能难度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离开关系角度,离开参照系来判断“难易”;例如要完成“生孩子”这件事,对于女人来说:简单,容易;不用教,不用学,是女人就会生。可是让男人们来试试?恐怕比登天还难吧? 所以,同样一件事,到底难?还是易?真的无法说。也就是说:难和易,只存在于某种参照体系之下,也就是“成”这个观察者角度。离开了“成”这个评判的角度,说“难”还是“易”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可惜我们凡人,做事情都喜欢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出发点,强调“难”和“易”的惯常定义,并固执地坚守,忘了可以不断换角度,换方法,换“成”的不同手段,来转换“难”和“易”的条件。所以我们感叹历史上的道家人物,可以做成一些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所谓的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经常转换思维角度,改变固有的方法,来把“难”变成“易”;这种思维模式,相对于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少了些坚毅和悲凉,多了些灵活和飘逸!南怀瑾先生说:真要做成事,还是要靠道家,信乎哉! 三:长短之相,形也; 本句任继愈解释为: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陈鼓应解释为:长和短互为显示。傅佩荣解释为:长与短互相衬托。文句看起来都很美,仔细思考又很茫然:到底他们在说什么?长和短怎样“显示”,怎样“体现”,怎样“衬托”?一头雾水吧?玩深沉吗?用我们上面讲解的老子道家的思路来看,这句话也同样很简单:“长”和“短”这两个判断概念,也不是真实和永恒的客观存在物,它们只是根据事物的“形”来加以判断的时候,才产生出来的概念名词。这里,“形”的含义是“比较”“对照”,如刘安淮南子.齐俗训“短修之相形也”,此话其实就是老子的“长短之相形也”。举例来说:一双40码的鞋子,你怎样判断它到底是“长”还是“短”呢?有没有“客观的长短标准”来判断这双鞋?说不出来吧?如果请教任先生,在这里如何让长短“对立”而体现?不知他如何回答!我也回答不出来。但是,如果加上了“形”这个辅助条件,问题就一下就解决了:如果用我的脚来做“形”(参照物),40码的鞋就太“短”了;可用我妻子的脚来“形”一下,显然又太“长”了。所以,鞋子本身不存在“长短”的概念判断,而依据观察者“形”的角度来得出判断。这种判断的简单程度,连小孩子都能回答,这证明老子的问题并不高深,的确是“甚易知,甚易行”的。不需要象上面几个中外专家把这么简单的概念搞得这么玄乎。 可凡人总喜欢离开“形”来孤立地讨论“长和短”,那不是自讨苦吃,自误误人吗?上面的几位先生,不用“形”来解释长短,以为老子这里在讨论抽象的“长”和“短”的“哲学意义”,努力“拔高”老子,结果让老百姓对老子“敬而远之”。其实没有那么难,老子还是很生活化的。接下来,我们试图用老子教给我们的思维模式,灵活的借用这双鞋子,在上面试用一下道家的“阴阳变转理论”,进行一下“大脑体操”“脑力激荡”,应用一下“思维角度转换”,会发现老子教的这个“观察者角度”判断概念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智慧无穷的-判断这双鞋子的“长短”主要用“形”来做标准,判断它的“贵”和“廉”用“价格”来做标准,要判断它“优”和“劣”自然用“品质”来作为标准,判断它“赚”还是“赔”用“进货成本”来做标准,判断它“畅销”还是“滞销”用“销量”来做参照系,判断它“时髦”还是“老土”可以用“款式”来做标准,等等-,同样是一双简单的鞋子,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含义”。根据人心的不同,可以变出千万种花样来,千万别以为只有一种判断。这就是“无穷阴阳的体验之路”假如有人居然只会用“长短”来理解鞋子,应该是个认死理的呆子;至于能够离开鞋子具体的“形”,单纯抽象地来论说概念的“长短”,了不起,这人有希望做哲学家!只是这种哲学家,比认死理的呆子更迂腐可笑,更荒唐。 四:高下之相,盈也;通行王本作“高下相倾” 本句任继愈解释为:高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陈鼓应解释为:高和下互为显现。傅佩荣解释为:高与低互相依存。我在这里,非常同情这些学者专家们,由于死脑子地坚持自己的思维逻辑不放,结果在解释【老子】的时候,弄得满世界的词汇都不够用了。我想问任先生:“盈(倾)”怎样转义,才能在他的版本里被解释为“存在”?想问傅先生:“盈”真有“依存”的意思吗?出自何种典籍?我怎么在古今汉语词典里都查不到这种用法?陈先生上一句用“显示”来解释“形”,勉强可以接受。可是这一句用“显现”来解释“盈”,有依据吗?那么“盈”和“形”,在古义上是如何相通的?既然“显现”“显示”含义都差不多,“高下”和“长短”在老子那里也是两组差不多的含义吗?他又何必写两个差不多的句子?老子真是人老糊涂了吗? 这一回合出现的一个“盈”字,把老先生们在古文训诂上的丰厚学养,弄得全乱了套。“盈”字的古义,就是把器皿充满,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吕氏春秋.首时“饥马盈厩”。可见这个字并不难,只要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就可以理解。老子这句话,可以很简单地表达出来:天下不存在绝对的“高”或者“下”,这两个名相概念的产生,是只有当你想要去“充满”(盈,引申为要比对象还高)对象的时候,才会对此加以判断,得出结论来说:太“高”了(够不上);或者比较“低下”,能够到达它的上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山里的一个水库,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它本身是“高”还是“下”。对于群山来说,显然它是很“下”的:水库一定是建在老子所说的“谷”而能“盈”的地方,当然是“下”,这样雨水溪流才能不断“充满”它。老子在后文中,多次讲到“下”,要求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要学习山谷水库一样,要“下”而“盈之”。不过,如果你固执水库的位置概念就是“下”又错了:相对于它要灌溉的田地以及水库的下游来说,水库肯定是“高”的。所以,从水“充满”的不同角度来看,水库就有了不同的“高”和“下”的定义。 而且,我们习惯坚持的,一向以为是绝对不变的“高下”,在老子看来却“未必如此”。比如,“天”高不高?还有什么比天更高的?“地”下不下?还有比地更低下的位置吗?“天高地卑”,理所当然,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可【老子】依然很慈悲地告诉你,“天高地卑”这种判断,依然是根据“观察者角度”来判断的相对概念,并不是绝对真理。当您拥有“飞天”的能力,能够高高地飞到月球上的时候,你想看看原来出发的地球在那里呢?您会惊讶地发现:地球原来高高地挂在“天上”,到底哪里“高”,哪里“低”,您能绝对判断吗?您只好承认,可能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坐过飞船上过天,不然怎么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见识和判断?  更简单地来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就是如果想知道谁“高”谁“下”,把水弄上去,水停不下来,要流走的那个地方就是“高”,水能够充盈停留和积累的地方就是“下”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语文]道德经注释.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