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建议.doc

    • 资源ID:2048804       资源大小:125.02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建议.doc

    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XX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总论1第二章 项目背景3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及预测10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21第五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运行机制22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5第七章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27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30附件:1、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2、丹寨县发展改革局文件关于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立项的复函丹发改函(2012)48号。第一章 总论1、 项目名称: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2、 项目业主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及概况1、项目单位名称:丹寨县林工商公司。2、项目业主单位法人代表:3、项目业主单位概况丹寨县林工商公司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县城内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属丹寨县林业局下设一办事机构。丹寨县林工商公司的前身是由贵州伐木公司黔南支公司(1953年改称省森林工业局黔南分局)主要负责境内木材收购与外销。1950年前,因分局的森工力量不足,委托县民族贸易商店代购木材。1956年建立省森工局黔南分局丹寨支局(1956年改为丹寨县林业局),林业局下设森工股,主要负责境内木材采伐、收购调销业务。1981年后设丹寨县竹木经销公司,1984年后正式成立丹寨县林工商公司。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木材加工销售,花卉、农作物果品、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园林绿化,工程造林,森林资源调查,造林、采伐等作业调查设计等等。2010年根据丹寨县林业局关于林业科技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入丹寨县林工商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丹林批复201204号)文件精神,丹寨县林业科技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入丹寨县林工商公司,作为丹寨县林工商公司下设一科室,财务实行分账核算。公司苗木基地成立于1987年5月,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苗木、花卉繁育基地总面积2085.5亩(包括部分绿化大苗基地和马尾松母树林),位于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五里关和长青,距丹寨县城3公里,公路贯穿苗圃,交通十分便捷。是集园林绿化工程、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苗木繁育、花卉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园林绿化企业。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无检疫对象苗圃”(林场发2001228号)。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质量信得过苗圃”(林场发2001245号)。3、 项目性质:新建。4、 项目建设期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31日。5、 项目建设地点:丹寨县龙泉山。六、项目建设内容:停车场、休闲度假村、观光缆车、农家乐度假别墅木屋及相关配套设施。七、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0495.30万元,自筹资金495.30万元,其余1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丹寨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区域概况丹寨县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县城距黔桂铁路都匀站50公里,距湘黔铁路凯里站70公里,距西南出海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54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10公里。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619公里,其中国道29公里,县道77公里,乡道96公里,村级公路417公里,5个乡镇通了柏油路,142个行政村已通公路,未通公路的19个村约155公里(全县最边远的村寨),行政村通车率为88%。县城距黔桂铁路都匀站50公里,距湘黔铁路凯里站70公里,距西南出海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54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10公里。降水丰富,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2.617.2。1992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龙泉、排调、兴仁3个区;将龙泉、金钟、合心3乡(镇)并建龙泉镇,排调、孔庆、加配、羊巫、方胜、党早6乡(镇)并建排调镇,兴仁、烧茶、岩英、新华4乡(镇)并建兴仁镇,扬武、复兴2乡并建扬武乡,长青、龙塘2乡并建长青乡,雅灰、排路2乡并建雅灰乡,南皋、大兴2乡并建南皋乡。以2006年12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全县总人口为16.01万人,在总人口中,0-18周岁人口43043人、18-35周岁人口50974人、35-60周岁人口49054人、60周岁以上人口1706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6.87%、31.83%、30.62%、10.65%。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85.57%。2、自然资源丹寨县属黔东南州西部矿产资源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赋予了丹寨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被省地矿厅列为“矿产资源有开发前景的县”,现已探明锌、铅、锑、金、硅、煤、铁、磷、镁、钙、铜等10多种品种齐全、量大质优、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水能蕴藏量为1.46万千瓦,县境多奇峰异山,气候温和,自然环境良好,山林资源丰富,森林木本植物有栲、松、杉、油桐、山苍子等519种,森林覆盖率达57.33%,有韭菜根、酸辣椒、薇菜、生姜、木姜油和果品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绿色产品,以富含硒锌为主要资源依托的农业综合开发前景看好,丹寨硒锌米、硒锌茶、硒锌韭菜根、硒锌南瓜汁、硒锌水以及畜牧水产品等项目开发已初具规模。(1)、土地资源国土总面积94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23.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1990年,耕地面积105317亩,园林用地71万亩。(2)、水资源根据凯里水文中心站编绘的等值线,县境内每年平均陆面蒸发500-63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605毫米),水面蒸发920-96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953毫米),计算出县境多年平均径流深885毫米,相应的处径流量为7.937亿立方米(含地下水年总量1.8亿立方米)。由于境内径流主要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所以各地径流差异较大。县境东部边界多年平均径流深达950毫米,而西部边界仅为650毫米。境内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条,水能理论蕴藏量51689.12千瓦,可能开发量14610千瓦。(3)、野生植物根据林种调查、牧草资源调查和药源普查材料,县境内已定名木本植物91科230属519种,草(藤)本植物43科230种。根据用途,可分为5类。一是以马尾松、杉、阔叶树为主的用材、防护、薪炭林类;二是以木姜子、油桐、油茶、乌桕、五倍子、构树、棕树(罗榈)、竹为主的工业原料类;三是友板栗、杨梅、拐枣、猕猴桃、香菇、木耳、野茶、蕨菜、竹笋、山楂、刺梨为主的食用类;四是以川桂、杜仲、茯苓、桔梗、何首乌、白芨、金银花、天冬、麦冬、黄柏、山药、半夏、泡参、七叶一枝花、钩藤、厚朴、前胡、续断、草乌、龙胆草、一枝箭、白藤、一朵云、岩马桑、三颗针、十大劳动、黄精等为主的药用类,共达430种之多。五是以硬秆草、假俭草、扭黄茅、白茅、野青茅、野鸭草、五节芒、铁扫帚、野菊、蕨类、火棘等为主的饲草、饲料类。(4)、珍稀植物县境古老濒危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已知的有24种,其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国家保护树种14种,占全省42种的33%。主要有银杏、秃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穗花杉、翠柏、福建柏、银鹊树、杜仲、白栎树、香果树、白辛树、闽树、楠木、十齿花、马尾树、檫木、小叶红豆杉、金钱械、青钱柳、野黑豆、野菜豆、野饭豆、野红皮豆等。(5)、野生动物现在野生兽类动物,主要有野猪、山羊、岩豹、猴、黄鼠狼、穿山甲、麝羊、箭猪、野猪、豹猫、野兔、白面獐、鼠、松鼠、飞鼠、竹鼠、狐狸、水獭、蝙蝠、旱獭等。鸟类主要有燕、野鸭、布谷鸟、鹰、猫头鹰、猴面鹰、乌鸦、野鸡、锦鸡、竹鸡、韩鸡、鹌鹑、画眉、麻雀、喜鹊、啄木鸟、白鹤等。县境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鳙鱼、马口鱼、红袍、白甲鱼、泉水鱼、铜鱼、麦穗鱼、乌鳢、角鱼、花鱼、蛇螈等7科26种。节肢动物有虾、蟹,两栖动物有蟾蜍、岩蛙(石蚌)、大鲵等。药用动物类有41科56种。(6)、珍稀动物境内濒危珍稀动物,有穿山甲、短尾猴、大鲵、锦鸡、韩鸡、竹鼠、猴面鹰、蛇螈等20种,均主要分布于本县东部山区。(7)、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锌、铅、锑、金、硅、煤、铁、磷、镁、钙、铜等10多种品种齐全、量大质优、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被省地矿厅列为“矿产资源有开发前景的县”。3、经济状况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1年1至7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594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一产6555万元,同比增长3.7%;二产14412万元,同比增长25.3%;三产25627万元,同比增长12%。二是农业生产稳定。2011年1至7月,全县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4170万元,同比增长6.2%;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640万元,同比增长5.6%;夏粮产量6740吨,同比增长4.35%。三是工业经济势头强劲。2011年1至7月,全县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4628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556万元,同比增长38.8%。2011年1至7月,全县累计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2300万元。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2011年1至7月,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120.5%,增幅排名全州第7位。五是财政收支持续增长。2011年1至7月,全县财政总收入7919万元,同比增长40.39%,增收2278万元,占州任务数(13500万元)58.66%,其中地方收入累计完成4813万元,同比增长42.99%,增收1447万元。六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年1至7月,全县招商引资完成意向签约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278亿元;正式签约项目19个,签约资金63.62亿元人民币,占州下达全年任务数150亿元的42.4%,实际到位资金6.722亿元,占州下达全年到位资金任务数11亿元的61.1%;开工项目12个,开工率63.2%。截至目前,全县共兑现招商引资政策资金1692万元。二、项目提出背景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东邻雷山县,西抵都匀市,南与三都县相连,北隔瓮城河与麻江县相望。丹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均温21.025.0,冬季均温2.007.0,年平均温度12.614.3,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休闲胜地。丹寨生态资源丰富,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金钟茶场,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龙泉山岔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峰峦叠嶂,河谷深切,彩色溶洞群星罗棋布,堪称山的世界,树的海洋,洞的王国。县境内森林茂密,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60.3%,其中,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山羊界林区、牛角山自然保护区等地还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有各种动植物1500余种,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龙泉山位于县城西恻,海拔1474.8米,山势由西北而南,蜿蜒曲折,势如盘龙,由东向西,挺拔杰出,形似龙珠,故史称“蟠龙戏珠”。龙泉山昔为县城八景之首,今为名胜风光之旅游胜地。造访龙泉山,才感受到自然山水和声的真谛,领略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谐的永恒魅力。景区占地面积10000多亩,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山青水秀,常年气温适中,雨量充沛,适宜杜鹃花生长。气候春暖夏凉,是丹寨及邻县各族人民观光、避暑、休闲理想的旅游胜地。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旅游业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作用旅游业是一种集多种产业和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旅游消费可以扩大第一、第二产业市场,为其他服务行业开辟领域,带来商机。作为最终消费产品,旅游业收入每增加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收入4.3元,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但是旅游可将客源地的社会财富转移到接待地,对一个地区来说,这种他地社会财富的流入,无疑是一种经济“注入”,它不仅带来巨额创汇,更会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丹寨县境内旅游业虽不同于跨域旅游,但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和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旅游业是人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可以说,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发展旅游业是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旅游是一个密度高、链条长、拉动力大的产业,对地方的经济有着快速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能较好地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个就业人员,就能带动增加个就业岗位。旅游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从传统产业来看,吸收社会就业容量是有限的,而旅游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以较少的就业成本广泛吸收社会就业,并带动饭店业、餐饮业、商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可以用较少投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县内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社会财富在地区的流动引发诱导效应。由于旅游业投入成本少,见效快,旅游地区或城能够依凭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从而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政府又可以用其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发展旅游配套设施,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旅游消费增加刺激经济活动扩大导致收入、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的诱导效应,其作用相当于间接效应的三倍。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提高人民素质目前我们主要依赖于两条途径,一是靠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体能素质和道德修养素质,二是靠静态的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识、文化素质。其实,发展旅游也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是由于,旅游是一种动态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可以通过旅游锻炼和提高旅游者的体能素质,还可以通过旅游过程中的观城市风光、访历史古迹、游自然景观、寻民俗风情等;使旅游者得到动态的文化科技知识学习和信息交流,特别是旅游者在旅游中通过看,访、寻、探,受到心灵上的撞击,使旅游者得到更多的观念上的更新,这正是人民素质提高的内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当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人们的消费重心将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2、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龙泉山位于县城西恻,海拔1474.8米,山势由西北而南,蜿蜒曲折,势如盘龙,由东向西,挺拔杰出,形似龙珠,故史称“蟠龙戏珠”。龙泉山昔为县城八景之首,今为名胜风光之旅游胜地。造访龙泉山,才感受到自然山水和声的真谛,领略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谐的永恒魅力。景区占地面积10000多亩,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山青水秀,常年气温适中,雨量充沛,适宜杜鹃花生长。气候春暖夏凉,是丹寨及邻县各族人民观光、避暑、休闲理想的旅游胜地。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消费投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旅游业已成为人心所向的新热点。我县因为旅游景点较少,留不住住宿客人的老问题仍然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因为旅游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留住客人,因为客人用以旅游观光的消费,远远不如住宿、吃饭及购物的消费多。外地的旅客到我县来,就是看、吃、住、买地方特色,为了让旅游客人在景区内行走一天逛不玩,就是能留住一天住宿,收入也会增加不少。为了能留住游客,打造好龙泉山游旅景点,搞好我县特色旅游项目,让更多的国内外的游客走进丹寨,目睹龙泉山“万亩杜鹃花盛开”的壮观。让他们玩、吃、住、买尽情的消费,增加全县经济收入。为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资金对龙泉山景区旅游改造建设。由于公司资金不足,特向国家开发行借贷,以便旅游景区的改造建设得到顺利实施。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及预测一、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高速成长,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一大新的增长点。我们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现状的认真研究后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将呈现十大趋势。1、中国旅游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形成是旅游行业始终奋斗的一个目标,但是能不能成为一个支柱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就有争论。随着旅游的产业化发展,随着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逐步变化,现在各个方面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争论,尤其是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的确立,激发了各地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旅游业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现在已经形成的旅游产业规模,应该说达到支柱产业不再是可能性,而是一种必然性。这里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旅游供给能力,因为社会已经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化,社会的供给能力很强,缺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上去,现在困难的是需求,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是最大的资源,关键是要形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从目前来看,对旅游方面的社会有效需求,可以说是各个领域中需求最突出的一部分,一是表现在旅游需求的特点非常突出,二是表现在需求的规模非常之大,三是表现在需求的包容量很大,四是旅游需求是最终需求。2、中国旅游业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旅游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这种要求应该是内在的、是本质上的,这就需要旅游全行业共同促进、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3、中国旅游业将逐步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从行业六要素来说,总是在波动中进行,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逼近目标。但是从工作的角度看,不能无所事事,听其自然,否则会丧失发展的机遇,应该进一步通过努力工作来提高结构优化的速度,从而提高全行业的效益。4、中国旅游业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5、中国旅游业将完成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党的十四大就开始提出两个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转变在旅游产业里的任务都是非常繁重的。中国的旅游发展基本上是靠外延的扩大,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支撑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效益高,市场环境差的时候企业效益下降,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缺乏真正的竞争力。所以,完成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后最重要的一个任务。除了增长方式的根本之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市场环境的原因。由于在旅游发展早期保持了比较高的效益,形成了比较好的投资回报,所以资金大规模流入。第二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很多项目的投资者、决策者不考虑投资回报,也不考虑科学决策的问题,因为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政绩的动机和接待基地的动机等等出发,要把这个项目建起来。非经济因素和非旅游因素在旅游发展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是很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倡导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下功夫来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成问题。而且从旅游企业来说,和工业企业相比,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旅游项目搞完之后一般转不了产,因为旅游在国民经济产业链条里是下游产业,所以旅游企业倒闭都没有意义。通过企业倒闭的方式只能解决个别企业的问题,宏观方面实行结构性的调整的意义不大,我们只能在开拓客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才行,这就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大概有以下几个:大规模投入的势头减缓;市场开拓的力度普遍加大;效益的观念普遍加强;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会逐步好转。通过几个方面的努力,也通过几个方面趋势性的发展,旅游行业完成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6、中国旅游业将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旅游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知识经济,至少是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行业。所以,知识化管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7、突出文化性竞争将是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从旅游企业在市场上运作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争方式;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在旅游开发、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过程之中没有文化就谈不上竞争力,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于文化性的认识也应该越来越清楚了。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也在逐步成为共同的行为。8、国际化发展模式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20多年来,在旅游发展模式上,我们走的是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道路。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旅游需求大体是先国内旅游,后入境旅游,再出国旅游,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大体是按照这一顺序达到合理布局,逐步展开,档次提升,产业升级。而中国是以解决最短缺的外汇资源为起点,超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楔入一块国际化内容,客观上也成为国家赶超战略的组成部分。20多年的发展,达到了设想的初衷,也不可避免地遗留下一些问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开始兴起,突飞猛进;近几年,出国旅游方兴未艾。使中国旅游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为我们在新世纪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中国旅游业发展将走向规范的法治之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规范的法治体系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是重要的保障,也是发展的大趋势。10、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大中华旅游圈这个概念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实的层次,就是内地和香港、澳门。现在这样一个现实的、基础的大中华旅游圈已经形成了。第二个层次就是进一步发展,形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旅游圈。第三个层次就是世界华人经济圈。所谓世界华人经济圈就是海外华人一共六千万,六千万华人拥有的资产总额是二万亿美元,这个总量就构成一个大范围的大中华旅游圈的概念。在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这三个层次的概念实际上也是我们一步一步努力的方向。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2、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3、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贵州高出一倍或几倍,如果贵州能够树立起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丰富旅游产品,进入周围省区的旅游者就会向流向贵州,但因为周围省、区旅游产品都比较丰富而且有特色,贵州建立自身旅游形象和区域精品旅游品牌系统的难度也就更大。三、贵州省旅游市场需求现状1、客源地分布外省入黔游客同比增长36.38%,排在前15位的客源省份及占省外游客的比重分别是:重庆16.05%、四川14.53%、云南9.98%、湖南9.33%、广东8.46%、广西4.56%、浙江3.9%、湖北3.69%、山东2.82%、福建2.82%、上海2.6%、江苏2.6%,河南2.39%、江西2.39%、北京2.17%;同时客源市场半径不断延长,陕西、山西、辽宁、天津等省市已经成为我省新的客源市场增长点。傅迎春说,这表明,随着旅游产品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节庆活动不断增多,贵州旅游资源产品在省内外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2、市场机遇世界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青海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外部旅游市场环境,而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求特、求险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更使贵州的旅游市场前景广阔。(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统计,1996年全球旅游人数达5.986亿人次,总收入4227亿美元。1999年国际旅游人数6.569亿人次,创汇4550亿美元。三年中,旅游人数净增5830万人次,旅游创汇净增323亿美元。2000年全球国际旅游者达到6.89亿人次,创汇4550亿美元。2000年全球国际旅游者达到6.89亿人次,较上年净增3200万人次,旅游创汇达到4760亿美元,较上年净增210亿美元,分别增长9.9%和4.6%。世界旅游组织的2002年旅游业展望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业的总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将以年均4.3%速度增长,收入以6.7%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财富每年增长3%的最大可能速度,亦即未来20年内全世界旅游人数净增9.4亿人次,创汇净增1.595万亿美元,其增幅远大于过去的20年,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在原较大基数基础上的高速增长阶段。2020年十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为德、日、美、中、英、法、荷、加、俄、意(见图),十大客源国出游总人数届时将占全球出游人数的49.2%。综合看,国际旅游将成为世界最大产业和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旅游业连同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已被预测为21世纪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基于年均3.7%的消费需求保守估计,世界旅游理事会预计到2010年,全球旅游业将产生:国内旅游总产值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12.5%;4.5万亿美元的消费占个人消费的11.5%;1.8万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投资的12%;2.3万亿美元的外贸出口;在就业方面,世界旅游理事会预计,2010年的世界旅游业将提供9800万个就业机会,使到2010年前共提供23100万个就业机会,占全球就业人数的9.4%。(2)、贵州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无论是对旅游企业还是对旅游管理的行政部门而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要做大做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认清自身的不足和优势,找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向,在旅游建设的过程中立足更高的标准,放眼国际,为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为此,本人认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1)、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游客。因此,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即便是一栋房子的修建,一条路的拓展都要做好事先的规划与考虑。同时,政府的其他经济建设也要注意环保,避免污染环境的企业在贵州落户,对恶意排污的企业要大力查处,加大对城市的整脏治乱的工作力度。不过,贵州的欠发达虽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使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完好的保护。目前,贵州的生态环境总体来看还不错,但是必须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利用好这个资源。总之,保护环境是贵州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2)、实施旅游精品战略。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但以往景区的开发水平低,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财力的浪费,不能凸显景区特色。旅游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在全面深入分析我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做合理的总体规划,确定优先开发的重点景区,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同时,随着旅游需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旅游体验需求的增加,在产品开发方面就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打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当然,对旅游精品的打造除了注重对景区特色的凸显而外,更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配套。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纽带,大力提升重点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由此带动贵州旅游整体水平的上升。3)、大力整顿市场秩序。深入开展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工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抓好导游服务监管和购物环境治理,要加强对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这就需要加强职业准入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为游客营造一个轻松、诚信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城市服务行业窗口的监管,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主管单位也要对服务行业人员的行为进行培训与引导,以尽量避免损害贵州旅游形象的事情发生。4)、抓住中国加入东盟十国的机会,加强对贵州的旅游宣传。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形成一个拥有十七亿消费者、近两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贵州在地理位置上与“东盟”相邻,在努力搞好经贸合作的同时,旅游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合作领域同样值得宣传和推广。贵州有关部门要把全省精品旅游景区作为旅游宣传推介的重点,同时将自然观光旅游、原生态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茶文化休闲旅游等作为一套组合产品对外宣传,打造“贵州旅游”的整体品牌,努力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在对贵州旅游宣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改变思路,下大力气抓旅游营销,创建贵州旅游品牌,通过名称、标志、口号等进行有效宣传展示,从而形成的一整套贵州旅游识别系统。5)、注重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旅游发展水平的高低,其根本是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水平上,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贵州旅游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队伍。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直接与游客打交道,为游客服务,是贵州旅游的窗口。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我省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随着境外和海外游客的不断增加,我们尤其要重视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导游人员。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加大对饭店等服务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让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另外,旅游服务行业普通岗位的专业壁垒不高,旅游行政部门可以和高校联合,对非旅游专业毕业但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上岗,这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快速培养了旅游行业服务人才,提升了旅游服务行业人才的总体综合素质。旅游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监管,使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6)、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迎接未来的挑战。贵州旅游的发展必须要要有长期、高起点的规划,对景区的开发应该具备国际水平。为此,在制定规划前,除了要了解自身的特色与实际情况而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了解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类似景区的建设情况,学习别人的方法、吸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此外,要加强国际双边、多边及与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水平,让旅游服务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发展需要,建设高质量的贵州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贵州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做好充分准备。3、市场定位(1)、目标市场定位我们将贵州旅游的市场定位于:川渝黔粤湘观光与生态旅游体验区。以生态观光、民俗文化旅游为主,探险旅游为辅。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在神秘上多下功夫。加大漂流、攀岩、登山等参与性活动的开发力度。(2)、客源市场定位1)、按地理市场细分核心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重点开拓的核心客源市场:贵州省中部城市,如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地;近期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市场: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需要高度重视的核心市场:重庆客源及到重庆旅游的外地客源。基本客源市场(二级客源市场)基本客源市场定位在与贵州较近的云南、广西、湖北等省,及经济发达、出游半径大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2)、按其他方式细分的客源市场定位按旅游者的职业构成来看,应定位于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企业中青年员工、学生;从旅游者的旅行目的来看,应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民俗文化旅游以及探险游;从旅游者的组织形式看,应着重团队旅游,包括旅行社组团和集团消费;从旅游者年龄结构看,应定位于中青年市场。从旅游者城乡结构看,应将重点放在大、中城市旅游市场;从旅游者的消费构成来看,应提高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消费,提升旅游消费结构;从旅游者时间分布看,除了抓黄金周、双休日外,还要抓住暑期学生放假的时间。4、贵州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战略形象营销战略。要把贵州旅游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贵州旅游的整体形象。品牌营销战略。建设世界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形成贵州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深化贵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包括对自然和人文景区的文化开发,对贵州精品和极品旅游产品项目的精心开发,形成贵州旅游的品牌。网络营销战略。开发贵州旅游信息网,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国际国内旅游预订网。加强同国际和国内著名旅游区以及周边旅游区的融合与流通,与世界以及全国旅游热点和景区之间形成旅游客源的双向和旅游市场的多向流通网络。整合营销战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邻省及沿海地区的协作。规范化营销战略。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生态营销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贵州的旅游市场环境,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如教育与法制结合,提高贵州全民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改善旅游环境。服务营销战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良好的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丹寨县龙泉山万亩杜鹃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建议.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