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电大【光伏技术与应用概论】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光伏技术与应用概论】形考共有4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1至任务4需在考试中屡次 抽取试卷,直到出现01任务_0001、02任务_0001、03任务_0001、04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01任务01 任务 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常用于太阳电池和组件效率测试时的标准为。A. AM0B. AM1C
2、 AM1. 5D. AM22. 总辐射计探测到的是太阳的。A. 直射太阳辐射B. 反射的太阳辐射C. 太阳的总辐射量D. 折射太阳辐射3.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在大气顶上随的分布叫太阳光 谱。A. 时间B. 空间C. 距离D. 波长4. 我国太阳能分布最丰富的是地区。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C. 宁夏D. 陕西5. 太阳常数的参考值为Isc二7W/m2oA. 1357B. 1367C. 1377D. 13876. 下面哪项不属于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特点。A. 数量巨大B. 安全C. 分散性D. 效率高7. 原那么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 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
3、便越oA. 司B. 低C. 不变D. 未知8.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称为。A. 光球B. 色球C. 日冕D. 针状体9. 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是。A. w/m2B. KW/m2C. w/mD. KW/m10. 太阳常数Isc的定义为:在平均日地距离时,地球大 气层上界于太阳光线表而的单位而积上单位时间内所 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A. 平行B. 垂直C. 倾斜30D. 倾斜60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总辐射计探测到的是太阳的。A. 直接太阳辐射B. 漫射太阳辐射C. 反射太阳辐射D. 折射太阳辐射2. 我国等西部地区光照资源尤为丰富。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C. 宁夏D. 陕西3.
4、 以下地区属于我国太阳能热能资源分布五类地区。A. 湖南B. 四川C. 广西D. 贵州4. 地球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中高地区有。A. 中东B. 美国C. 中非D. 中国5. 以下地区属于我国太阳能热能资源分布二类地区。A. 河北西北部B. 新疆北部C. 宁夏南部D. 西藏东南部6. 以下地区属于我国太阳能热能资源分布四类地区。A. 江西B. 辽宁C. 浙江D. 云南7. 以下地区属于我国太阳能热能资源分布一类地区。A. 甘肃北部B. 新疆南部C. 宁夏北部D. 陕西北部8. 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步骤有。A. 太阳能采集B. 太阳能转换C. 太阳能贮存D. 太阳能输送9. 地球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中
5、低地区有。A. 东欧B. 新西兰C. 朝鲜D. 日本10. 太阳大气大概可以分为等层次。A. 光球B. 色球C. 日冕D. 针状体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除了了原子能、地热和火山迸发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 能源均直接或间接同太阳有关。A. 错误B. 正确2. 地而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折射辐射。A. 错误B. 正确3. 辐照度计用来测定太阳的总辐射量。A. 错误B. 正确4. 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W/m2。A. 错误B. 正确5. 根据各地领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我国划分为五 类地区。A. 错误B. 正确6. 直接接收到的、不改变方向的太阳辐射称为直接太阳辐 射。A. 错误
6、B. 正确7. 原那么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 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A. 错误B. 正确8. 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高。A. 错误B. 正确9. 大气层的影响不只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有关,而且还与 大气中吸收、散射、反射太阳辐射的物质有关。A. 错误B. 正确10. AM0是太阳光在大气层外时的情况。A. 错误B. 正确四、阅读理解(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将下面世界气候带一一对应。1) .赤道带A. 纬度10回归线(23. 5)B. 回归线至极圈(23. 5-66. 5)C. 南北纬10以内2) .热带A. 纬度10回归线(23.5)B. 回归
7、线至极圈(23. 566. 5)C. 南北纬10。以内3) .温带A. 纬度10回归线(23. 5)B. 回归线至极圈(23. 5-66. 5)C. 南北纬10以内2. 将下面省份地区与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一一对应。1) .山东A. 二类B. 三类C. 四类2) .江西A. 二类B. 三类C. 四类3) .宁夏南部A. 二类B. 三类C. 四类3. 将下面概念与意义一一对应。1) .太阳常数A. 描述大气层上的太阳辐射强度B.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在大气顶上随波长的分布C. 太阳光线穿过地球大气的路径与太阳光线在天顶角方 向时2) .太阳光谱A. 描述大气层上的太阳辐射强度B.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
8、在大气顶上随波长的分布C. 太阳光线穿过地球大气的路径与太阳光线在天顶角方 向时3) .大气光学质量A. 描述大气层上的太阳辐射强度B.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在大气顶上随波长的分布C. 太阳光线穿过地球大气的路径与太阳光线在天顶角方 向时4. 将下面地球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与地区一一对应。1) .丰富程度最高地区A. 中国B. 印度C. 日本2) .丰富程度中高地区A. 中国B. 印度C. 日本3) .丰富程度中低地区A. 中国B. 印度C. 日本5. 将下面太阳构造与能量传播形式一一对应。1) .核反响区A. 辐射B. 对流C. 对流和辐射2) .辐射区A. 辐射B. 对流C. 对流和辐射3)
9、对流区A. 辐射B. 对流C. 对流和辐射6. 将下面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的不同能量转换器一一对应。1) .光合作用A. 太阳能转换成热能B. 太阳能转换成电能C. 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2) .集热器A. 太阳能转换成热能B. 太阳能转换成电能C. 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3) .太阳电池A. 太阳能转换成热能B. 太阳能转换成电能C. 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7. 将下面大气层的影响情况一一对应。1) .大气的吸收作用A. 各种气体分子、水分子(云雾)、尘埃等B. 氧(02)、臭氧(03)和水气(H20)C. 云层反射2) .大气的散射作用A. 各种气体分子、水分子(云雾)、尘埃等B. 氧(0
10、2)、臭氧(03)和水气(H20)C. 云层反射3) .大气的反射作用A. 各种气体分子、水分子(云雾)、尘埃等B. 氧(02)、臭氧(03)和水气(H20)C. 云层反射8. 将下面太阳大气构造与名称一一对应。1) .光球A. 最外层B. 中层C. 最底层2) .色球A. 最外层B. 中层C. 最底层3) .日冕A. 最外层B. 中层C. 最底层9. 将下面大气光学质量数值与实际情况一一对应。D. AMOA. 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射到地球外表的情况B. 太阳光照射到一般地面的情况C. 太阳光在大气层外2.AM1A. 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射到地球外表的情况B. 太阳光照射到一般地而的情况C. 太阳光在
11、大气层外3.AM1. 5A. 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射到地球表而的情况B. 太阳光照射到一般地面的情况C. 太阳光在大气层外10. 将下面大气光学质量数值与情况一一对应。D. AM1A.B.C.2.AM1.5A.B.C.3. AM2A.B.C.02任务02 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硅太阳电池开始在地而应用。A. 1958 年B. 20世纪70年代初C. 20世纪70年代末D. 20世纪80年代初2. 用制造的半导体器件,耐高温和抗辐射性能较好, 特别适宜制造光伏器件和大功率器件。A. 错B. 硅C. 硒D. 硼3. 导电类型是所专有的一个概念。A. 导体B. 半导
12、体C. 金属材料D. 绝缘体4. 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包括。A. 硅料,硅片B. 电池片,电池组件C. 应用系统D. 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5. 当硅中掺入III族元素时,如等,就会构成P型材 料。A. 磷B. 钥C. 碑D. 硼6. 1954年,第一块实用的单晶硅光电池效率为。A. 5%B. 6%C. 7%D. 8%7. 用于地而已批量生产的太阳电池材料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与。A. 非晶硅薄膜B. GaAsC. InPD. CdTe薄膜8. 薄膜电池材料目前不包括。A. 非晶硅薄膜B. 多晶硅微晶硅薄膜C. 单晶硅薄膜D. CuInSe2CuInS2薄膜9. 光伏效应的英文简称是oA. PC
13、B. PTC. PED. PV10. 光电转换实现的根本装置是。A. 硅料B. 硅片C. 太阳电池D. 太阳电池方阵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 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有了较大提高。A. 背表而场B. 细栅金属化C. 浅结表而扩散D. 外表织构化2. 近年来针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开发了许多新技 术,主要有oA. 单双层减反射膜B. 激光刻槽埋藏栅线技术C. 绒而技术D. 背点接触电极克制表而栅线遮光问题E. 高效背反射器技术F. 光吸收技术3.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有。A. 禁带宽度B. 电阻率C. 载流子迁移率D. 非平衡载
14、流子寿命E. 位错密度4.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有。A. 禁带宽度B. 电阻率C. 载流子迁移率D.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E. 位错密度5. 高纯多晶硅是的主要原料。A. 带状多晶硅B. 铸造多晶硅C. 区熔单晶硅D. 直拉单晶硅6. 铸造多晶硅在方面不如单晶硅。A. 力学性质B. 光学性质C. 热学性质D. 电学性能7. 薄膜电池材料包括。A. 非晶硅薄膜B. 多晶硅微晶硅薄膜C. CdTeD. CdS薄膜E. CuInSe2CuInS2薄膜8.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介于和之间A, 非绝缘体B. 绝缘体C. 金属D. 非金属9. 光伏产业链包括环节。A. 硅料B. 硅片C. 电池片D. 电池
15、组件E. 应用系统10 .半导体材料按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大致可分为OA. 元素半导体B. 化合物半导体C. 无定形半导体材料D. 有机增导体材料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A. 错误B. 正确2.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工艺的改良,晶体硅太阳电 池组件的制造本钱2010年有望降至1美元/Wp。A. 错误B. 正确3. 光伏材料又称太阳电池材料,只有半导体材料具有这种 功能。A. 错误B. 正确4. 位错是晶体中最常见的一类晶体缺陷。A. 错误B. 正确5. 20世纪70年代末硅太阳电池开始在地而应用。A. 错误B. 正确6. 太阳能
16、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A, 错误B. 正确7. 禁带宽度越大,晶体管正常工作的高温限也越高。A. 错误B. 正确8. 对于非晶态半导体,位错也是反映其晶格完整性的特性 参数。A. 错误B. 正确9. 金属的电阻率很高,绝缘体的电阻率无比小,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介于两者之间。A. 错误B. 正确10. 载流子即半导体中参加导电的电子和空穴。A, 错误B. 正确四、阅读理解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将下面太阳电池种类与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一一对 应。1.单晶硅A. 6%8%B. 14% 16%C. 15% 17%2.多晶硅A. 6%8%B. 14% 16%C. 15% 17%3.非
17、晶硅A. 6%8%B. 14% 16%C. 15% 17%2. 将下面半导体材料种类与代表材料一一对应。1) .元素半导体A. 神化镣B. 氧化物玻璃C. 硅2) .化合物半导体A. 神化镣B. 氧化物玻璃C. 硅3) .无定形半导体材料A. 碑化铉B. 氧化物玻痛C. 硅3. 将下面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与其性质一一对应。1) .禁带宽度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B. 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2) .电阻率、载流子迁移率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B. 反映半导体材
18、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 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3)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B. 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4. 将下面切割形式与特点一一对应。1) .外圆切割A. 刀片薄,晶体损失少,不受硅棒直径限制B. 刀片薄,晶体损失最少C. 刀片厚,晶体损失多2) .内圆切割A. 刀片薄,晶体损失少,不受硅棒直径限制B. 刀片薄,晶体损失最少C. 刀
19、片厚,晶体损失多3) .带锯切割A. 刀片薄,晶体损失少,不受硅棒直径限制B. 刀片薄,晶体损失最少C. 刀片厚,晶体损失多5. 将下面太阳电池种类与实验室最大效率一一对应。1) .单晶硅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2) .多晶硅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3) .非晶硅单结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6. 将下面硅片几何尺寸参数一一对应。D. THKA. 厚度B. 总厚度偏差C. 翘曲度2) .TTVA. 厚度B. 总厚度偏差C. 翘曲度3). WarpA. 厚度B. 总厚度偏差C. 翘曲度7. 将下面硅太阳电池开展历程一一对
20、应。1) .1958 年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表而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外表织构化 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2) .20世纪70年代初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 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外表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外表织构化 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3) .20世纪80年代初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
21、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表而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表而织构化 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8. 将下面事件与时间关系等一一对应。1) .1839 年A. 法国物理学家A. E. Becqueral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发现液体的光生伏特效应B. 在固态硒(Se)的系统中也观察到了光伏效应C. 贝尔实验室Chapin等人开发出第一块实用的效率为6%的单晶硅光电池2) .1876 年A. 法国物理学家A. E. Becqueral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发现液体的光生伏特效应B. 在固态硒(Se)的系统中也观察到了光伏效应C. 贝尔实验室C
22、hapin等人开发出第一块实用的效率为6%的单晶硅光电池3) .1954 年A. 法国物理学家A. E. Becqueral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发现液体的光生伏特效应B. 在固态硒(Se)的系统中也观察到了光伏效应C. 贝尔实验室Chapin等人开发出第一块实用的效率为6%的单晶硅光电池9. 将下面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与产生的可能原 因一一对应。1) .反射遮荫等光学损失A. P/N结区复合B. 封装材料透光率C. 逆变器等电器损耗2) .载流子复合损失A. P/N结区复合B. 封装材料透光率C. 逆变器等电器损耗3) .连接转换等电学损失A. P/N结区复合B. 封装材料透光率C. 逆变器
23、等电器损耗10. 将下面线切割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原因一一对 应。1) .断线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2) .跳线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3.花片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03任务03 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太阳电池组件通常是由多个电池而成。A. 串联B. 并联C. 串联或并联D. 串叠2. 硅晶体中任一原子最多构成个共价键。A. 1B. 2C. 3D. 43. 太阳电池串叠时,能够吸收
24、较高能量光谱的电池放在OA. 上层B. 下层C. 中间D. 任意4. 铸造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要比直接单晶硅 低。A. 1% 2%B. 2%3%C. 3%4%D. 4%5%5. 单晶硅电池的颜色多为。A. 白色B. 金色C. 绿色D. 深蓝6. 薄膜电池迅速开展的最大优势是。A. 本钱优势B. 转换效率提高空间大C. 利用范围更加广泛D. 对环境危害小7. 是制造光伏器件和微波器件及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A. 碑化镣B. 磷化锢C. 镣化锢D. 碳化硅8. 单结GaAs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A. 24%B. 25%C. 26%D. 27%9. 有 第三代太阳电池之称的是太阳电池。A.
25、非晶硅a-Si薄膜B. 碇化镉CdTe薄膜C. 铜锢硒化物CIS/CIGS薄膜D. 染料敏化纳米晶DSSC10. 太阳电池材料缺陷属于下面影响太阳电池转换效 率的主要因素。A. 反射及遮蔽等光学性能损失B. 载流子迁移复合损失C. 连接转换等电学损失D. 其它损失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薄膜太阳电池得到迅速开展的原因主要有。A. 本钱优势B. 转换效率提高空间大C. 利用范围更加广泛D. 对环境危害小2.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 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有了较大提高。A. 背表而场B. 细栅金属化C. 浅结表而扩散D. 外表织构化3. 硅晶太阳电池存在着固
26、有弱点主要有。A. 光电转换理论效率相对较低B. 光吸收系数远远低于其他太阳光电材料C. 相对本钱较高D. 尺寸相对较小4. 太阳电池组件具有的主要特点有。A. 满足不同电压输出要求B.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C. 有显著的电性能增益D. 提高利用效率5. 多晶硅构造在阳光下可通过控制氮化硅减反射膜的厚 度,呈现等不同的颜色。A. 黑色B. 金色C. 绿色D. 深蓝6. 对于太阳电池来说,为了得到高的转换效率,要求材料 有大的和适中的。A. 禁带宽度B. 电阻率C. 载流子迁移率D.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E. 位错密度7. 可做太阳电池材料的材料有oA. 硅晶材料B. 薄膜电池材料C. GaAs半导体材
27、料D. 其他类型太阳电池材料8. 与其他太阳电池相比,制造单晶硅太阳电池。A. 所用硅材料比较丰富B. 制造技术比较成熟C. 转换效率较高D. 结晶中缺陷较小9.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有。A. 禁带宽度B. 电阻率C. 载流子迁移率D.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E. 位错密度10. 近年来针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开发了许多新技 术,主要有oA. 单双层减反射膜B. 激光刻槽埋藏栅线技术C. 绒而技术D. 背点接触电极克制表而栅线遮光问题E. 高效背反射器技术F. 光吸收技术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指的是照射到太阳电池外表上 的阳光被转换成可用电流的光子数与入
28、射光子总量的比 例。A, 错误B. 正确2. 硅晶体的半导体性源于共价键。A. 错误B. 正确3. 光电器件对半导体材料特性的要求中,高的灵敏度和短 的弛豫时间二者难于兼顾。A. 错误B. 正确4. 直拉(CZ)硅单晶主要用来制造大功率整流元件和闸流 管等电力电子器件。A. 错误B. 正确5. 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一个电子和另外一个电子配对以 后,就不能再和第三个电子配对。A. 错误B. 正确6. 当P型半导体材料和N型半导体材料相连接,将在晶体 中P型和N型材料之间构成界而,即PF结。A. 错误B. 正确7.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电池的制造本钱高于传统的硅晶 太阳电池。A. 错误B. 正确8.
29、共价键的方向性是指原子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构成共 价键。A. 错误B. 正确9.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构造最常采用的是P-N构造。A. 错误B. 正确10. 传统硅晶太阳电池的性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A. 错误B. 正确四、阅读理解(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将下面半导体材料种类与代表材料一一对应。1) .元素半导体A. 碑化保B. 氧化物玻璃C. 硅2) .化合物半导体A. 碑化保B. 氧化物玻璃C. 硅3) .无定形半导体材料A. 碑化保B. 氧化物玻璃C. 硅2. 将下面硅太阳电池种类与工业化生产光电转换效率一 一对应。1) .单晶硅A. 7 9%B. 15 17%C. 16 18%2)
30、多晶硅A. 7 9%B. 15 17%C. 16 18%3) .非晶硅A. 7 9%B. 15 17%C. 16 18%3. 将下面影响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一一对 应。1) .反射遮荫等光学损失A. 温度及衰减损失B. 逆变器等电器损耗C. 封装材料透光率2) .载流子复合损失A. 温度及衰减损失B. 逆变器等电器损耗C. 封装材料透光率3) .连接转换等电学损失A. 温度及衰减损失B. 逆变器等电器损耗C. 封装材料透光率4. 将下面太阳电池种类一一对应。1) .化合物晶体A. 碑化镣B. 染料敏化C. 铜锢保硒2) .化合物薄膜A. 碑化铉B. 染料敏化C. 铜锢保硒3) .有
31、机染料A. 碑化铉B. 染料敏化C. 铜锢镣硒5. 将下面太阳电池种类与实验室最大效率一一对应。1) .单晶硅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2) 多晶硅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3) .非晶硅单结太阳电池A. 12%B. 20. 4%C. 25%6. 将下面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与其性质一一对应。1) .禁带宽度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B. 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 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2) .电阻率、载流子迁移率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
32、B. 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 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3)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A. 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B. 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C. 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 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7. 将下面硅太阳电池开展历程一一对应。1) .1958 年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 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
33、表而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外表织构化 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2) . 20世纪70年代初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 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表而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表而织构化 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3) . 20世纪80年代初A. 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B. 把表而钝化技术、降低接触复合效应、后处理提高载流子寿命、改良陷光效应引入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C. 把背表而场、细栅金属化、浅结表而扩散和外表织构化开始引人到电池的制造工艺中8. 将下面太阳
34、电池种类与实验室最大效率一一对应。1) 多晶硅A. 11.83%B. 12%C. 20. 4%2) .非晶硅单结A. 11.83%B. 12%C. 20. 4%3) .非晶硅多结A. 11.83%B. 12%C. 20. 4%9. 将下面线切割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原因一一对应。1) .断线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2) .跳线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3) .花片A. 切割工艺出现异常B. 硅棒对接位置不好C. 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10. 将下面新型太阳电池的名称及其主
35、要特性描述一一对 应。D. PRELA. 埋栅B. 高效背表而反射器C. 发射极钝化及反面局部扩散2) . BCSCA. 埋栅B. 高效背表而反射器C. 发射极钝化及反面局部扩散3) . BSRA. 埋栅B. 高效背表而反射器C. 发射极钝化及背而局部扩散04任务04 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用户太阳能电源是指()安装的太阳能电源。A. 独立B. 并网C. 混合D. 以上皆不是2. 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中不具备的元件是()。A. 太阳电池方阵B. 控制器C. 电动机D. 蓄电池3. 半通明幕墙多采用()电池。A. 单晶硅B. 多晶硅C. 非晶硅薄膜D. 其他
36、4. 目前光伏发电本钱高于常规能源发电()oA. 1-2 倍B. 2-3 倍C. 3-4 倍D. 3-5 倍5. 孤岛效应是的特有现象。A.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B.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C. 混合光伏发电系统D. 以上皆不是6. 目前光伏组件材料寿命最长约多年。A. 10B. 20C. 30D. 407. 下面具体应用实例不属于有蓄电池直流系统的是oA. 草坪灯B. 高速公路监控C. 直流光伏水泵D. 移动通讯基站8.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oA. 有逆流型并网系统B. 无逆流型并网系统C. 切换型并网系统D. 直、交型并网系统9. 光伏发电与其它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发电本钱。A. 偏
37、高B. 偏低C. 一致D. 无法测算10.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一般可选用性能较好的逆 变器。A. 正弦波B. 余弦波C. 正切波D. 余切波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主要有。A. 建立本钱一般较高B. 维护本钱也较高C. 需储能元件D. 与公用电网相连2. 下面具体应用实例属于有蓄电池直流系统的oA. 手电B. 手机充电器C. 路灯D. 杀虫灯3.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点主要有。A. 节地B. 节能C. 节材D. 减少环境污染4.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主要分为形式。A. 屋顶光伏电站B. 墙而光伏电站C. 光电幕墙D. 光电采光顶E. 光电遮阳板5. 太
38、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对逆变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有。A. 能输出电压稳定的交流电B. 输出交流电的频率稳定C. 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D. 逆变效率要高6.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对铅酸蓄电池提出的要求主要有。A. 自放电率低B. 使用寿命相对较长C. 深放电能力强D. 充电效率高E. 能在艰苦环境下工作7.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部件主要有。A. 太阳电池方阵B. 控制器C. 蓄电池组D. 逆变器8. 光伏采光顶的要求主要有。A. 安全B. 抗风性C. 防水D. 防雷E. 采光9. 半通明幕墙的特点有。A. 透光率高B. 价格低C. 生产方便D. 光能利用率较低10.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主要分为形式。A.
39、屋顶光伏电站B. 墙面光伏电站C. 光电幕墙D. 光电采光顶E. 光电遮阳板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 高速公路监控属于有蓄电池的直流系统。A. 错误B. 正确2. 充放电开关只能是继电器。A. 错误B. 正确3. 太阳电池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的是直流电源。A, 错误B. 正确4. 孤岛效应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特有现象。A. 错误B. 正确5. 单体太阳电池是组成太阳电池组件的最小单元,其面积 大小不同,其功率也不一样。A, 错误B. 正确6. 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变流装置称为整流装置A. 错误B. 正确7. 光伏建筑一体化属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A, 错误B. 正确8. 充放电开关实
40、际上是一个广义上的开关元件,它可以是 一个继电器、三极管等元件,也可以是MOS管、晶闸管或 是机械等类型的元件。A. 错误B. 正确9.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现在和将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 流。A, 错误B. 正确10. 孤岛效应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特有现象。A, 错误B. 正确四、阅读理解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构件与功能一一对应。1.电缆A. 电能储存装置B. 电气连接C. 控制充放电2) .充放电控制器A. 电能储存装置B. 电气连接C. 控制充放电3) .储能元件A. 电能储存装置B. 电气连接C. 控制充放电2. 将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主要形式与典型应
41、用 实例一一对应。1) .光伏屋顶或墙体系统A. 德国宝马世界屋面B. 北京南站太阳能屋顶C. 我国奥林匹克国家体育馆2) .光伏采光顶系统A. 德国宝马世界屋面B. 北京南站太阳能屋顶C. 我国奥林匹克国家体育馆3) .光伏幕墙系统A. 德国宝马世界屋而B. 北京南站太阳能屋顶C. 我国奥林匹克国家体育馆3. 将下面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特点一一对应。1) .有逆流型并网系统A. 剩余电力可输入国家电网,B. 剩余电力不输入国家电网,C. 正常情况与国家电网别离, 有蓄电池2) .无逆流型并网系统A. 剩余电力可输入国家电网,B. 剩余电力不输入国家电网,无蓄电池无蓄电池特殊情况由国家电网
42、供电无蓄电池无蓄电池特殊情况由国家电网供电C. 正常情况与国家电网别离,有蓄电池3) .切换型并网系统A. 剩余电力可输入国家电网,无蓄电池B. 剩余电力不输入国家电网,无蓄电池C. 正常情况与国家电网别离,特殊情况由国家电网供电, 有蓄电池4. 将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特点一一对应。1) .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A. 只有负载功率较小的直流负载,系统构造无比简单B. 用电负载只有直流负载,负载一般在白天使用C. 负载功率一般较大,负载一般为直流设备2) .简单直流系统A. 只有负载功率较小的直流负载,系统构造无比简单B. 用电负载只有直流负载,负载一般在白天使用C. 负载功率一般较大,负载一般为直流设备3) .大型光伏发电系统A. 只有负载功率较小的直流负载,系统构造无比简单B. 用电负载只有直流负载,负载一般在白天使用C. 负载功率一般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