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富强煤矿南下山设计方案0033239.doc

    • 资源ID:2031207       资源大小:471.52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富强煤矿南下山设计方案0033239.doc

    1 镇镇雄雄县县富富强强煤煤业业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南下山设计方案南下山设计方案 2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第一章第一章 采区采区概况概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采区现状 第三节 地质特征 第二第二 章章 采区采区设计设计 第一节 采区开拓 第三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第第三三章章 采区布置及装采区布置及装备备 第一节 采区布置 第二节 采煤方法 第三节 巷道掘进 第四节 采掘接替 第第四四章章 通通风风与安全与安全 第一节 采区通风 第第五五章章 提升、通提升、通风风、排水和、排水和压风设备压风设备 第一节 提升设备 第二节 通风设备 第三节 排水设备 第四节 固定空气压缩设备 3 第第六六章章 电电气气 第一节 供电电源 第二节 电力负荷 第三节 井下供配电 第第七七章章 安全及灾害防治安全及灾害防治 第一节 防灭火 第三节 粉尘防治 第四节 瓦斯防治与矿井安全仪表 第五节 电气安全 第六节 提升运输安全 4 南下山设计方案南下山设计方案 前前 言言 一、一、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政策,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 规范 、 煤矿安全规程(2010 年版),结合矿井具体情况,尽量简化生产 系统,缩短投产时间。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机 械化水平,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使之做到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 畅通,使矿井达到正规、安全稳定生产的目的。使矿井能够取得较好的 经济效益。 2、重点放在主要生产环节,力求从简,经济实用。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 矿产资源法 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 4、根据矿井的煤层赋存状况和开采条件,开拓合理布署,充分利用 原有井巷工程,节省矿井井巷工程量,减少投资。 5、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矿井设计的有关规程、规范及规定。提高 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安全设施、设备,提高矿井综合抗灾能力。 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 1、镇雄县坡头镇富强煤矿关于编制镇雄县富强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2、云南铭立隆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2008 年 3 月编制的云南省镇雄 县富强煤矿勘探报告 (以下简称勘探报告 ) ; 3、原富强煤矿 2007、2008、2009 年度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5 4、 煤矿安全规程 ; 5、采区地质说明书; 第一章第一章 采区概况采区概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采区位置; 1;地面位置、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水平、采区1136 水平工程名称南下山采区 地面标高12861531井下标高11101020 采区平均埋藏深 度 (12861531)÷2=1408.5 (1110+1020)÷2=1065 1408.5-1065=343.5 采区平均埋藏深度 343.5m。 地面的对应位置 建筑物 地表无建筑物,以旱地荒山为主。 井下对应位置对 掘进巷道的影响 对掘进无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对 掘进巷道的影响 对掘进无影响 2;采区相邻关系、 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绕道)NW 向与主平硐 503m 处连通。采区 W 艺抵井田边界 5 号矿界点。采区 SE 艺下部与二采区(未采)相邻。采区 NE 抵达二采区(轨道上山) 煤柱。采区 NW 向(50m 煤柱)与北大巷相邻。采区回风巷(未掘)与一采区回风上山 连通。 3;采区,走向长约 1200m,倾斜宽约 250m,煤层倾向南东、倾角 18°23°,平均倾角 20°。 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现状采区现状 南下山采区开采 C5b煤层;C6b煤层。系统不规范,通风系统;主平硐 6 南下山上部车场轨道上山601 回采工作面运输巷601 回采工作面 风巷回风上山北大巷总回风上山风井地面。已形成轨道上山 170m;回风上山 100m;601 回采工作面回采后走向长度余下 70m 未采。因 停产采区巷道断面缩小,现轨道上山维修扩巷已 100m,巷子断面 4。由于 多种原因于 2010 年停采至今。 存在问题;南下山未能实行独立回风系统。 第三节第三节 采区采区地质地质 1;地层 区域地层简表 地层单位 界系统地层名称代号 岩性简述 地层 分布 厚度 (m)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 新 统 Q 主要为冲积层、坡积 层、残积层及崩塌层 的堆积物组成。 不整合 缓坡地带及 山间凹地。 030 中 统 关岭组T2g 上部为浅灰色、深灰 色灰岩及白云岩。中 部为杂色砂泥岩、粉 砂岩。下部为灰色石 灰岩,含泥质灰岩。 分布于向斜 的轴部及东、 西两翼。 100 永宁镇组T1y 上、下部为灰色、青 灰色灰岩、泥质灰岩, 具虫迹化石。中部为 杂色粉砂岩、砂质泥 岩。 分布于向斜 的东、西两 翼。 260 500 飞仙关组T1f 紫红色、灰紫色粉砂 岩、砂质泥岩、泥岩, 夹灰绿色泥岩、泥质 砂岩及浅灰色灰岩等, 上部含钙质。 出露于向斜 构造的两翼 中上部。 340 460 中 生 界 三 叠 系 下 统 卡以头组T1k 顶、底为浅灰色生物 灰岩。上部、中部为 灰绿色、夹灰紫色粉 砂岩、砂质泥岩。下 出露于向斜 构造的两翼 310 442 7 部为灰绿色粉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含钙 质。 中部。 长兴组 P2c 灰色、深灰色生物碎 屑灰岩、粉砂岩、砂 质泥岩及煤层(线) , 含大量腕足、瓣腮类 动物化石。 出露于向斜 构造的两翼 中下部。 35 60 龙潭组P2l 深灰色、灰色粉砂岩、 泥质砂岩、泥岩及煤 层(线) ,含菱铁质结 核及大量植物碎片化 石。 假整合 125 170 上 统 峨嵋山 玄武岩组 P2 浅灰色、暗绿色致密 块状玄武岩、火山碎 屑岩,顶部夹紫色凝 灰岩。底部常为一层 褐铁矿化凝灰岩。 假整合 出露于向斜 构造的两翼 下部。 10 45 二 叠 系 上 统 茅口组P1m 浅、深灰色石英岩、 生物灰岩,夹燧石、 硅质条带和结核,含 大量蜓类动物化石。 出露于向斜 构造的两翼 边缘带,出 露不全。 151 337 2;构造 南下山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 190220°,倾向 100°130°, 倾角 1823°。倾斜地层,倾角变化不明显。断裂构造不发育,构造复 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3;煤层;煤层 (1)C5b煤层为半暗半亮型煤,中夹亮煤条带,内生裂隙发育,局部 充填方解石薄膜和黄铁矿结核。 煤层厚度 0.800.90m,平均厚度;0.85m 8 直接顶板;一般为粉砂质泥岩,局部为泥岩。厚度 1.802.90m,平 均厚度;0.85m 底板;以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炭质泥岩。厚度 1.0m。F=35。 (2)C6b煤层煤层为半暗型煤,以暗煤为主,夹少量亮煤条带,裂隙 不发育,见方解石脉充填、含少许黄铁矿结核,煤层结构单一、呈参差 状断口。 煤层厚度 0.90m1.58m,平均厚 1.26m。 直接顶板;一般为深灰色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厚度 0.80m。F=35。 直接底板;为浅灰色泥岩。厚度 0.80m。F=35。 富强煤矿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原煤挥发分硫 煤层 编号 浮煤 水分 Mad(% ) 灰分 Ad(%) Vdaf(%) St,d(% ) 发热量 Qgr,d(MJ/k g) 煤类 编号 原煤 0.210.93 0.64(11) 24.0335.24 31.07(11) 10.7115.52 13.05(11) 0.902.22 1.74 21.4429.22 24.24 C5b 浮煤 0.521.32 0.74(11) 7.1219.27 12.66(11) 8.489.80 9.21(11) 0.431.04 0.64 28.8434.09 31.69 WY03 原煤 0.261.76 0.86(9) 23.1836.34 30.07(9) 11.5415.61 12.99(9) 1.095.42 2.84 20.9826.88 23.93 C6b 浮煤 0.681.16 0.85(9) 6.2117.65 10.82(9) 7.769.66 9.02(9) 0.561.21 0.79 29.5033.61 32.02 WY03 注: 平均值 最小值最大值 四四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矿区处于赤水河与简车河(母享河)中部分水岭地带,处于区域水 9 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大气降水是矿区地表水及各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 源。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岩溶漏斗、溶蚀洼地、 岩溶裂隙等入渗补给,呈层流或岩溶裂隙流、管道流形式径流,在有阻 水岩层、断裂或地形切割深处以裂隙岩溶泉或溶洞泉形式排泄。在松散 岩类和碎屑岩类分布区,大气降水在裸露地段渗入,顺层面及构造、风 化裂隙面径流,遇地形切割深处,以裂隙泉形式呈分散状排泄,因矿床 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地段均分布于分水岭西侧,为逆向坡地形, 且地形坡度陡,切割较深,沟谷发育,出露和分布面积有限,因此地形 地貌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而不利于补给。 矿区为单斜构造,断层不发育,矿床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均为裂 隙弱含水层。老窑开采方式以平硐开采为主,积水总体较少,茨梨沟在 矿区南部由东向西切割各含水层,在矿床开采中后期、可通过塌陷裂隙 侧向补给,对矿坑充水有一定影响,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1033.3m。主采 C5b、C6b煤层 331 和 332 资源量计算的最低标高为 +950m,矿区内煤炭资源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2246m3/d(93.6m3/h) ,最大涌水量为 3033m3/d(126.4m3/h) 。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以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 型。 瓦斯、煤尘与自然发火瓦斯、煤尘与自然发火 1、瓦斯涌出量:根据邻近同层面开采实测,其相对瓦 斯涌出量为 5.23M3/T。 2、煤与瓦斯突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云南研究院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云南研究院二 OOOO 10 八年三月做的八年三月做的云南省镇雄县富强煤矿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性鉴定报告 ,得出富强煤矿底板标高在+1132m 以上的 C6煤层无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内 C5煤层不具备突出性。 3、据勘探地质资料,C6号煤层属无自燃发火自燃发 火煤层。 1、煤尘爆炸性:煤层无爆炸危险性。 第二章第二章 采区设计采区设计 第一节 采区开拓 一、开拓方案 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已形成,沿 C5b煤层布置南下山采区轨道下山 (=18°)已掘进 200m(巷道因矿压断面缩小需维修,现已维修 80m) 、 沿 C5b煤层布置南下山采区运输下山(=18°) 、沿 C5b煤层布置南下山 采区回风下山(=18°) ,三条下山均在+1010m 落平,而后在+1070m 布置南下山采区中部车场,在+1040m 布置南下山采区下部车场与采区水 仓。南下山采区回风下山在+1115m 水平沿 C5b煤层补掘 280m 通过北大 巷顶板与一采区回风上山连通;以 40m 垂高划分区段。 南下山为 EW 两翼采区,南下山采区回风下山以 W 为 601、602 两 个炮采工作面,南下山采区运输下山以 NE 为 603、604 两个机采工作面, 南下山采区采用下山开采。 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标高+1110.m,全长 70m,安装绞车。轨道下山 全长 250m,承担采区运料、排矸、进风、等任务兼做安全出口;运输上 山安装刮板运输机承担采区运煤、进风、行人等任务兼做安全出口;回 11 风斜井井口标高+1345.000m,倾角 22°,全长 167m,配备矿用隔爆对旋 式轴流通风机,承担矿井回风任务兼做安全出口。 投产时在 C5b煤层 EW 两翼分别布置一个炮采工作面和一个机采工作 面。 二、开采顺序 井田开发应本着“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 原则考虑,先期开采 C5 煤层,后期开采 C6 煤层。煤层开采顺序为先采 上覆煤层后采下覆煤层。 第三章第三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采区布置 采区上山(轨道、人行、回风上山)均位于采区西部距沿 C5b煤层中, 各上山倾角均为 18°、斜长 250m。 采区内煤层联合布置,采区上山通过各区段甩车场、运输石门、回 风石门与煤层联系,并相应设置人行联络巷。 采区内共划分为 2 个区段,区段标高1110m1000m。 2、开采顺序 采区开采顺序:先开采 601,再依次开采二、三、四采区,采区前进 式布置; 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先开采煤层、后开采 C24、C25煤层。 各煤层区段开采顺序:自上而下,区段内采用后退式开采。 一、巷道布置; 主平硐经过石门布置采区上部车场后揭穿 C6、C5b煤层后沿煤层倾向 12 布置南下山采区,从南到北布置依次布置采区回风上山(沿 C5b煤层、 =18°) 、轨道上山(沿 C5b煤层、=18°) 、运输上山(沿 C6b煤层底 板、=18°) ;轨道上山掘进至+1060m 后落平,布置采区中部车场,沿 +1060mC5b煤层向两翼掘进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无煤柱开采,上一个工作 面回采时沿空护巷后为下阶段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 ,以 40m 垂高划分区 段,在+1060m、+1020m 分别布置采区中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工作面 运输巷与采区运输上山连通; 二、采区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 采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下部车场布置在砂泥岩或炭质泥岩中, 围岩条件中等,采用异形断面、锚网支护;采区轨道上山及回风上山均 沿 C5b煤层布置,其顶、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围岩条件中等,采用 梯形断面、锚网支护;工作面顺槽沿煤层布置,围岩条件较差,采用梯 形断面、工字钢支护;交岔点及部分支护困难的破碎地段采用 砌体拱碹支 护;各类硐室采用混凝土拱碹支护。 第二节 采煤方法 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高档普采”工艺,工作面选用 ZB2X- 100 型单滚筒采煤机落煤,单体液压支柱配绞接顶梁支护顶板,全部垮落 法处理采空区。 一、采煤工艺 1、炮采工作面 炮采工艺流程为:湿式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移溜装煤运输回柱放顶。 (1)打眼放炮:采用 ZMS-12A 型湿式煤电钻打眼,炮孔采用对眼 13 布置,采用毫秒雷管分次爆破。 (2)装煤运输:装煤运输采用人工攉煤,刮板机运输。尽量使得落 煤通过放炮自动装溜,以减少人工攉煤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3)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 DW16-300/100XS 型双支 撑悬浮单体液压支柱配以 DJB800 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采用“三五排” 控顶,最大控顶距 3.40m、最小控顶距 1.80m、放顶步距 0.80m。 (4)工作面超前支护:工作面各顺槽距离工作面 20m 范围内采用 DW16-300/100XS 型双支撑悬浮单体液压支柱配以 DJB800 型金属铰接顶 梁超前支护。 2、机采工作面 机采工艺流程为:采煤机割煤悬移支架支护移溜装煤运输 悬移支架回柱放顶。 (1)采煤机割煤:选用 MG132/310-BW 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 0.85m1.55m。 (2)悬移支架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 ZH/1200/10/30Yj3 型悬移顶梁 液压支架支护,最大控顶距 2.73m,最小控顶距 1.93m,放顶步距 0.63m。 (3)装煤运输:采煤机割煤后自动装煤,刮板机运输。 (4)工作面两端头和超前支护:工作面两端头配备 ZT4400/18/35A 型端头液压支架支护,各顺槽距离工作面 20m 范围内采用 DW16- 300/100XS 型双支撑悬浮单体液压支柱配以 DJB800 型金属铰接顶梁超前 支护。 二、采煤工作面长度 14 设计根据煤层赋存特点、开采技术条件、采区面积及开拓布置情况, 结合所选采煤工艺,在采区内以 40m 垂高划分区段,工作面沿煤层倾向 布置,工作面长度为 100m, 三、回采工作面日循环数及年推进度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炮采与机采搭配生产、全面陷落法管理顶板, 炮采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机采面采用悬移顶梁液压支 架支护,两者均配备刮板运输机运送煤炭。 采煤工艺及工作面能力 采煤工艺支护设备 工作面长 (m) 煤厚 (m) 体重 (t/m3) 工作面 回采率 年推进度 (m/a) 工作面 能力(万 t) 601C5 炮采单体支柱1000.801.610.97422 601C6 炮采单体支柱901.301.610.97422 602C5 炮采单体支柱1000.801.610.97422 602C6 炮采单体支柱901.301.610.97422 603C5 机采悬移支架1000.801.610.9799812.2 603C6 机采悬移支架1001.301.610.9799819.9 604C5 机采悬移支架1000.801.610.9799812.2 604C6 机采悬移支架1001.301.610.9799819.9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炮采面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两班采煤、一班 准备、每班工作 8h,采煤班进尺 0.8m,日推进度 1.6m,正规循环率按 0.8 计算,年推进度为 422m。 悬移支架支护的炮采面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三班采煤、每班工作 15 8h,采煤班进尺 0.8m,日推进度 2.4m,正规循环率按 0.8 计算,年推进 度为 634m。 悬移支架支护的机采面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三班采煤、每班工作 8h,采煤机截深 0.63m,每班割 2 刀,日推进度 3.78m,正规循环率按 0.8 计算,年推进度为 998m。 第三节第三节 巷道掘进与井巷工程量巷道掘进与井巷工程量 一、掘进工作面个数、采掘比例关系及设备配备 为保证开拓开采的正常接替,设计布置 2 个炮掘工作面,分别为: 601,工作面轨道巷掘进工作面、工作面轨道巷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 下山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 2:3。 煤巷普掘工作面配备有 FBD6/2×15 型局部通风机、ZY24 型气腿式 凿岩机、G10 型风镐、P-60B 型耙斗装岩机、SCF-6B 型掘进通风除尘器、 MFC-1190/2962 型锚杆打眼安装机、JD-1 型调度绞车、MYZ-50 型探水钻、 BR50-20 型软轴潜水泵、HPJ-型砼喷射机组、MLC-喷射机除尘器、JP- 型混凝土搅拌机及FS-型混凝土喷射机械手等设备 。 二、井巷工程量 井巷工程量为 m,其中:岩巷 184m,占总工程量的 3.14%,半煤岩 巷 5848m,占总工程量的 96.86%。万吨掘进率为 m/万 t。 南下山采区井巷工程量汇总表 断面积(m2)巷道长度(m)序 号 巷道名称坡度 形状净掘进岩巷半煤岩巷 备注 1轨道上山18173 2运输上山18255 3补回风巷0252 16 4补回风巷联络巷3040 5中部车场绕道44 6中部车场038 7下部车场绕道44 8下部车场38 9南下山采区下部车场水仓20 10601C5 工作面运输巷0138 11601C5 工作面回风巷105 12601C5 工作面开切眼100 13602C5 工作面运输巷106 14602C5 工作面回风巷601 运输巷兼 15602C5 工作面开切眼85 16603C5 工作面轨道巷(回风)973 17603C5 工作面运输巷964 18603C5 工作面开切眼100 19604C5 工作面轨道巷(回风)603 运输巷兼 20604C5 工作面运输巷954 21604C5 工作面开切眼100 22611C6 工作面运输巷0138 23611C6 工作面回风巷105 24611C6 工作面开切眼100 25612C6 工作面运输巷106 26612C6 工作面回风巷601 运输巷兼 27612C6 工作面开切眼85 28613C6 工作面轨道巷(回风)973 29613C6 工作面运输巷964 30613C6 工作面开切眼100 31614C6 工作面轨道巷(回风)603 运输巷兼 32614C6 工作面运输巷954 33614C6 工作面开切眼100 34 35 36 37 38 39 合计1845848 第第 4 节节 采掘接替采掘接替 工作面接替顺序工作面接替顺序 根据开拓布置,工作面接替顺序。 南下山采区工作面接替顺序 接替炮采面煤层位置走向年推进服务年工作面能工作面产量 17 顺序长(m)度(m/a)限(a)力(万 t/a)(万 t) 1601采区西翼1331.7 2602 C5b 采区西翼106 422 1.8 3601采区西翼1332.8 4602 C6b 采区西翼106 4229.4 1.9 接替 顺序 机采面煤层位置 走向 长(m) 年推进 度(m/a) 服务年 限(a) 工作面能 力(万 t/a) 工作面产量 (万 t) 1603采区北翼964 0.9312.2 2604 C5b 采区北翼954 998 0.93 12.8 12.2 3603采区北翼9640.96 19.9 4604 C6b 采区北翼954 998 0.96 20.8 19.9 第四章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第一节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 一、采区投产时各用风地点通风线路如下: 1、601C5 回采工作面通风路线 新鲜风主平硐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一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中 部车场601 工作面运输巷601 回采工作面601 工作面回风巷采区 回风平巷回风上山回风斜井地面。 2、602C5 回采工作面通风路线 新鲜风主平硐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一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中 部车场602 工作面运输巷602 回采工作面602 工作面回风巷(601 运输巷回采时沿空护巷)采区回风上山采区回风平巷回风上山 18 回风斜井地面。 3、603C5 回采工作面通风路线 新鲜风主平硐南下山采区上部车场一采区轨道上山采区中 部车场603 工作面运输巷603 回采工作面602 工作面回风巷回风 联络巷采区回风平巷回风上山回风斜井地面。 二、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通风二、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二个炮掘工作面,分别是 601C6 工作面运输巷(半煤岩巷) 、 603CC5 工作面运输巷(半煤岩巷)每个掘进面配 2 台 FBD6/2×5.5 型 局部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共计 4 台。二个掘进面均采用独立供风,抽出 式通风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风设备提升、通风、排水和压风设备 第一节 提升设备 采区轨道上山配备 JTP-1.6×1.2 型矿用提升绞车承担采区的辅助运输 任务, 第二节 通风设备 二采区轨道下山(岩巷) 。每个掘进面配 2 台 FBD6/2×15 型局部通 风机局部通风机,共计 4 台。二个掘进面均采用独立供风,抽出式通风 方法。 第 3 节 排水设备 一、采区排水 矿井为平硐开拓,上山采区的矿井水经运输大巷、主平硐水沟自流 出井。下山采区采用机械排水,排至主平硐水沟自流出井。 一)南下山一)南下山采区水泵房采区水泵房 1、正常涌水量:9.7 m3/h; 19 2、最大涌水量:18 m3/h; 3、矿井防尘洒水量:5.13 m3/h; 4、水温:17; 5、泵房底板标高:1000 m; 6、出水口标高:1138m; 7、敷设排水管巷道倾角:18°; 8、排水垂高:138m; 水泵技术参数表 安设地点水泵型号水泵流 量 (m3/h) 水泵扬程 (m) 效率电机 功率 (kW) 电压(V)转速 (r/min) 采区水泵房MD25-30×7252100.62376602950 正常涌水期 1 台工作,1 台备用, 1 台检修;最大涌水期 1 台工作, 1 台备用,1 台检修。 管壁厚度 =0.29cm=2.9mm,取 3mm,管路选用 75×3 的焊接钢管 两趟,符合规定。 选择 MD25-30×7 水泵,电机功率 37kW,工作水泵 1 台,备用水泵 1 台,检修水泵 1;管路选用 75×3 的焊接钢管两趟,排水能力满足要求。 二、水仓二、水仓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18m3/h,正常涌水量为 9.7m3/h。南下山采区在 +1000m 标高设主、副水仓,水仓总有效容积为 120m3。为利于泥砂沉淀 和清除,安设一台清理水仓的小绞车,水仓从里向外设 5的坡度,在两进 水巷各设一组沉淀池,可以轮流清理池内泥砂。 三、水泵房三、水泵房 20 水泵硐室设在南下山采区下部车场,水泵硐室采用半圆拱断面,断 面净宽为 2.6m,净高 2.4m,墙高为 1m,拱高为 1.4m,长 20m。水泵一 般沿硐室纵向单排布置,以减少硐室宽度。电缆敷设沿墙悬挂,排水管 设托管梁架设。水泵房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行人下山下部相连,其 通道中设置一道防水、防火密闭门;第二个出口通过管子道与轨道下山 相连,并高出水泵房 7m 以上。泵房内设计 3 台水泵基础,安装三台水泵, 用二个吸水井。两趟排水管沿管子道、行人下山铺设。 第六章第六章 采区采区供配电供配电 1、供电电压、供电负荷及下井电缆 井下供电电压 10kV、1140V、660V、127V 共 4 种电压等级。 采用两回电缆下井,从矿井地面 10kV 主变电所两段母线各馈出一回 10kV 高压电缆经主平硐至中央变电所,当一回停电时,另一回电缆能承 担井下全部负荷。 中央变电所 本矿井在井底车场设一座中央变电所,从矿井地面 10kV 变电所配出 2 回 10kV 矿用交联电缆 MYJV22-8.7/10kV,3×70mm2沿主平硐至井下中 央电所,电缆长度 2000m;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 BGP47-10 型隔爆高 压配电装置 9 台,其中进线 2 台、母联 1 台;供井下中央变电所内变压 器 3 台、供采煤工作面 2 台,备用 1 台。 井下中央变电所装设 KBSG25010,100.69kV 矿用隔爆干式变 压器 1 台;矿用隔爆自动馈电开关 4 台,并装有检漏继电器,采用专线 对局扇供电;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 KBSG-500/10,10/0.69kV 矿用隔爆 干式变压器 2 台,设隔爆真空开关 12 台,配出 660V、十一回出线路供掘 21 进头、运输上山带式输送机、采区提升绞车以及二个掘进头局扇的备用 电源等设备用电。 3、工作面配电 从井下中央变电所配出一回 10kV 电缆供 601 工作面 1 台隔爆移动变 电站用电。矿用移动屏蔽橡套电缆 MYPJ-10KV 3×25+3×16/3+3×2.5,1000m 至工作面轨道巷隔爆移动变电站 KBSGZY 630,10/0.69kV,供该采煤工作面设备用电,供电电压为 660V。 从井下中央变电所配出 1 回 10kV 电缆供 603 采煤工作面用电。矿用 移动屏蔽橡套电缆 MYPJ10 3×50+3×25/3+3×2.5,1600m 至 603 机采工 作面轨道巷隔爆移动变电站 KBSGZY630,10/1.2kV,T 接 1 台隔爆移 动变电站 KBSGZY630,10/0.69kV。机采煤工作面的隔爆移动变电 KBSGZY630,10/1.2kV,供采煤机和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供电电压 1140V ;工作面轨道巷另 1 台隔爆移动变电站 KBSGZY 630,10/0.69kV,供转载机、破碎机,喷雾泵、乳化泵、供运输巷的胶带 机等设备用电,供电电压为 660V。 多数设备用电电压 660V,手持设备用电电压 127V。井下低压开关安 装有短路、过载、漏电等保护,10kV 高压开关安装有短路、过载,漏电 等保护。 4、掘进工作面配电 601C5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604C5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由井下中央变电 所 KBSG-500/10,10/0.69kV 变压器配出。掘进工作面局扇主电源由设在 中央变电所的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供电,备用电源引自中央变电所动 力变压器低压出线,采用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至掘进工作面 22 为分别线的专用线路,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二闭锁。 5、其它配电点配电 (1)各配电点采用放射式供电。 (2)采区运输上山带式输送机配备电控及胶带机安全保护装置。电 气系统保护有:过流、过载、失压、短路等保护。胶带机安全保护有: 打滑、跑偏、事故急停、堆煤、纵撕、断带、沿线声光报警等。 (3)所有井下变压器、移动变电站一律采用矿用隔爆型,变压器型 号为 KBSG 型,移动变电站型号为 KBSGZY 型;井下高压隔爆配电装置 均设漏电、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并设有零序互感器。井下低压隔 爆自动馈电开关设过载、短路、段相、选择性漏电、漏电闭锁、欠电压 保护。 (5)掘进工作面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二闭锁。采用 QBZ- 80/4F 型对旋式风机专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具有当主起动器出现故障 时,备用起动器自动起动功能,具备双风机、双电源起动的全部控制功 能且与掘进工作面设备总馈电开关实现风电及瓦斯电闭锁,确保生产安 全。 、安全监控 矿井安装 KJ90NA 型监控系统,地面设中心站,采区设分站,按 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的有关规定安装各类传感器,一旦出现瓦斯超限,能自动 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用电设备电源,保障矿井生产安全。 23 矿井消防、防尘、压风管路及通讯系统等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 关文件规定装备。 五、采煤设备五、采煤设备 炮采工作面采用 ZMS-12A 型湿式煤电钻打眼,此外无特殊采煤设备。 机采工作面采用 MG132/310-BW 型液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 0.85m1.55m,设计能力 480t/h,装机功率 2×132+45kW,供电电压 1140V,截深 0.6m0.8m,最大牵引速度 5m/min。 六、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六、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 炮采工作面选用 DW16-300/100XS 型双支撑悬浮单体液压支柱。 机采工作面选用 ZH/1200/10/30Yj3 型液力驾驶悬移顶梁液压支架。 DW16-300/100XS 单体液压支柱主要技术特征表 最大高度(m)最小高度(m) 工作阻力 (kN) 额定压力 (MPa) 泵站压力 (MPa) 初撑力(kN) 1.60.930041.51520109145 ZH/1200/10/30Yj3 悬移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 支撑高度最大控顶距支架中心工作阻力支架行程支护强度泵站压力初撑力 24 (m)(m)距(mm)(kN)(m)(MPa)(MPa)(kN) 1.03.02.731.012000.61.00.350.619.6600 单体液压支柱排距 0.8m,柱距 2.0m。 七、工作面接替顺序七、工作面接替顺序 根据开拓布置,工作面接替顺序。 南下山采区工作面接替顺序 接替 顺序 炮采面煤层位置 走向 长(m) 年推进 度(m/a) 服务年 限(a) 工作面能 力(万 t/a) 工作面产量 (万 t) 1601采区西翼1331.7 2602 C5b 采区西翼106 422 1.8 3601采区西翼1332.8 4602 C6b 采区西翼106 4229.4 1.9 接替 顺序 机采面煤层位置 走向 长(m) 年推进 度(m/a) 服务年 限(a) 工作面能 力(万 t/a) 工作面产量 (万 t) 1603采区北翼964 0.9312.2 2604 C5b 采区北翼954 998 0.93 12.8 12.2 3603采区北翼9640.96 19.9 4604 C6b 采区北翼954 998 0.96 20.8 19.9 机采工作面选用 SGB620/80 型边双链可弯曲刮板运输机,其主要技 术参数为:出厂长度 160m,输送量 150t/h;电动机型号 DSB-40,电动机 功率 2×40kW;电压 1140V。 四、工作面运输巷设备选型四、工作面运输巷设备选型 25 (一)破碎机 根据工作面刮板机的能力,选用 PE-500×750 型颚式破碎机,其主要 技术参数为: 进料口尺寸 500mm×750mm,最大进料粒度 425mm,排料口调整范 围 50mm100mm,处理能力 40t/h110t/h,偏心轴转速 275r/min,电动 机功率 55kW,电压 660V。 (二)转载机 根据所选刮板运输机和颚式破碎机,选用 SZB620/40 型转载机,其 主要技术参数为: 出厂长度 25m,输送量 150t/h,链速 0.854m/s,配用电机型号 DSB- 40,电动机功率 40kW,电压 660V。 (三)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工作面运输巷带式输送机应大于工作面刮板机的能力,一般取 1.2 倍。 炮采、机采工作面刮板机运量分别为 80t/h、150t/h,则炮采、机采工作面 运输巷胶带机运输能力应分别大于 96t/h、180t/h。 炮采工作面运输巷选用 DSJ65/10/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主要技 术参数为:带宽 650mm,输送长度 1000m,带速 1.6m/s,输送量 100t/h,储带长度 100m,电动机功率 40kW,电压 660V。 机采工作面运输巷选用 DSJ65/20/2×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主要 技术参数为:带宽 650mm,输送长度 1000m,带速 2m/s,输送量 250t/h,储带长度 50m,电动机功率 2×40kW,电压 660V。 五、工作面轨道巷设备选型五、工作面轨道巷设备选型 工作面轨道巷配备 JWB-75JB 型矿用无极绳绞车,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26 滚筒直径 800mm,牵引力 50/100kN,绳速 1.27m/s,绞车功率 75kW,电压 660V。 六、采区运输上山、采区运输石门、运输大巷设备选型六、采区运输上山、采区运输石门、运输大巷设备选型 一采区运输上山布置在 C6b煤层底板中,倾角 30°,可铺设搪瓷溜槽 自溜运输。 一采区运输石门连接一采区运输上山及一采区煤仓,经计算选用 DTL80/25/30 矿用固定带式输送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 800mm, 输送长度 155m,运量 250t/h,电机功率 30kW,电压 660V。 经计算,1138 运输大巷配备 DTL80/40/2×75 型带式输送机,其主要 技术参数为:带宽 800mm,输送长度 1152m,运量 400t/h,电机功率 2×75kW,电压 660V。 七、采区轨道上山、采区车场、轨道大巷、副平硐设备选型七、采区轨道上山、采区车场、轨道大巷、副平硐设备选型 1、采区轨道上山设备选型 一采区轨道上山配备 JTP-1.6×1.2 型矿用提升绞车承担采区的辅助运 输任务,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卷筒数量 1 个,卷筒直径 1.6m,容绳总量 1220m,最大静张力 45kN,最大静张力差 45kN,绳速 2.8m/s,电动机型号 JR125-6,功率 130kW。 2、采区车场、轨道大巷、副平硐设备选型 矿井已有 CCG11-5.0 防爆柴油机车和 CCG11-2.5 防爆柴油机车各一 台,设计予以利用,为满足井下辅助运输需要,需新购 CDXT-5.0J 型 5.0t 矿用防爆蓄电池机车一台,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27 粘重 5t,轨距 600mm,牵引力 7.24kN,速度 7km/h,蓄电池电压 96V,蓄电池容量 330Ah,最小曲率半径 6.5m,电动机功率 7.5×2kW。 采区生产系统采区生产系统 (一)原煤运输路线 1、1501 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路线 1501 工作面爆破采落的煤炭(SGB420/40T 型边双链可弯曲刮板运输 机)1501 工作面运输巷(PE-500×750 型颚式破碎机、SZB620/40 型转 载机、DSJ65/10/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1501 工作面运输斜巷 (DSJ65/10/4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1501 工作面溜煤眼一采区运输 上山(搪瓷溜槽)一采区运输石门(DTL80/25/30 矿用固定带式

    注意事项

    本文(富强煤矿南下山设计方案0033239.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