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毕业设计.doc

    • 资源ID:2339588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毕业设计.doc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中图分类号: 图书馆收藏UDC: 密级: 编号:毕 业 设 计设计题目名称:铜山县张集镇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学 生 姓 名 :胥东星专业名称: 工程测量技术 班 级: 测量062 学 制: 三 年 学 号: 0640153228 学历层次: 专 科 指导老师: 李 玲 评 阅 人: 设计提交日期: 2009年 6 月 15 日设计答辩日期: 2009年 6 月 20 日徐 州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二 年 月 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书 专业、班级 测量062 姓名 胥东星 日期 1、设计题目 铜山县张集镇区1:500地形图测绘设计方案 2、设计指导教师(签名) 3、设计评阅人(签名) 评阅日期 4、评定意见及成绩 中文摘要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化测绘基础的数字测图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以高自动化,高数字化,高精度的显著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图解测图的方法。此次对张集镇区施测的为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施测地物比较复杂,施测地物要求详细,工期短。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在施测过程中投入了GPS和常规全站仪。GPS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下面的碎部采集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关键词:数字测图 自动化 数字化 高精度 碎部采集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5第二章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5第三章 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5第四章 作业依据6第五章 平面控制测量7第一节导线网作首级控制网,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7第二节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11第三节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12第六章 高程控制测量13第一节 主要技术要求 13第二节 四等水准外业观测 13第三节 四等水准网平差计算 14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14第一节 细部测量 14第二节 地形要素测量要求 14第三节 地形图测图注意事项 14第四节地形图内容及取舍14第五节 外业数据传输16 第六节 内业成图 16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17 第九章 工作计划与成本预算 18第十章 提交成果19 第一节 控制资料 第二节文档资料铜山县张集镇区1:500地形图测绘设计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任务来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从06年开始,南京测绘院承揽了张集的土地调查工程。为尽快完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我公司受南京测绘院委托对铜山县张集镇区进行1:500的地形图测量工程。 第二节 任务概述此次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是为二调服务,精度要求较高。主要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其他地籍要素、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为土地调查工作提供底图。测区内农田不测量,只是沿着房屋向外测量延伸50米。第二章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雨水分布概况第一节 测区自然地理位置测区位于铜山县东部,面积大约1.7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 104国道横穿整个镇区及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均从测区内穿过,距离中国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整个测区地势平坦,没有山脉,人口密集,房屋错乱,地形较为复杂。第二节 测区雨水分布测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施测工期大约为50天。第三章 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现从南京测绘院收集到张集4个D级GPS控制点坐标如下(表3-1)和一份影像图(3-1) 表3-1:GPS点坐标点号平面坐标m高程mXYE1013779045.929 534218.99832.569E102 3778882.026534658.91333.056E103 3778253.697534244.44932.603E1043778197.250535666.292 33.469注:控制点标石均为混凝土桩,标示为钢筋顶部十字刻画中心,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为1985高程基准。3个控制点均保存完好,可以作为已知点使用。图3-1:张集影像图注:这张影像图有四个D级GPS点位,红线为测区范围。第四章 作业依据一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以下简称规程;二、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四、测绘技术设计规定ZBA75001-89;五、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六、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五章 平面测量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一1导线网作首级控制网,全站仪加密图根点1.1 本次利用测区附近4个已知的D级GPS,用它们作为三个一级导线和一个二级导线网的已知点。控制点应布成闭合导线形式。表5-1-1:一级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40.515121/15000 1.2 一级控制网西边图,如图5-1-2所示。图5-1-2 一级控制网西图1.3 一级控制网中图,如图5-1-3所示。图5-1-3 一级控制网中图1.4 一级控制网东边图,如图5-1-4所示。 图5-1-4 一级控制网东图表5-1-4:二级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24200±15±81/100001.5 二级导线网北边图,如图5-1-5所示。 图5-1-5 二级控制网北图1.6 造标埋石导线点应选在交通便利,事业开阔的地区,按顺序编号做好控制点点之记1.7 首级控制网的外业观测首级控制网观测采用全站仪常规导线测量方法施测。图根控制网观测要求及限差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05)。观测数据记录采用电子记簿。1.8 首级控制网平差计算平差计算前应对原始观测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成果正确。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的NASEW95平差软件包。首级控制点成果表需装订成册上交。1.9 一级导线的观测 一级导线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各项限差按要求执行。外业观测记录使用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全站仪内。采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二级导线使用的全站仪应经鉴定合格。第二节 控制测量方案二2 GPS网做首级控制,RTK做图根控制2.1 一级GPS网外业观测采用四台Ashtech ProMark2型单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5mm+1ppm)和二台Ashtech Locus型单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5mm+1ppm)按快速静态测量模式作业。2.2 利用四个E级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在测区内主要道路布设一级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位平均边长约1000米。2.3 一级GPS测量精度,如表四。表2-3: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GPS网等级项目 指标一级GPS网设计闭合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10相邻点最大距离 km相邻点最小距离 km相邻点平均距离 km0.20.5GPS网点布设平均密度:16点km2GPS观测GPS测量模式静态卫星高度角 °15数据采样间隔 s15有效观测卫星数 4观测时段长度 min45平均重复设站数1.6精度评定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 ppm9.0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ppm15.0平差基线最弱边平面分量相对中误差 1/200002.4 选点埋石2.4.1 GPS点位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观测及使用。2.4.2 点位周围应视野开阔、便于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有整片幕墙玻璃的高大建筑物,远离大片平静水面,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GPS卫星信号的影响。2.4.3 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m,而与无线电发射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0m。2.4.4 每个点需两两通视,即每个GPS一级点需有相邻的二个同级或高级点作为通视方向。当个别点地处复杂地区,通视困难时允许只有一个相邻点通视。2.4.5 GPS一级点应布设在平地,尽量避免布设于房顶,以方便水准联测。2.4.6 GPS一级应在实地绘制点之记。2.5 一级GPS观测一级GPS点使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观测方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如表五表五:一级GPS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作业方法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平均重复设站数时段长度(min)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一级静 态15°41.6456快速静态15°51.6156注:观测时,应考虑点位观测接收卫星信号情况,点位环境和基线向量长度等诸因素的影响,必要时应适当延长同步观测时间。正确量取和记录天线高,并要求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差值不得超过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外业观测可不作记录。2.6 观测结束后,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及检核按以下要求进行:2.6.1 GPS观测数据采用正规的基线处理软件进行GPS数据分析、计算和检核GPS基线向量。2.6.2 经检验合格后利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2.7 GPS网的平差GPS控制网的平差由清华山维公司软件NASEW95平差软件进行。2.8 RTK图根控制在一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直接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点利用RTK技术直接采集三维坐标。图根控制点应保证足够的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00个点,建筑密集区域需适当增加密度。图根点设置既要顾及方便测图使用,同时要考虑到中海达V8测量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点位选择尽量避开高压线、高大建筑物、茂密树林、大面积水域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2.9 GPS控制网图由于测区已有四个已知的D级GPS点再根据测区面积所以再联测个GPS点就可以满足测图要求了,如图六所示。图六:GPS控制网第三节 两种方案的选择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但导线测量控制面积小、检核条件少,有误差的累积,方位传算误差大,要求通视条件较高,实施时消耗大量人力及时间。GPS高效率,高精度,通视要求相对导线测量较低,成本低,快捷方便,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全天候作业,省时省力,且无误差累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但信号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根据以上的两种布设方案比较,选择导线做平面控制更佳。按照实际情况,GPS在张集镇区信号不是很好,虽然导线耗时耗力但精度均匀,而且有十人左右的实习生可以帮忙。所以综合而言选择导线做平面控制这一方案比较优越。第六章 高程控制根据对已有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的分析,本项目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控制网拟设计为四等水准网,以GPS一级控制点施测四等水准,(检核四等级GPS控制高程点的正确性),不另行布设四等水准点。图根控制点高程采用GPS-RTK技术获取。6.1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四等水准施测采用S3水准仪及配套双面尺进行施测。观测前应对标尺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施测前、施测全部完成后对i角各检查一次,要求i角不大于15秒。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视距,单程观测,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各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6.2 主要技术要求6.2.1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1(单位:mm)表6-2-1: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四等±5±10±20LS±20L±30L备注:本表摘自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6.8.1中表9。6.2.2 视距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见表6-2-2表6-2-2:视距要求项目等级标 尺类 型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仪器类型视距四等双面尺DS31005.010.0三丝能读数备注:本表摘自CJJ8-99城市测量规范表3.3.56.2.3 测站观测限差见表6-2-3表6-2-3:观测限差要求项 目等 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的差(mm)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的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四等3.05.05.0备注:本表摘自CJJ8-99城市测量规范表3.3.66.2.4 外业数据记录四等水准按四等水准记录程序进行数据记录。6.2.5 四等水准网平差计算四等水准测量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成果资料输出包括:平差报告,观测值、改正值和平差值,以及成果表、高程中误差值等。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利用拓普康GTS-200全站仪对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以一级GPS控制点为基础做碎部测量。7.1全站仪的使用规定:7.1.1GTS-200为6级全站仪,其测距标称精度,固定误差不应大于10mm,比例误差系数不应大于5ppm。7.1.2测图的应用程序,应满足内业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的基本要求。7.1.3数据传输后,宜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常用数据格式。7.2 测图方法的选定:全站仪测图方法有编码法、草图法或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等。 根据张集镇区的地形,再加上有一半以上是老宅基地,独门独院的那种,所以只能选择草图法加距离交会法测图。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 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7.4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7.4.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 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取至 lmm。7.4.2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 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 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 15。7.4.3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7.4.4当采用手工记录时,观测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宜读记至秒,距离宜读记至 cm,坐标 和高程的计算(或读记)宜精确至 lcm。7.4.5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 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 5mm。7.4.6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测错漏 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汁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7.4.7 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可采用极坐标法增设少量测站点。7.5 地形图内容及取舍(1)阳台需测绘,阳台表示为外虚、内实;(2)居民住宅、商品房等建筑物的架空层、底层车库当层高于2.2米时计层次,低于2.2米时不计层次,完整的地下车库低于2.2米时在层次后面带括号注车,地下室和顶层阁楼不计层次,但要注意阁楼和跃层式、错层式房屋区别。(3)测区内一些比较简陋、破烂的棚房不表示,正规棚房或简易房应表示,农户住宅周围的简易厕所不表示;粪坑不表示;房屋前后简陋的房屋不表示;临时性建筑不表示;居民地内屋前后的小块园地、无支柱的雨棚一般不表示。(4)在建房屋或暂时停建的房屋,用建筑中房屋表示。建筑的加固型地基应加注“基”表示;(5)围墙、栅栏、栏杆一般应测外边线(外拐点),对于上部窗花形式下部实墙的复合围墙,其下部实墙不低于1/2的按围墙表示;低于1/2、上部有栅栏的,则以栅栏符号表示;上下相等的按围墙表示。(6)当围墙与棚房交接或围墙与房屋的阳台、门廊等交接时只绘单实线,不需绘围墙符号;当棚房搭建在围墙上时(如靠近围墙的简易房),宜将围墙表示完整。(7)变电所内的变电设施不测绘,但应加注专有名称;永久性的电力线不论高、低压均应表示;通讯线都应表示,测区范围内的地下通讯光缆出入口应表示。电力线通讯线杆应精确绘出,广播线不表示,临时、废弃的电杆不表示。高压线需连线表示,其余不连线,低压线与通讯线只在杆位旁表示箭头符号,不连线,电线入地符号应表示,在断掉时才表示,中间过渡的不表示。图上表示垂直于电力线方向,入户不表示。(8)地下管道检修井只表示主要道路上的,人行道上和其他地方不表示,要注意检修井的性质,消防栓应表示,污水篦子不表示。(9)建筑物性质按“砼”、“钢”、“混”、“砖”、“石”、“木”、“简”、“土”8类表示; 砼指7层以上框架结构的大楼、商厦或其它坚固构筑物; 钢指以钢材为框架的大型厂房等; 混指26层,以钢筋混凝土为梁柱的砖混结构房屋; 砖指2层或2层以下,没有钢筋混凝土柱梁的砖房屋,一般单层的房屋居多; 石指建筑物外墙大部分用条石或石块构建时注“石”; 木指建筑物以木柱为承重结构的房屋;当此建筑物外墙用砖或混凝土构建时也应注“木”; 简图上以 表示。指用灰砖、竹、秫秸搭建的单层简易房屋;当单层砖房面积较小,图面不易注记的也按此表示。 土指用粘土夯实后垒墙建造的老式土房。(10) 工厂、机关或有较大院落的单位门墩、雨罩均应表示,但居民住宅小院的门墩、雨罩不表示,;门墩应表示,宽度大于0.5米的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米的不依比例尺表示,门顶不表示。(11)小区、工厂、机关单位及公园里的地灯不表示。电话亭、摄像头、红绿灯、公交车停靠站牌不表示。(12)农用地及其它用地,一般按土地的实际用途表示地类,固定的地埂、排水沟应表示,花圃、草地、绿化地一般均应表示。(13)在地貌表示方面,由于测区较为平坦,不表示等高线,但地形稍有起伏的地块,要测注一定比例的高程点,以反映地形变化;制高点、低洼点、坡、坎、土堆、空旷地区以及高程特征点均应适当测注高程点;被地埂、排水沟分割的每一块耕地,至少有一个高程点。高程注记点用散点法测定,注记至厘米,每个方格网的高程注记根据建筑物密度一般为510个。(14)建筑工地内的简易房、临时建筑不测绘,高程不测注,只测范围,有明确单位的注记XX单位施工地。(15)公路按图式符号表示,两粗线为铺装路面边线,一般是等宽的,路肩线按实际肩线绘,不一定等宽。公路分等级公路等外公路两种,等级公路注记等级代码用四条线表示。国道、省道要加注路线编码等级代码及路面质料(图上每隔15-20cm注一个),等级公路的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毫米时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毫米时用1毫米绘出。(16)等外公路用两条线表示,并加注“9”字(图上每隔15-20cm注一个)。(17)连接村与村或市郊的一般水泥路,宽度超过3米的按等外公路表示,宽度小于3米的按大车路或乡村路表示;村庄内的水泥路用双实线表示,编码用大车路实线编码。7.6 内业数据传输 需要注意的事项:(1)注意数据传输过程中满足成图软件的格式(2)测图软件中加常数的处理(3)成图之前对一些必要数据的处理。如高程的处理7.7 内业成图采用南方CASS8.0成图软件,基于AutoCAD2006平台,根据白天草图绘制成地形图。八、质量保证1 测量前对埋设标石的检查2 仪器的检验3 对图(1)自查由作业人员自己对地形图进行检查并修改,没有问题后交作业组长检查。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不低于30%。(2)互查由作业组长组织作业人员互查。互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不低于30%。 (3)专查经作业组全面自检、互查后的成果成图,提交作业单位专查。九、工作计划与成本预算 本测区准备投入6名作业人员,分二组进行作业;设置测区负责人1名,专检人员1名。主要仪器设备投入:Ashtech ProMark2型单频GPS接收机4台,中海达V8一台,拓普康GTS200系列全站仪2台, DS3水准仪2台。此外钢尺2把、皮尺2把、对讲机2套、计算机2台、 各尺寸的铸铁标志及预制混凝土标石若干、各类记录纸及喷漆若干。各项工作时间安排及所需仪器作业项目所需仪器计划工作日(天)踏勘选点无3导线首级平面控制GTS-200全站仪7四等水准测量及内业平差DS3水准仪7四等水准测量及内业平差GTS-200全站仪20图形修改整饰无3质量检查测距仪等10共计50作业人员一览表编号姓名性别职称(职务)月薪1王争男经理80002戈树兵男总工 50003朱贞女助工25004吴强男助工25005朱威男助工25006王传宗男助工25007陈敏女助工25008胥东星男实习生1500- 20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运输费材料费劳务费合计费用6000100010005002600034500十、成交成果1控制测量资料(1)一级GPS观测记录手簿、平差计算成果;(2)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及平差成果;(3)图根导线计算成果;(4)控制点成果表;(5)控制点展点图2文档资料(1)仪器鉴定报告(2)张集镇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份;(3)测绘技术报告一份;(4)质量检查报告一份;(5)上交电子图。参考文献1 赵文亮地形测量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年8月2 杨国清控制测量学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年9月3 徐宇飞数字测图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年8月4 周 立GPS测量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年8月5 张华海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 许其凤 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年6 潘正风,杨正尧.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7 周秋生. 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年8 李世林,宋英华. 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年9 杨晓明,王军德.数字测图(内外业一体化).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年致谢本论文是在李玲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设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教研室主任林乐胜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工程测量王胜利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两位班长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曾得到李鹏、王涛等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致谢人:胥东星- 23 -

    注意事项

    本文(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方案毕业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