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 全套课件.ppt

    • 资源ID:2121948       资源大小:4.17MB        全文页数:20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政治思想史 全套课件.ppt

    西方政治思想史,绪论,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当前学术界的观点,政治的要素,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什么是政治思想,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如何理解,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理性思考和解释 组织国家 依据什么原则组织国家以及把国家组织成什么样子?(1)Power和Right在社会各集团间的分配 (2)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管理国家 如何有效地运用权力以实现政治目标,是统治手段和方法、“治国之道”,(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政治思想史 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主要线索 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 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 价值判断或选择 回答“怎么样”,(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关于“西方” 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 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意义,(一)深入而完整地了解人类历史 (二)提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三)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 (四)准确认识西方的政治文化与生活 (五)政治学的基础,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一)一般研究方法 承继性与当下性整合 历史性与逻辑性统一 多元分析维度并重 横向与纵向相结合 普适性与本土性协调,(二)具体学习方法,快乐学习 研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提问意识 (三)关于其他 笔记 考试 教材,关于教材,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桂琳: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乔治·H.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四、如何认识和学习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个中心 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两个交叉 政治与历史的交叉 理想与现实的交叉 三个层面 整体层面 高度层面 深度层面,四个要素 时代背景 个人经历 面临问题 解决方法,五个步骤 通史 断代史 国别史 专题 背景知识 相关学科,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制度 与政治思想的特点,一、古希腊: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一)“希腊”含义 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小亚细亚沿海、黑海、意大利南、西西里岛 (二)政治思想伴随城邦出现而产生 原始时代没有政治思想 利益分化、阶级对立、公权出现 以城邦为核心的政治思考产生,二、城邦制度的形成与特征,城邦形成 公元前二千年,希腊人建立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野蛮的多利斯人使文明倒退 公元前128世纪,巴尔干半岛部落迁徙 公元前86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 公元前54世纪,希战与伯战后,城邦衰落 公元前42世纪,希腊化时代来临,城邦特点 地理特点 社会结构特点 制度特点 小国寡民的规模 多元的政治格局 公民自治的团体 发达的公共生活 公民的政治文化 直接的民主制度,三、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一)政治思想的特点 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二)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第二节 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一、荷马与赫西俄德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神谱与工作与时日 二、早期立法家 来库古 梭伦,三、早期自然哲学家,(一)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米利都、毕泰戈拉、爱利亚、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 (二)对西方政治观念的贡献 理性思考的开端与求知传统 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 逻各斯和自然法 自然秩序、均衡与和谐 社会正义,四、智者,(一)产生与派别 (二)基本政治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国家产生于约定 法律是人的约定 自然高于法律,五、苏格拉底,(一)苏格拉底的政治人格与影响 西方哲学与科学理性主义创始人 使哲学关注从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二)政治思想特点 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 知识即美德 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国家,第三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时代背景 出身望族 两大经历 游历雅典 创立学园 三部巨著 (公元前427347),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战争情景,二、国家理念城邦现实的逆反构思,(一)“理念”与“现象” (二)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 (二)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 (三)理想国中国家理念 始于正义,终于正义 城邦的本质和内在精神 整体主义传统,三、社会分工与正义,(一)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 农民、手工业者军人哲学家 (二)等级划分的合理性 灵魂三要素:理性激情欲望 希腊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三)等级划分的依据 质地说,四、“哲学家”治国论,(一)对社会现实和城邦政体的反思与批判 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二)哲学家的特点 高超的智慧 真实的知识 完美的德行 绝对的权力 (三)小评 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 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 反民主的、极权的,五、改造城邦和改造公民的方案,(一)“哲学家国王” (二)“擦洗”人性 (三)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 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 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 倡行教育、净化城邦文化 重人治、轻法治,六、法律篇与“二等好的理想国”,(一)法律篇是立法活动的总结 政治化说修正说实施说 (二)特点 从神的国降为人的国 法律至高无上 “夜间活动委员会” 实行混合政体 放弃公有、承认一夫一妻制 实行三个等级: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七、柏拉图的整体主义评说,(一)整体主义的特征 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 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 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评价 抵制消极的个人主义因素 个人主义的对立物与孪生子 现代极权主义的始作俑者,第四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时代背景 出身外邦 以师为靶 游历生活 创立学园 政治学 (公元前384332),二、理性的研究方法,(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 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 (二)创立政治学 (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 历史和经验自然科学实证发生学 (四)独特的分析途径 基本元素宏观整体,三、城邦的本质,(一)溯源法:城邦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体 人家庭村社部落城邦 (二)分解法: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公民的是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 公民平等城邦民主,四、政体研究,(一)政体的界定 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二)区分政体的标准 政府的目的 掌权者人数 (三)具体划分六类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四)政体的特性与基础,五、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一)温和的整体主义 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二)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三)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 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 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六、民主与法治思想,(一)民主的依据 集体智慧优 “集体性能”强 公民参与利于城邦稳定 (二)理想的民主政治 中庸原则 混合政体 以中产阶级为基础,(三)法治的两层内涵 已成立法律获得普遍服从 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是良法 (四)法治的优越性 法律由多数人制定,体现多数人智慧 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七、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 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 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 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 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 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第二章,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基本内容,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 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学派 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五、基督教政治思想,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一)社会背景 城邦制度衰落 帝国时代来临 种族与文化交融 政治由强权维系 (二)思想特点 个人与国家疏远 公民权扩大 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 个人主义萌发 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 世界主义思潮兴起,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 (一)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41270) 倡导幸福与快乐 追求社会安全与灵魂安宁 不参与政治;寻求友谊 国家产生于契约 正义在于互利,(二)犬儒学派,第欧根尼(前412324) 批评文明制度 反习俗的生活方式 苦行与禁欲 反习俗的政治主张 推崇世界国家,安提斯泰尼(前445365)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 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三)斯多葛学派,芝诺(前336264) 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 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 忽略家庭,重视城邦和谐 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 (一)波利比阿,(前210128) 希腊人,出身名门,行政长官,后客居罗马,思考罗马政治,著作历史 将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融合 政体循环思想 混合政体主张 提出分权与制衡理论,(二)西塞罗,(前10643) 出身骑士,任执政官,捍卫共和传统。传承斯多葛派思想,总结罗马共和国制度。著论共和国 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突破城邦界限 强调法律作用 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 人类自然平等,政治是所有人的政治,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一)产生权利(Jus)概念 法律的目的就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 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 (二)引进并发展了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 高于现实法律 (三)权利思维方式 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 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五、基督教政治思想,(一)基督教政治思想特点,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 双重的政治忠诚 信徒的精神自由与平等 (二)奥古斯丁“双城论” 人之原罪与上帝恩典 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 国家的工具性 国家与教会的关系,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基本内容,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背景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背景,(一)基督教地位确立 公元2世纪,向王权靠拢 311年,加列里阿“宗教宽容敕令”禁止迫害 313年,“米兰敕令”宣告合法 325年,基督教大会召开,奠定基础 337年,君士坦丁受洗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钦定罗马国教 5世纪末,日尔曼统治者先后皈依基督教 756年,法兰克宫相丕平赠教皇土地,建教皇国 8世纪末,查理曼承认地位和特权,征什一税,基督教一统天下: 思想上,教义按封建尺度修整,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经济上,拥有欧洲13的土地,教皇是最大封建主 组织上,按照封建等级制建立森严的教阶制度,教会成 为以教皇为中心,遍布欧洲的国际组织 政治上,拥有自己领土内的特权,司法权独立 文化上,摧毁了古典文明,罗马传统与日尔曼传统结合,(二)日尔曼人的到来 以私人效忠为基础的人身依附 民主传统 尊崇法律及法下王权观念 建立分封制 继承基督教文化传统 被罗马法征服,发现“公共权力”观念,(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依附于基督教神学而存在 国家角色一降再降 关注点由公共权力转向私人契约 政治理论的荒原,第二节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一)政教关系的实质,人,灵魂,肉体,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宗教生活,世俗生活,教权,王权,一仆二主格局,教权,王权,教徒或臣民,(二)政教关系的三种模式,王权压制教权 教权压制王权 教权与王权分离与并立,教权,王权,教权,王权,教权,王权,(三)教权派政治思想,尼古拉一世(858867) 教会独立,国家不得干预教会事务 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 教会高于国家,教皇至高无上,教会永不犯错 英诺森三世(1981216) 教会是完整社会,基督掌管世界 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 “两剑论”,王权服务于教权,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一)生平与时代(12251274) (二)主要思想 信仰和理性 教会和国家 国家的起源与目的 政体理论 法的性质与分类 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的思想,(一)城市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出现 城市是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市民是一个新的等级 市民具有自由的身份和相对平等的地位 市民拥有公民资格,受城市法律保护,拥有参政权 市民精神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直接源头 公民观念的复苏构成近代民主的萌芽,(二)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三)马西略政教关系论 (四)市民与农民异端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批判,第四章,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关键词,民族国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马基雅维利,布丹,路德,加尔文,反暴君派,空想社会主义者,第一节 16世纪西欧社会背景,一、民族国家兴起 新航道与新大陆的发现,促进欧洲商贸空前发展 生产力和大市场的发展,受到传统封建格局的阻碍 反封建与反教会具有统一性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借助王权来促进民族国家统一 民族国家建立之初,伴随着冲突与战争,二、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酝酿,15世纪兴起,16世纪鼎盛 意大利彼脱拉克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发端 个人走出神学的阴影,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个体 理性和经验成为政治思考的依据,三、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个人信仰自由的引申 资产阶级试图摆脱国外教皇国干预的努力 倡导教俗界限分明,教会势力削弱,国王地位上升 推动农民和平民的反封建斗争,最终被扩展为政治和社会的革命运动 民众提出反对一切封建压迫,要求社会的普遍平等,四、政治思想的特点 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具有世俗性 由神学政治观转向权力政治观,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政治思考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以发展个性、倡导进取精神的个人主义为伦理基础 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 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是当时政治思想的共同选择和重要内容,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一、生平与著作 二、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人性恶 国家产生根源 决定国家兴衰 统治权是国家根本问题 法律与军队是统治权的基础 政治与道德分离,(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赞赏罗马共和政体 君主专制是最现实政体 只是临时措施 (三)君主的统治方法 不受道德约束 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目的 应使人们恐惧 随时抛弃承诺 三、评价,第三节 路德与加尔文,一、路德政治思想 因信得救 否定教会中介 主张廉价的民族教会 两个政府理论 主张君主制,二、加尔文政治思想 预定论 取消教皇与主教 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 教俗权界分明 主张贵族制,第四节 布丹,一、生平与著作 二、主要政治思想 (一)国家理论 历史国家观 家庭是国家的基础 公民权服从主权者 国家目的是保护物质福利,(二)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本质 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性 立法权最为重要 主权之上有神法和自然法 主权不得侵犯财产权 (三)政体理论 国家类型与政体形式 以主权者人数与权力行使方式为标准 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国家兴衰的自然原因,第五节 反暴君派与空想 社会主义者,一、反暴君派 浩特曼 莫耐 鲍埃西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 莫尔 康帕内拉 安德利亚,第五章 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社会背景,一、资本主义发展与动荡并存 资本主义经济纵深发展 各国矛盾冲突加剧 宗教战争频繁 期望国际秩序和平稳定,二、科学与哲学显著发展 自然科学发展(天文学、物理与数学) 新哲学出现(培根与笛卡尔) 三、政治思想世俗化 从人的经验和理性出发 理性主义兴起 自然法复兴 契约论流行 权利政治观建立,第二节 格老秀斯,一、生平 15831645 论海上自由 战争与和平法 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 近代国际法奠基人 开创“论证体系”时代 主权学说的发展者,二、自然法学说 理性与意志是法的基础(自然法、人类学和神法) 自然法源自理性,高于神法 “自然法是正确的思想所下的命令,它按其是否符合于理性,指出一种行为本身是否具有道德根据或道义上的必然性。” “自然法是固定不变的,甚至神本身也不能更改二加二,必等于四,不能有其他可能;凡是内在地为恶的,也不能不是恶。” 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自然权利 “自然法是使人得以正当地占有某一特殊的权利,或可以做某一特殊的行为因为我们的生命、躯体、自由仍然是我们自己的,而且除了干了显然不公正的事,也是不容侵犯的。” 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人类社会的结合力,评价 孤立的个人没有成为政治学说的唯一基础 更多倡导个人道德义务,尚未提出天赋人权观点 “为每个人的利益而成立的权利,是私有而低劣的,国家为着公共利益而对个人及其财产所提出的要求,是崇高而优越的” 自然法实质是“一种强迫我们去做正当事情的道德行动的规则”,三、政治学方法论 先天的论证方法(依据人类本性) 后天的论证方法(参照普遍事实,借助理性推论) 开创了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 “我所关注的是,把有关涉及验证自然法的事实,联系到某些基本的概念上,而这些概念是不证自明的。只要你仔细地注意到它们,那么自然法的原则本身就是明确清晰的,几乎和我们借助外部感官所感知到的东西一样明确。”,四、国家与主权理论 国家的产生 热爱社会生活的本性 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主权具有内、外两个层面 “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 否定人民主权,主张君主主权 人民选择政府形式的行为不可逆 主权是主权者的私权 政府的目的不仅限于人民的福利,五、国际法思想 国际法的目的在于和平 改变了古代的万民法 “万民法”:近代意义的国际法 国际关系的公法通则,第三节 斯宾诺莎,一、生平与著作 16321677 神学政治论 伦理学 重释圣经 无神论 最早提出思想自由 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二、自然权利观 自我保存是人之共性 理性是人性基础 理性指引人们保护自然权利 三、社会契约论 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从社会到国家 国家的统治权以人们订立契约时转让的权利为基础,是社会中的最大权威 国家权力要强有力,借助恐惧来统治社会 否定君主制,赞美民主制,倡导贵族共和制,四、思想自由权 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每个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能转让也不可放弃 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方法 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 人在行动上要守法,第四节 普芬道夫,一、生平与著作 16321694 法理学基础 自然法和万民法 二、主要思想 自然义务理论 “两个契约”理论 相对主权理论,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霍布斯,洛克,宪政,分权,社会契约,自然法,君主专制,法治,财产权,思考题,英国缘何成为宪政的故乡? 英国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英国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是什么? 英国革命时期都有哪些政治派别?各自的主张为何?,英国缘何成为宪政的故乡?,英国君主制集权程度高 英国贵族阶级较为开放 “大宪章”开创了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 等级议会增加了限制王权的实质内容 胡克倡导法治:君权必须服从法律 柯克提出君权仅限于行政权力,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一、社会背景 宪政传统深厚 社会结构改变 阶级矛盾激化 宗教冲突加剧 政治斗争相对保守,二、政治思想的特点 财产权问题是出发点和归宿 国王与议会关系是中心内容 限制王权、君主立宪是核心主题,三、各派主张 保皇派 菲尔麦 长老派 查理一世、劳德 独立派 弥尔顿、哈灵顿 平均派 利尔伯恩 掘地派 温斯坦莱,第二节 霍布斯,一、生平与著作 1588-1679 近代政治学的阐发者 “现代人之父” 唯物主义者 借助几何学建立政治哲学体系第一人 论公民 利维坦,二、国家学说 自我保存、利已主义是基础 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 自然法引导人们行为 国家由契约产生 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三、主权学说 主权强大而广泛 主权至高无上 主权不可分割 主权不可转让 国家权力的专制性,四、政体理论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 君主政体最好 三种政体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权力行使的方式不同,保卫和平和安全的便利程度不同 反对法治,拒绝分权 极端的专制主义 ?(参照教材评论),五、人民的权利与主权者的义务 自由必须遵守法律 首次倡导经济自由 自我保存是基本权利 主权者义务: 保护好政治权力 维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 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第三节 洛克,一、生平与著作 16321704 发扬近代自由与宪政传统 诉诸理性为政治理念之根基 美法革命的理论资源 论宗教宽容 政府论,二、清理政治思想 批判保皇派的君权神授和父权论 倡导政教分离 系统阐释信仰自由 反思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三、自然权利学说 自然状态是“自由”状态 财产权是最基本的自然权利 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四、政府起源与目的 政府由契约产生 政府权力的工具性 政府最重大的目的是保护财产,五、法治与分权 必须依法行政 约束和限制政府权力 依靠分权来实现法治 政府专制的产生和结果,思考题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点,相同点 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权利等 不同点 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政体理论、政府目的、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第四节 弥尔顿和哈灵顿,弥尔顿(16081674) 哈林顿(16111677),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一、专制王权、贵族与第三等级 二、经济、社会与科学的发展 三、理性王国与人道主义,四、政治思想的特点 平等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 政治思想世俗化倾向显著 人权与民主是基本主张,第二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各个流派,一、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 百科全书 爱尔维修 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 霍尔巴赫 袖珍神学与自然政治论 二、重农学派 魁奈 魁奈经济著作选读 三、社会学派 孔多塞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四、空想社会主义 梅叶 遗书 摩莱里 自然法典 马布利 马布利选集,百科全书派政治思想特点,1、坚持唯物主义、历史主义和无神论 2、批判宗教神学及君主专制制度 3、启用功利主义阐述国家和法治的基础 4、倡导人的各项基本自由 5、借助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起源 6、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7、倡导法治,反对人治 8、主张革命权,但更寄希望于改革和教育,第三节 伏尔泰,16941778 出身中产阶级 因针贬时弊两度入狱 剧本惹祸被迫流亡英国 深受英国文化熏陶 归国后投入启蒙运动 哲学通信被查禁 隐居西雪庄园15年 再度流亡,定居弗尔奈 “启蒙运动之父” “启蒙泰斗”,一、神学批判思想,理性具有无上权威 “傻子遇上骗子” 主张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 二、自由思想 自然法是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根基 自由仅仅是,也只能是个人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权利 自由包括人身、言论、出版和信仰自由 推崇英国的法律制度,三、平等思想,平等包括人身、权利、法律和经济平等 平等的最大威胁是特权阶级 不平等源自社会分工及人的能力差异 批判卢梭的不平等源自私有制 四、开明君主制 国家实质在于是否能有效保障自由、平等和正义 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开明君主制是最理想政体 温和的社会政治发展观 晚年转向共和制度,第四节 孟德斯鸠,16891755 出身贵族 青年时研修法律 继承伯父爵位和庭长之职 波尔多科学院院士 出版波斯人信札,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游历欧洲,长居英国 归国后思考法国现实 罗马盛衰原因论 论法的精神,一、法与法的精神,受自然法学派影响较深 法有狭义之法与广义之法(必然关系、理性与规律) 法包括三大体系:自然法、人为法和神为法,“法的精神”是 法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及法的自身体系的关系的总和 法的文化 法赖以建立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根基 法合理运作的外部环境,二、政体理论,政体划分的标准是权力行使方式和掌权人数 政体分为三种 民主政体品德 共和政体 贵族政体节制 政体 君主政体荣誉 专制政体恐怖 政体受政体原则引导 共和政体令人向往,但君主政体最可取 以中间权力防止专制:贵族、教会和法院,三、分权制衡理论,发展洛克的分权理论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三种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立法机关分贵族院与平民院,受行政机关否决 权制约,何时召集由行政机关决定 行政机关为执行机关,可以通过反对权参加立 法,有权阻止立法机关的专断 司法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违宪监督权,四、政治自由与宪政理论,反专制、保自由是内在线索 自由是无价之宝,不能买卖 人身自由是前提,言论自由是标志,财产自由是基础 三权分立是政治自由的保障 法律引导国家走向自由,宪法则提供制度保证,五、地位与影响,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国家与法理论的奠基人 历史主义、经验与实证的研究方法 对法美革命影响巨大 分权与制衡理论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精髓,第五节 卢梭,17121778 小资产阶级思想家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幼年生活动荡 14岁开始流浪 青年时期相对平稳 论科学与艺术成名 晚年受迫害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爱弥尔社会契约论,一、平等理论,平等思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 批判封建特权制度 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平等的辩证之法 平等的三个层次 生而平等 财产占有尽可能平等 法律面前权利平等,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服从自己本人”:社会契约论最大的特点 社会契约论的两张面孔 努力调和自由与服从 公意理论的提出 国家是一个道德整体 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在矛盾 国家权威VS个人自由 思考题:与霍布斯、洛克的不同点是什么?,三、公意与人民主权学说, 公意:理性剃刀下的完美意志 公意的困境 人民是主权者 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 公民权利:主权的界限 思考题 与霍布斯、洛克的不同点是什么?,四、自由与民主理论,自由:政治权利的优先原则 公意与人民主权为保障自由服务 从政治民主到社会民主 直接民主优于间接民主 民主政府的理想,五、法治思想,法律是国家的动力 法律是公意行为 立法者是全体人民 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 法律划分为四类 政治法、民法、刑法、风俗与舆论 政府是法律的执行机关,六、卢梭的影响,卢梭思想的内在矛盾 感性与理性 悲观主义与乐观理想 追求现代与崇尚自然 美、法革命的福音书 德国思想界的精神之师 影响中国思想进程,第八章,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特点,一、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 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政治上分立与自治 缺乏封建传统 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 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二、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 18世纪初,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是主要矛盾 1775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787年,据“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建立联邦政府 保守派与激进派就土地所有、政府形式展开论争 民主党与联邦党分庭抗礼,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 两大主题: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 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追求幸福 政治目标: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第二节 潘恩,17371809 独立战争的启蒙思想家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生于英国贫穷工匠家庭 积极投身美国革命 参加人权宣言起草 被雅各宾派投入监狱 重返美国后受联邦党人攻击 常识 人权论 林中居民的信札,一、美国独立思想,美国脱离英国的必要性,是核心思想 区别社会与国家 国家是一种“必要的邪恶” 批判英国的君主制度 坚决主张美国脱离英国 人民革命是铲除封建君主专制的唯一方法,二、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一)政府分为三类: 僧侣控制的政府 基于迷信 征服者的政府 基于权力 理性的政府 基于社会共同利益与权利 (二)理性的政府是受宪法控制的政府 宪法先于政府存在 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宪法是人民的、而不是政府的决议 宪法是政府建立的原则,(三)理性的政府是共和制的政府 增进人们的幸福是共和制政府的宗旨 共和制有三个原则:公利、公正和代议 代议制是共和政府最自然、最好的组织形式 选举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实行普选制,三、人权理论,反对柏克的主张 基于人的天赋权利,人民有革命权 天赋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基础 公民权利是天赋权利的一部分 人同时拥有天赋权利和公民权利,第三节 杰斐逊,17431826 出生于种植园主家庭 26岁当选弗吉尼亚议员 受托起草独立宣言 1779年,当选弗州州长 驻法公使,国务卿 民主派代表人物 英属美洲权利概述 弗吉尼亚笔记,一、自然权利理论,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 财产权不属于自然权利 政府基于被统治者同意取得正当权力 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权利 人民拥有革命权 政府应注重宪法、法律和制度的改革以应对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而不是靠镇压,二、民主自治思想,(一)代议制与人民自治 反对联邦党人对君主制的迷恋和大国不宜民主制的主张 坚持卢梭的民主原则,吸收洛克的代议制思想,倡导代议制民主共和国 主张扩大民主参与,限制总统权力 人民自治是代议制的基础和保护 人民自治以个人自治为前提,(二)保障人民自治的原则 限制中央政府的行政和司法权力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层层分权制度 人民参政原则 普选权是人民参政的基本前提 人民监督是人民参政的重要手段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保护少数人权利 防止财产权侵犯人民权利,第四节 汉密尔顿,一、生平与著作 17571840 1787年宪法主要起草者,“宪法之父” 联邦党创始人之一 英格兰贵族 美国建国初期的活动家 致力于制宪活动和政权建设 联邦政府财政部长 联邦党人文集主要作者,二、性恶论与精英论,人的情感是国家一切动乱、贫穷、软弱的根源 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是和平的保障 一切社会均可划分为两大阵营:少数和多数 富人和血统高贵的人富于理性和善于决断 由精英统治的国家可能遏制民主政治的轻举妄动,三、分权与制衡思想,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批判共和政体,认为国会权势太大后果严重 修改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限制议会权利 议会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 给予行政首脑和司法机关以更大权力 承认议会对总统的弹劾权,民主党与联邦党的分歧,第九章,19世纪德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特点,一、19世纪德国的社会背景 政治结构松散,渴望国家与民族的统一 经济发展缓慢,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软弱,具有两重性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专制制度与体制未变,二、政治思想的特点 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以中庸的立场解读革命思想,“法国革命理论的德国式表现”,将社会的进步理解为理性和道德的发展,将现实政治要求解析为软弱空洞的道德原则 实现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成为政治思想的重要课题,“民族精神”是统一的根源与力量 从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中认识国家本质,发展国家学说,第二节 康德,一、生平与著作 17241804 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 哥尼斯堡大学讲授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 后转向哲学和社会科学 一生致力于教学与著述 一生未离开过家乡 受卢梭影响较深 政治权利原则、论永久和平 道德形而上学,二、伦理学说 道德不是建立在经验上,也不是幸福或快乐上 真正的道德是“善良意志”的体现 人的行为不能根据个人意志,而要遵守“道德法则” 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也叫“绝对命令” 人是目的,而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人愈自由就愈能遵循道德法则行动,道德就愈发展;一个人愈按道德法则行动,道德愈发展,人就愈加自由 道德是内在而自觉的,而法律是外在而强制的,三、国家学说 契约是国家建立的基础,但国家并不真实存在 国家是抽象“绝对命令”要求的结果,而非人的需要产物 国家权力源自公民的自由意志 国家的目的并非是公民幸福,而是维护法律秩序 人民对国家统治只有服从义务,没有反抗权利 坚持整体主义国家观 权力行使重于政体形式,注重分权制衡,反对人治 将共和制国家作为理想目标推致彼岸世界,四、永久和平思想 永久和平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和道德善 永久和平是人类的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和平的实现不能靠弱肉强食,而是各国平等携手建立国家联盟,第三节 洪堡,一、生平与著作 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 受洛克、卢梭、康德的影响较深 多任外国公使 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反对政府控制大学和新闻检查 由于政见不合,被首相解职,结束政治生涯 关于国家政治结构的思想 论国家的作用,二、自由与个性 人是一切政治问题的核心 自由是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个性的培育、维护与发展是自由的必要条件 强调个性的崇高价值 倡导人类追求与公民生活方式的最大可能多样化 三、国家作用的范围 国家干预只能为了公民的自我发展 政府存在必要,但强大的政府权力是极大威胁 国家的目的只能是保障安全,除此之外皆应禁止 反对国家干预社会公共事务 个人自由应免于国家干预,第四节 黑格尔,一、生平与著作 1770-1831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 出身税务官家庭 18岁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与哲学 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校长 年轻时拥护革命,老年时转向保守,赞美君主专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政治思想史 全套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