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要求(以下简称“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推动共同缔造工作提质扩面,达到整村示范、整镇推进、整县提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在全镇落地落细落实,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广泛发动
2、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在本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自然湾组、居民小区为基础。把村(社区)湾组作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基本空间单元,着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的空间环境,营造持久稳定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凝聚力。一一坚持群众主体。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群众意愿,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从“消极观望”到“积极主动”,从“政府主导”变为“共商共谋”,真正变“你和我”为“我们”。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多方参与,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工作目标按照“整村示范、整乡提升、整县推进”的要求,在前期县级2个共同缔造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向全镇所有村(社区)全面铺开、提质扩面。按
4、照“示范创建村、提档升级村、综合实践村”三类创建标准,即示范创建村,按照“巩固、总结、提升”的总体要求,总结试点经验模式,白坳村、肖石坳村至少打造1个示范点;提档升级村,对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村,从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群众参与机制上实施提档升级行动,宋坳村、神树铺村、夕阳冲村、汪港村、瓦土库村、锥子河村至少打造一个提档升级湾组;综合实践村,XX村、双河口村、文官塘社区、余家蕾村、茶铺村5个村以推行“五共”为重点,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入手,探索发动群众的“好办法”、依靠群众的“金点子”、凝聚群众的“新路径”,让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到2024年,全镇示范创建村、提档升级村比例达
5、到总数的60%以上,综合实践村实现全面推进、全域覆盖。1、XX村作为全县整体推进村,要求全覆盖到湾组,分三年组织实施。2、其余X个村(社区)作为整镇推进村,选取1-2个群众基础好、地理位置好、布局集中、交通便利的湾组作为试点,2023年底前完成。3、到2023年底,共同缔造试点湾组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党支部一党小组一党员户一群众”的三级党组织架构和四级联动的基层治理模式得到全覆盖,基本建立“共同缔造”活动长效机制,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缔造”活动试点经验;到2025年底,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群众参与成为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明显加强,村
6、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积极性广泛增强,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日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二、基本方法(一)“五议工作法”推动决策共谋。一是群众提议。通过建立村民微信群、“我为湾组发展建言“民意收集图板、开辟微心愿墙、开展微心愿征集、问卷调查活动,搭建村与群众之间沟通平台,畅通村民提议渠道,面向村民收集意见建议和微心愿。二是湾组商议。利用“红星之家”阵地,推动党旗下的湾组恳谈会、场子会、院子会、户主会常态化,对于群众提议事项,广泛讨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提交“两会”评议,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二三是“两会”评议。通过
7、村民议事会+自治组织协会”的“1+N”评议模式,“1”:即成立村民议事会,“N”即成立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五老理事会、妇女儿童理事会、志愿服务协会、精神文化理事会、生态环保理事会、产业发展理事会、平安联防队等村民议事组织,对商议事项进行公开评议。四是“两委”审议。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配套、社会组织补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共同缔造组织体系,村“两委”班子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聘请专业公司、专家人士规划设计,对民提事宜进一步审议,研究确定具体思路和落实举措。五是代表决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最终明确推进商议事项合理性及科学性,对于决议不通过的重新调整修改,直到决
8、议通过后确定实施程序。(二)“众筹倍奖”机制推动发展共建。一是村民众筹捐赠一部分。实行建设项目群众筹划、所需劳力群众筹集、募捐资金群众筹措,积极发动党员、普通群众、乡贤能人、在外老板捐赠资金、捐赠路灯、草坪、花卉、建筑物料等物资。二是党群共建投工投劳一部分。动员党员群众主动拆除猪棚、牛栏、乱搭棚屋、占道院墙、旱厕,积极投工投劳到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中。三是企事业单位帮扶一部分。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驻村工作队提供人力、物力、智利和财力支持,推动党员干部进湾组,增强共建合力。四是政府以奖代补一部分。对建
9、设项目组织验收,验收通过的湾组,镇政府按一定比例兑现奖补。(三)“三制”推动建设共管。一是建立积分制。利用捐赠的资金和物资,整合村里便民小超市开设积分超市功能,对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用于兑换生活物资,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二是建立责任制。实行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群众“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湾组长、党员、保洁员、轮值村民组建“湾组管家”,牵头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湾组安全巡查、卫生督导,形成村庄治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公开制。在湾组公共活动区设立共同缔造“工作栏”和“积分榜”,及时张贴公布意见建议、共建清单、湾组管家、评先评优、积分变动等内容,提升工作透明度,推动共同缔造活
10、动制度化、常态化。(四)“四榜”推动效果共评。“湾组管家”牵头,每季度组织湾组之间交叉评比,乡镇每半年组织一次村与村之间共同缔造湾组交叉评比,开展“最美湾组”、“最美庭院”、“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建立先锋榜、乡贤榜、学子榜、好人榜,在全村范围内评选党员模范带头人、能人乡贤、优秀学子和“好家庭”“好姑婢”“好公婆”“好孝子”“好媳妇”,用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促进乡风向淳、民风向善、学风向上、家风向正。(五)“五成效”推动成果共享。一是享生态环境优。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庄干净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捷宜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二是享产业发展旺。构建“村集体+市场
11、主体+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社+市场主体”等利益联结机制,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形式实现增收。三是享精神文化富。通过建设“幸福大院”、“美丽庭院”、“口袋公园”、“文化广场”,组建成立腰鼓队、龙灯队、龙舟队、歌舞队、球类、棋牌、书画等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生活,凝聚集体认同感。四是享民主自治乐。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进培组,建立小组议事机制,在红星之家开展埼组夜话活动,村民在村级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五是享组织建设强。通过加大力量下沉、经费保障、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和服务保障力度,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红星之家图书角的作
12、用,坚持每天对村民开放,定期组织开展面向村民的文化宣讲活动,让村民享受党组织建强红利。三、重点任务(一)宣传启动阶段(8月10日-8月20日)。1、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组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大学习活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镇直机关单位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每日利用饭后时间组织一小时的集中学习,对“共同缔造”的基本内涵、工作方法、先进典型经验进行深入学习讨论。2、开展大宣讲大动员。每周在村“两委”会上集中宣讲动员一次,每月在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大会上集中宣讲动员一次,根据深入学习讨论形成的课件,通过下沉到湾组开展群众会、湾子夜话会,与每一个湾组的群众面对面集中宣讲动员一次,向村民发放“
13、致村民的一封信”,让“共同缔造”理念、方法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和认同感,在党群之间营造人人知晓、人人认同“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开展大走访大征集。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覆盖召开一次湾组会,常态化召开一次湾组会,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镇直机关单位下沉到湾组,利用“红星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全覆盖开展埼组群众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建立村民微信群、“我为湾组发展建言”民意收集图板、微心愿墙、微心愿征集、问卷调查活动,搭建村与群众之间沟通平台,畅通村民提议渠道,线下线上多渠道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微心愿,激发群众主
14、人翁意识。4、开展大参观大调研。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国家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支部书记、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党员群众到周边共同缔造成效显著的村庄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打开村民对自己村庄未来发展的想象,同时邀请专业团队、共同缔造达人、专业乡村规划师到村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一起讨论,形成一份凝聚村民共识的湾组建设方案,明确湾组需要建什么,并将规划方案转化为系列行动计划,有序引导村民开展共建活动。(二)摸排信息建立台账阶段(8月20日-8月31日)。5、合理划分村民小组。按照“就近就便、就亲就熟、分布合行理、守望相助”原则,以农村地域、自然村湾为单元合理划分村民小组,坚
15、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增有减、有拆有并”,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治理单元进行“小整合大优化”,规模较小的村民小组可与湾组小网格合二为一,规模较大的村民小组可再划分为若干个湾组网格,同步对村民小组进行编号。6、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对合并村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结合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同时,按照打破地域限制、便于融合的原则,引导合并村党总支合理设置下属党支部,划分党小组,优化完善组织网络。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户-群众”三级党组织架构四级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湾组“红星之家”活动阵地,为发动党员带动群众提供优质阵地平台和制度保障。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带头在环境维护、安全巡逻
16、矛盾调解、文化宣讲等方面设岗定责,建立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党员需要严于律己,并且形成党员共识:凡是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要做到的,村“两委”成员首先做到;是要求村“两委”成员要做到的,支部书记首先做到,通过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良好工作氛围。6、成立“1+N”“两会”村民自治组织。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五老理事会、妇女儿童理事会、志愿服务协会、精神文化理事会、生态环保理事会、产业发展理事会、平安联防队等村民自治议事组织,让湾组优秀党员、退职村干部、德高望重老人、新乡贤、专业技能人才、关心乡村发展、积极性高的热心村民担
17、任会长、副会长,让每一名长期在家村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村庄社会组织,并召开一次培训会,理事会成员明确各自职责作用,在组织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觉参与组织的活动,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不断激发自治热情。7、建好“十类”清单。汇聚村党支部、群众自治组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市场主体“四方”力量,聚焦群众烦心事、上级惠民事、基础设施事、富民产业事等“四事”,实行群众提议、湾组商议、“两会”评议、“两委”审议、代表决议等“五议”,摸清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底数、摸清全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底数,摸清全村在外在家能人大户底数,摸清全村“九佬十八匠”底数,摸清全村“
18、古树古屋”底数,摸清腰鼓、龙灯龙舟、采香莲、书画、歌舞等艺术人才底数,摸清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底数,建立一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规划方案任务清单、市场主体清单、乡贤能人清单、项目建设清单、“九佬十八匠”清单、“古树古屋”清单、“乡村文化传承人”清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问题清单、标准可量化共评细则清单。8、制定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团队指导,发动群众参与,组织工作专班、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开展讨论研究,实施以房前屋后、环境建设整治为重点的湾组整治工作,统筹湾组内的水、田、路、林的综合整治提升,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结合湾组特点,坚持“原汁原味、原始风貌、原本特色、原状利用”等原则,挖掘凸显本村
19、独特文化特色,统筹规划设计,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引导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达到共同缔造要求。(三)全面推进阶段(9月1日-11月30日)。9、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对房前屋后绿化、垃圾清理等四清四化行动发动党员带头,村民出工出力、捐资捐物共建。对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简易工程,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后参与投工投劳建设。对技术含量高、施工较复杂项目,按议事程序选择合适施工队伍进行建设,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组建村务监督小组,参与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工程项目经议事程序确定预算后,由监督小组与施工队共同采购原材料,核算村民出工情况,督促账目公示及收支审核。通过专业工程监理公司、规划师及
20、村民共同行使工程质量监管职责,参与项目验收,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过关。10、开展“四大”活动。大力开展“创文创卫”,划定党员责任岗、村民认领岗,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培养群众自觉分类习惯,做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工引导群众开展庭院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草地、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做到融景于路、融景于塘、融景于群众门前屋后,开展一次湾组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形式,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一次“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评比活动、一次乡村文化艺术节活动,广泛激发群众积极性和参与感获得感。11、建成“六个一”群众共享项目
21、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村级资源禀赋,争取多方资金支持,综合经济状况、乡土文化、风土人情等,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依山就水、修旧如旧,注重保留特色风貌,建设“六个一”:一口清澈见底的当家塘、一处休闲健身步道、一座水冲式厕所、一套污水处理收集管网、一个群众文化广场、一处特色景观节点。(四)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1月-2023年12月31日)。1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推动共同缔造活动纵深发展。鼓励农村居民,针对本村环境卫生、公共空间管理、停车管理、生活垃圾管理等内容,通过村委会或居民自治组织,按照“建设共管”的要求,共商共议拟定村民公约并监督执行,激励
22、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成果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建设和整治项目及共同缔造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按照“效果共评”的要求,组织村民对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组织评选共同缔造典范湾组和各类先进个人评选,激发各方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13、宣传总结提升。对共同缔造工作推进情况、工作经验、先进典型进行及时宣传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材料,积极宣扬正能量,营造热情积极、争先向上的共同缔造氛围。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村“两委”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在镇党委领导下,成立本村“共同缔造”活动领导小组
23、落实责任和分工,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共同缔造各项工作。(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向上争取多方建设资金,统筹用好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调动本村各方资源积极参与支持“共同缔造”活动,为推进“共同缔造”提供工作保障。(三)加强督促指导。镇村“共同缔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要以活动覆盖面、各方参与度、群众满意度、人居环境建设效果等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各湾组活动开展情况的指导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做好宣传引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秀美牛车河”微信公众号上,加大对“共同缔造”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共同缔造”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经验、党员和普通群众典型,让“共同缔造”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形成群众知晓、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