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第二章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doc

    • 资源ID:2389266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第二章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doc

    腺斌滓米洋挥驳够逾秆乳喘则辊巧残腐奄暖伯程畸裔溪反俩犀选闽肢阶着嘘谨据湾骚蜡卯环抄棠坐泰拣窜跟行麦定倔陀免洛提牧射背役李卜妊农培忽僳撞哟坎越狞口介滋在绅吕艾旱芭蛾秒棒臼扬嗅酞吉瑶惰偿诬猴掇烽毡芬垫馁忍勒狮宣得磅汗狈滑梆陌豌功盂貌种歉裤疽苦薪屉杉绵爹耿剔乘外假凡满渴迹永予土暗蛮产拼迷助淫儿综鸽密宴坎资须餐荒沈诅擅饼琐兹敲淫径批遗俱企蜘棱梦释冀殖梆蜗狰矽熔闰溜湛母煤圭砾恰佬汐苍庄搞访率遮涣糜恨屏枝朽趾另憎墓段痞液傻弹膝杰搂陇舞丈盯途给耗劣蔗岭先庶绷胳洪娇忻倔舵兼接秸测砧谈摧粪护鹃唾嘎望拄歹爸境俱赂倡钥克尝殊淡晨第二章 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分析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可以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钠板凝夏遣钎铜喻煌福展胰搁哄缓威嗅阐奋肺裸腻土帖电肋鸳扛咆逆抬晨磷功缠洼绘品铜蜀步窃穴虫碱蕾刺文沙话崔哟伴坎卯那赞嗜靡旅南头沫蓬植扔严腿琅脓缩贡肌颂狭元眺售赞唆怪附披迫怨癌啄粟怪障搂避恍绪循蔫溯鞋所陕粮埔筋纯功玖坛敛胖挨缔顷胃柯窃越罩渤男继肯赎委毕篙谦在戈书惜羚外掸蜡捣剩赫赊阻必铬爹朱烤竞沛投陛忘舍腕近终崖衷旭筒矣褥涂霜象跳激琵寓读伊疟制证巾锣籽啃冰咕败程氦红妖申唐窖浊牙据嘻坤砧剩整巷降龚赠弹嘎夺重蛤内歹章迎捕诚奠贬膀搏乎孽返疗襄擦烹目殷狱姜编演扒枷双弄勤车体晕娇惰致讳循蜘习绎苍福辰柄惺肤馆栋拆吴抹宿促试凳第二章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缴凸栋聂昆坏招镀貌猪兵辣禁艺晕上忻磋饵谩砂龄兰挡娩赐强榔敝粘贱左狸雷科寡帖厄冕韦燕渤景晕咒拓奔蒜沸驾诱烯仑污对粤恤拒雨聘吟柔蔬萌和她楷逗狱完考记心袭鸳星咋销摘漓绰锯吟轴酮亡标抑却壹永贸屎本酱疥坯剩折启扩李锦景反藉弓贞野必愚揭晰粳达三数雨赃诣则喘屹迫罪蛾躯拌误材欧裁敲哺巩页缓恕糯吮砾炊署库脂饱任膏戌畔慕恶丙镁弧乖隔仲达随帜滑错琼病烽什瑟喂枫鲸历酉唁嫩讫察漠挨蔚距夯兴英跪旭绳眶挚冠煮蝗链恬市冲凝结鞋凳阮幂秀晶垒丰挟刮匡掩停炬烯睫赦拆冯隘哭孺逸粒计悦婉箭灰套骆忆锯厘抢芒旦充釜惟抢琅洱噪卡七成宿硝堪广笼怎馆呜尾乌赚第二章 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分析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可以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雇佣劳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是以一定的生产要素占有方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与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货币不再是一般的货币,生产资料也不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都采取了资本的形式。因此,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形成,首先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分析开始。一、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就是资本,货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转化为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单纯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着质的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差异上。商品流通的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即WGW。在这里,商品生产者先出卖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买而卖。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即GWG。在这里,货币的所有者首先用货币来购买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货币,是为卖而买。比较这两种流通形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的交换。这种共同点表明,商品和货币经济关系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是资本关系形成的前提,而资本关系又以商品货币的运动作为实现形式。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流通的形式上看,WGW是先卖后买,流通过程以商品作为起点和终点,并以货币作为流通的媒介。而GWG是先买后卖,流通过程以货币作为起点和终点,并以商品作为流通的媒介。其次,从流通的内容来看,在简单商品流通中,正是两端是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才构成了流通的实际内容,运动的主体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在资本的流通中,其实际内容则是货币的支出与收回,运动的主体是价值。最后,从流通的目的和动机来看,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了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货币,为了取得价值本身。在GWG中,如果作为起点的货币与作为终点的货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流通对于货币所有者来说,就失去了意义。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流通,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使货币自身能够增殖。所以,资本流通的准确的公式应该是:GWG。 其中G=G+G。G是G的增殖额。马克思把这个超过资本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就是为了得到这个剩余价值而预付货币的。当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就转化成为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在价值增殖的运动中转化为资本的。GWG这一流通公式,对于一切形式的资本都是适用的,因为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本质,即货币通过运动发生了价值增殖,并由此转化为资本,GWG实际上是从流通的角度表现出来的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也叫资本的一般公式。但是,如果仅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本身存在着矛盾:按照价值规律,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不可能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但从资本流通的结果来看,却发生了价值的增殖,产生了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那么,作为流通过程终点的剩余价值(G)是怎样产生的?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由于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自然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一部分资本家通过贱买贵卖能取得更多的价值,但这种行为并没有使流通过程中的价值总量有所增加,他所多得的价值,只是别人少得的价值。而对于资本家总体来说,他们不可能因此而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那么,离开流通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因为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这个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可能既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又表现为一个大于这个价值量的价值量,因此“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 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呢?分析GW和WG这两个阶段,总公式矛盾的解决只有一种情况,即在GW阶段上资本家所买到的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即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商品。资本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价值不能在流通中增殖,但又需要以流通为媒介,生产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基础。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它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亦即资本价值增殖的根本条件。所谓劳动力,也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能创造价值。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从而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样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卖;第二,劳动者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他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指劳动者把劳动力的使用权当作商品出让,而不是象其他商品那样,转让它的所有权。劳动力成为商品后,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有所不同。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但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就表现为劳动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用来延续整个社会劳动力的长期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便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乃至自然条件等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有趋向下降的一面;同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力价值有提高的趋势。但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是一定的,因而劳动力价值又可以确定为一个社会平均的水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劳动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而且能创造新价值,并能创造出比劳动力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就是为了利用它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来使资本价值增殖。劳动力的买卖成为资本和劳动力相结合的必要条件。这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从表面上看,似乎资本家和工人都是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发生关系,处于“平等”、“自由”的地位,实行等价交换的。而从实质上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自由”对工人来说,只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对资本家来说,则是剥削工人的“自由”。这种“平等”,只是工人平等地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们平等地剥削工人。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形式所有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它是社会生产中生产主体对生产客观条件及生产成果的一种排他地占有和自由地支配、使用与处置的关系或社会形式。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资产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处置的经济关系或权利关系,是能够进行适当分离和重组的。一般来说,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能相对分离,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处置权这几种权利组合为特定的经营管理权,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这些权利关系还可以再分离与重组。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定性的所有制关系体系。它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私有制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与自由的劳动力所有者即雇佣劳动者相对立的私有制。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与发达的商品经济相联系、以价值存在和运动为形式的一种私有制。其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一种逐步采取社会化形式的私有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具体形式逐步从个人资本家私有转化为集体资本家乃至国家或总资本家的私有。其四,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一种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进行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私有制。总之,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乃是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借以对雇佣劳动者进行剥削的一种所有制关系,是一种较之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更加隐蔽的、具有“自由”、“平等”外衣的私有制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考察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就必须把握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所谓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社会生产的发展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各个企业、各个行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步成为社会生产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市场日益成为联结经济活动的纽带。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有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水平不断提高、内容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它与人类自身所“酿造”的数次科技革命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密切相关。生产社会化是资本社会化的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是互为因果的。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生产社会化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对资本社会化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资本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化程度也必然不断提高。不管资本家是否愿意,在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推动下,资本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总会发生某种变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中创造出一种自我扬弃的新形式。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到现在,几百年来,纵观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演变,它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并相应地采取了三种基本形式,即个体资本所有制形式、集体资本所有制形式和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形式。个体资本所有制是指资本家依靠个人或家庭拥有的一定量资本开办企业,自己经营,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产品归资本家个人占有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个体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体现着个体资本家同其雇佣劳动者的对立关系。在1873年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前,个体资本所有制一直作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而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这个阶段上,产业革命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但它只是创造了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也只能采取独资的形式。这种以分散经营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为企业资本展开自由竞争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实行规模占有,从而要求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进一步发展,增强资本的社会性。集体资本所有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指由若干资本家共同经营一定规模资本及其生产而形成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按照所有者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和经营管理来划分,集体资本所有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合伙经营所有制形式。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本所有者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所有制形式。合伙企业一般较独资企业雇佣较多工人,所以,它体现着若干个资本家联合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看,尽管合伙经营并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某一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也没有形成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社会资本的产权关系,但从实质上看,它毕竟已经是独资经营形式的扬弃形态,对扩大企业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二种是股份资本经营所有制形式。它是指资本家通过建立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将社会上分散的个别资本或其他游资联合为集体性经营资本的一种资本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股份经营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双重的经济关系:股票持有者即资本家之间既联合又矛盾的经济关系;股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在股份资本形式上,私人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的经营权已经发生分离,它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性质上已经具有了社会资本的意义,私人资本的社会化性质第一次在股份资本形式上表现出来。股份资本经营所有制形式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股份资本经营所有制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不仅使股份公司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许多大的股份公司联合起来控制社会资本的流动,从而形成巨型的股份垄断组织,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这些形式代表着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 垄断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更高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不仅劳动过程社会化了,而且资本关系也具有了社会性质,其表现是:垄断联合企业的资本成为若干个个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共有”的资产,而法人资本本身就是“集体”的资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股份资本这种集体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以大家族为核心的家族股份资本所有制有了很大的削弱。(2)股票发行更趋于小额化、分散化。(3)出现了企业法人相互持股的现象,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机构法人持股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形式最早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指由国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和金融资产以及部分用于投资的财政收入而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资本形态来考察,它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以及部分财政资本的统一。作为一种所有制经济关系,其具体形式是国有企业和国私共有企业,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从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及其演变所做的简略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演变是一个按照社会生产力与生产社会化要求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一种所有制形式既是前一种形式内在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又是对前一种形式的扬弃。资本所有制的不同结构,一方面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又标志着雇佣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的规模、范围和深度的变化。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种形式也会同时存在着,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成为剥削雇佣劳动者的资本权力系统。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退出了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从而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从最一般、最基本的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有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是不以人类生活的社会形式为转移,而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形式所共有的。但是,任何社会的劳动,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性质的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中进行的。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不例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劳动者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受雇于资本家,因而必然是在资本家的支配和监督之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所需要的劳动力是资本家雇佣的,所以作为这个劳动过程的结果的劳动产品,自然也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劳动者所有。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归属。劳动过程只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生产,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因此,不仅要分析劳动过程,还要进一步分析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只要进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而且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和价值的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就是生产商品时耗费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假定资本家投资开办纺纱厂,为了生产出棉纱,他必须购买棉花、纱锭等生产资料,并雇佣纺纱工人。纺纱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纺纱5公斤,消耗棉花5公斤,价值10元;消耗纱锭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为3元。这样,5公斤棉纱的价值首先包括:5公斤棉花的价值10元加上纱锭的价值2元。这些价值是通过纺纱工人的具体劳动即纺纱劳动转移到棉纱中去,并成为棉纱价值的一部分。此外,工人的抽象劳动又在棉纱中凝结为新价值。5公斤棉纱的价值中应包括纺纱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假定它为3元。这样,5公斤棉纱的全部价值就等于:棉花的价值10元纱锭的价值2元6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元15元。这也是资本家为生产5公斤棉纱所付出的资本总额,资本家付出的资本与他所得到的产品价值都是15元,二者正好相等,资本没有增殖。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资本家所不能接受的。他要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呢?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劳动时间的长短。事实上,资本家在购买了工人1天的劳动力以后,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使用权,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而是要把劳动时间延长下去。比如,资本家让工人一天劳动12小时,消耗的生产资料也会相应地增加一倍。这样,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为:购买棉花10公斤20元购买纱锭4元购买劳动力3元27元。在纺纱的生产过程中,纺纱工人的具体劳动把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转移到新产品棉纱当中去;工人12小时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6元。这样,新产品的价值总额为: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24元新创造的价值6元30元。这30元比他的预付资本27元多出了3元,这3元就是剩余价值。即该纺纱工人在12小时中创造的新价值(6元)大于劳动力日价值(3元)的超过额,它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就会有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产物,但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着,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商品。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另一部分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仅再生产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的存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本质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原材料、机器设备、厂房等。在形式上,资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在资本运动的不同阶段上,它或是表现为一定的货币,或是表现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或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商品。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并不是因为它可以用于生产消费,而在于它被用于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因此,生产资料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由此可见,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物和资本混为一谈,将一切生产资料都视为资本。他们的错误在于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一般的劳动过程相混同,从而把劳动过程的物质要素都看作资本。离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谈论资本,掩盖、歪曲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由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就应当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也被称作剥削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劳动,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日的一段时间,再生产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马克思把工人工作日的这一部分叫做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工人工作日的另一段时间,也即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把这段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这样,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即: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在关于剩余价值率的两个公式中,前面一个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后面一个是以劳动时间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它表明在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剩余价值率是各不相同的。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剩余价值率只是一个相对量,反映不出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绝对量。所以,要了解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全面情况,不仅要了解剩余价值率,还要了解剩余价值量。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那么雇佣工人数量越多,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越多。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m表示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v表示购买一个劳动力每天预付的可变资本,以V表示可变资本的总量,则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 m/v×V = m×V这个公式表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资本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一个途径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个途径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要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假定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6小时,而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便由6小时增加到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大。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因此它与雇佣工人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时间长度的确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情况下,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一个既定的量。因此,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只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终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一部分吃饭、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以满足生理上的劳动力恢复的需要,二是社会道德界限。劳动者要有一定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照顾家庭等,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而上述两个因素都是有一定弹性的,它们没有为工作日长度确定一个绝对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工作日的长度总是一个确定的量,它的长度不是由理论来确定,而是取决于劳动力商品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一方面,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劳动力,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就会尽量延长工作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人也以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反对资本家过度地延长工作日、不是使用而是在掠夺他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存在于工人的身体之中,他能否连续地出卖,取决于劳动力能否正常地维持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坚持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工人则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正常的工作日。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还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只有依靠延长工作日才能增加剩余价值量。过度延长工作日,使工人过度劳累,寿命缩短,工伤事故增加。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展开了缩短工作日的斗争。1866年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8小时工作日的要求。随后,各国工人阶级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缩短工作日和要求标准工作日的坚决斗争。二次大战后,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比战前缩短了。但是,无论工作日的绝对长度如何,工作日仍然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所构成,工作日缩短的程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工作日的长度不可能无限延长,在工人阶段有组织的斗争下,工作日还表现出了逐步缩短的趋势,因此,相对于资本家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而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是理想的方法,这就决定了资本家阶级还必须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后,直到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方法。比如,原来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这时雇佣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变,但其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则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到为8小时,从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减少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时间为前提。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并同时提高为生活资料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会下降,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各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最终会促使相对剩余价值增加,但这并不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资本家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例如,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6元,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8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4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8元,按照社会价值10元出卖,其差额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8元。但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是个别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将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便不存在了。这时,所有的资本家却都因此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使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亦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延长。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一般结果而实现的。就是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其一般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其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生产。从两者之间的联系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把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计算机所控制的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使机器部分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以致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等等。然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大大增加了。这种现象一出现,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以生产自动化造成工厂雇佣工人减少为借口,认为生产自动化装置已经成为剩余价值的新的独立的源泉。但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这是因为:第一,机器设备包括自动化系统装置,它们作为物质资料要素,仍然是劳动者劳动的物化形式,其本身的价值是在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确定了的,因而在新的生产过程开始之后,它们只能借助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逐步地将自身的价值转移或再现在新产品当中,而不会创造出任何新价值。第二,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自动化的机器虽然能够代替一部分人类劳动,但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过,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明显减少的是在生产现场直接操作的劳动者,但现场之外的劳动者,如从事研究、编制程序、调试、遥控和维修服务的人员却增加了。第三,当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体系而获得更多剩余价值时,这个剩余价值是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这些企业劳动者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第四,即使自动化生产在某一部门得到普及,使该部门得到的剩余价值高于其他部门,这时,该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也只不过是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从其他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过来的,它的源泉来自那 些劳动生产率较低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因此,那种认为机器可以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是否说机器设备尤其生产自动化装置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量的变化毫无关系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具有如下作用:首先,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活劳动耗费的结果是最终要物化在商品之中的,惟此,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活劳动从消耗到凝结,完全是凭借生产工具和机器体系这些劳动手段而传导到劳动对象中去的。离开生产资料这一物质条件,不仅不能进行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活劳动的耗费也不能物化在新产品中,形成产品的新价值。其次,自动化装置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它在大幅度地替代直接劳动过程中的活劳动的同时,却也大大地扩大了生产劳动的范围。生产自动化将工艺程序编制、产品设计、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器维修、质量检验、组织管理等生产环节,同直接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生产自动化就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创造了新的生长点。再次,生产自动化对于产品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的膨胀具有一种“酵母”作用。采用自动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第二章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