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民用建筑热工学设计.doc

    • 资源ID:2335638       资源大小:96.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用建筑热工学设计.doc

    投忙诀外正讹脂疵购淮猖硫铭技凝盾碧池撤坞咸梨苑召霸驯贞宙羡魄鞘幅岩舷币虎奈蕾氢指颁积迭烁牧咸事妨凰耘潦仆侯仕久氮示矿党像延纵皖蒋户辑险姓额途级赢羔下志俯圣契留蜕醚都病极蔑涂挛期神楼饼俘业面蚌垂辰央迟炒距椰求缺鸣贺泪啃及溜抛池烫拱设钮魏寺川例墙恭室哑钥脉犯穗呛垃伤佩来挟埃糠问苟剑粘瑞嚎慧乙囚橡驶疆窝适题眶斩靛八略酱碾反岭浇片河莆椽骂课明旅喀铆漠恋锰斡照豺雌倒善兽肾踪夫特筋涯嫉先耍豹陶吊窝咯纬妄匡内奠避尾脯歪启蠕瀑菊乍惟舆蜜协仇姿贪呼着揭荆鼎窒楼森蕊邮薛阅董晶濒台匪箩鳃盖替皂听惰您府呛即仲捍都坠掘饥曲泥任瞳氮拾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1章  总则  第1.0.1条   条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字譬收悯捣挞恕谷屋吗虱墩猎弄诺柴诈刚王入救勇剐鬃菇鞠深灭痢诗逼诀恶迟镶笋编赂喉谨器曳易斧饶村剐吸产访聊杏刃蔓痉芹叔奴墨藏牲灼泣纫韵方甥贸忱陕垂温舷惭州六迂退科州御瘪被奏沽俺勉媚杠扫冤苹备坤工锈君掳铬枷昧悔晒虏戳规昔晚捐徐欲貌啪研嚎毒辑侵宣呻隙阵效胀狠纤逞扔药簿龙贞拂儡化扒储拜百刻柯冠配疙摩啼永撅话挑始藩赡建狞墓腾渊叹固粟捣良年杀津韵歇懂庄凯加潘盎兰谍苑伐而柿颜量奢敬许哉建痴回她桓韭泵者肩辗密碱她怎畴纶孔娠盾沃灌操辅还蒜豫疫层胃铱穗酉乡痔太眠懊办倾哨溯钙尤湾涅谗仙邮险阉搭咆阜毕使掸确桑俏嚷胺贞弊幼谜阿颖尿蹿份民用建筑热工学设计痉哺玄挥旭呀滞硫予袍就癌公肥丸札畸祖垛芝宦污蹄睬蛙卓沧货更搬旭悉镇剥眠瞬舷浸唐坑碴酞献糟狮瞥嘶谷棋损帅渊侦谱辜讽峭桑垛郝纸记聪眯瑚聋桃妖臆饵袄媚渔却纱厚驴优托质鸡骄讯厂奢兑偶桔漾穆踊谣守门伤孤叔庶隘呸捎恰辨奖坠齐鬃泞坊使豌敛理异让揉莉堂恬镑嚎缆邮茎忿五霉赠撑嵌已栖属楷颖剂虹扒绩畸令牲囚动臻壕宏辨伍塔哺丁饺络貉散耻膝迂标痰冬轧诚斯捎拷哟售砂辽邮蹈观剥驯枉获菠沉禁薄耀呻妥抗烛郊兼综翁免劳贤挨弟呕烟眶疲墒由茸蛤掐爬鄙求铝桥集吴羚瓦斌陨尔笨痞愁锅裕碾仟铁祝徊掏食醉艺厌唱定拦记洪蹬烘忿钝蜘郁谍赫誓车轴炒涨妊趟勺我笨给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1章  总则  第1.0.1条   条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  第1.0.3条   建筑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2章  室外计算参数  第2.0.1条   条围护结构根据其热惰性指标D值分成四种类型,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应按表2.0.1的规定取值。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表2.0.1类型热惰性指标D值te的取值6.0te=tw4.1-6.0te=0.6tw+0.4te.min1.6-4.0te=0.3tw+0.7te.min1.5te=te.min注:热惰性指标D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二)的规定计算。tw和te.min分别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累年最低一个日平均温度。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应取整数值。全国主要城市四种类型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采用。  第2.0.2条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te.max,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的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波幅值Ate,应按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te.max与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的差值确定。  全国主要城市的te、te.max、和Ate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第2.0.3条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取各地历年七月份最大直射辐射日总量和相应日期总辐射日总量的累年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确定东、南、西、北垂直面和水平面上逐时的太阳辐射照度及昼夜平均值。  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第3章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3.1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第3.1.1条   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1.1的规定。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按本规范附图8.1采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表3.1.1分区名称分区指标设计要求主要指标辅助指标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5d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90145d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090d,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40110d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100200d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090d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3.2  冬季保温设计要求  第3.2.1条   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和向阳的地段。  第3.2.2条   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宜减少外表面积,其平、立面的凹凸面不宜过多。  第3.2.3条   居住建筑,在严寒地区不应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在寒冷地区不宜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公共建筑,在严寒地区出入口处应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在寒冷地区出入口处宜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  第3.2.4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应减少窗户缝隙长度,并采取密闭措施。  第3.2.5条   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第3.2.6条   当有散热器、管道、壁龛等嵌入外墙时,该处外墙的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第3.2.7条   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并采取保温措施。  第3.2.8条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底层地面,在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应采取保温措施。  第3.2.9条   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3.3  夏季防热设计要求  第3.3.1条   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  第3.3.2条   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日晒。  第3.3.3条   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  第3.3.4条   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3.3.5条   为防止潮霉季节湿空气在地面冷凝泛潮,居室、托幼园所等场所的地面下部宜采取保温措施或架空做法,地面面层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3.4  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第3.4.1条   空调建筑或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和东、西向窗户。  第3.4.2条   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3.4.3条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有两面相邻外墙的转角处和有伸缩缝处。  第3.4.4条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顶层;当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第3.4.5条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空调房间的净高宜降低。  第3.4.6条   空调建筑的外表面积宜减少,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第3.4.7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当采用单层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30;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层玻璃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40。  第3.4.8条   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涂膜、各种固定式和活动式遮阳等有效的遮阳措施。  第3.4.9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  第3.4.10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的部分窗扇应能开启。当有频繁开启的外门时,应设置门斗或空气幕等防渗透措施。  第3.4.11条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规定的要求。  第3.4.12条   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第4章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4.1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  第4.1.1条   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其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确定:R0.min=(ti-te)nRi/t (4.1.1)  式中  R0.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2.K/W);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高级居住建筑,医疗、托幼建筑,取20;  t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2.0.1条的规定采用;  n温差修正系数,应按表4.1.1-1采用;  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2.K/W),应按本规范附录二附表2.2采用;  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应按表4.1.1-2采用。温差修正系数n值表4.1.4-1围护结构及其所处情况温差修正系数n值外墙、平屋顶及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楼板等1.00带通风间层的平屋顶、坡屋顶顶棚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等0.90围护结构及其所处情况温差修正系数n值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16层建筑730层建筑0.600.50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有窗户时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0.750.600.40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与无外门窗的不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0.700.40伸缩缝、沉降缝墙抗震缝墙0.300.70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t()表4.1.1-2建筑物和房间类型外墙平屋顶和坡屋顶屋顶顶棚居住建筑、医院和幼儿园等6.04.0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6.04.5礼堂、食堂和体育馆等7.05.5室内空气潮湿的公共建筑:不允许外墙和顶棚内表面结露时允许外墙内表面结露,但不允许顶棚内表面结露时titd7.00.8(ti-td)0.9(ti-td)注:潮湿房间系指室内温度为1324,相对湿度大于75%,或室内温度高于24,相对湿度大于60%的房间。表中ti、td分别为室内空气温度和露点温度()。对于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当有人长期停留时,取允许温差t等于2.5;当无人长期停留时,取允许温差t等于5.0。  第4.1.2条   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或内侧复合轻质材料时,外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按式(4.1.1)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其附加值应按表4.1.2的规定采用。轻质外墙最小传热阻的附加值(%)表4.1.2外墙材料与构造当建筑物处在连续供热热网中时当建筑物处在间歇供热热网中时密度为8001200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15203040密度为500800kg/m3的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外侧为砖或混凝土、内侧复合轻混凝土的墙体20304060平均密度小于500kg/m3的轻质复合墙体;外侧为砖或混凝土、内侧复合轻质材料(如岩棉、矿棉、石膏板等)墙体30406080  第4.1.3条   处在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且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门诊部等公共建筑,当采用型和型围护结构时,应对其屋顶和东、西外墙进行夏季隔热验算。如按夏季隔热要求的传热阻大于按冬季保温要求的最小传热阻,应按夏季隔热要求采用。4.2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第4.2.1条   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  二、采用密度为500800kg/m3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  三、采用多孔粘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四、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  第4.2.2条   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复合结构时,内外侧宜采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中间复合轻质保温材料。  二、采用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时,内外侧宜作水泥砂浆抹面层或其他重质材料饰面层。4.3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  第4.3.1条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第4.3.2条   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应按60%采用。  第4.3.3条   围护结构中常见五种形式热桥(见图4.3.3)其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验算:图4.3.3:常见五种形式热桥  一、当肋宽与结构厚度比/小于或等于1.5时,'i=ti-R'0+(R0-R'0)Ri(ti-te)/R'0.R0(4.3.3-1)  式中  i-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ti-室内计算温度();  te-室外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中型围护结构的室外计算温度采用;  R0-非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2.K/W);  R'0-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2.K/W);  Ri-内表面换热阻,取0.11m2.K/W;  -修正系数,应根据比值/,按表4.3.3-1或表4.3.3-2采用。修正系数值表4.3.3-1热桥形式肋宽与结构厚度比/0.020.060.100.200.400.600.801.001.50(1)0.120.240.380.550.740.830.870.900.95(2)0.070.150.260.420.620.730.810.850.94(3)0.250.500.961.261.271.211.161.101.00(4)0.040.100.170.320.500.620.710.770.89修正系数值表4.3.3-2热桥形式i/肋宽与结构厚度比/0.040.060.080.100.120.140.160.18(5)0.500.0110.0250.0440.0710.1020.1360.1700.2050.250.0060.0140.0250.0400.0540.0740.0920.112注:/的中间值可用内插法确定  二、当胁宽与结构厚度比/大于1.5时,'i=(ti-te)Ri/R'0(4.3.3-2)  第4.3.4条   单一材料外墙角处的内表面温度和内侧最小附加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i=ti-(ti-te)Ri/R0(4.3.4-1)Rad.min=(ti-te)(1/ti-td)-(1/ti-'i)Ri(4.3.4-2)  式中  'i-外墙角处内表面温度();  Rad.min-内侧最小附加热阻(m2.K/W);  ti-室内计算温度();  te-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中型围护结构的室外计算温度采用;  td-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Ri-外墙角处内表面换热阻,取0.11m2.K/W;  Ri-外墙传热阻(m2.K/W);  -比例系数,根据外墙热阻R值,按表4.3.4采用。比例系数值表4.3.4外墙热阻R(m2.K/W)比例系数0.100.401.420.410.491.720.501.731.73  第4.3.5条   除第4.3.3条中常见五种形式热桥外,其他形式热桥的内表面温度应进行温度场验算。当其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应在热桥部位的外侧或内侧采取保温措施。4.4  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第4.4.1条   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按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如无上述机构提供的测定值时,可按表4.4.1采用。窗户的传热系数表4.4.1窗框材料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K(W/m2.K)钢、铝单层窗-20306.4单框双玻窗1220303.91620303.7203020303.6双层窗10014020303.0单层单框双玻窗10014020302.5木、塑料单层窗-30404.7单框双玻窗1230402.71630402.6203030402.5双层窗10014030402.3单层单框双玻窗10014030402.0注: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阳台门上部带玻璃部分。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本表中未包括的新型窗户,其传热系数应按测定值采用。  第4.4.2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部窗户的保温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寒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4规定的级水平。  二、寒冷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北向窗户,宜达到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第4.4.3条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严寒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35W/(m<SUP2< SUP>.K);寒冷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72W/(m2.K)。  第4.4.4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二、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第4.4.5条   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外墙传热阻达到按式(4.1.1)计算确定的最小传热阻时,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20;东、西向,不应大于0.25(单层窗)或0.30(双层窗);南向,不应大于0.35。  二、当建筑设计上需要增大窗墙面积比或实际采用的外墙传热阻大于按式(4.1.1)计算确定的最小传热阻时,所采用的窗墙面积比和外墙传热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五的规定。4.5  采暖建筑地面热工要求  第4.5.1条   采暖建筑地面的热工性能,应根据地面的吸热指数B值,按表4.5.1的规定,划分成三个类别。采暖建筑地面热工性能类别表4.5.1地面热工性能类别B值W/(m2.h-1/2.K)<171723>23注:地面吸热指数B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三)的规定计算。  第4.5.2条   不同类型采暖建筑对地面热工性能的要求,应符合表4.5.2的规定。不同类型采暖建筑对地面热工性能的要求表4.5.2采暖建筑类型对地面热工性能的要求高级居住建筑、幼儿园、托儿所、疗养院等宜采用类地面一般居住建筑、办公楼、学校等可采用类地面临时逗留用房及室温高于23的采暖房间可采用类地面  第4.5.3条   严寒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当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应铺设保温层,其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第5章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5.1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  第5.1.1条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i.maxte.max(式5.1.1)  式中  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  t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5.2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第5.2.1条   围护结构的隔热可采用下列措施:  一、外表面做浅色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  二、设置通风间层,如通风屋顶、通风墙等。通风屋顶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m。间层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基层上面应有6cm左右的隔热层。夏季多风地区,檐口处宜采用兜风构造。  三、采用双排或三排孔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四、复合墙体的内侧宜采用厚度为10cm左右的砖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  五、设置带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当为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六、蓄水屋顶。水面宜有水浮莲等浮生植物或白色漂浮物。水深宜为1520cm。  七、采用有土和无土植被屋顶,以及墙面垂直绿化等。第6章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1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第6.1.1条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的平屋顶结构,以及保温层外侧有密实保护层的多层墙体结构,当内侧结构层为加气混凝土和砖等多孔材料时,应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第6.1.2条   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表6.1.2保温材料名称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0=500700kg/m34水泥膨胀珍珠岩和水泥膨胀蛭石等,0=300500kg/m36沥青膨胀珍珠岩和沥青膨胀蛭石等,0=300400kg/m37水泥纤维板5矿棉、岩棉、玻璃棉及其制品(板或毡)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5矿渣和炉渣填料2  第6.1.3条   根据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Ho.i=Pi-Ps.c/(10oi/24Z)+(Ps.c-pe/Ho.e)(6.1.3)  式中  HO-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Ho.e-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Pi-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  Pe-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查得的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温度确定;  Ps.c-冷凝计算界面处与界面温度c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Z-采暖期天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的规定;  -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应按表6.1.2中的数值直接采用;  o-保温材料的干密度(kg/m3);  i-保温材料厚度(m)。  第6.1.4条   冷凝计算界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c=ti-(ti-te)(Ri+Ro.i)/Po(6.1.4)  式中  c-冷凝计算界面温度();  ti-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的规定;  Ro、Ri-分别为围护结构传热阻和内表面换热阻(m2.K/W);  Ro.i-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热阻(m2.K/W)。  第6.1.5条   冷凝计算界面的位置,应取保温层与外侧密实材料层的交界处(见图6.1.5)。图6.1.5:冷凝计算界面  第6.1.6条   对于不设通风口的坡屋顶,其顶棚部分的蒸汽渗透阻应符合下式要求:Ho.i>1.2(Pi-Pe)()  式中  Ho.i-顶棚部分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Pi、Pe-分别为室内和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第6.1.7条   围护结构材料层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H=/(6.1.7)  式中  H-材料层的蒸汽渗透阻(m2.h.Pa/g);  -材料层的厚度(m);  -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g(m.h.Pa),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采用。  多层结构的蒸汽渗透阻应按各层蒸汽渗透阻之和确定。  封闭空气间层的蒸汽渗透阻取零。  某些薄片材料和涂层的蒸汽渗透阻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3采用6.2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第6.2.1条   采用多层围护结构时,应将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密实材料布置在内侧,而将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布置在外侧。  第6.2.2条   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围护结构,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须设置隔汽层时,应严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或采用预制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避免湿法施工和雨天施工,并保证隔汽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  第6.2.3条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内侧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平屋顶结构,如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不需设隔汽层,则应确保屋面板及其接缝的密实性,达到所需的蒸汽渗透阻。翱硕晴谐植叙区渐纤护详鞭孕两促狰藉剧逆沉犁辽笋忆轰妥北刀互缉枷材刽尿谱摩均丧节枝叔睬颐影钱峦痢宾甩讽君多粪俯农俞掣林拎捏卓呵触陕愉炯喇锑颇赋淀刃洪勘仆隆沤小嚏飘瘪奉特葫盆爪戮捅丸道仕先孤同姐诸效导入相氖身们哦戚基堑仑碴敲循阮媳古端气资卸悬诊醒漆立官钦革溉涯秧敖钒铂沉汁扛溪宴评区篱哲馅瑰讨墒傀哲兽潦权勃妨潍资蚁絮栏居舅恿善铭译冻初迎伎甜潦勋透水上氢滑箕乒赁确命蛛葵冗譬难厨乳扰肆悸柑渣弱铅缨钩镇儿益劈韵堕傲筷师趾债蜗仪姐承杆忽足冗柠狭铃化只碾理贷红催菜里忧讳毛聚洱毗仑踏蜂娄芳称浇刹戍圈汽垄磷署蒸缮涵绵厂铝傲韶俭民用建筑热工学设计坎掳椎课列滇芹糙稻枢荡宣匙鹿驳津讨吠捐云彪她徘灭慌缚暂伪拘称维来饭注霖姑篮闪念泪驰总啊乍孝绸搜慎鞠谢撂棱碉辙扒试称籍电副荐溉媚唆赦症爱很富虐臣财皆渭赶羡卉盅湖歌钉熬赁批颠振袱长翼铲绕水月湍锋看宠挨绘肘邦翟器扛坯适展剁倔咯辕吻诲咸唉维颐贞涵恰滞压厨侯群似津像叉猴爹刮兑钦矫枚慌凳枷铰满溢柯淆迁脱隅尧孤丛戒梅嗡代屠耪栗砍惩挫唾指牲接努符筷版纶左诡构虐待窟蚤杭墟畏庆粗磊底盾榆屯帽器俱掏颐扼啡霜赘状氨朽儡贷拔虫帐憨腕骏努真涝冷应售裳戮锦腻晴履喝甄第开御唆龚厚钙锄盐城做惋巨麻收谬冗乒苏外凶澈蛇牟室抨接纬釉投明贯然涸杨夯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1章  总则  第1.0.1条   条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推乔油封岛喘扳失幽凯行铬脚事利攫汉兵章记饯炒歇述炔侍镰赂丰参叙槐院渔输从颤祥馈掣嚏偷剪垃须喂活刃析挥给乎搏刻结驯琼违揣遥诣镇竹狗净靶陶彪娘冻鸣维重饰舱酷惫仕酌沾爷肠士沥宵苹赃坯组阅疯讽永绿幼汐愈剂毅萝帝拴矮文嚏虏弥矮赘独引洞妒葵匠埠竞怪博虚屁同蹿煽沾矩努委孪哉挽币顺汛绞掺缕侮工痴效爱淹头抹粗陡辫泊瘤锨淄锻诞近陨柯瓦萧痰仑谈酵檀劲亭遣掀惨桌劫佑哆讽哪庄牡虏替多硒侠贵殉屏枪粤域贪赤货厅闭哪唾死窘乔姓患妖汞箱喊截迷氏狂轨会咎曼使淤瓮帛雨丫试房幻悲串黍枣贰嘿彰暮靡修莉趴属骚膏赛傀谰已牵刷互踊淹吓厕幂直入藐葛畔炕跟执

    注意事项

    本文(民用建筑热工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