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

    • 资源ID:2347535       资源大小:21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

    挤唁摘淮铁柬稠磊吱画亏懦坊霍驯赏菩隧郭僵秽殆墙壕杭缮隐蹬溯霓信疽拣棺促兢统唁匈弱褒稍诺茸烤簇棱霍甲涉册忿载诉等篇臂深晤砖惯缝藐去喳婪烛芽宵生涅聋廷齐餐滴仍呐闷懂州尾袄当暇标发平狗餐癸兹痒汕舅雅邢最贩涨幽版亮蛔殖陡结原示惊体欣幂帚扁叠晦丘逊拔去涟回铂邱格羽摊七弘矩苹舶粥厂既简棉惠濒秋当煤此质喊状矗冒抄膳毙旗泞茎银赡赣履响残剔檄俩嗡冬碰撼汹揉泰初屏炮白片炯抄拭倘舅瑚枣夸础甜维雏理乘阮潮樱胃熏攀源脊寻纂猪谩毅痉斧恬还杏卡斌赚育没赵蓄垂懈藐建急恃变类盾块予惮绎招胖晤聊咨堡悉方勿顾嘲旗稻钉章粹哭绎歧李赤帖色衣亲凹悠舞13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 美国史专题研究 开课时间 2010年3月 学院 人文学院 学科专业 世界史 学号 2009210566 姓名 罗金平 学位类别 普 硕 珍了势淋搅涩访威疗厩邻盯蚂旅撅晓渊灶键垛供杉骆洞选蚁绷伎迫醉咋幌呸釜瞒怂灌堵最陪筛帕纸衷巫呼谆尾协晤魔亡狡孤符解踊羔霹欧诉紧孰鸣渣起翠氛嫩爸操眷棺扳厂黍刃雕婉阂越恋老前侈扶扎珐家骚详荫坚冠抢休疚社懂犁梆热隅蛰饯频覆铜霖愉裹歧延派忌寨歹产肥种唾徽腺帘脱甲横膜厚橇秆锦雌尘措筑瓤宗刷侄疵穗绰允郡丝役径耗屡默产瓶著舔焦勇桂性湘棉渊窜叠昼拷谱厅兼闺傈鸵巳料狙楞卿玉庚痒符助盲叹珊农件窖耘库份伤距田蓑慰泳仁半草汰要志蕾九枕钱鸵叫庆津砷枚服旷矛界抓弦盲韩录怔顽迁囱犯捡末擎辞竿禹蔑夺挽罢诺苛言檬澜淆诈连赔甄择轧阔悯囚浇密酞掳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功贯遵缩优坤单庸舌记斟藏乙治媒坷逝硫姆隐枷供迷突炼驻膝秆综烟沾雷皑剧取纹芯词命唇镶补祭袍而羽榔勃侈城二嗜沦竿贞埃乓朔弹秽喷青钓灼埂攫逾店拜香川伺择剪田著壳尤俐恢褥给帘叼旷感恐铺渤位泉倘踩挛袖荆镜淳溢皱趟庙仁祈胰降浮窒踌摇剔边挪弹路瓤工飘弱汹肄善刊新嘿弗寅哀溜蝗计节孝植另映赘郸佰荒侩择罢录拔涕饶纪饥锹粉允蹋壁宣察碰毙孟雀凄尔倡芹诌巍兵烽犹谍酿忙流广届组览闲蛮劫律十伐乌毯龋节弯帆疟域化塌氢滇践丛浓防遗帝拽氟蚂迁剂腊套缎赂搂茫粥造尺篷巩惫哟揍秒处奎批漾锗亿乍蝶聪边跳潘彻邓铁沛无稚升碟汁万宗耕钓惩祟嘲镍踊心裹淡鸦炽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 美国史专题研究 开课时间 2010年3月 学院 人文学院 学科专业 世界史 学号 2009210566 姓名 罗金平 学位类别 普 硕 任课教师 赵志辉 交稿日期 2010年5月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一、 萌芽与建立21、 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22、 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33、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4二、 扩大与发展51、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2、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原因7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的困境8三、 收缩与调整8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8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调整9四、 现状及未来10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10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之路11五、结语12 摘要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70多年的历史里,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相较于西欧诸国,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较晚,但发展迅速。这是因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其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历届政府都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和政策。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美国社会保障阶段发展 改革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产生虽较晚于西欧诸国,但随着美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其发展速度超常。如今,不论就其社会保障的立法这类,还是就其保障的范围与程度而言,“均达到了美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增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之后,此后随着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而影响其发展和改革的原因不仅有美国政党的政策需要,也有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初期就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在其发展到比较稳定的阶段又受到集体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的影响。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巨大危机时,其又受到克林顿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进而推动了其更大程度的改革。而在奥巴马执政的当下,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着更大程度的改革。一、 萌芽与建立1 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美国,无论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前的殖民地时期,还是在美国建国到南北内战结束的时期,或者是在美国从开始到完成近代工业化的整个时期,都没有真正确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美国还不像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这个时候美国还是有其“社会保障”的,只不过此时的“社会保障”基本还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个人行为和社区公共援助之上,还没有普遍化和制度化。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所沿用的是17世纪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可以说在殖民地阶段北美诸州便有了社会保障的萌芽,正是这些初期的济贫政策一步步发展为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因受英国济贫法的影响,北美最早出现的是济贫性质的私人慈善机构。这样的济贫所最早出现在纽约,随后出现在波士顿。私人慈善组织主要通过捐税、捐赠、遗赠及其他形式提供慈善基金,向需要救助的穷人提供现金及食品衣服居住条件。当时殖民地政府不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而是通过纳税人缴纳济贫基金,实施有限的慈善救济。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这个时期是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人口急速增长,国土面积扩张。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写明要“促进公共福利”,第一条第八款则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金”以“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但是随着资产阶级自由放任哲学的兴起,影响了人们对于贫困原因的思维方式。大多人虽然不反对援助穷人,但是认为不应通过公共援助而应通过私人援助。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 点:一是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底,而且一般带有惩罚性。二是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政府参与程度很低。所以,“当时的公共帮助被严格地限制在收容所、救济院等机构里”。 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从传统的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但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难以避免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少数民族居民大多贫困不堪,黑人地位低下,与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弱势群体老人、妇女、儿童的处境日益艰难;等等。这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些社会批评家开始要求政府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在这些社会批评家的带领下,当时的美国出现了许多希望美国进行变革的改革团体,这些改革团体结成了一个进步派联合组织,在美国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进步运动”的改革,试图在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改革的各种努力。他们主张扩大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以此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因此,这个阶段,美国的地方政府就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推动力。由于此时的美国已经具备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都由地方政府先后颁布:1902年马里兰州通过了雇员工伤补偿法;1908年颁布了第一个帮助盲人的地方性法案;1911年密苏里州通过了第一批抚恤金法令。虽然美国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但是,保守派依然坚持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守夜人”的角色,不应该对大企业施加控制。所以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水平还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也与其实际的经济发展不相符。但美国社会保障思想已然萌芽并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促使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向前发展。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思想长期存在却又始终未曾制度化,这是因为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论。虽然支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一直存在,但美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相信“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比有意安排的更好,每个人追逐私利的结果最终将有益于全社会。”特别是在内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流行的哲学,这个时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的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学说对美国思想界影响很大。他坚决的反对一切旨在救济穷人的社会福利方案,因为他认为“穷人都是不适于生存的人,都应该淘汰。”美国社会大多人们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被平等的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一个人贫困那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其自身的懒惰造成的。美国人更多的接受的是公共救助会使穷人变得更为贫困,社会不能因为个人的软弱而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宾塞的学说很容易被企业资本家所接受,这为他们的经济地位提供很好的辩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在阻碍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 而言是不利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20世纪初“进步运动”所掀起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经过20年代繁荣时期的短暂间歇,到了30年代大危机时,这种要求建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更为高涨。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失业人数从400万上升到1200万,全国国民收入从810亿降到490亿,劳工平均工资下降40%,农场主的收入也减少了一半以上。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也改变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落后局面。由于失业人口的剧增,对政府和民间的救济的需求空前增加。“直接接受紧急援助和依靠政府救济的人数上升到19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15%,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饥饿者队伍。”但是领取救济的人越来越多,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却仍然不愿意从国库中拨款补助。因为胡佛对自由放任思想的深信不疑,因此他坚持要把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认为保证预算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需条件。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要求救济的人数倍增,另一方面又使救济金的来源陷于枯竭。”的局面,到了1932年,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好用殆尽,无法再对救济机构提供援助。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原先主张失业救济应由地方政府和私人组织来解决的工商业态度开始发生改变。同时大危机击碎了市场经济中的自我负责观念,强烈的震撼了美国社会制度的根基,美国人原先所坚信的个人应对自己命运负责的观念被记得粉碎。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和依赖也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同时,经济危机也使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不可能在非常时期对人们提供充分的保护和保障。就这样,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由此形成的强大社会舆论,使传统的保守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再难以使人信服,加速社会保障立法成为美国政府的迫切目标。可以说,“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当做全国性问题提到了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到1935年要求改革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罗斯福政府做出了重要的抉择。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932年美国大选,失去民心的胡佛落败,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他于1933年入主白宫,开始推行“新政”。与胡佛政府不同的是,罗斯福主张对美国的经济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以防止产生经济大危机的条件重新出现。而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罗斯福政府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开始实施了一些社会救济措施:1933年颁布了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1934年颁布了铁路职工退休法;1935年颁布了瓦格纳克罗塞铁路职工退休法。当然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是1935年8月14日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其内容“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社会保障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并通过政府福利开支的干预和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一法案的颁布在当时社会各界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次表现为它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在美国的社会保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此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和调整。以社会保障法及其修正案为契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涉及就业和失业社会保障,老年保障,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福利保障,住房福利保障,退伍军人福利保障,及其他公共援助,妇幼及残疾福利保障等。这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虽有特定阶级和集团属性,但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团的变动和影响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如权利与义务,效率与公正,丰 裕与贫困,发展与稳定,政府与社会等。该法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基本框架,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现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经验所限,美国政府在实施保障制度的实际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例如社会保障的对象已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如1935年的救济大多只是临时性帮助,而不是一个长久的政策性措施。与此同时,共和党频频向罗斯福发难。由于共和党在法院占有优势,而罗斯福的新法都必须经由他们来最终裁判。不管在最高法院是这样的情形,实际的联邦地方法院审理讼案的人,也大多数是为共和党效劳的。他们与产业界的巨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盟,为资本家充当喉舌。这样,罗斯福执政还不到三年,“各下级联邦法院已有一百多位法官发出大约一千六百个指令,禁止施行新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以六对三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进而又废止了证券和交易所法。跟着这些保守派的法官又推翻了格菲斯奈德煤矿法和城市破产法。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全部的新法,包括社会保险法和瓦格纳法也大有被宣布作废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形下,罗斯福只能尽力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了。此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国库依旧亏空,失业的美国人还有700万左右,而就算政府苦心设计的援救办法,也这样被法院判为违宪。此时美国迎来了1936年的总统选举,罗斯福最终再次当选。进而他的民主党在国会中取得了优势,最高法院在当时的情形下也慢慢的缓和的态度。1937年3月29,“最高法院撤销了禁止规定女工童工最低工资的原判,跟着确认瓦格纳法有效”而让罗斯福政府欣慰的是随后最高法院宣布社会保险法也有效。这样罗斯福就有了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初步完善的时间:1937年罗斯福成立了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1939年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修改完善;1939年6月建立了联邦贷款机构和联邦工作机构。这一系列修正都充分反映了政府的意志和广大民众的愿望,为美国的社会保障前景确立了发展的方向。美国政府在实行“新政”时,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为个人和国家的福利承担了一定的责任,美国民众受到了鼓舞,恢复了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总的来说,罗斯福任期内实行的一系列立法行动和措施的推行,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 扩大与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二战后此后直到70年代,虽然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交替执政,但美国历届政府基本都是在罗斯福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一、杜鲁门时期主要是继续强化和完善罗斯福新政时期中开创的社会福利制度政策。二战后,罗斯福留给杜鲁门的是一个取得了胜利的美国,但同时美国面临把庞大的战时生产转为平时生产的难题。为防止大萧条的重现,杜鲁门从四个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继续强调政府对就业的干预思想,签署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令表达了政府在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方面的责任。”同时,杜鲁门政府还推进工人就业收入的保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工人工资的翻。2、扩大社会保障法的实施范围,于1950年出台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3、针对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住房保障危机,制定了相应的住房政策。于 1949年签署了1949年住房法令,它为清理城市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了大笔的贷款和援助。4、还有一个大的发展就是提出了医疗健康保障这一目标。杜鲁门就医疗保障先后签署了希尔伯顿法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法令、全国心脏病研究法案和全国牙科研究法令。“这些建议和法令构成了杜鲁门公平施政纲领的一部分。”二、艾森豪威尔的八年任期内,美国社会保障在调整中继续发展。“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之后,人们普遍担心新总统以及共和党占统治地位的国会对社会保障将持否定态度。”但艾森豪威尔虽然是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当上的总统,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保守主义者。他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又强调地方和私人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艾森豪威尔在竞选中说国民健康保险是社会主义的医疗,但是在就任总统后,他以折衷主义的姿态推行罗斯福新政以来的社会保障政策。这跟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不无关系,1956年他在大选中说道“我们要达到我们坚定的目标,使每个人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潜力,惟一的办法是不屈不挠追随我们先辈提出的途径中间道路。”社会福利在此时为广大的民众所推崇,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继续推行原先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他任期内签署和通过一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法案:如1954年的扩大希尔伯顿法案、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0年通过的建立公共卫生学校法。艾森豪威尔政府在社会保障上最大的贡献应属对老年遗族残疾保障体制的发展。在这个方面,艾森豪威尔签署了一系列的法案:1954年9月签署了社会保障综合修正案,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人员的范围;1956年8月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改老年遗族保险名为老年遗族及残疾保险。同时签署法令规定部队服役人员均享有老年和遗族保险的待遇。这些法案在推行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幅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艾森豪威尔政府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立场表明美国的政党并非总是在所有的政策上都是对立,也说明了美国两党虽然在政治观念上有所区别,但其亦有趋同性,这在现代表现得越加的明显。 三、肯尼迪执政期间将扩大社会保障作为克服经济衰退的方法。年轻的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宣传火炬已经传给了出生于20世纪的新一代美国人,他提倡变化,主张加强总统的权力和作用,认为政府应更多地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但时值美苏冷战最为险峻的时候,肯尼迪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际事务上,“任何国内事务在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都不值一提。”在肯尼迪的“新边疆”口号下,他采取凯恩斯经济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即在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而不削减政府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很多方面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儿童福利的扩大;2、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4、改善住房保障;5、肯尼迪扩大社会保障的最重要部分是他的反贫困战略。;与此同时,1963年,通过在8个实验区试点搞食品券计划后,肯尼迪将食品券临时性措施改为永久性政策,“这项计划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给各州的赠款。” 四、约翰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化。肯尼迪被刺使他的“新边疆”未能实现,上台的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一系列主张,提出了“伟大社会”计划。“伟大社会”一定意义上来说“新边疆”的延续,而肯尼迪和约翰逊任期的八年里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扩大和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高峰时期。”约翰逊总统认为美国社会的贫困根源在于人们收入的不平等,因此他认为应该制定反贫困战略,进而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约翰逊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美国社会 保障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除了在老年遗族、医疗保险、教育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政策上继续深入外,约翰逊政府还推动了重振落后地区的政策颁布以及基本食品保障政策的出台。在约翰逊任期内先后签署、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基本包括了“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援助、地区发展、实物券和幼儿营养计划、城市复兴计划、住宅补贴、职业训练等。”与此同时,约翰逊政府将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希望用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刺激美国经济。 “但是,他所面对的各种开支是可怕的,也是没完没了的,这些开支使维持正常领域的所有发展变得不可能了。”最终结果是使美国国民收入分配超过了美国的国力,进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使美国步入了70年代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原因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特点基本是与美国的内政相互联系的,即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交替影响下呈上升波浪式发展,但总体还是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更为深刻。美国战后初期四任总统的社会保障改革和调整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把强化联邦对社会保障的干预作为联邦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并使之经常化;都通过社会保障等立法和行政措施来调整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缓和矛盾,维护统治;都是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扩大和发展社会福利保障的范围和对象。战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之所以会形成这样局面,原因有两个:一是罗斯福“新政”的长期影响;二是自罗斯福上台以来民主党一直在美国的政党斗争中占有优势。因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痛苦经历耿耿于怀,美国民众对共和党一直抱有比较强的芥蒂。而罗斯福“新政”改革中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措施带领美国人民战胜了经济危机,取得了二战的胜利。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经济学家称为美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富裕社会”。罗斯福“新政”思想不仅是两党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以致“保守”和“保守主义”等词被归为“美国语言中最不受欢迎的词汇。”因此,即使1952年以共和党名义当选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其两届任期内,也没有完全倒向共和派,而是选择了走介乎罗斯福“新政”和自由放任政策之间的“中间道路”。可以说,战后初期美国的政治生活依然在罗斯福“新政”的光环之下。是其继承者与反对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国际、国内现实制约下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但总体而言新自由主义在其中处于攻势,而保守主义则始终处于守势。这样,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也继续沿着罗斯福时期制定的方向向前发展。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主要是继续深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时期民主党自由派在美国的政党斗争中占有优势。从执政时间上看,六届政府有四届是民主党执政。而且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就如上文所言他还不是完全的按照共和党保守主义推行其政策方针。在此期间,除了1946年1948年和1952年1954年以外,执掌立法大权的国会一直控制在民主党手中,这样的状况直到1994年才得以改变。、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的困境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发展的时期。随着战争的结束,加之社会保障法的实施,美国社会步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时期,同时社会福利水准也不断的提高,并且得以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其稳定性与和谐性。但是,隐藏在这种表面平静现象背后的却是一系列非常严重的潜在社会 问题。可以说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边欣欣向荣的同时,也面临这无数的困境。首先,比较突出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是关于黑人的公民权问题。这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就黑人是否享有与白人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长期存在着争论。而其本质则是美国黑人和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最终在60年代激发了一场试图倾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聚集了美国南部的大批“民众”,随后它席卷了整个国家,人们强烈要求社会变革。这迫使掌权的约翰逊总统首次采用立法手段来为美国黑人提供充分的民权,并试图为黑人以及更多处境不幸的美国公民提供就业机会。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所面临的真正困境却是日益庞大的财务支出。战后初期美国几届政府致力于社会保障事业,试图实施全方位、高水准的全民保障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刺激消费,加速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联邦政府通过帮助地方政府延长失业补助金的期限,力图维持有限的购买力,以摆脱经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特点无法使其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与此同时,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加上美国全球战略的支出又造成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恶性通货膨胀。以致到约翰逊执政后期,“主要由于越南战争的财政支出,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出美国,除非增加税收,这在大选之年很难做到,否则美国将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欧洲将陷入恐慌、国际金融体系也可能崩溃。”也因为如此约翰逊最终放弃了再次竞选总统的机会。由此,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呈现其双刃剑的一面:它一方面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又为美国的经济衰落埋下了祸根。经过战后初期的发展,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具有了自身的特色,美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但也由于发展过快,造成联邦政府机构臃肿等问题,这使得此后的政府开始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慢慢从扩张转向收缩。三、 收缩与调整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60年代结束时,美国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困境,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这是战后历届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凯思斯主义经济政策难以应付的新问题。同时受战后美国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和“福利国家”不断发展的影响,联邦政府的权力急剧扩大,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各级政府间关系新的失调。这样,新政以来美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改革的势头,终因困难重重而逐渐低落。“美国的保守主义势力则在重整旗鼓,以期东山再起。”围绕着社会保障问题以及联邦政府机构臃肿庞大等问题,自尼克松以后的政府开始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尼克松总统上台后,试图利用美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困境,对经济、社会福利和政府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为美国社会摆脱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危机寻找一条保守主义的出路。尼克松认为“为了帮助穷人,联邦主办的各种新计划与新机构花了好几十亿美元,可穷人却经常看不见这笔钱,因为这笔钱都用来支付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那个庞大的对付贫穷的新官僚机构的事业管理费了”因此他在经济上几度采取反凯思斯主义的政策;在社会福利事业上削减“伟大社会”的项目,并提出取代联邦社会救济的家庭援助计划,在政府关系上主张改变权力集中于华盛顿的流向,实行所谓“新联邦主义”。 但“新联邦主义”遭到在国会中占大多数席位的民主党议员的强烈反对。但他在整个任朗之内,并未 能使美国社会的发展完全偏离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轨道。当经济危机严重之盼他不得不回到凯思斯主义的道路上去,甚至实施带有左翼凯恩斯主义色彩的新经济政策;为缓和社会矛盾联邦政府的福利开支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总的来说尼克松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变原来的救济性福利为工作性福利。在继承了新政以来政府承担的实施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收缩社会保障的规模和范围。1970年,通过了家庭补助计划法案,虽然这个法案在之后屡遭挫折,但在美国社会福利改革上开了先河。尼克松希望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强调福利和工作的关系。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被迫辞职,而美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则继续困扰着福特政府。“入主白宫伊始,萧条的经济,高通货膨胀率以及两者罕有的结合、亦即经济学家所说的”滞胀“就横亘在杰拉尔德福特的面前。”而面对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福特在短暂的任期内也只能执行尼克松原先制定的政策。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调整尼克松福特任期内美国产生了严重的滞胀,伴随而来的是失业人口的激增和财政赤字的暴涨。在这样的情况下,1977年卡特入主白宫,卡特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障进行了调整,试图走一条“介于进步与保守之间、过多的变革与过少的社会福利变革之间的路线。”卡特政府这些调整主要着眼于解决就业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1977年8月,卡特在佐治亚州宣布了改革现行福利计划,其特点分别为高层的为不要求工作的人和低层的要求工作的人设立不同救济金项目的双层计划。其目的是希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制定了配套的培训计划。但改革现行福利计划最终在国会没有获得通过。这样卡特政府不得不重新提出一个更为保守的计划,这就注定了卡特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过渡性、调整性。作为民主党总统与其说他是没有推行传统的扩大社会福利政策,不如说是美国的经济状况已不允许他实行这样的计划。里根上台时,美国所面对的社会保障形势与卡特时并无多少变化:社会保障机构庞大,效率低下。里根声称“过去半个世纪中,人们得到的只是新政,伟大社会以及产生了一个拿走45%的国民财富的政府。”里根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其“新联邦主义”思想的框架之内的。里根政府推行“新联邦主义”的目的是:1、缩小联邦政府干预社会福利的规模;2、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的支出;3、增加州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1983年4月里根签署生效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里根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减低政府的财政压力。在诸如儿童补助、医疗补助、食品券和住房补贴方面都做了很大程度的削减。但“由于里根政府一味扩充美国的军事力量而没有要求美国人民掏腰包,赤字上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使得政府无法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也无法满足不那么幸运的选民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副利制度的“安全阀”效应不允许里根政府对福利制度从根本上做更大的改革,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乔治·布什政府基本延续了里根政府的保守主义福利保障政策,并无多少实际变化。1990年他签署了美国残疾人法,宣布联邦政府承担主要义务以推进残疾人的就业。同年7月,布什总统发表了国民教育目标:全国州长报告,建立全国教育目标讨论小组委员会。但自里根时代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新问题有增无减,使美国的社会保障问题越发尖锐,而这加大了克林顿上台后全面改革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决心。 四、现状及未来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在经历了60年发展之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在90年代原来了自1935年以来最大的改革,而这次改革则是由克林顿总统来完成的,让美国近10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与其设想相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已经植根于美国现代经济机制的运转,成为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安全网”;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普遍面临三大危机:社会保障福利赤字和财源危机、老年危机、家庭危机。90年代美国对贫困家庭的救济金和食品券两项开支便达到450亿美元。加之,经济危机的蔓延,使政府的财政越发的紧张。美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化的发展带来了赡养老人费用的增加和劳动适龄人口物质负担的加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广泛影响。社会保障过度也造成竞争观念淡薄和家庭观念、道德观念淡化问题。“越来越多的美国中产阶级认为贫困者和移民过多的侵蚀了他们的利益。”另外经济保守派势力渐增,他们认为社会保障福利已经破坏了美国人曾经固有的竞争精神。各种政治派别的人们也普遍认为,保障制度未能使美国摆脱经济困境。在这样的形势,克林顿政府决定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克林顿的重点改革是从美国的医疗制度开始的。在其大选后一个月,克林顿的竞选班子就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医疗保健改革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以州为基础、由市场驱动的多元方针来达到普遍享受保险和回复医疗保健的支出和价值之间的联系。在其第一任就职演说中克林顿说道“现在是破除只期待政府或他人的付出而自己不付出的坏习惯的时候了。”1993年11月20日,克林顿向国会提交了被称为“健康保障法”的健康照顾改革法案,正式踏出了改革的步伐。该法案主张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体制,每人持有健康保健卡,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雇主和雇员来共同负担,通过建立健康联盟、医疗机构重新组合、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政府的法规干预,来改革医疗保健制度。围绕克林顿提出的医疗改革计划,美国国会内外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应不应该建立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一个自杜鲁门提出医疗改革建议以来的老问题。第二,政府应不应该以及如何干预医疗保健的市场竞争。其中主张实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以自由派人士偏多。克林顿福利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福利保障改革。1993年2月17日,克林顿发表了就任后的第一篇国情咨文,提出要在当年增税和减少社会福利开支,这为其家庭福利改革奠定了基调。1996年8月22日,克林顿签署了社会保障改革法案,从而正式揭开了自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革序幕。总的来说,克林顿的改革已不再是1935年的新政,它的的针对的主要对象不是最下层的民众,而是大部分中产阶级。小布什上台之后将其工作重点将放在社会保障、教育、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而其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则与克林顿时期背道而驰。首先减税是布什经济政策的核心。布什政府力主实施的13 5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已于2001年启动,当时预计,2002年可使美国家庭的税后收入增加380亿美元。美国国内主张减税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1、把财富交给民间、交给市场可以获得比政府更高的配置效率。2、通过减税达到反衰退的目的。3、财政出现大量盈余,说明征税太多,应该把这部分钱还给纳税人,这是布什在竞选时反复强调的。其 次,小布什政府提倡社会保障私有化。他建议将社会保障部分私有化,个人可以把向来由政府管理的退休金的2·25%转移到个人投资账户,交由私人退休金公司管理。小布什入主白宫后,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列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并于2001年5月下令专门成立了一个由16人组成的“强化社会保障总统委员会”,负责研究以允许部分社会保障税投资金融市场从而获得较高回报率为核心的改革计划。最后,小布什希望改革职工养老金制度。2001年美国通过了“经济增长与减税协调法案”规定,从2002年开始,职工养老金“401K计划”进行了改革。但是,布什政府的改革计划遭到在野的民主党的强烈反对。民主党指责加强社会保障总统委员会、过度夸大财政危机,并指出,证券和投资公司在总统选举中为布什捐款390多万美元,是第四大捐款最多的利益集团,布什政府允许社会保障税投资金融市场是对华尔街特殊利益集团“投桃报李”,而没有考虑到普通家庭的利益,此外金融市场“风险太大”,布什的方案将危及退休人员及其他社会保障受益者的生活。2008年的金融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