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1基本条件1.1 抗病性1.1.1 花叶病毒病抗性:每年人工接种鉴定对弱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需达到中抗及以上,对强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需达到中感及以上。1.1.2 灰斑病抗性:每年人工接种鉴定品种抗性级别需达到中抗及以上,田间自然发病需达到中抗及以上。1.1.3 胞囊线虫抗性:每年人工接种鉴定品种抗性级别需达到感病及以上。1.1.4 菌核病:每年田间自然发病率需W30%。1.1.5 根腐病抗性:每年田间自然发病品种抗性级别需达到中感及以上。1.1.6 病毒病:每年田间自然发病需W3级。1.2 抗倒性每年参加试验的品种2个以上(含2个
2、试验点倒伏23级,面积230%的停试停审;1个试验点倒伏23级,面积250%的停试停审;1个试验点倒伏24级,面积220%的停试停审。1.3 生育期每年参加试验的品种2个以上(含2个)试验点成熟期晚于对照品种24天的品种停试停审。1.4 纯度每年参加试验的品种两点田间纯度小于98%,停试停审,对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分子检测。1.5 底荚高度品种底荚高度28厘米。1.6 一致性和真实性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W2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24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的,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3、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的,视为相同品种处理。2分类条件2.1 高产稳产品种2.1.1 丰产性、稳产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种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0%,且单年增产23.0%;有效点数不低于2/3,增产试验点比例270%。抗胞囊线虫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普通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0%。2.1.2 品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第I11I积温带品种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总和平均259.5%,且单年258.5%;第WVI积温带品种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总和平均259.0%,且单年258.0%。2.2 高油、高蛋白品种2.2.1 丰产性、稳产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
4、种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0%,且单年增产NLO%;有效点数不低于2/3,增产试验点比例260%。2.2.2 品质高油品种:粗脂肪平均含量222.0%,且单年22L0%。高蛋白品种:粗蛋白质平均含量245.0%,且单年243.0%。2.3 耐盐碱品种2.3.1 丰产性、稳产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种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0%,且单年增产21.0%;有效点数不低于2/3,增产试验点比例260%。2.3.2 耐盐碱性盐碱田间模拟鉴定PH值=8.590,成株率级别为高耐及以上,耐盐碱指数级别为中耐及以上。盐碱室内模拟鉴定,芽期、苗期耐盐碱级别为2级以上。2.4 特殊类型品种特殊类型品种包括黑大豆、绿大豆、小粒豆、芽豆、鲜食大豆、高油酸大豆、低致敏大豆、无腥味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大豆、高异黄酮大豆、耐密大豆、稀植大豆、饲用大豆等品种。增加特殊品种类型、特殊类型品种审定标准由专业委员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