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人教)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doc

    • 资源ID:2332130       资源大小:89.5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doc

    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核: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cn)度      炽(zhì)烈     抑扬顿挫(cuò)    不谙(n)水性    B哂(x)笑       采(cài)邑     心宽体胖(pán)     安土重(zhòng)迁       C畸(j)形       泡(po)桐     飞来横(hèng)祸    散(sàn)兵游勇             D.侪(chái)辈     眼睑(jin)     溘(kè)然长逝     暴戾恣睢(su)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虚与委蛇           赴汤蹈火          敏于事而纳于言  B宴请          脍炙人口          义愤填赝          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          众口铄金          谈笑风生          出头的椽子先烂       D竞标          英雄倍出          蔚然成风          口慧而实不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越秀区有政协委员建议,北京路作为全市惟一的全天候步行街,应尽早              导游导购指示牌。      (2)社会广义新农村建议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               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  (3)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不容回避,中国在处理这一“历史问题”上,          的方针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树立   包涵    向来                        B树立   包含   历来       C竖立   包含    历来                        D竖立   包涵   向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确定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应为沿长江经济带、沿京广线经济带和六省确定的城市。       B德瓦提出采取激励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与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建立对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的建议。       C国家三令五申关停私人小煤窑,以杜绝相关煤矿事故的发生;但某些地方部门对私人小煤窑不加限制,导致煤坑坍塌,大量矿工死亡的特大事故。       D人们放弃使用自己的弱势语言,选择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强势语言,是为了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好地扩展个人的生存空间。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丰裕中的贫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为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相以、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加大了。既往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所致。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才将这种贫困视为只有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弊端。而像今天这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丰裕中的贫困现象是从来没有过的。伴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人类已经奠定了战胜贫困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彻底摧毁了民族国家为阻挡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所筑起的重重樊篱,最终将丰裕,与此同时,也把贫困演化为全球性的贫困。丰裕中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是丰裕与贫困的同步增长。财富原本就是为了减少和消除贫困的物质手段,财富的增加就意味着贫困的减少。但是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无不导致了当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持续增长、迅速致富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却发展无望、贫困有加。而这种丰裕不但无助于贫困的减少和改善,反而会加剧贫困甚至导致新的贫困的产生。诚然,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的本身就提供了利用丰裕去消除贫困的可能,从而向我们展现出乐观的前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如何完成这一转化。丰裕中的贫困也是处于改革开放历史新阶段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然而,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统计数字,同样是在2004年,中国还存在着2610万贫困人口。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社会进步下的贫困问题,使中国在构建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严峻考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还很薄弱,导致稍有变故就可能重返贫困。在2003年,有1460万贫困人口脱贫,却又有1540万人返贫。返贫人数竟然超过脱贫人数,这在近2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还是第一次。丰裕中的贫困已经成为中国贫困的存在形式,全局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能避免局部贫困的产生和加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同一机制运行发挥作用的不同结果,中国反贫困任重而道远。(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5下面关于“丰裕中的贫困”的完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普遍趋势是,全球经济增长下的贫困加剧。一些国家、地区等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等贫困善却在恶化。     B世界范围内和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最终成为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结果是贫富的鸿沟日益加大。     C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着因全球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极不公平。      D经济的增长与贫困的加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丰裕中的贫困所产生的背景是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6 将“既往的贫困”与“丰裕中的贫困”做比较,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既往的贫困”与“丰富中贫困”形成的原因,前者主要是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后者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本身。                                B“丰裕中的贫困”现象是从“既往的贫困”演变而来,所以,尽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财富迅猛增长,贫困还是普遍存在。     C在丰裕的社会中,财富的迅猛增长使人类有了战胜贫困的物质基础,比较起“既往的贫困”,物质资料不能满足全社会的基本需求的问题,已经解决。      D与“既往的贫困”不同的是,“丰裕中的贫困”表现形式是经济的增长与贫困的加剧同步,目前,经济的增长仍然无助于贫困的减少和改善。7对证明“丰裕中的贫困也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一观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还存在着2610万贫困人口。农民的弱势地位更为突出。        B1992年贫困农民所达到的最高收入与一般农民的收之比为1:2.45,而2004年扩大到1:4.39。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C刚脱贫的群体,稍有变故就可能得重返贫困。在2003年,有1460万贫困人口脱贫;同年,又有1540万人返贫。返贫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消除贫困的最大难点。            D在近2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返贫人数竟然超过脱贫人数,这还是第一次。“丰裕中的贫困“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贫困的存在形式。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在现阶段我国的“丰裕中的贫困“,是暂时的、只存在一个或长或短阶段内的,同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丰裕中的贫困”有本质的差别。    B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不无关系,我国“丰裕中的贫困”现象具有发展中国的特点,不只是需求不足等的问题。      C“既往的丰裕中的贫困”曾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弊端,其经济制度的弱点愈易造成分配不公,故难以利用丰裕去消除贫困。      D中国经济已经走出稀缺,迈向丰裕,人民生活有显著的改善;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确出现了和发达国家相同内容的贫困。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矧予自思:从细长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因为草堂记。(选自白氏文集有删节)注嗒(tà)然:身心俱遣、物我两忘貌。蹇(jin)剥:指遭受挫折。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峰寺间,其境胜绝                        介:处两者当中。  B墙圬而已,不加白                         圬:涂抹。C率称是焉                         称:符合。D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                         砌:石板。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      A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               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C                                    D                                                     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犹且从师而问焉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                         B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C阴晴显晦,昏旦含吐                           D郡守以优容而抚我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始,交代了草堂的由来及位置。作者将草堂建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优美。        B作者花了半年左右的盖成草堂,其格局简单,堂内陈设朴素古雅,听其自然,显示出作者的爱好和志趣。     C三、四自然段,通过人问己答,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诸景美好,使作者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D作者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酷爱,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四、(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译文:                                                                     (2)修柯戛云,低枝拂潭。          译文:                                                                     (3)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续写下联的赏析。(130字左右)(6分)看           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遂归隐。看叶在大自然中撷取了一个极普通的素材,英才苑写出一位老人特殊的生活感受。上联再现独得的生活情趣,下联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上联描写了诗人在花残春尽的时节,兴味盎然地拄杖于池塘岸侧的情景。“始宜”有点睛的妙用,一反常人伤春心态,将一个老人不因春逝而懊恼,倒觉得始有所“宜”的独特生活体验,委婉地传达出来。“向池塘”更表明春去并非无景可赏,“池塘”不就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吗?下联                                                                                                                                                                                                                                                                                                          15古诗文默写。(任先一小题作答)(6分)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下。                      ,                        。                         ,                    ,                    。                             ,                            ,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王勃滕王阁序)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李白梦游天姥 吟留别)                            ,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                        。(王安石桂枝香)    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五、(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随风吹笛林清玄       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晨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不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期间就迷途了。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不没有人家。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英才苑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磨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磨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了一声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1983年5月(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节)16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17作者说“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他让一种“关系”成为“演奏者”。结合文意淡谈你的理解。(5分)                                                                                                                    18简析文中穿插朋友“偏爱蝉的歌唱”故事的用意。(4分)                                                                              19说说“自然是没有结局的”在文中的深刻内涵。(4分)                                                                                        六、(16分)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心灵之浴简评作者在“随风吹笛”中的体验和感悟       (2)平中见奇赏析随风吹笛一文的构思技巧七、(6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生都在为社会创造的歌德,晚年曾说: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无 可抱怨。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勤地劳作,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会有哪些有益的启发呢?请根据你的某一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1D   2C   3C   4B   5A   6D   7A   8D   9D   10C   11A   12C13(1)那山寺间的风景最优美,又居庐山第一。        (2)修长的树枝摩挲着白云,低垂的枝条轻拂着潭水。        (3)(目前)还被闲职羁绊着,一些家事的拖累未完全解脱。14下联以“不如看叶”点题,接着为“池塘”补上“绿影扶疏”这美的一笔,使有别于春天赏花的“看叶”情趣,有了着落,也有了答案。“意味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景致的宜人,这枝叶疏密、光影斑驳的清景令人陶醉;一是哲理的寄托,绿叶不像春花美而生命短暂,它给人的美感或者更为长远。(续写要点:交代“池塘绿影”的美好,1分;点明“清景宜人”的意趣,2分;析出“美而长远”的哲理,2分;赏析与上文衔接且语言流畅1分。)15(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6引出悬念: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 前后照应:“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磨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语意双关: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回答两点即可。)17刻意安排:竹子是乐器,便不能再做演奏家;研究发现:竹子有水渍、竹叶有间隙,因风的作用发出尖利和细细的声音,这的确是一种“关系”。独特感受:自然之声多是独奏,多而密的竹林、竹叶才可对应“百人的交响乐团”形成交响乐章。18深化主旨,“自然的声音”令人“赞叹”,人应亲近、感悟自然;进行比较,用“万蝉齐鸣”来凸显风雨竹林之声才成交响乐,让人感受更为深刻。19艺术家感受自然并加以表现的,其境界总是静的、低的,因为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视觉与听觉双重组合,变化无穷而使艺术有“达不到的境界”。20(1)示例心灵之浴       林清玄的散文识见开阔,境界高雅,每有关于人在自然中的意义探讨。随风吹笛是其散文中颇有代表意味的一篇,叙写了他见闻竹林因风雨而成交响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次生活的偶遇,其实就是一声心灵的沐浴,一种审美的体验。作者极力想把他经验的这场“心灵之浴”的感悟告诉我们:当竹林的交响整个将人包围,人陷身“一片乐海”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近乎洗礼式的审美体验。这非同凡响的天籁,不期而遇却令人震撼、赞叹不已。由是,他以为,每个人都应感动于自然之声;反之,不能感悟自然之声的人是可悲的。作者的思悟是深刻的,他鼓舞人们走向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以沐浴心灵。在他看来,人(艺术家)总是愿意取法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的;但,艺术却有其达不到的境界。因为,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自然没有结局,一如“随风吹笛”的境遇不可重复。(这样,林清玄以不滞于物的笔触和浪漫情感,于独特的审美体验中再现了自然的感人的力量。)(2)示例平中见奇仰望苍穹,探触净土的林清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生偶遇、生活片断,看似无奇,经他巧妙地构思,每能燃烧出激情,蕴含哲理却让人感觉不出说教的意味。本文从微雨、凉风中听笛的悬疑写起,于寻常的见闻中点染上诡谲的色彩,让人猜想。接着去探寻那能够穿透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行文便合上了平中见奇的步调。当天风海雨似的“一片乐海”不期而至时,作者已借自然的平常之物再造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之境。怀着爱、追求与对人生的悲悯情怀,作者开始了奇崛的思考:重要的是,人要感动于自然,自然既然没有结局,那么涵盖生活、艺术的诸方面,其真与美的追求,何尝有个止歇。作者如此布局谋篇,来装填他的感动与浪漫情怀。于冲淡中一展倾听自然、拥抱自然的无限美好,也预留了思想的空间。平中见奇,随风吹笛就是这样一篇构思精巧的散文。Page 12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