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ppt

    • 资源ID:2263199       资源大小:673.51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ppt

    石油炼制与化工技术进展,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工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高科技范畴。它不仅直接通过生产高质量、多品种、专用或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为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服务,而且提供配套的专有技术,起到增加功能、提高产量、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作用,是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优化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 近年来,精细化工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外不仅发展速度很快,而且行业规模也越来越大,21世纪初精细化学品的销售额在化学工业的销售额中的比例超过60%,精细化工业已成为国际化工行业的发展重点。,国外精细化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伴随20世纪 50、60年代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起步、奠基阶段; 1973年、1978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虽然给石油化工行业以巨大的冲击,但也促进了精细化工快速发展阶段的到来,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大石化公司产品中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所占比例急剧增加;近年来,世界各大石化公司经过业务重组,精细化工正在逐步向专业化、相对集中阶段过渡,在国际市场上对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带有明显垄断性的优势,并向亚太地区进行资本、技术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的精细化工,无论是市场上还是技术上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是综合要考虑市场、原料和技术等因素,并以市场为前提、原料为基础、技术为关键,其发展模式包括依靠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精细化工、以特种技术为基础发展精细化工、以及以市场为基础研制适销对路的精细化工产品。 目前世界各大化工公司都加大了技术开发创新的力度,以加快开发具有优异性能或特种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和革新传统工艺,重点发展生命科学和健康化学品,面向IT时代的工业电子化学品,基于纳米的功能化学品,分离膜,生物酸制剂,特种涂料,高性能催化剂等新领域的精细化工产品 。,精细化工产品及生产技术国外现状,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正处在发展和调整时期,精细化工产值在化工总产值中的比重2004年已达到 44.08 %。中国已建成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有一万多家,精细化工已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正在形成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的行业体系,并且某些行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石油精细化工生产以吉化集团公司、抚顺石化公司、兰州石化公司、辽阳化纤公司等企业为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以下优势领域: 以C4、C5、C9分离应用及石油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基础的精细化工有机中间体; 塑料及橡塑助剂; 农药,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香料等; 高档有机溶剂; 加氢催化剂及化工催化剂。但与发达国家大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在精细化工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总体上看,中国石油在精细化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基础,通过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原料和占有的市场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可以在催化剂、工业表面活性剂、有机合成中间体、橡塑助剂、润滑油添加剂、油田化学剂、水处理剂等方面形成具有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精细化工产品及生产技术国内现状,中国石油所属相关企业具有充足的各种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公用工程基础设施齐全,并可有针对性地开发能在公司内消化的精细化工产品。因此,中国石油近年来加大了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的力度,在橡胶、塑料助剂,精细化工中间体,生态农药,环境友好水处理剂,油田化学品等方面形成系列产品与技术。,中国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进展,橡胶助剂,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采用高性能的助剂是获取高档橡胶制品的决定因素之一。目前世界最大的橡胶助剂生产厂是美国和荷兰联营的Flexsys公司、德国的Bayer公司、美国的Uniroyal公司和斯洛伐克的Petrimex公司,其橡胶助剂总产量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2001年,世界橡胶加工行业对橡胶助剂的需求量约为 70万t/a,2003年需求量约80万t/a。橡胶助剂需求量中防老剂占52%,促进剂占37%,其他助剂占11%。 我国有橡胶助剂生产厂家约80家,总生产能力为15万t/a,品种约200种。其中,硫化促进剂主要品种有促进剂M、DM、CZ、TBBS、D、 TMTD、TETD、TMTM、NA-22、ZDC、PX等;防老剂主要品种有4020、4010NA、4010、RD、BLE、SP、264、MB等;加工助剂有防焦剂、增粘树脂、硫化剂、塑解剂、补强树脂、分散剂等。各种助剂的生产比例为:防老剂占52%、促进剂占43%、其他助剂为24%。我国橡胶助剂大部分产品的产量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的性能和低污染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石油拥有万吨级的促进剂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占有国内28% 的市场份额;拥有8000 t/a 的防老剂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占有国内市场近20% 的份额,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TBSI等有机化工助剂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促进剂NS工业生产技术 在密闭的反应体系中,在水相中加入少量复合的表面活性剂,控制促进剂M和叔丁胺的配比,添加复合分散剂,在微正压环境下分步滴加稀硫酸、叔丁胺、次氯酸钠进行氧化反应,制备促进剂NS,所得产品熔点105.5 ,产品收率以促进剂M计达到95%,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较低,各项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已完成小试、中试和500 t/a工业试验的开发任务,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4000 t/a工业装置软件包的设计工作 。,促进剂TBSI合成技术 选择促进剂NS与醋酸酐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抽滤得到滤饼,滤饼用酸酐进行酸洗,干燥即得成品。酸洗液和母液进行减压蒸馏,其前馏分乙酸为副产物,主馏分醋酸酐返回反应使用,釜底残留的N-叔丁基乙酰胺经高压碱液水解,可得副产物叔丁胺。促进剂TBSI的合成采用醋酸酐(既作溶剂,又作反应原料)与NS反应的工艺,具有独创性,已申请专利1项。目前,该技术已完成中试和1000 t/a工业试验的设计准备,规划2007年形成1000 t/a的生产能力。,塑料助剂,2000年,全球塑料助剂的营业额已超过160亿美元,销售量约800万t/a,亚洲是最大的消费地区,约为55亿美元,其次是北美,为45亿美元,再次是欧洲,为30亿美元。增塑剂是所有塑料助剂中用量最大的产品,全球用量近500万t/a,其中亚洲占到总消费数量的40%;其次是阻燃剂,全球用量已超过100万t/a,其中无机阻燃剂占50%左右;热稳定剂也是塑料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之一,其全球用量已超过40万t/a:抗冲改性剂的全球用量已超过50万 t/a,其中用量最大是ACR(Acrylate resin)。随着塑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和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全球塑料助剂产量将继续增加,但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已十分成熟,因此今后的发展速度将基本与其GDP发展同行。 我国塑料助剂总生产能力约120万t/a,产量约60万t/a,年消耗量约80万t/a,约400个生产厂家,品种达300个。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塑料助剂工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科研和生产力量分散,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落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新功能、高效能、环保型助剂开发缓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中国石油在塑料助剂的研究与生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自行开发的抗氧剂1010、168、TNP和耐热改性剂PMI等的生产技术;拥有生产1010、1076、168的主要原料叔丁基苯酚系列产品、ACR系列抗冲击改性剂产品、已二酸二正已酯耐低温型增塑剂产品等的生产技术,近期正在加紧产品的产业化工作。,ACR抗冲击改性剂生产技术,吉化集团公司研究院以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出的具有核/壳结构的ACR系列抗冲击改性剂 。 吉化集团公司于2002年12月建成了一套10 t/a的中试装置,通过对各工序工艺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完成了中试试验,产品的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中试产品在多家用户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抗冲击强度高、透光性好的PVC透明片材,完全满足了用户的要求。该中试技术于2003年11月通过了项目验收,为工业化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各项参数,为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ACR抗冲击改性剂已建成了一套年产500 t 的中试装置,中试产品达到美国Rohm & Hass公司KM-355产品水平,经厂家应用,制造出了符合国家建材标准的双壁波纹管和门窗异型材。于2004年底完成了5000 t/a MBS及3000 t/a ACR项目的产业化。,乙醛酸法香兰素生产成套新工艺技术,乙基香兰素属广谱型香料,具有愉快的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油香味,气味幽雅清爽,其香气是甲基香兰素的34倍,具有用量少、香气足、耐高温、不变色等优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 甲基香兰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香料之一,需求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甲基香兰素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我国甲基香兰素出口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乙醛酸法合成香兰素新工艺,是由吉化集团公司与吉林大学共同开发的。该方法和甲醛法相比, 所用的原料种类少,工艺流程短,废液COD值为7000 mg/l,可生化处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工艺的环保问题,是国际上先进的工艺。在小试已经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99年被中国石油列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在吉化集团公司建设了20 t/a的中试装置,现已完成项目的全部工作 。,乙醛酸法香兰素生产技术原理,愈创木酚和乙醛酸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生成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回收未反应的愈创木酚,缩合产物在碱性条件和催化剂存在下被氧化成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酸,脱去羧基生成香兰素,再经苯萃取、减压精馏、乙醇水溶液中重结晶得到香兰素成品。 乙基木酚和乙醛酸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生成3-乙氧基-4-羟基扁桃酸,回收未反应乙基木酚后的缩合产物在碱性条件和催化剂存在下被氧化生成3-乙氧基-4-羟基苯乙酮酸,脱去羧基后生成乙基香兰素,再经苯萃取、减压精馏、乙醇水溶液中重结晶得到乙基香兰素成品。,乙醛酸法香兰素生产工艺,乙醛酸法生产甲(乙)基香兰素工艺主要由缩合、氧化脱羧、萃取、精馏、水结晶、烘干等工序组成,工艺流程简图如上图所示。 该技术具有流程短、成本低、产品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乙醛酸法香兰素生产新技术应用,吉化集团公司已采用乙醛酸法合成乙基香兰素新技术建成了200 t/a乙基香兰素工业装置,产品70%出口,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乙醛酸法合成甲基香兰素2000 t/a生产装置和再建一套200 t/a乙基香兰素工业装置的筹备工作。 该项技术已通过了中国石油组织的专家验收,2004年荣获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二等奖 。,吗啉深加工系列产品生产技术,N甲酰吗啉是目前最佳的芳烃抽提溶剂,具有无毒、稳定性高和抽提效率高的优点,而且溶剂消耗小、能耗低、溶剂回收工艺流程简单,正被越来越多的芳烃生产企业所重视。此外,N甲酰吗啉与吗啉等量配制的溶液还是甲乙酮装置的分离抽提溶剂。2003年,国内应用N甲酰吗啉作为抽提溶剂的芳烃企业有7家,甲乙酮生产企业有5家,大约需求N甲酰吗啉1000 t 。 N乙酰吗啉是高效低毒农药烯酰吗啉和氟吗啉的主要中间体。随着烯酰吗啉专利的解禁,目前我国烯酰吗啉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150 t,共有7家生产企业;沈阳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氟吗啉技术,生产能力为200 t/a,有两家生产企业,每年总共消耗N-乙酰吗啉约400 t。此外,目前新开发的天然气和合成气的脱酸性气体工艺采用N乙酰吗啉作吸收剂,该领域将成为N乙酰吗啉产品的最大应用市场。 N甲基氧化吗啉主要作为生产纤维的纺丝溶剂,用于生产高档纤维、玻璃纸和食物肠衣,也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剂,还有少量用于高档粘合剂。,吗啉深加工系列产品生产技术,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N-甲酰吗啉合成工艺采用新型多功能催化剂、新型列管式反应器、创新的分离工艺和分离设备,合成技术为国内首创。N乙酰吗啉和N-甲基氧化吗啉采用国内首创的合成及分离工艺,合成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项目的三种产品已经建成中试装置,300 t/a N甲酰吗啉装置于2003年10月25日通过了吉化集团公司验收,N乙酰吗啉 和N甲基氧化吗啉装置也于2004年11月12日通过了吉化集团公司的验收。自中试装置建成以来,共生产出N甲酰吗啉合格产品100 t,N乙酰吗啉2 t。目前已有60 t N甲酰吗啉中试产品售出,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的甲乙酮装置中作为丁烯提浓溶剂使用,效果良好 。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和产品质量最好的吗啉生产企业,利用吗啉生产装置、吗啉合成催化剂的相关技术和开发经验,成功地开发了N-甲酰吗啉、N-乙酰吗啉、N-甲基氧化吗啉、N-甲基吗啉、N-氨基丙基吗啉和N-丙烯酰吗啉等吗啉系列深加工产品,申请专利2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生态农药开发、生产及应用技术,全世界的农药市场在经过了20世纪6090年代的迅速增长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以后,经历了几年的下降期,而后逐渐步入了一个销售市场的平台波动期,近几年销售额一直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含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农药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生产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三唑类和麦角甾醇类杀菌剂、磺酰脲类和咪唑啉类除草剂等为代表的高效、安全、高效益、环境相溶性好的新品种。生物农药将日益受到重视,农药的新剂型如对环境影响小的水溶性包装材料、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干流动剂和微胶囊剂等也将日益得到开发和应用。世界新农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含氟、含杂环农药和手性农药等对环境友好的高效新农药。 中国农药产量虽居世界第二,但销售额仅占世界的8% 左右, 1999年销售额约为28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现有除草剂产品突出表现为高残留、安全性差、亩用量大(250-350 g/亩)、在土壤中存在残留时间长,影响作物轮作等弊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家一直鼓励与扶持发展高新农药品种,特别是超高效除草剂产品,在我国农药行业“十五”规划中已列为积极支持、鼓励发展的农药。 “十五”期间,吉化集团公司开发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除草剂系列新产品,不仅是吉化集团公司现有产品的理想替代品,而且也是国家积极支持发展的产品。新型农药系列产品包括有两种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即二甲戊乐灵、精喹禾灵。,二甲戊乐灵,二甲戊乐灵适用于多种蔬菜(葱蒜类、叶菜类、茄果类等)、玉米、大豆、棉花、烟草、花生及果园等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一些阔叶杂草。该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施药方式灵活、方便,适用期长,持效期长达45-60天,药效稳定,混用性强,特别适用于各种地膜覆盖作物,是理想的旱田除草剂。 二甲戊乐灵的生产工艺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1)烷化反应:3,4-二甲基苯胺与3-戊酮在加氢条件下进行烷化反应得到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苯胺 。 (2)硝化反应:上述产物与硝酸进行硝化反应得到二甲戊乐灵,精喹禾灵,精喹禾灵,又名精禾草克、盖草灵,是日本日产化学株式会社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除草剂产品。该除草剂适用于大豆、甜菜、油菜、马铃薯、亚麻、豌豆、蚕豆、烟草、西瓜、棉花、花生、阔叶蔬菜等多种作物及果树、林业苗圃、幼林抚育防除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选择性高,用量很少,每亩仅2.5-4 g,属超微量产品,是理想的旱田除草剂。 精喹禾灵的生产工艺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1)中间体合成:L-乳酸与乙醇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合成L-对甲基苯磺酰基丙酸乙酯;对氯邻硝基乙酰乙酰苯胺经氯化、醚化反应制得6-氯-2-喹喔啉氧基苯酚 。 (2)缩合反应:上述两个中间体缩合反应生成精喹禾灵产品。,油田化学品,美国商业通讯公司(BCC)的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油田化学品市场(未包含中国市场)将快速增长,市场总值将由2002年的17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23亿美元,平均年增速达6.6%。其中,钻井和开采用化学品市场份额约占76%,钻井化学品市场值将由2002年的6.33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8.25亿美元,平均增幅为5 4%;开采用化学品市场将由2002年的6.33亿美元增至2007的8.71亿美元,平均增幅为6.6%;增产促进剂市场将由2002年的2.67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3.67亿美元,平均增幅为6.6%;清理作业化学品市场将由2002年的1.0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38亿美元,平均增幅为6.7%;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化学品市场增幅将最大,为22%,即由目前的0.3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0.92亿美元。 。 在国内,为适应以低渗透、非均质、稠油和石蜡基油为主的油藏特点,满足早期注水开发的需要,预测2010年勘探用化学品、钻井泥浆、采油用化学品、集输用化学品及水处理用化学品的需求在1400 kt/ a以上,三次采油用聚丙烯酰胺、黄原胶等高分子驱油剂和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将得到重点发展。中国石油对勘探用化学品、钻井泥浆、采油用化学品、集输用化学品及水处理用化学品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开发,特别是在三次采油用特种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至今,东部油区已逐步进入采油中后期,陆上油田综合含水率已高达81.6%,平均采收率已达到32.7%。为此,三次采油已作为各油田的稳产技术开始推广应用,但由于油藏条件的差异,要求不断改善、提高精细化学品的性能,提供满足不同地质条件需要的、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依据三次采油基本原理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所需要的精细化学品。,油气田固井专用羧基丁苯胶乳合成技术,随着国内老油田的油气开采向深地层转移,4000米以上的深井数目增多,国内现有的降滤失剂不能完全满足高温深井的要求,从国外进口的耐高温降滤失剂价格昂贵,导致深井的开发成本增高 。 该技术采用以非离子乳化剂为主、阴离子乳化剂为辅的复配乳化体系,以不饱和酯的硫酸盐为功能单体,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在中温条件下,采用分批加功能单体的方式,合成了油气田固井专用羧基丁苯胶乳类降滤失剂 。 该项技术采用了不饱和酯的硫酸盐为功能单体,提高了胶乳的耐高温性能,通过采用分次加入功能单体的技术,提高了胶乳吸附自由水的能力,增强了胶乳的降失水作用;在乳化体系上,采用了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羧酸酯、烷基聚氧乙烯硫酸盐和烷基磺酸盐复配乳化体系,尤其是通过聚氧乙烯羧酸酯和烷基聚氧乙烯硫酸盐类乳化剂的作用,使胶乳在高温、高压下的化学、机械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应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已在辽河油田、胜利油田试用,并申请了2项专利 。 丁苯胶乳类降滤失剂的成功研制,增加了国内降滤失剂品种,满足了国内高温深井固井的要求,降低了油田开采的成本,推动了国内固井技术水平的进步。,超高分子量、耐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作用是调节注入水的流变性,增加驱动液的粘度,改善水驱波及效率,降低地层水相渗透率,使水与油能匀速地向前流动。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概念和技术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15年(1949-1964)的时间,1964年美国开始现场试验和工业规模的应用,1968年美国利用这项技术增产原油1000万t。原来预计2000年将因此增油1亿t/年,但是由于经济上不合算,美国现已基本停止采用聚合物进行三次采油。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油田使用1t聚丙烯酰胺(PAM),可获得增产150t原油的效益(沈平平,2001)。根据我国国情,PAM在油田中的应用仍有很大的潜力 。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针对大庆油田HPAM驱现场应用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有关超高分子量、耐盐型HPAM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功能性单体与PAM共聚合成生产超高分子量、耐盐型HPAM的聚合物产品。现场HPAM驱试验结果表明,该水溶性聚合物在实际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保留粘度、合适大小的过滤因子和良好的注入性能,油田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效益。根据我国国情,超高分子量、耐盐型HPAM在油田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国外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工业化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石油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二是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原料都取自原油,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因而也是国外三次采油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剂。此外,也有关于羧酸盐、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研究报道。 国内有关三次采油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集中在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方面。有关羧酸盐、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研究也在进行。但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石油磺酸盐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保持产品的稳定性,给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了困难。羧酸盐和改性的木质素磺酸盐同样也存在质量稳定性问题。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至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多处于室内合成和中试阶段,产品性能不稳定。国内还没有较大规模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生产厂 。 中国石油分别利用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重烷基苯馏分和石化一厂蜡裂解重a-烯烃与芳烃烷基化反应产物,采用SO3或发烟硫酸作为磺化剂进行磺化,用碱中和制得了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该系列产品经油田相关单位的测试表明,在较广泛的碱质量分数(体系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0.4%1.2%)范围内均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 mN/m,抗稀释能力较强,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浓度范围为0.10.4 wt %,产品性能稳定,与聚合物有较好的配伍性 。,三次采油新技术用精细化学品,依据三次采油基本原理,发展新的三次采油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回避、解决现有三次采油技术所用化学剂所遇到的问题。分析近年来美国进行的聚合物驱矿厂试验项目发现,技术、经济上比较成功的项目不但注重驱油的效果,而且也日益重视深部调剖所起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Tiorco 公司开发的胶态分散凝胶(Colloidal dispersion gel, CDG)深部调驱技术除使用聚合物外,同时使用大量的柠檬酸铝交联剂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了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和储集岩表面润湿性反转驱油技术,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共同支持下,室内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胜利油田、新疆油田和辽河油田进行的矿厂试验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储集岩表面润湿性反转驱油技术应用的化学剂包括:柠檬酸铝、水溶性预交联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储集岩表面润湿性反转驱油剂,其生产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 kt/a级工业化试验。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交联聚合物溶液是交联聚合物线团(Linked polymer coils, LPC)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属于高分子稀溶液,具有胶体和溶液的特性 。 LPC的平均直径为几百至几千纳米,基本形态为球形,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在多孔的油藏(水驱后的油藏平均喉道直径为几个至几十微米)中具有特殊的流动特性,可以进入油藏深部。 LPC在油藏中的流动过程中,可在岩石表面发生吸附、滞留,并在孔隙介质中的某些喉道处产生架桥封堵,以利于驱替剂驱替其他部位的原油;同时,在一定的压差下,已架桥的LPC也可以被突破,LPC会移动到前面的孔喉处,继续产生架桥封堵,因此可使油藏中由水驱形成的 “水窜通道”发生“动态堵塞”,不断地由近及远分段产生液流改向,调整、扩大驱替剂的波及剖面,将水驱、聚合物驱过程中没有驱出的原油驱替出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根据实际使用中低浓度交联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低浓度交联聚合物体系分为低浓度交联聚合物地下交联体系和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预交联体系 。 在实际使用中,低浓度交联聚合物地下交联体系中的交联聚合物线团是聚合物与交联剂在向油藏注入过程中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的 。,交联聚合物溶液深部调驱技术,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预交联体系中的聚合物微球是在工厂中通过微乳或乳液聚合技术聚合形成的,聚合物微球在水中分散后可逐渐溶胀,最终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 。 该项技术研究已就LPC的制备技术、现场注入技术和应用于高温油藏的LPC生产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获授权3项,公开2项),已在胜利、辽河、金马、克拉玛依等4个油田的6个区块单元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发展展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技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当前绝大多数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制高点已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在全球研发投入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86%,国外大石化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占60%左右,已对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形成了技术“包围圈”。 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精细化学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2008年前石化产品关税将逐步降低到位,外贸经营权将放开,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外大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大,并开始实施本土化战略,随着跨国合资公司产业延伸、市场拓展,其产品必将与国内公司正面交锋。中国石油目前的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技术开发体制与机制相对落后,科技发展及主营业务将直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由于产业布局的类似,各家都在争资源、争项目、争市场,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同业竞争问题已不可避免,竞争将十分激烈。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发展展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给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全球排放量的10%以上,随着对能源需求的继续上升,环境压力将日益加剧,精细化工行业的污染控制也被提到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精细化工行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清洁生产步伐,减少污染排放,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这必然给精细化工行业带来增加投资和成本的压力 。 面对以上挑战,中国石油精细化工企业应在现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新产品、新工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主,基础研究为辅,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成套技术,并加大中试和工程放大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实施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已有的优势产品领域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所谓做大就是进一步延伸加工,开发新产品,扩展产业链,形成系列化产品;所谓做强就是创新工艺,开发自主创新技术,使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 2. 功能化。绿色化是世界精细化工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动向,根据中国石油的原料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能化的绿色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发展展望,3. 强化精细化学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密切与用户结合。各企业要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队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加强精细化工化学工程研究,特别是精密分离技术、高效萃取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管式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以及结晶技术等 。 5. 开发新的、经济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特别是针对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含杂环、芳环、高硫、氮、磷含量的废水治理技术。 6. 重点开发医药、农药、染料及涂料等有机合成中间体,各种炼油及化工用催化剂(烷烃脱氢、柴油加氢、吗啉、甲乙酮、PP、甲基异丁基酮合成等的催化剂),橡塑助剂(增塑剂、抗氧剂、阻燃剂、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抗冲改性剂、抗静电剂等),表面活性剂及油田化学品,特种有机溶剂、洗涤剂,润滑油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长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新品种,香料、染料、复合肥,及其他具有中国石油自身优势的新产品、新工艺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发展展望,通过今后五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可望在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研发队伍,拥有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使科技在提高精细化工业务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十年发展,形成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拥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并为保障化工业务的发展、解决相关化工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注意事项

    本文(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