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关于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doc

    • 资源ID:2514488       资源大小:50.0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doc

    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 庄琦 (上海高校图工委,上海 200030) 摘要:本文就高校图书馆中多门分设各流通、阅览库室和各种功能场所的传统模式,提出打破现有的一道又一道门,使读者空间成为一个整体。以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既方便读者,又提高馆舍建筑面积的实际利用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服务理念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753(2001)03-0024-021 问题的提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提出的所谓“一门子”图书馆并非真的只设一道门,而主要是建议在读者活动区域不再设一道道的门坎,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阅读和照顾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当然,馆内书刊整理、运送和内部业务工作系统分门进出还是必要的。此外,有些馆占地面积很大,为方便进出,设立东门和西门、南门北门的则仍可视作一道门。第二,提出建“一门子”图书馆并非突发异想。事实上,在国外、境外,应该说早已有大量的“一门子”图书馆(尤其是在一些大学图书馆)存在。进入图书馆,迎面就是书目查询终端、参考工具资料阅览区、图书借阅处和光盘资料检索区域等。没有气派的大厅(有些在入口处设一面积不大的沙发休息区域),一个偌大的层面就是一个贯通的读者借阅空间。不同功能的区域间或用一些矮书架、服务柜台作软隔离,或干脆就没有隔离。在一些特殊服务区域至多也是设置玻璃割断。上下楼梯的通道处则不设任何门禁系统。对读者而言,进了图书馆的大门,就是进了知识的开阔地。远的不说,印象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比较新的图书馆)和香港的其他一些大学图书馆可称得上是“一门子”的图书馆。置身那些图书馆,你会直接感觉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借阅环境和服务格局具有明显的“以读者为本”的特征;你会体会到,什么叫方便读者,怎样才算有效地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笔者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工作了十多年。1992年包玉刚图书馆建成后在与来访的同行(尤其是一些为设计和建造新馆的图书馆界来参观访问的人士)交流过程中,屡屡议及图书馆建筑风格、功能等问题,一再建议新建、扩建、改建图书馆的单位考虑“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方案。就在2000年底,上海一家高校为东进浦东建新校区设计图书馆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笔者仍力荐“一门子”理念。2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思路受制于服务理念 21 建筑模式随服务观念的变更而变更20世纪80年代,作为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情报机构,国内的不少大学图书馆受国际上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变化的影响,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由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由以书为主转向以读者为主。集中表现为:在流通、阅览等服务领域从闭架、半开架发展到全开架服务。也是从那时期开始,国内新建的许多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都把书库和阅览室设计成等高、等荷载的结构,为书库、阅览室的全开架服务和管理创造了条件。随后,借阅合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更使得模数式建筑(即所谓大空间、灵活割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越来越被推崇。显而易见,建筑格局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在变化。22 差异中见不足图书馆事业近20年来的进步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发展、变化是没有止境的。就国内高校系统的图书馆与国外、境外的同类图书馆相比较,在图书馆的职能、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仍然不小。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出访人员处获得的信息表明:在国外、境外应该说早已有大量的“一门子”图书馆(尤其是在一些大学图书馆)存在。在这方面的差异之中,国内与国外和境外的差距是不难发现的,服务理念的更新是当务之急。  3        图书馆建筑原则方面的思考   当然,“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理念并不是完美无缺或就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在讨论“一门子”图书馆的利弊得失前,让我们先重温一下英国著名图书馆建筑专家H·福克纳-布朗借用著名的基督教“十诫”提出的十大图书馆建筑原则(即“福克纳布朗十诫,Ten Commanbdments)”中的内容:(1)弹性。从设计、结构到服务功能都应做到开放性,以适应时空的变化。(2)紧凑性。读者、职员以及图书的流向要做到紧凑合理。(3)易接近性。从馆外到馆内,从入口到各个部门,要规划得合理,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引系统。(4)可扩展性。在未来扩展时可灵活延伸,将损失减小到低程度。(5)可变性。在藏书空间和读者服务的提供方面留有自由的选择余地。(6)组织性。图书馆资源的组织与陈列要做到明了、有序。(7)舒适性。在环境、通风、温湿度、光线等方面要柔和、协调,尽量借用外部的自然环境。(8)环境的稳定性。(9)安全性。借以控制读者的行为和图书的损毁。(10)         经济性。把建设和维护一个图书馆所需要的经费和人员控制在最低限度。  可以这么说,“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模式在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弹性”、“紧凑性”、“易接近性”、“可变性”、“经济性“等方面较之我们现在的模式更具优越性。  4        “一道门”图书馆建筑的优越之处 41极大地方便读者显而易见,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大门的时候已经过了验证手续关,然后,他们到各个层面不同类型的书刊资料借阅区域不必像以往一样进入书库、阅览室时需签名、换证或划卡那样,极为方便。42在同样面积的图书馆建筑内,面积利用率大大提高近年来,不少图书馆新建和扩建了自己的馆舍。面积是大大地增加了,厅堂建得颇为气派,但读者的阅览座位却并没有增加多少。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很快又感到座位和书架量不够。有不少大学图书馆干脆在过道和各楼厅处设立阅览座位,以满足需要。43节省图书监测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在我们可见的许多图书馆里,各个开架的阅览室、书库门口都设有图书监测设备,用于书刊资源的控制管理,并配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行岗位管理。读者进入书库、阅览室需签名、换证、或划卡。44参考工具书贴近各阅览区域,利用率会大大提高在不少图书馆,参考工具书被单独放置在一个房间,定名为参考工具阅览室。这种设置其实对读者利用是相当不利的。让我们设想一下,当一位读者在某一图书或期刊阅览室内做学问的过程中,需要查找一些有关的数据资料时,他不得不离开所处的阅览场所,到特设的参考工具阅览室去解决问题。如多次、反复需要那就更为不便。虽然通常在一些阅览室也会配备常用的参考工具书,但那毕竟只能解决简单问题。45在不少图书馆内,OPAC(公共查询终端)往往设置在大厅或近流通书库借阅处新建的电子阅览室一般也都独立成室。这种结构看似方便管理和利用,实际上满足读者在一个时间段内交叉使用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方面是极不到位的。46有利于图书馆独立运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国内不少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内多多少少地驻进了一些校内、校外的行政和教研机构。这种状况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而分门入室的建筑样式客观上为馆外机构的入驻提供了可能条件。“一门子”图书馆的模式则可使图书馆免受多方干扰、独立地在一个单体建筑内运行。  5“一道门”图书馆建筑在管理等方面将会遇到的问题在书刊管理方面可能会增加难度,其中包括陈列在同一层面而不同区域的书刊资料可能被读者牵来牵去而搅乱,陈列在不同层面的书刊资料可能因读者上下搬动而乱架。除此之外,上下左右各个区域的书刊资料被读者随意地带至楼道和洗手间等处成为可能,客观上为减少书刊资料的破损和遗失率增加了难度。同时,在读者分类统计方面会产生一些困难。此外,在空调的安装和分布、采暖系统的安装方面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6 结束语 近年,在上海浦东新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信息中心就建筑面积的分配方面而言,可被视为一座“一门子”图书馆。该中心和该院的设计理念较新,较多地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关的建筑思维方式和服务理念。虽然该院是培养MBA的机构,学生数量不多且馆舍面积不大,尚未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但是,他们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作为是值得注意的。我们曾经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架服务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跨越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化、智能化图书馆的战略决策时,是否该更多地考虑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采用新的规范、尽可能采用“一门子”的新模式(不是全部抑或部分)?更进一步讲,在已建成或已扩建的馆中是否可考虑把许多区域打通,为读者创造更为理想的借阅空间?希望本文有助于众多的图书馆同行作出肯定的回答。参考文献: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2高冀升.高校图书馆扩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庄琦, 副研究馆员。  Calling for “One-entrance”University LibrariesZHUANG Qi(The Committe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Libraries,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 Most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are physically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irculation sections, reading rooms and other functional divisions. This paper calls for the removal of such divisions to make the user area an integrated barrier-free space. It argues that this form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persents the new idea of services, offers greater user friendliness and improves the cost-effective use of the librarys space.Key words: ”one-entrance” libraries; user services  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 庄琦 (上海高校图工委,上海 200030) 摘要:本文就高校图书馆中多门分设各流通、阅览库室和各种功能场所的传统模式,提出打破现有的一道又一道门,使读者空间成为一个整体。以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既方便读者,又提高馆舍建筑面积的实际利用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服务理念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753(2001)03-0024-021 问题的提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提出的所谓“一门子”图书馆并非真的只设一道门,而主要是建议在读者活动区域不再设一道道的门坎,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阅读和照顾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当然,馆内书刊整理、运送和内部业务工作系统分门进出还是必要的。此外,有些馆占地面积很大,为方便进出,设立东门和西门、南门北门的则仍可视作一道门。第二,提出建“一门子”图书馆并非突发异想。事实上,在国外、境外,应该说早已有大量的“一门子”图书馆(尤其是在一些大学图书馆)存在。进入图书馆,迎面就是书目查询终端、参考工具资料阅览区、图书借阅处和光盘资料检索区域等。没有气派的大厅(有些在入口处设一面积不大的沙发休息区域),一个偌大的层面就是一个贯通的读者借阅空间。不同功能的区域间或用一些矮书架、服务柜台作软隔离,或干脆就没有隔离。在一些特殊服务区域至多也是设置玻璃割断。上下楼梯的通道处则不设任何门禁系统。对读者而言,进了图书馆的大门,就是进了知识的开阔地。远的不说,印象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比较新的图书馆)和香港的其他一些大学图书馆可称得上是“一门子”的图书馆。置身那些图书馆,你会直接感觉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借阅环境和服务格局具有明显的“以读者为本”的特征;你会体会到,什么叫方便读者,怎样才算有效地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笔者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工作了十多年。1992年包玉刚图书馆建成后在与来访的同行(尤其是一些为设计和建造新馆的图书馆界来参观访问的人士)交流过程中,屡屡议及图书馆建筑风格、功能等问题,一再建议新建、扩建、改建图书馆的单位考虑“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方案。就在2000年底,上海一家高校为东进浦东建新校区设计图书馆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笔者仍力荐“一门子”理念。2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思路受制于服务理念 21 建筑模式随服务观念的变更而变更20世纪80年代,作为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情报机构,国内的不少大学图书馆受国际上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变化的影响,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由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由以书为主转向以读者为主。集中表现为:在流通、阅览等服务领域从闭架、半开架发展到全开架服务。也是从那时期开始,国内新建的许多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都把书库和阅览室设计成等高、等荷载的结构,为书库、阅览室的全开架服务和管理创造了条件。随后,借阅合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更使得模数式建筑(即所谓大空间、灵活割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越来越被推崇。显而易见,建筑格局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在变化。22 差异中见不足图书馆事业近20年来的进步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发展、变化是没有止境的。就国内高校系统的图书馆与国外、境外的同类图书馆相比较,在图书馆的职能、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仍然不小。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出访人员处获得的信息表明:在国外、境外应该说早已有大量的“一门子”图书馆(尤其是在一些大学图书馆)存在。在这方面的差异之中,国内与国外和境外的差距是不难发现的,服务理念的更新是当务之急。  3        图书馆建筑原则方面的思考   当然,“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理念并不是完美无缺或就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在讨论“一门子”图书馆的利弊得失前,让我们先重温一下英国著名图书馆建筑专家H·福克纳-布朗借用著名的基督教“十诫”提出的十大图书馆建筑原则(即“福克纳布朗十诫,Ten Commanbdments)”中的内容:(1)弹性。从设计、结构到服务功能都应做到开放性,以适应时空的变化。(2)紧凑性。读者、职员以及图书的流向要做到紧凑合理。(3)易接近性。从馆外到馆内,从入口到各个部门,要规划得合理,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引系统。(4)可扩展性。在未来扩展时可灵活延伸,将损失减小到低程度。(5)可变性。在藏书空间和读者服务的提供方面留有自由的选择余地。(6)组织性。图书馆资源的组织与陈列要做到明了、有序。(7)舒适性。在环境、通风、温湿度、光线等方面要柔和、协调,尽量借用外部的自然环境。(8)环境的稳定性。(9)安全性。借以控制读者的行为和图书的损毁。(10)         经济性。把建设和维护一个图书馆所需要的经费和人员控制在最低限度。  可以这么说,“一门子”图书馆的建筑模式在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弹性”、“紧凑性”、“易接近性”、“可变性”、“经济性“等方面较之我们现在的模式更具优越性。  4        “一道门”图书馆建筑的优越之处 41极大地方便读者显而易见,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大门的时候已经过了验证手续关,然后,他们到各个层面不同类型的书刊资料借阅区域不必像以往一样进入书库、阅览室时需签名、换证或划卡那样,极为方便。42在同样面积的图书馆建筑内,面积利用率大大提高近年来,不少图书馆新建和扩建了自己的馆舍。面积是大大地增加了,厅堂建得颇为气派,但读者的阅览座位却并没有增加多少。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很快又感到座位和书架量不够。有不少大学图书馆干脆在过道和各楼厅处设立阅览座位,以满足需要。43节省图书监测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在我们可见的许多图书馆里,各个开架的阅览室、书库门口都设有图书监测设备,用于书刊资源的控制管理,并配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行岗位管理。读者进入书库、阅览室需签名、换证、或划卡。44参考工具书贴近各阅览区域,利用率会大大提高在不少图书馆,参考工具书被单独放置在一个房间,定名为参考工具阅览室。这种设置其实对读者利用是相当不利的。让我们设想一下,当一位读者在某一图书或期刊阅览室内做学问的过程中,需要查找一些有关的数据资料时,他不得不离开所处的阅览场所,到特设的参考工具阅览室去解决问题。如多次、反复需要那就更为不便。虽然通常在一些阅览室也会配备常用的参考工具书,但那毕竟只能解决简单问题。45在不少图书馆内,OPAC(公共查询终端)往往设置在大厅或近流通书库借阅处新建的电子阅览室一般也都独立成室。这种结构看似方便管理和利用,实际上满足读者在一个时间段内交叉使用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方面是极不到位的。46有利于图书馆独立运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国内不少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内多多少少地驻进了一些校内、校外的行政和教研机构。这种状况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而分门入室的建筑样式客观上为馆外机构的入驻提供了可能条件。“一门子”图书馆的模式则可使图书馆免受多方干扰、独立地在一个单体建筑内运行。  5“一道门”图书馆建筑在管理等方面将会遇到的问题在书刊管理方面可能会增加难度,其中包括陈列在同一层面而不同区域的书刊资料可能被读者牵来牵去而搅乱,陈列在不同层面的书刊资料可能因读者上下搬动而乱架。除此之外,上下左右各个区域的书刊资料被读者随意地带至楼道和洗手间等处成为可能,客观上为减少书刊资料的破损和遗失率增加了难度。同时,在读者分类统计方面会产生一些困难。此外,在空调的安装和分布、采暖系统的安装方面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6 结束语 近年,在上海浦东新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信息中心就建筑面积的分配方面而言,可被视为一座“一门子”图书馆。该中心和该院的设计理念较新,较多地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关的建筑思维方式和服务理念。虽然该院是培养MBA的机构,学生数量不多且馆舍面积不大,尚未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但是,他们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作为是值得注意的。我们曾经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架服务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跨越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化、智能化图书馆的战略决策时,是否该更多地考虑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采用新的规范、尽可能采用“一门子”的新模式(不是全部抑或部分)?更进一步讲,在已建成或已扩建的馆中是否可考虑把许多区域打通,为读者创造更为理想的借阅空间?希望本文有助于众多的图书馆同行作出肯定的回答。参考文献:1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2高冀升.高校图书馆扩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庄琦, 副研究馆员。  Calling for “One-entrance”University LibrariesZHUANG Qi(The Committe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Libraries,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 Most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are physically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irculation sections, reading rooms and other functional divisions. This paper calls for the removal of such divisions to make the user area an integrated barrier-free space. It argues that this form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persents the new idea of services, offers greater user friendliness and improves the cost-effective use of the librarys space.Key words: ”one-entrance” libraries; user services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呼唤高校系统的“一门子”图书馆.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