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陀思妥耶夫斯基专题.ppt

    • 资源ID:2097146       资源大小:3.68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陀思妥耶夫斯基专题.ppt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19世纪的伟大小说家,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之一。实际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鲜明的斯拉夫派倾向,对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持否定立场,而一生致力于探讨人性在基督教信仰上的复归。,肖像,那半俄罗斯农民的面庞,半罪犯的面容,扁平的鼻子,神经质地抖动着的眼脸,以及埋藏其下的小而锐利的双眼,还有那高贵、漂亮的前额,以及讲述着无际的苦难、深不可测的忧郁、不良的癖好、无限的怜悯和不可遏制的嫉妒的富于表情的嘴巴!这是一位患有癫痫病的天才,单是他的外表就足以昭示许许多多的东西:有袭击着他的大脑、奔腾激越而近乎疯狂的浪涛,还有他的抱负、他的巨大的努力,以及由于灵魂的偏狭而生发出的病态的意志。,生平与创作年表,1821年11月11日,生于医生家庭 1834年,进入莫斯科切尔马克寄宿学校学习 1837年,母亲去世 1838年,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 1839年,父亲被杀 1843年,获工程兵少尉军衔,分配到工程局绘图处工作 1844年,辞职 1845年,发表穷人、二重人格。一夜成名 1847年,参加彼得舍夫斯基小组 1849年,被捕,12月22日凌晨7点,遭遇假枪决 1850年,流放西伯利亚,1854年,当列兵 1857年,与玛利亚·德米特里耶夫结婚, 1864年,妻子病故 1859年,退伍。出版死屋手记 1861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1764年,地下室手记 1865年,罪与罚 1866年,赌徒 1867年,与安娜结婚 1868年,白痴 1870年,群魔 1875年,少年 1878年,卡拉马佐夫兄弟 1881年1月27日,逝世。,作家故居,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医生家庭,有着明显的市民背景,1843年毕业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但仅在工程局绘图处工作一年,便离职从事文学创作。1849年因参与社会主义小组活动遭到逮捕,被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回彼得堡,并逝世于此。,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8-184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学习。,沙皇保罗一世曾在军事工程学校遇刺,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一块恐怖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曾以彻夜苦读来驱赶内心的恐惧。,陀思妥耶夫斯基1844-1845年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创作了成名作穷人。,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信仰空想社会主义,于1847年加入了进步的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鲍克洛夫广场。彼特拉谢夫斯基的住所就座落在这里。,希尔之屋。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白夜。1849年4月23日在此被捕。,假死刑,由于参加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的活动,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处死刑。 在临刑前的一刻,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改判苦役。,服苦役,1850-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苦役四年,又在边防服兵役五年。,近十年流放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重回彼得堡,长期居住在贫民区。,马拉亚大街。 1861-1867年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罪与罚和赌徒。,斯里维查斯基之屋 这里肮脏不堪,满目赤贫。1873-187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居住。,木匠巷 这里有许多贫民出入的小酒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这儿居住。这也是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生活环境。,米勒糖果店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人物生活的场所。,尼可尔斯基市场。 白夜的主人公曾在这里散步。,米勒糖果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人物生活的场所,创办杂志及“土壤派”理论,六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哥哥一起创办了时间(1861-1863)和时代(1864-1865)杂志,宣传他的土壤派理论。 他认为,贵族和平民无法沟通,平民缺乏接受革命的基础,即没有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题的出路只有忍耐、顺从和笃信宗教。此后,他皈依了宗教,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186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办杂志欠债,险些被送进债务人监狱。一位债主这样侮辱作家:“你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我要让你看看,一个小小的德国店主,能把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送进监狱。”,彼得堡,陀思妥耶夫斯基博物馆,穷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片断,海明威认为蒙克呐喊的灵感 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评陀氏,茨威格和布贝尔曾就19世纪的哪位作家仍然是人类思想的领袖这一问题争论了整整一个通宵。尼采、托尔斯泰、左拉还是雨果?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在他们的名单上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另一个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 社会批评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米哈依洛夫斯基残酷的天才,索洛维约夫称陀氏为“上帝的先知” 米哈依洛夫斯基根本看不到什么“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一个有独创性的,以精致的研究见长,体现着巨大文学兴趣的大作家” “有三种因素使深深吸引着他:对整个现存制度的敬奉、个人说教的渴望和天才的残酷性”。,高尔基,“这是无可争辩的、毫无疑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天才,但他是我们的恶毒的天才。他非常深刻地感觉了、理解了、并且津津有味地描写了被丑恶的历史、艰苦而屈辱的生活所培养起来的俄国人身上的两种病症:彻底绝望的虚无主义者的残酷的淫虐狂,以及和这相反被压溃的、被吓坏的、能够欣赏自己的苦难、幸灾乐祸地在大家面前和自己面前津津乐道这种苦难的一种人的被虐待狂。”,叶尔米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论(1956),“陀思妥耶夫斯基否认在现实的客观历史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到出路,看不见前途有一线希望,于是开始在当时国内社会政治的与经济的落后状态的理想化中寻求解脱。他达到了斯拉夫派的说教,宣扬俄国的特殊道路,左西玛式的神圣的平静,这种说教是用来拯救世界免于资本主义的恐怖和革命的震荡的。他对资本主义脓疮的揭露,是一种从反动的空想的立场出发的批评:实质上,这是一种把历史拉向后退的企图。”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矛盾,从美学和诗学的观点看来,就是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对一切主题作社会的解决及社会的说明的意图,另一方面是离开社会的解决及说明而遁入形而上学的领域里去,或者遁入孤独的病态的灵魂的地下室里去的意图,这二者不得不促成作家的作品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倾向之间的斗争。”,20世纪的其它重要著作,列维尔采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1912) 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192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著述(1935) 叶尔米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论(1956) 弗里德连捷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1964) 社会学的评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批评路径,因为它确实揭示出了作家针对现实做出的深刻思考,比如下层民众的生存问题、俄罗斯社会出路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危机问题等。从这样的角度尽管可以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探索,但也证明着作家巨大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二 现代性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高潮:20世纪初期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其当时的社会批判意义,还在于他对于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的探究,即,在他的作品中存在着一个现代性的维度。当整个欧洲历史进入到神权被颠覆的时代,上帝死去了,人应当如何生存,就成为现代性视野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对宗教意义的关注,就俄国而言,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面临的现代性一个集中问题就是重建上帝。有一批哲学家在这一时期从不同的领域转入对宗教意义的关注。于是,他们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找到了对宗教问题探讨的重要资源。 弗谢沃洛德·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家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之兄)写了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1881),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并宣称:“如今在这黑暗的日子里,他显得是如此不可或缺。当然,他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驱散这笼罩着我们的阴霾,但他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向上帝之国的道路”。,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写了三篇纪念文章(1881、1882、1883),阐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意义:“他所爱的首先是人类活生生的无处不在的灵魂,他所信仰的是,我们都是上帝的人类,他相信的是人类灵魂的无限力量,这个力量将战胜一切外在的暴力和一切内在的堕落。他在自己的心灵里接受了生命中的全部的仇恨,生命的全部重负和卑鄙,并用无限的爱的力量战胜了这一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所有的作品里都预言了这个胜利。,在灵魂里,他看到了能够冲破人的任何无能的神性力量,因此,他认识的是上帝和神人。上帝和基督的现实对他来说就在内在的爱和宽恕一切之中,他把这个宽恕一切的天赐力量当作在人间外在地实现真理的王国的基础来宣传,他一生都在等待这个王国,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王国。” 在索洛维约夫兄弟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正是作家本人所宣称的“美能拯救世界”的形象写照。在他们的批评中,作家对恶的描写被淡化了,而作家的基督理想则被强化和突出出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宗教哲学家及神学家,一,对上帝存在及人类神性的肯定,即,人类只要皈依上帝就能激发起自身所固有的神圣本质,从而在“神人”耶稣的感召下走向天国。 二,对西方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及“人神”化倾向的否定,即,人试图靠其理性能力自我成神而背弃上帝的行为,是导致这个世界陷于危机的根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罗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传奇”(1894年)、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2年)、别尔加耶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1923年)、洛斯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基督教世界观(1945年)等。,托马斯·曼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作家是在极度失望的情形下描绘了一幅上帝死亡的图画,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一个丧失了本质的世界,尽管他充满了宗教情愫,但并不妨碍他对这个世界持“存在主义”的态度。 托马斯·曼就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相提并论:“罪恶的我重复这个词,为的是指明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个人所患疾病的心理相似之处。前者为后者所深深地吸引,称后者是自己的伟大的导师,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放荡不羁,狂热的、不加节制的求知欲,以及宗教的,亦及凶恶的道德主义它被尼采称为反道德主义,都是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加缪西西弗的神话,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了一个存在主义的世界:“他坚信人的存在是彻头彻尾的荒谬,这荒谬并不崇信永生”。“大概没有人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能赋予荒谬的世界如此令人可亲又如此令人肝胆欲裂的幻象。”,考夫曼 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列为第一篇,并加以评述,可见是将其视为存在主义的源头。 “陀斯妥也夫斯基在书中所创造的角色是传统基督教里所谓的那种罪恶的人物,但是他既不相信原罪也不相信上帝。在他看来,人的自我意志并不是罪恶的,它只是偏离了理性论者的看法,以及那些把匀整结构估价得比丰富的个性内涵更高的人的看法而已。诚然,陀斯妥也夫斯基自己是一个基督徒,我找不出什么理由把陀斯妥也夫斯基看做存在主义者。但是我认为地下室手记的第一章是历来所写过的最好的存在主义序曲。”,舍斯托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1903年) 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年),早已做出过存在主义立场的论断,这也为西方人对人类现代生存境遇荒谬性的思考带来了启迪,但也正如韦勒克所说的,他们“只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灾难和衰败的启示录式的幻象而忽视了他的乌托邦思想和乐观主义”。,三 罪与罚的社会及文化意义,皮萨列夫为生存而斗争(1867),“我所关注的只是这部小说中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尽管他认为罪与罚中作家的政治立场是错误的,表现出反抗性的缺乏,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作家的巨大艺术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并且认为,作品客观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苦难现实。 皮萨列夫详细分析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过程及其“犯罪有理”的理论,指出:“这种理论无论如何不能被看成是犯罪的根源,正如不能将病态的幻觉看成疾病的根源一样。这种理论仅仅是构成表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软弱和智能歪曲的形式而已。这种理论乃是当时苦难现状的直接产物,拉斯柯尔尼科夫不得已要和这种令他忍无可忍的现状进行斗争。”,叶尔米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论,“长篇小说的客观内容是这样:如果停留在这个社会的基础上,停留在它的现实和意识的界限内,就完全不可能找到任何人类的出路。在描绘赤贫,对人的凌辱、孤独,不可忍受的生活苦闷的骇人听闻的画面里,整个人间的痛苦好像在呼吸着,直对你脸上谛视着。人不可能在这样的社会里活下去!”,弗里德连杰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小说的全部内容就是在艺术上证明,拉斯柯尔尼科夫关于强者有权奉行自己特殊的道德准则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步步地迫使他的主人公终于确信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作家表明,拉斯柯尔尼科夫关于强者有权迈过客观道德准则的一系列思想实际上不是使人变得崇高,而是戕害了个人,使个人身心俱毁。” 强调作品最本质的社会内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小说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和思想深度阐明了与资本主义对人的命运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有关的、广泛综合各个方面的种种问题,表明了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是既有害于社会又有害于个人的破坏力。”,宗教批评,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从人类神性的角度来看待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一形象: 拉的行为自始至终是一种向着精神世界的超越性努力,尽管这种努力有着背弃神灵的倾向,但同时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探索人类舍弃肉体皈依灵魂的途径。 拉斯柯尔尼科夫始终向往着精神升华,才可能在杀人之后进入心灵的惩罚,并最终皈依福音。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意向性地找到了对人的理解,从而把自己的思想赋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从人与上帝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评价拉斯柯尔尼科夫: “混沌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并不像斯塔夫罗金或伊万·卡拉马佐夫那样是个谜。他所处的还是人的命运的阶段,在斯塔夫罗金和伊万·卡拉马佐夫之前的人妄用自我意志的过程中,相对并不复杂。拉斯柯尔尼科夫本身不是谜,他的犯罪才是谜。人跨越了其界限。但妄用自我意志尚未背离人类本性的根本形态。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和拉斯柯尔尼科夫只是提出了问题和谜。” 犯罪之谜:每个人均由上帝赋予了“自由”,但人既可以利用这自由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而拉斯柯尔尼科夫显然还处在人对自由的选择阶段,不幸的是他妄用了上帝赋予的自由,夸大了自我意志,因而走向了犯罪。因此,自由对于他而言就成为“奴役”,“他们的悲剧就是自由的颂歌。” 他忽视与他人平等的权利,而自认为是天赋异禀的特殊人类,有权跨越现实的规约,甚至有终止他人生命的权力,从而走向犯罪。但当他杀死他人的时候,他其实同时也杀死了作为具有神性自由的自我,因而给他自身带来了灵魂的惩罚。这也就是罪与罚这部小说的根本要义。,德赖因哈德·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如何看待权力意志的?我们知道他的论点:个人或集体的利益追求,在通常手段不起作用时,便会诉诸暴力。在这种情况下,弱者能够联合起来反对这个世界的强者,并在斗争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当利益原则得到普遍承认时,必然会出现阐释权力思想的哲学。洛赫维茨基曾经指出,在拉斯柯尔尼科夫创立其理论之前,罪与罚的其他主人公卢任、斯维德里盖洛夫等已经根据这个理论的原则行事了。”,美莉莎·克纳普 根除惯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形而上学(1996),文化批判立场: 俄国的近代文化从18世纪以来就受到西方科学体系的影响,而这一科学体系所建立的法则则与俄国文化中的宗教法则形成对立,它在整个欧洲19世纪的技术理性统治时代在俄国的年轻一代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称是那个时代怀疑论的产儿。 罪与罚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功利主义的社会物理学与传统基督教价值之间的冲突”,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的根源是西方的科学法则形成的惯性。 肯定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复活的意义,提示了女主人公索尼娅在复活中的拯救作用。“在罪与罚中,世俗生命对自然法则的颠覆以及对惯性的灭绝,是通过信仰和爱心这种启示性力量实现的。”,尼采在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罪与罚后,曾感慨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发现对于我来说远比斯丹达尔的更为重要。他是唯一一个让我在心理学方面学到东西的人。” 许多批评家对罪与罚的关注往往从其细腻的心理分析着手,无论是社会学批评的皮萨列夫还是宗教批评立场的梅列日科夫斯基,无论是否赞同作家本人的社会理念,对其在心理刻划方面所达到的深度都给予充分肯定。,四 罪与罚艺术形式的意义,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理论” 为解读罪与罚中作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归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复调理论强调,复调小说的主人公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不受作者立场的左右,复调小说是全面对话型的文体样式,并且其对话始终处于未完成之中,它没有作者的统一意识,或者说,作者的意识就体现在未完成性的对话这一形式上。 巴赫金从复调理论来看罪与罚,揭示出,不能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思想等同于作者本人的思想,是复调的表现形式赋予了他的思想以独立的声音,作者尊重并关注这种思想,借此展现出由这种思想所揭示的社会及人类自身的问题。 因此,从一方面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对背弃上帝的“超人”理论给予强烈关注,从另一方面说,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复调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他的平等对话的哲学理念。,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巴赫金针对托尔斯泰的“独白小说”提出。大意为:陀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 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 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更多的阐释视角,俄别洛波尔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同时代的哲学思想:人的概念(1987年)、 加林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1997年)、 塔拉索夫未被阅读的恰达耶夫,未曾与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基督教思想与当代意识(1997年)等; 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与研究丛刊至2004年已出到第17辑,其研究角度也多在我们所说的这些领域之内。 英马尔科姆·琼斯的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1990年)、 美哈里特·穆拉夫的圣愚: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与文化批评的诗学 (1992年) 尼娜·珀利堪·斯特劳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1994年) 伊琳娜·帕佩尔诺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1994年),

    注意事项

    本文(陀思妥耶夫斯基专题.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