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2).doc

    • 资源ID:2293052       资源大小:31.0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2).doc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例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窗外树木新发的嫩芽正提醒着我们,现在已经是春季,细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最近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同学们都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 。 1、出示主题图、例题2: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出信息。同桌讨论,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1:先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      (25×5)×2=125×2=250(人)  生2:先算每组要浇多少桶水。      25×(5×2)=25×10=250(人)  2、全班交流 (1)      师:我们来观察两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结果相等。 生2:第二个算式中有括号,第一个算式中没有。 (2)猜想:是不是具备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结果都相等?这会不会是乘法中的一个规律? 生1:是。 生2:可能是。  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需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呢?(让学生先思索一会儿) 生:随便说两个算式,一个不带括号,一个带括号,算出结果,看是否相等。 师:同学们觉得呢?-可以。 师:通过一组算式就能验证吗? 生:不能,要多举几个例子。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来验证一下。 (3)学生举例。比较这几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  结论: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你说得很准确,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住这乘法结合律吗?  (4)师: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板书:(a×b)×ca×(b×c) (5)师: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忆?  生:我发明了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用手势表示。(边说边演示)用三个手指代表三个数,其中两个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乘”,第三个手指靠过来表示“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等于“先把后两个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个手指靠过来”。 师:这个记忆方法确实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对于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较之加法结合律,难度加大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比较例题,进行猜想,以及学生举出的算式实例,主动总结出结合律的概念。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 刚才我们已经验证了在乘法中确实存在交换律和结合律,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能否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1、 学生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然后同桌说说运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5 × 16 = 16 × ( )  ( 60 × 25 )×  = 60 ×(  × 8 )  125 ×( 8 ×  ) = ( 125 × )× 14  3 × 4 × 8 × 5 = ( 3 × 4 )× (  ×  )  25 × 7 × 4 =  ×( × 4 )  同学们互相讲填写的依据,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订正时重点分析最后一小题,乘法结合律并非为了用而用,更要考虑使计算简便。  2、计算      23×15×2           5×37×2    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做,并能说出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实际操作计算,进一步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从理解上升到运用。  师:运用了乘法的运算律,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 (感受运用运算定律,先计算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的乘积,使计算简便,能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计算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逐步领悟简便运算的魅力。) 3、思考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36×25        125×32学生的方法很多:36×25=25×4×9=5×6×5×6=、 (设计意图:教师不仅重视了算法多样性,也重视了算法的优化,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的作用,适时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最优算法,学生在自觉比较、批评中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好的计算方法。教师把“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能使学生学会优化方法,发展思维,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3×5=5×3               (25×5)×225×(5×2) 7×8=8×7               (12×5)×4=12×(5×4) 9×8=8×9               (35×8)×7=35×(8×7)  a×b=a ×b              (a×b)×ca×(b×c)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兴庆区第二十六小学张海燕

    注意事项

    本文(《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2).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