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1年武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总结.doc

    • 资源ID:2344683       资源大小:453.01K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武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总结.doc

    贵阳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发布时间:2012-7-12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数:1132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贵阳市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根据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财2010720号)精神以及关于印发地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提纲的通知(国科办财201122号)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杠杆效应”,搭建起有贵阳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壮大我市整体科技实力,把贵阳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家创业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二)基本原则1、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贵阳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有针对性地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磷煤精细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贷款合作平台及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气候资源和宜居、宜游、宜业环境,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到贵阳创业发展。2、整合省市资源。在总结省市共建风险投资公司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省市共建共享机制,集成省、市、区(县)各级科技、财政、金融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共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各类载体、平台,尽快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做大科技投融资总量。3、着力制度创新。积极借鉴发达地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先进经验和政策措施,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可靠、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加强科技金融运行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的体制机制。4、加强统筹协调。注重多部门沟通与协调,加强对上级部门的汇报和沟通,广泛宣传和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试点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起以“五公司、一中心” (“五公司”即科技资产控股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咨询评估公司,“一中心”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引领,“五平台、一通道”(“五平台”即天使资金平台、股权投资平台、贷款合作平台、信用担保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一通道”即企业上市融资和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通道)为支撑,“五补助、一补充”(“五补助”即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补助、科技贷款补助、科技担保补助、科技保险补助,“一补充”即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风险准备金补充)为保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创投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企业的共赢局面基本形成,促进“调结构、转方式”作用明显,成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创新示范区。(二)具体目标1、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吸引一批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在我市聚集,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建成贵阳现代药业研究院、贵阳应用技术研究院等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机构。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3、完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力争政府引导性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聚集和带动社会资本40亿元以上。积极引进省外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入我市,新成立10支左右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4、组织和推动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力争发行企业20家以上,募集资金100亿元以上。5、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力争5家以上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20家左右的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6、构筑3-4个“科技部门、银行、企业、担保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科技贷款合作平台,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合同能源管理等专业贷款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7、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300亿元以上,帮助150家左右的企业快速成长。8、全市科技金融计划财政专项资金逐年增长,3年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三、试点内容(一)科技基础近年来,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21.8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6.3亿元,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67亿元,技术市场成交合同达4278.21万元。2009年度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134146.2万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38%。19992009年,贵阳市连续五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称号;2009年,贵阳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2010年,贵阳市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白云区和清镇市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行列。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2010年底,市域范围内拥有本科院校8所,科研机构4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2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4家),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与省合作组建了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共有6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新建一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实施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科技进步奖218项,评选出贵阳市科技进步奖214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从2006年的1773件、914件上升为2010年的2955件、2106件。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小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速,高新区调整区位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格局,“麦架沙文扎佐”高新技术生态产业经济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4个,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制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起步。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3.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全市经重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4家,占全省总数的68%,科技型中小企业约1000余家。(二)金融基础近年来,贵阳市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金融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信贷资金支持大幅度增长,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升。机构支持格局日益健全。一是实施“引银入黔”、“引金入筑”工程,并取得明显实效。建设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成功引进花旗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外知名银行在我市开设分支机构。截止2010年底,贵阳市共有贷款类金融机构31家。其中,全国性中资存款类金融机构省级分行8家,全国性中资存款类金融机构市级分行3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法人城市商业银行1家,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市级分行3家,地方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1家,财务公司2家,信托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村镇银行1家。二是保险、证券机构逐步壮大。截止2010年底,贵阳市共有保险主体2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家;实现保费收入46.84亿元,保险密度1207元,保险深度4.18%,保险赔付支出和保单红利支出达到10.54亿元;各财产保险公司全年共为各类财产提供约6176亿元的风险保障,各人身险公司全年承保人数累计新增461.09万人次,期末有效承保人次达到1025.3万。截止2010年底,贵阳市有证券公司1家(华创证券公司),分公司1家(国泰君安证券贵阳分公司),证券营业部23个,期货经营部7个。银河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以及中保人寿保险公司等证券、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支机构。三是担保体系逐步完善。在工商登记注册的担保机构共130余家,在市工信委备案的担保机构23家,注册资本达18.76亿元。四是已成立的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和贵州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运行良好。其中,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已经成为西南地区产权交易的品牌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一是贵州省政府、贵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打击逃废债的文件,对维护债权人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建立了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2010年末,我省已有6.7万户企业和1801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通过信用建档直接帮助1222户企业累计获取191亿元的银行信贷支持;三是第三方评级工作进展顺利,信用报告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信贷审查的必要环节。其中,2010年全省共有320户中小企业评定主体信用等级,同比增长214%,累计取得109.01亿元信贷支持,同年,还有11户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债项评级,并成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合计融资65亿元;四是探索实施“星级信用企业培植计划”,积极配合省、市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守信用、有前景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金融创新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小额支付系统运行平稳,网上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成功上线;市农信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市农商行筹备工作小组通过现金清收、贷款重组等措施,共化解不良贷款4.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17.23%下降为11.03%;贵阳银行上市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贵阳银行成功更名并首次跨入全国城商行三类行行列,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得到改善,跨区经营取得突破进展;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强,截止2010年末,贵阳市人民币存、贷余额分别为3078.8亿元和2539.9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2.4倍和2.5倍,年均增长19.2%和20.1%,人均存、贷余额分别为8.5万元和7万元;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直接融资总额达70亿元,占全省直接融资总额的55.2%。其中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38亿元,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25亿元,通过股票再融资7亿元,直接融资额占全市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的13.1%;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省政府、市政府、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文件,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截止2010年末,贵阳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685.94亿元(不含票据融资),全年新增113.58亿元,较年初增长19.8%;全市担保机构累计为1691户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1605笔,贷款担保总额达19.04亿元;2009年,贵阳市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新增投资项目7个,新增投资金额4268.5万元;“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开展投融资项目400余个,累计为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额21.9亿元。(三)试点措施1、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培育壮大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依托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贵阳市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科技投融资服务战略合作联盟,共同搭建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快成立贵阳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台贵阳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运用创业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开放式创业投资市场,积极引进省外优秀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我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实施投资风险补助,吸引民间资本与引导基金合作设立创投机构(基金)、创投管理机构,新成立10支左右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2、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建立科技贷款评审专家库,引导相关合作银行吸收科技专家参加贷审委员会,形成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评审机制。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合同能源管理等专业贷款平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量身打造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设立贵阳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对相关合作银行贷款的项目在市研发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引导相关合作银行对贵阳市科技型企业贷款提供优惠利率和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及其他担保机构给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发展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力争设立2-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10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通过搭建贷款合作平台,形成多方合作、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3、创新和完善科技担保服务体系加快组建贵阳市科技担保公司,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其他权益抵(质)押、金融租赁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鼓励各级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创新活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集成现有各级担保机构的资源优势,形成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担保网络。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担保机构,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参股科技担保公司,促进科技担保与创业投资协同发展。4、培育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积极开展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查和分析,建立上市企业资源储备库,筛选有潜力的企业进行上市方案设计,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制定关于支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配套扶持政策,支持贵阳高新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力争推动5家科技型企业进入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20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加快制定贵阳市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实施方案等文件,启动实施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工作,择优选取、优先支持有融资需求的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业务,对参与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贵阳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投资保障补助”。5、积极开展科技保险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发和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支持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科技企业融资以及科技人员保障类保险,加大对科技人员的保险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对科技企业保险费用支出进行补助。提高保险中介服务质量,大力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建立科技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逐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保险机构发展科技保险的积极性和持续性。6、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制度和规则,为重大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搭建平台,加快促进我市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使我市的科技成果成为风险投资关注的重要领域,积极为金融资本、技术专利拥有人搭建合作的桥梁。7、完善科技企业信用体系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引入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开展重点企业(个人)信用评级工作,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建立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库,逐步实现每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一套信用档案。8、培育壮大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贵阳市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鼓励设立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的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公司,不断培育壮大我市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好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进行项目、资本对接,开展企业融资咨询、融资讲座及银企洽谈会、重点项目推荐会等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融资项目,帮助银行了解重大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切实推动银企、银保、银创、投证合作。(四)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化发展道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的各项功能。整合资源,成立贵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贵阳市科技资产控股公司,作为科技金融政府引导资金的出资主体和财政性科技资产资本运营主体。建立贵阳科技咨询评估公司,筛选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作为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的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天使资金平台、股权投资平台、贷款合作平台、信用担保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畅通企业上市融资和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通道,形成集信息共享、担保、风险投资、银行服务、培训、产权交易、专业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造包含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各类科技型企业,覆盖从创业到上市全过程,跨越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统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供应链。建立科技成果、科技企业项目库,做好科技项目的储备和筛选工作。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平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政策法规、科技金融产品等科技信息收集、统计、发布制度,形成科技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2011年初,贵阳市科技局与贵阳银行、重庆银行贵阳分行、上海浦发银行贵阳分行、中信银行贵阳分行等搭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贷款合作平台,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贵阳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和促进银行、证券、担保、保险、中介等机构向科技型企业积极开展投融资服务,明确了补助对象和条件,界定了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补助、科技贷款补助、科技担保补助、科技保险补助、风险准备金补充的补助方式和标准。从2011年起,在贵阳市科技计划体系中增设科技金融计划,保证全市科技金融计划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长,3年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通过发挥政府对科技金融的规划引导、政策保障、风险管控作用和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资金特别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设置结构,充分体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和放大功能。(五)保障措施1、加强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法制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金融办、高新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科技金融政策,编制和发布科技金融发展规划,具体指导和推动科技金融试点工作。2、建立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省、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关分支机构,相关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共同参加的科技金融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领导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在科技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部省会商”以及贵州省科技厅和贵阳市人民政府的“厅市会商”中,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会商重点议题,并予以优先解决。3、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严格执行国家科技法律法规,落实贵阳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科技经费使用方式,实现科技金融引导资金投入占科技经费比例逐年增长,确保全市市域范围内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财政投入3年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4、超常规引进和培养科技金融人才积极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各类金融行业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成立科技金融专家顾问组,举办系列沙龙、讲座、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切实提高科技金融工作决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科技金融从业者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六)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1、试点工作启动阶段(2011年)(1)启动实施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改革,注重计划类别的科学设置,增设科技金融计划,单列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制定科技金融补助政策,针对科技型企业广泛开展科技金融宣传和培训动员。(2)制定出台贵阳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3)加强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和基础制度建设,“五公司一中心”、“五平台一通道”、“五补助一补充”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当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50亿元以上。(4)引导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和贵阳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参股组建2-3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5)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大对大学生(含硕士、博士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为贵阳高新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内的初创期企业提供“种子资金”。(6)力争推动1-2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中小板上市。(7)与有关合作银行、担保机构搭建2-3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30亿元以上。(8)开展4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2、工作全面展开阶段(2012年)(1)基本完成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改革,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财政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例大幅提升。(2)调整完善科技金融各项政策和制度,“五公司一中心”基本实现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目标,“五平台一通道”搭建完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五补助一补充”杠杆和放大效应初步体现,当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100亿元以上。(3)力争推动1-2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5-10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4)新组建2-3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5)新搭建2-3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60亿元以上。(6)设立1-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4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7)建立科技企业项目库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搭建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科技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3、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初步建立起以“五公司、一中心”为引领,“五平台、一通道”为支撑,“五补助、一补充”为保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当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150亿元以上。(2)政府引导性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聚集和带动社会资本累计40亿元以上。(3)力争推动2-3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10-15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4)新组建3-5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5)新搭建2-3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90亿元以上。(6)设立1-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4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2011年武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总结一、积极支持光谷“资本特区”建设。在加大政策引导、完善市场体系、集聚金融资源、推动金融创新、服务科技企业等五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二、多渠道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不断健全完善三级评审制度,建立起企业、担保、平台、银行四级风险补偿机制共同来分担风险损失,2011年,市科技局投融资平台从银行争取贷款90685万元,与招商银行联合发行了总额2.7亿元的集合票据,积极支持汉口银行在资本特区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光谷资本特区金融超市受理306项56亿元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459项,54家企业实现20亿元融资授信。三、多方合作,共建共赢。2011年,市科技局依托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了总规模达5.5亿元的6支科技投资基金;光谷资本特区新增投资机构40多家,总数超过60家,累计资本从5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四、推进科技担保平台建设。2011年,市科技担保平台与新洲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开拓了与银行担保合作,筹建了担保投资基金,新增科技担保贷款19960万元;光谷资本特区新增3家担保机构,全区中小企业累计获得担保贷款超过60亿元,启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覆盖4000多家科技企业、重点企业的信息数据系统。五、全面推进科技保险工作。2011年,市科技局出资为全市5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约1.06亿美元的出口产品购买了出口信用科技保险,34家高新技术企业购买了1024万元的科技保险产品,获得了约61亿保额的保险服务;光谷资本特区39家高新企业缴纳保费1135.6万元,购买了科技保险共计56.93亿元。六、进一步加大推进科技企业上市工作。2011年,我市有华中数控等4家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挂牌上市,IPO融资20.42亿元,武桥重工等7家企业上市申请已被证监会正式受理,华大新型电机等企业进入湖北证监局辅导备案;光谷资本特区3家企业创业板成功上市,2家筹备海外上市,上市后备企业近200家。 以金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发展写在武汉获批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持。在当前全球孕育新一轮创新竞争高潮、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是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当今,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这两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奠定了科技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武汉将以获批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为契机,根据武汉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典范。这不仅是武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选择,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国家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选择。二、试点捷报近日,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正式下文,批准武汉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我市也是此次获批的唯一省会城市。三、试点方案武汉获批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是我市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面临的重大机遇。试点方案充分体现了以金融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精神和宗旨,共分为十大主要任务,其中每项具体工作任务及其目标如下:一是创新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方式。推进“拨改投”和“拨引贷”改革,加大财政科技资金进行跟进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后补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方式,加强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信贷、创投资金和企业研发资金的结合。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动商业银行新设立科技支行等专营机构,建立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差异化的考核机制,鼓励科技专营机构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容忍度,科技试点支行达到6-8家,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授信1000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50亿元。支持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专业化的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三是扩大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建设资本集聚区。扩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采取阶段参股、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综合运用落户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在我市集聚和发展。新设和引进20家以上全国一流的优秀股权投资企业(团队),全市创业投资机构达到150家,资金规模达到300亿元。四是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造条件,尽快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范围。积极培育和推动各类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对上市后备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给予重点支持,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资格认定中优先评审。累计上市企业数超过65家,累计融资额800-1000亿元。五是大力开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借贷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和信用贷款服务。积极发展科技型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融资方式。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和创投企业债累计融资额超过30亿元。六是开展科技保险产品试点和引导保险资金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支持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风险分担机制,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类保险,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工作。开发或开展2-3种科技保险新险种业务,科技保险保费规模超过1500万元,保额达到100亿元,投保企业超过100家。七是推进政府、银行、创投、担保和保险之间的联动创新。以政府组建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为纽带,推动建立银行、保险、创投、担保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和银保联动贷款。八是建立科技金融统计评价体系。整合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不同部门的信用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及风险评估标准。九是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科技创业投资协会、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企业信用促进会等公益型自律组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政策性科技投融资基础服务平台,扩大平台的资金实力和业务规模,打造旗舰型的科技金融服务经营实体。十是强化科技和金融结合保障措施。市政府将成立全市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重大跨部门的科技金融事务进行协调。武汉市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专业化平台,隶属武汉市科技局管理。该平台以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国有资金出资人代表,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了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武汉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体系。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融资服务主体,武汉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为担保服务主体。武汉市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有六大功能:一是受托管理市级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与金融机构合作承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服务;三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四是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五是受托管理市科技计划投资类项目;六是支持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会,开展相关政策咨询服务。   武汉市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遵循政府倡导、科技引导、金融主导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结合,经过几年实践基本形成了覆盖科技研发、科技创业、科技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面向大、中、小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元化,多级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购买服务市科技局赴西安市科技大市场调研科技金融工作7月5日6日,市科技局副巡视员王朝平一行8人到西安科技大市场调研学习,西安市科技局张丙周副巡视员、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处长张春莹负责接待。西安科技大市场的建设与运营经验主要启示有三点:一是政府政策是主导因素。陕西省、西安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西安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方案、促进技术交易、设备共享奖励补助实施细则、产业联盟发展指导意见、科技金融合作试点业务风险补偿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目前科技大市场前五年费用由政府全包,每年给予5000万元的统筹专项;二是科技资源要充分展现。通过科技事务受理前移,西安科技大市场成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成果登记、技术交易供需登记、设备共享使用、科技政策委托落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咨询代理服务,以及科技投资、贷款、担保、租赁业务等科技资源的集中化、一站式的服务窗口;三是运作市场化是必经之路。科技大市场虽然在政策的强力推进下实现了当前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如果单靠政府投入,必然难以长久维系。科技大市场提出,今后将逐步形成市场化,实现政府主导加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市区科技共同担保平台工作会议召开7月12日下午,全市市区科技共同担保平台工作会议在木兰湖景大酒店召开。市科技局副巡视员王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截至2012年6月,市区科技共同担保平台共筹集担保基金4122万元,累计担保金额68940万元,在保余额26400万元。科技金融市区联动工作会议召开7月13日上午,全市科技金融市区联动工作会议在木兰湖景酒店召开。市科技局局长吴志振、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梅林,市科技局副巡视员王朝平等出席会议。会上,下发了市科技局、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关于推动科技金融市区联动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科技金融市区联动的重点,即建立健全科技信贷风险市区分担、科技融资担保市区共担、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市区共同投入、科技金融信息市区共享等四个机制。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重点投融资项目推介会成功举办7月31日上午,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重点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在武汉科技大厦召开,武汉菱电汽车电子等十家民营科技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汉口银行等五家银行以及硅谷天堂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七家创投机构实现有效对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志振出席会议并讲话。【试点工作进展】自4月24日全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推进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试点城市方案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一、大力推进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落实全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武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对试点城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项目标的牵头单位。二、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市科技局吴志振局长带队赴东湖高新区就科技金融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分管领导就科技金融工作多次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进行会商,初步建立了科技金融工作会商机制和互动机制。市科技局整合相关资源组建了“武汉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并在资本大厦设立科技金融综合公共服务窗口。三、大力推进设立和壮大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市科技局积极争取市政府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引导基金子基金武汉硅谷天堂阳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回购工作。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拟引进民间资本共同组建首期规模1.5亿元的武汉市成果转化基金,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支持和国家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配套,市科技局会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武汉光谷新三板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同时联合共同推进58支天使投资基金落户东湖高新区。四、加强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对接市科技局积极推动汉口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专营机构3家;市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借款主体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资本金增至10300万元,平台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统贷统还合作,并将争取到国开行授信额度增加至5亿元,和招商银行开展了规模1亿元的集合票据发行工作。今年15月,平台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49285万元;市科技局还组织召开了全市出口信用科技保险专题工作会议,举行单笔104万美元的科技保险赔付仪式和采取企业交流发言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和推进了我市科技保险工作。五、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各类融资洽谈活动市科技局组织了全市10余家总融资需求额超过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一些大型投资机构与我市参展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六、积极建设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网站,加大科技金融政策宣传引导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武汉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总结.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