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义马煤业集团跃进煤矿没初步毕业.doc

    • 资源ID:2093011       资源大小:595.03K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马煤业集团跃进煤矿没初步毕业.doc

    前 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成绩的最终考核,其目的是使学生深入认识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科技资料和生产技术经验的能力;进一步训练撰写技术文件和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矿井设计是一个涉及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山机械、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环保等诸多技术科学的系统工程,虽然本次设计题目中存在一些理想化的条件,但是通过这次设计,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矿井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了搜集、整理、运用科技资料和生产技术经验的能力,提高了撰写技术文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本次设计的参照矿井是义煤集团跃进煤矿,设计之前,我在该矿进行了为期24天的毕业实习,通过地面参观、听总工及各科室负责人作报告、参加科室实习及井下生产实习,对矿井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次设计就是在超化煤矿实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收集到的矿井生产图纸和数据,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作了一些改动后,对矿井做的初步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矿井提升运输和排水;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矿山环保等七个方面。本设计以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为依据,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老师的精心指导而完成,由于本人知识结构的限制和设计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审阅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第1章 : 矿井概况第2章 : 采区地质情况第3章 :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4章 : 采区方案设计第5章 : 采煤工艺第6章 : 采区生产系统第7章 : 采区施工设计第8章 : 安技术措施第九章: 采区技术经济指标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一 井田位置、范围煤矿位于义马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1°5037111跃进°5615,北纬34°390034°4313。西部与千秋矿相邻,浅部以F3-3断层为界;深部以35线西275m为人为边界;北部与千秋矿浅部相邻,30线以西大体以涧河南岸为界,30线以东以陇海铁路为界;东部与常村矿相邻,2-3煤层底板等高线+250m以上以下磨矿井田边界为界,+250-50m以F8断层为界,F8断层以东以-50m底板等高线为界,深部以18线西300m为界;南以F16逆断层为界,井田面积约22.3km2。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1及采矿许可证。表1-1 跃进煤矿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XY拐点编号XY13843410375771901838440803758183023843290375766201938441703758183033843290375760002038442203758144343841140375760002138446003757995053839830375805802238444503757987063839750375820302338442503757905073841200375828102438444803757860083841750375818102538445203757847593841640375814502638445703757824810384177537581255273844635375778751138417953758126028384465037577800123842010375809402938444803757741013384344037581440A38438903758123014384348637581468B38438223758143015384353237581628C38436503758141016384358037582000D38437703758117017384393037582000注:应扣除部分由AD拐点坐标确定。二 自然地理井田浅部发育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性河流南涧河,该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英豪山东麓一带,向东流经新安县,至洛阳汇入洛河,井田以上流域面积约576km2。该河流量010.10m3/s,为一季节性河流。井田内所有冲沟干旱季节大多为干沟,雨季则排泄地表,并流入南涧河。气候:井田位于豫西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量631.3mm,蒸发量1940.5mm;最大积雪深度300mm,最大冻土深度310mm;结冻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年平均气温13.4,最高为41.6,最低为-14.3。见表1-2。表1-2 义马矿区主要气候特征值一览表 项目内容气 温()降水量(mm)蒸发量(mm)相对湿度(%)最高(大)41.61013.62368.774时间(年、月、日)1966.6.20196419661964最低(小)-18.7301.01583.359时间(年、月、日)1969.1.31199519851960年 平 均12.3631.31940.563.7风向:每年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至翌年4月以西西北风为主,一般风速24m/s,最大风速20 m/s,全年以西西北风频率较高,对本区气候影响较大。地震:本区处于岸上断层、坡头断层与前宫断层等活动断层的三角地带,地震频度较高。据收集洛阳地震局资料:义马市属5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6 7度。曾发生地震有:1847年3月渑池地震,5级,震中烈度6度;1920年6月、1930年,1964年9月和11月先后发生4次地震,中科院将前两次鉴定为6级,1964年地震性质与前两次大致类同。三 交通条件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整个义马煤田,跃进矿有专线与其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 图1-1 跃进煤矿交通位置图水文:南涧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英豪山东麓一带,向东流经新安县,至洛阳汇入洛河,井田以上流域面积约576km2,据以往资料:本井田南涧河旱季一般无水,雨季山洪暴发流量可达1446.5m3/s,为一般季节性河流。石河发源于井田北部山区,在矿井工业广场西部汇入南涧河。平时河床几乎无水,雨后山洪暴发,流量剧增,持续时间较短,为典型的间歇性河流。 气象:(1)气候本井田为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雨量较为充沛和集中。据渑池气象站资料(19572004):最高气温41.6 (1966年6月20日) ,最低气温-18.70 (1969年1月30日),年平均气温124。月均最高气温7月分达到2427.8;月均最低气温元月份0.55.1,冬季寒冷天数平均为106天,夏季炎热天数平均为45天。霜冷期最早为9月30日,最晚11月21日,一般在11月中旬,解冰最早在1月7日,最晚为4月24日,一般在3月份,冻结天数为3193天。冻结最大深度为0.34m,一般0.15m至0.21m,最大积雪深度0.30m(1963年3月9日)。 (2) 降水量年降雨最大约为1013.6mm(1964年),最小为244.6mm(1965年),平均为700.2mm。月最大降水量为301.4mm(1982年8月),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7月份最大,为164.9mm;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4.8%。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38.1mm(1982年7月30日),历年最大连续降水日数12天,降水量达132.1mm,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79天。 (3) 蒸发量年均1951.0mm,最大为2368.7mm,最小为1583.3mm,月均蒸发量最大为293mm,(6月)、最小为81mm ( 1月)。(4) 风向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至次年4月以西西北风为主,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16m/s,西北风对本地区气候影响较大。 地震:据洛阳地震办公室资料:义马市属5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67度。曾发生地震有:1847年3月渑池地震,5级,震中烈度6度,1920年6月、1930年,1964年9月和11月先后发生4次地震,中科院将前两次鉴定为6级,1964年地震性质与前两次大致类同。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与含煤地层跃进井田地表为第四系黄土层复盖,基岩仅在一些沟谷中零星出露。据钻孔揭露,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广泛分布。下部为含煤岩系,上部为粗碎屑岩系。各系、统之间的假整合或不整合面代表了中生代以来所发生的多次地壳运动。以燕山运动最为激烈,控制了井田沉积建造的形成和形变。新构造运动,井田大面积上升隆起,形成了低山丘陵地貌景观。中生代地层划分详见表1-3。表1-3 义马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划分沿革表中南煤田149队1956-1958中南煤田104队1960北京地院豫西地层队1961中南煤田地质局127队1965-1966山 西区测队1972焦作矿院中生代课题组1982本报告采用2004时代划分时代划分时代划分时代划分时代划分时代划分时代划分J3上侏罗统K侏罗J3上侏罗统J3上侏罗统J3J白垩东孟村组中侏罗统J侏罗统J2义马统J1J2中 下侏罗统J1义马组J1下侏罗统义马组义马组下第三组底砾岩组J2延长群J1侏罗统第二组T3延长群T3谭庄组T3石佛组上段T3潭第一组下段庄组井田地层自老至新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1、三叠系谭庄组(T3)井田内揭露的最老地层,在石佛一带出露较好,总厚约563.4m,常村井田钻孔揭露的最大厚度为409m,其它钻孔多小于100m。顶部以灰黑、灰黄、黄绿色泥岩为主,夹薄煤层多达15层,不可采,富含植物化石。厚约51.50m。中上部以灰白色、灰黄色和粉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灰色泥岩、粉砂岩及薄煤层;粉砂岩和泥岩中含较多的植物化石。厚约387.50m。下部以黄色、粉红色泥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两层中酸性火山喷出岩及薄煤线。厚约124.40m。本组植物化石主要有:拉契波斯基枝胲蕨Cladophlebis raoiborskic zeiller、葛利普照枝脉蕨 C.grabuiana pan、纤细枝脉蕨 C.graciis sze、蔡耶贝尔瑙蕨 Bernoullia zeiller pan、列克勒带羊齿 Taeniopteris leclei xeiller、蟹形新芦木Neocalmites Carcinoides Harris、卡勒莱新芦木 N.carrerei(zeiller) Halle、费尔干似木贼 Eguisetites ferganensis seuard、多实拟丹尼蕨 Danaeopsis feeunda Halle、诺登斯基阿德丁菲羊齿 Thinnfeldia nordenskiloldi Nathorst、陕西似托第蕨 Todites shsnsiensis (pan)等。本组顶面有一明显的风化带,风化深度最大7.81m,一般2m,为印支运动的证据之一,上覆地层义马组与其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侏罗系(J)中侏罗统义马组(J):详见含煤地层。中侏罗统(J):为一套紫红色夹灰绿色杂色碎屑岩系。东部以砾岩为主,夹紫红、灰绿等粉砂岩和细砂岩。砾石成份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西部以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灰绿、绿灰色细砂岩、砾岩,砾石成份以石英岩为主,中下部紫红色砂岩中偶含瓣鳃及骨骼化石。底部一般有一层砾岩或含砾砂岩,富含团块状黄铁矿结核。在常村井田有个别钻孔在顶面见有风化界面,厚89.65238.31m。与J平行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上统(J3):为一套巨厚的杂色粗砾岩。东部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西部以石灰岩为主,底部夹紫红色粉砂岩,含叶肢介化石等。厚58.50579.30m,与J23呈平行不整合接触。3、白垩系(K)为一套红色碎屑岩系,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分布在16线以西义马煤田的核部,略呈盆形,地面仅有零星露头。厚0269.98m。上段为杂色粗砾岩,以青灰色为主,夹紫红色。砾石成份以岩浆岩砾岩为主,石英岩、石英砂岩、石灰岩次之。厚0185.60m 。下段为杂色砂砾岩,夹砾岩,以肉红色为主,其次有紫红、青灰等色,具韵律层理和交错层理,分选性差。主要成份为岩浆岩及石英砂岩,其次为石英、化长石等,泥质胶结。厚0110.40m。4、第三系(R) 为泥灰岩,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各老地层之上,略带肉红色,多以同生砾石为主,发育有蜂窝状洞穴。局部地段底部为粗砾岩,砾石成份以石英砂岩、石英岩为主。厚027.25m 。5、第四系(Q)顶部为土壤层,具针状孔隙;上部为褐红色粘土,局部为粉砂质含钙质砂姜;中部为灰黄色砂质粘土及褐红色粘土,含钙质砂姜及湖泊相螺壳;底部砾石层以石英砂岩、石英岩、岩浆岩砾为主,局部为粘土砾卵石层。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各地层之上,厚026.00m。二、岩相组合特征:前已述及,中生代侏罗系义马组为本区含煤沉积,煤系厚度较薄,最大厚度仅百余米,但却赋存着厚巨厚煤层多层。含煤沉积发育在近东西方向的聚煤拗陷中,经过后期改造,仅保存在义马向斜之北翼,沉积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变薄,含煤层数合并并减少。义马组地层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为一东西向狭长的山间盆地,是典型的陆相含煤建造,跃进井田位于现存盆地的中东部,煤系下部由河流相构成,中上部则为湖泊相、湖滨三角州相、沼泽相。相结构随煤层分叉到合并,由复杂到简单。相旋回类型下部为河流湖泊型,中上部为湖泊型。其岩性、岩相及其沿走向、倾向的变化见图1-4、图1-5。图1-4 跃进矿27勘探线义马组岩性岩相剖面图图1-5 跃进矿义马组走向岩性岩相剖面图三、煤层形成机理 跃进井田含煤两组,其分布特点是北部煤层分叉多,向南先后合并于2-1煤,其成煤次序由旋回结构可知,在义马组沉积早期,聚煤盆地内河流发育,沉积了河床和河漫滩沉积物,在河流发展后期,在河漫滩相之上,广布了沼泽与泥炭沼泽,为成煤创造了先决条件,由于泥炭堆积速度和地壳下降速度长期保持均衡,形成了厚巨厚煤层 2-3煤层。2-3煤成煤后期, 由于井田深部地壳下降速度加快,形成的凹陷被湖水淹没,沉积了JK1黑色泥岩之湖泊相,直接覆于2-3煤之上, 而井田北部地壳下降速度相对较慢,沉积了湖泊三角洲相,细粒砂岩为2-3煤之顶板。 湖泊三角洲之细砂岩为第二、第三次成煤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当利于沼泽、泥炭沼泽形成时,继而形成了2-2煤和2-1煤层。之后,地壳下降速度再次加快,2-1煤之上被湖水淹没,沉积了JK1黑色泥岩与中深部的泥岩连成一片,全井田处于湖水之下,二煤组沉积至此结束。 湖泊发展至后期阶段,湖水逐渐变浅普遍沼泽化,但聚煤作用大为减弱,旋回厚度变小,仅形成了局部可采煤层,即一煤组,后因地壳上升,一煤组煤层部分遭受剥蚀,在井田平面分布上显得残缺不全。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本区位于洛河支流南涧河流域,渑池义马不对称向斜的北翼,低山丘陵地貌,沟壑纵横,冲沟发育。南涧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一带,于洛阳兴龙寨并入洛河,全长约104km,流域面积约576km2。据以往有关资料,该河最大流量约为1446.5m3/s,最小流量0.5m3/s左右。1972、1982、1992、1994、1995年发生断流,为一典型的山区河流,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是山区行洪的主要河道。该河流自西而东横穿跃进井田浅部,流经井田长度约4km,其流向自西向东与煤系地层走向基本一致,1982年在该区段测得最高洪水位为429.19m。本区西北部由中低山构成二级分水岭,标高7481463m。南涧河南岸有一近东西向高地构成的三级分水岭,标高520670m,该分水岭南北翼的地表水经发育密布的冲沟分别汇入洛河和南涧河。地表被厚度不等的黄土和红色粘土所覆盖。基岩露头零星分布于山梁及冲沟中,不利于大气降水渗透补给。 一 含水层1、 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本井田厚015.0m,岩性以砾、卵石为主,根据其成因可分成二类:一类以冲洪积为主的河床、河漫难相沉积,一般厚011.36m,分布于河床漫滩之中,以砂砾为主,砾石多为浑圆状石英岩、石英砂岩及岩浆岩等,最大砾径达0.4m,与南涧河水相沟通,接受南涧河补给较强,据千24号孔抽水试验成果:q=0.301L/s·m,K=3.76m/d,静水位标高+442.10m,受南涧河水位影响较大,单井出水量为1020m3/h,富水性中等,水质为HCO3Ca型。另一类是以风化残积卵砾层和坡积角砾层为主的沉积,厚02.0m,以基岩风化残积物为主,有时混杂粘土及砂姜。主要分布于南涧河的阶地及井田南部丘陵地区,上覆黄土及红色粘土,与基岩风化带构成同一含水层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下降泉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0.132.51m,水质为HCO3-Ca型,水温13°15°C。富水性较弱。2、第三系孔隙裂隙及岩溶潜水承压含水层井田内厚0-21.25m,平均8.70m,呈条状不连续分布,泥灰岩具同生角砾状结构,蜂窝状溶洞发育。砾石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砾组成,多为钙质胶结。水质为HCO3-Ca型。据抽水试验成果:q=0.0434 L/s·m,K=1.097m/d,静水位标高+477.98m,水温13°15°C,水质HCO3Ca型,富水性弱。本层在露头处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第四系覆盖区与第四系底部卵砾层水交替剧烈。3、白垩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含水层厚0-269.98m,平均132.78m,井田内大面积发育。岩性上段以杂色粗砾岩为主,厚0-185.60m,平均75m,泥质基底式胶结,部分为铁钙质胶结,胶结松散,成分以圆次圆状岩浆岩为主,砾径1624mm;下段以肉红色砂砾岩为主,钙泥质胶结,成分以长石石英岩为主,一般粒径310mm,具韵律及交错层理,厚110.4m。该层分布于16线以西,略呈盆型不整合于侏罗系上统砾岩之上。在3406、3103、2701、2103号一线沉积较厚,向西侧变薄,剥蚀边界在3404、3308、3101、2905、2703、2601、2507、2003及1602孔以南。据延深勘探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该层循环液漏失量均小于5m3/h,富水性弱。水位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年变幅在0.40.6m之间,泉流量季节变化大,在0.2392.631L/s之间,水温15°C,水质为HCO3Ca型。本含水层主要靠零星露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上覆第三系泥灰岩、砾岩水的补给。4、侏罗系上统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本井田厚38.50-579.50m,平均372.12m,全井田分布,岩性以紫红、青灰色为主的粗砾岩,钙质胶结,砾径3264mm,砾石成分东部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岩浆岩、石灰岩次之;西部以石灰岩为主,石英岩、石英砂岩及浆岩岩次之。呈次圆状圆状。据3201号孔涌水试验成果:q=0.06260.178L/s·m,K=0.201.470m/d。静水位标高+472.34+498.65m,水温15.5°C,水质为HCO3Ca型。钻进中冲洗液消耗量一般为35m3/h,有26个层段漏失量超过泵量(15m3/h),浅部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其次为深部第三系泥灰岩及砾岩水的越流补给,补给水源不充沛,富水性较弱。5、侏罗系中统厚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本井田厚13.30-154.38m,平均81.42m,岩性以中粗砾岩为主,砾岩成分为次圆状圆状的石英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其分布呈东厚西薄、浅部厚、深部变薄的现象。砾径3264mm,最大300mm;受沉积环境影响,在垂向上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砾岩层在井田内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据邻区3402号付孔抽水试验成果:q=0.0056L/s·m,K=0.012m/d,静水位标高+439.96m,水质为HCO3Ca·Mg型,水温18°C,富水性弱。下部砾岩层分布相对稳定,厚1.90-75.4m,平均40.00m,东厚西薄。井田内有2601、2602、2703、2905和3002等孔,在本层钻进时,冲洗液全部漏失。据邻区3402主孔抽水试验:q=0.00071L/s·m,K=0.0004m/d。静水位标高+450.335m,水质为HCO3K·Na型,水温12°C;中部则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组成一稳定隔水层。本层在零星露头处承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和南涧河水经河漫补给,其次为上统砾岩和本层上部砾岩水越流补给。6、侏罗系中统义马组底砾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厚0-46.4m,平均10.00m,本井田厚0.80-27.45m,平均8.69m,岩性为浅灰色钙质胶结的砾砂岩及砾岩,分布不稳定,砾岩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砾径1664mm,多呈次圆状圆状。在2029线沉积较厚,在30线及F16断层下盘沿断层带附近相变为含砾泥岩及粉砂岩。在33线两侧砾岩成为2-3煤的直接底板。本层在矿井采过程中多处揭露而无水。据邻区抽水试验资料q=0.000219L/s·m,k=0.00055m/d。静水位标高+444.55m,水温13°C,水质为HCO3K·Na型,富水性较弱,对矿井开拓无威胁。本含水层主要接受上覆的上、中统砾岩水经过断层破碎带越流补给。二 隔水层1、第四系隔水层本井田厚023m。由黄土、红色粘土和砂质粘土组成,红色粘土和砂质粘土中含有团块状砂姜。除基岩露头外,区内广布。黄土中含有白色淡水螺壳,多分布于丘陵的低洼处,覆盖在红色粘土之上,黄土柱状节理发育,红色粘土塑性强,隔水性能良好,阻隔大气降水对基岩的直接补给。2、侏罗系中统中部隔水层:井田内厚30.94-109.35m,平均74.75m,由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等组成,在自然状态下,阻隔了本统上下砾岩层的水力联系。3、侏罗系下统2-1煤层顶板泥岩隔水层:本井田厚5.00-43.55m,平均19.26m,灰黑色、致密,具水平层理,局部夹粉砂岩薄层,井田内沉积稳定,仅在西部剥蚀变薄。当下伏煤层开采后,冒落带的发育使该层失去隔水性。4、侏罗系中统义马组2-3煤底板隔水层厚14m左右,由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组成。井田内分布不稳定。5、三叠系上统延长群隔水层 根据区域资料,厚度大于1700m,井田内没有钻孔打穿该隔水层,仅1604孔在F16断层上盘揭露本层较厚,厚度大于215.62m。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粒砂岩互层为主,间夹深灰色泥岩,本群为侏罗系下部良好隔水层。由于F16断层的作用,使得本井田煤系地层与对盘延长群隔水层对接,组成南部隔水边界。 三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各含水层在区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承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冲沟中,含水层露头还接受洪水期地表水的补给。在侏罗纪煤系中,上、中统砾岩含水层部分露头上覆涧河河滩,长年接受涧河水的稳定补给,且沿倾向顺层迳流,其中一部分排泄到矿井中。矿井生产观察发现,采空区上方地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表塌陷裂隙,承受大气降水汇流补给。四 断层的导水性根据实际揭露的断层情况,F2-4、F2-7、F2-8等断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滴渗水现象,一般水量23m3/h,延续时间不久即干枯。说明这些断层的导水性均较弱。 F3断层由常村矿延深至本矿,据常村矿井下揭露,平行于F3断层的派生裂隙成束状产出,裂隙宽14cm,互相贯通,一经采动影响,储存于裂隙中的水会突然涌出开成突水,常村矿一三采区两翼工作面的数次突水事故即为F3断层引起。在F3和F8断层的交汇处,断层带的导水性可能会增强。F8断层的支断层F8-1、F8-2位于浅部,井巷工程揭露后,虽然渗水量不大,但水量稳定,说明有较稳定的补给水源。补给水源可能为南涧河水或基岩风化带水。由此可以看出,断层在本井田内是含水层水渗入井巷的主要通道。断层的错动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断层破碎带具有一定的含水能力和导水能力。五 矿井主要充水水源1、大气降水当开采低洼处且埋藏较浅的煤层时,大气降水往往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水源。开采高于河谷处地表的煤层,它往往是唯一水源。大气降水的渗入量的大小,与矿区的气候、地形、岩性、构造等因素有关,当其成为矿井涌水水源时,一般是有规律可寻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矿井涌水的程度与矿区降水大小、降水的性质、强度和延续时间有相应关系,降水量大和长时间降水对渗入有利,因此矿井涌水量亦大。(2)矿井涌水量随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涌水量高峰出现的时间则往往后延。(3)大气降水渗入量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减少。即同一矿井不同的开采深度,降水对矿井涌水的影响相差很大。2、地表洪水该矿自1959年投产以来,至1982年前从未发生大的突水事故。1982年由于洪水经东井采空区溃入矿井造成重大淹井事故。3、该矿及相邻矿老空水跃进矿北部、西部与千秋矿相邻。千秋矿西二下山采空区位于跃进矿六采区上山方向,19651988年间回采,2-1煤、2-3煤积水标高229.5320m,原积水量约55万m3。经石河滩小窑及该矿的排水,预计仍有水量约30万m3。该采空区与跃进矿的井田隔离煤柱约200m。在该采空区西侧有新建联办矿,如果该小窑破坏井田隔离煤柱,将给矿井带来严重灾害。跃进矿东部与常村矿相邻。常村矿西二下山采后积水约40万 m3,积水标高40310m,与跃进矿以F8断层为界,相距约50m。该采空区西侧有小窑香山矿和香峰矿,一旦小窑将两矿采透,会将采空积水引入,给跃进矿造成威胁。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 顶板条件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2-1煤层和2-3煤,在18线以东及井田深部两层煤合并。合并区煤层仍称为2-1煤。1、2-1煤顶板伪顶多为薄层状细砂岩,厚00.3m,一般随煤层的回采而冒落。局部为复合伪顶,厚0.81.2m,在井田的东部采区较为常见。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厚5.0043.55/19.26m,全井田普遍发育,分布较稳定,且有自西向东变厚的趋势。该泥岩成分均一,岩性致密,性脆,具水平层理,含FeS2 结核,构造裂隙不发育。据1807、2703号孔及常村矿井下采样试验成果:该泥岩比重为25302760kg/m3,容重23402610kg/m3,抗压强度为14044312Mpa,抗拉强度为49284Mpa。回采工作面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据开掘实际资料得知,直接顶板垮落步距为23m,端面顶板允许暴露面积为34m2,允许暴露时间小于2小时。故该泥岩顶板应属于级顶板。老顶岩性为较坚硬的砾岩,厚度大。在泥岩偏薄的浅部,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530m,二次来压步距为2025m,为级老顶;向深部和东部因泥岩厚度大于35倍采高,老顶来压不明显,为级老顶。2、2-3煤顶板伪顶为炭质泥岩,粉砂岩,厚00.5m,随采随落。直接顶板多为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及泥岩,厚024.54/6.7m。其中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具缓波及楔形交错层理,含植物化石及碎屑,构造裂隙不发育。据2703号孔及常村矿井下取样试验结果获得的砂岩容重2600kg/m3,平均抗拉强度为137.2Mpa,平均抗压强度为3714Mpa。泥岩容重为2392kg/m3,平均抗拉强度为98Mpa,平均抗压强度为1450Mpa。因此,在泥岩地段属级顶板,随采随落,便于管理;在砂岩地段属级顶板,需人工放顶。 二 底板条件2-3煤底板岩性较复杂,由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等组成。总厚度0-40.85m,平均23.3m,自东向西逐渐变薄,至32线以西尖灭;2-3煤的直接底板岩性变化为砾岩、含砾粘土岩及砂质粘土岩。据1801、2703、3503号孔及常村矿井下取样试验:泥岩比重26202770kg/m3,容重23902550kg/m3,抗压强度1813Mpa,抗拉强度106.2Mpa 。2-1煤的底板即2-3煤的顶板,前边已叙述。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巷道变形和底鼓等现象,尤其是当直接底板为泥岩、含砾泥岩时,由于其岩性松软、见水易胀,底鼓问题就明显的较为突出。三 瓦斯 根据化验指标和历年测定数据,确定本矿为低瓦斯矿井,见表5-1。相对瓦斯涌出量一般在35m3/t左右,最高达7.87m3/t。表5-1 跃进矿历年瓦斯鉴定结果表年份相对瓦斯涌出量m3/t鉴定结果备注年份相对瓦斯涌出量m3/t鉴定结果备注CH4CO2CH4CO219613.26低瓦斯19834.688.62低瓦斯19621.84低瓦斯19844.207.50低瓦斯19634.78低瓦斯19852.424.86低瓦斯19640.584.12低瓦斯19861.915.32低瓦斯19652.9714.35低瓦斯19873.273.04低瓦斯19664.1613.35低瓦斯19885.019.65低瓦斯19671.803.60低瓦斯19895.7615.18低瓦斯1968未鉴定19903.295.35低瓦斯19693.4010.30低瓦斯19911.433.00低瓦斯19700.915.44低瓦斯19923.227.61低瓦斯19712.564.10低瓦斯19933.346.68低瓦斯19722.976.00低瓦斯19942.296.04低瓦斯1973未鉴定19955.4210.16低瓦斯1974未鉴定19967.4212.92低瓦斯1975未鉴定19977.8714.35低瓦斯19765.505.40低瓦斯1998未鉴定19776.8012.00低瓦斯19994.058.90低瓦斯19784.309.00低瓦斯20003.165.10低瓦斯19795.7313.20低瓦斯20011.272.16低瓦斯19803.087.25低瓦斯20021.071.93低瓦斯19815.308.30低瓦斯20030.942.21低瓦斯19824.1512.45低瓦斯20041.692.64低瓦斯井下实测资料表明,在断层附近瓦斯相对涌出量变化大。2-1煤层和2-3煤层相对涌出量都有向深部增大的趋势,但也有反常现象。在延深勘探区曾于18个钻孔中采取2-1煤和2-3煤瓦斯样25个,沼气含量0.03 1.35cm3/g,可燃质一般低于1cm3/g;沼气成份占0.2564.33%,属瓦斯风化带。在2-1煤和2-3煤的合并区中,沼气含量明显增大。综上所述,本井田虽属低瓦斯矿井,但在厚煤带、井田深部及断层附近,瓦斯含量均会增大,特别是三者兼有处。因此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四 煤尘本矿在1981年曾取煤样委托原重庆煤炭研究所鉴定煤尘的爆炸性,获得2-1煤的煤尘爆炸指数为8,2-3煤为47.14%。 五 煤的自燃本井田在延深勘探阶段利用煤芯样进行煤的自然倾向性鉴定,其结果见表煤层名称 着火温度着火温度降低值T(C)煤的自然倾向性等级原样氧化样还原样2-1煤28626732861很易自然2-3煤31228032949很易自然二煤31226432864很易自然 跃进矿煤炭自燃发火严重,自然发火期一般为13个月,最短20天。自然倾向性等级均属1级,应采取预防措施为宜。 根据义马侏罗纪厚煤层综采面自然火灾的规律及防止措施的研究(王正木,1997年),随着综采面由一次采全高的煤层向特厚煤层转移,自然发火将会更加频繁,成为威胁综采面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且是推行放顶煤综采的拦路虎。对综采面煤层自然应以防为主,采取可靠措施,形成完整工艺,消除导致没自然的原因,如黄泥或类似材料灌浆工艺,阻化剂防治煤层自燃工艺,注氮预防煤自燃等。 千秋矿曾于14022回采工作面开展了成功的均压灭火(南社平,竺光明,2000)。曾分析认为采空区漏风是造成自然发火的主要的原因,要改变漏风方向,使有害气体向小煤窑方向流走,就必须增加工作面的绝对压力。为此,在14022工作面进风巷打一道带风门的木板墙,墙体上嵌入一台局扇作为供风源,风门用作行人。同时,在工作面回风巷安设一调节风门,一提高工作面的绝对压力,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后,工作的有害气体明显下降,而且工作面采空区火源逐渐熄灭,从而是工作面生产实现正常推进。目前矿井已经建立了黄泥灌浆防灭火系统,灌注浆液水土比为3:15:1。多年的实践证明,

    注意事项

    本文(义马煤业集团跃进煤矿没初步毕业.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