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班教案10篇(荐).docx

    • 资源ID:253911       资源大小:30.4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班教案10篇(荐).docx

    1、小班教案10篇(荐)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巩固双正方折法。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活动过程: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看小猴爬到山顶的有趣游戏,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2、出示折叠图,看看谁能照图样折成双正方。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头。4、组织幼儿玩小猴爬山比赛。(将小猴顺“山”下两个角插进去,搓动两个角,小猴会从山顶出来)活动反思: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

    2、楚,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开展活动。小班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2、理解词:“细嚼慢咽”。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吃东西的时候,操作卡片吃东西的时候(一)、(二)、(三)o三、活动过程:1、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1)讲故事的前半段。熊猫妈妈的医院今天可忙了,刚送走了一位病人,又来了一歌

    3、猫妈妈带着小猫来了。见小猫难受的样子,熊猫医生关心地问:“小猫,你哪儿不舒服?”小猫指指喉咙说不出话来,熊猫医生拿起手电筒和压舌板对小猫说:“张开嘴,让我瞧瞧。”熊猫医生用压舌板压住小猫的舌头,打开手电筒一照,看见一根长长的.鱼刺卡在了喉咙中间。熊猫医生正要用镶子取出鱼刺,听见了小狗汪汪地叫着跑了过来,它不停地咳嗽,说是被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赶紧帮助它们取出了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和小骨头。熊猫医生奇怪地问:“小猫、小狗,你们怎么会被鱼刺卡住,被骨头呛着呢?”(2)请幼儿看操作卡片(一)、(二),提问,讨论: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2、谁来熊猫医院看病?3、小狗为什么会被小骨头呛着呢?(3)讲故

    4、事的后半部分。猫妈妈说:“今天小羊过生日,它为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喜欢吃的东西,朋友们非常高兴,就一边吃一边唱呀,说呀,玩呀,结果被鱼刺卡住了,被小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对小猫、小狗说:“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边吃边玩。吃到嘴里的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着急,记住了吧?”小猫、小狗记住了熊猫医生的话,又高高兴兴地参加小羊的生日祝贺会了。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细嚼慢咽。2、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1)请幼儿看挂图:熊猫医生提醒小猫、小狗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怎样吃煮鸡蛋的蛋黄?小结:熊猫医生提醒提醒小猫、小狗在吃东西时不能边吃边说边玩,

    5、吃到嘴里的饭菜应细细地嚼烂,慢慢地咽下,不能着急。如果边吃边玩或一口吃下蛋黄,容易被卡住或呛着。我们小朋友也应该这样做。(2)教师:鱼是我们小朋友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它的身上有许多鱼刺,怎样吃鱼就不会被鱼刺卡住呢?四、小结:在吃鱼的时候,要把能看见的鱼刺先取出,然后吃进嘴里,当你感觉还有鱼刺时,要慢慢吐出。饭和鱼不混在一起吃,便于取出鱼刺。小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活动准备: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1、区别左右教师:今

    6、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一一(右手)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2、找一找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3、游戏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

    7、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4、巩固熟悉左右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提问: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4、小猫排在

    8、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练说:小鸟在()的左边,在()的右边。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边走,那等会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1、整队。2、听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小班教案篇4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2、认识陆、海、空的

    9、动物。活动准备:1、动物图卡。2、绘有底图的纸。3、动物园门票。4、白色、色纸、胶带。活动过程:1、想想:(1)老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2)老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2、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3、拿出几张动物图卡,如: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4、老师再拿出一些动物,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5、因为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破坏了,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动物园。(1)全班分为2组。(一组教师带着讨论,一组保育员老师带着讨论)。(2)请各组先想想这些动物生长的环境,哪

    10、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生活在草原区,哪些是生活在沙漠区的动物。(3)讨论各组动物园总共有哪些区?(可拿出动物园的入门票,供小朋友参考。)(4)拿出2张大纸请两组分别来画出自己设计动物园。(5)将每组画的动物园贴起来,请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让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的图画贴在动物园中。小班教案篇5活动目标:1 .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2 .感受“子”字儿歌的特殊韵味。3 .尝试用简单的食品名称替换,仿编儿歌。活动准备:1 .儿歌小猴子做包子。2 .挂图小猴子做包子。3 .猴子玩偶、猴子卡通头饰、实物栗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小猴子”出场,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

    11、知道是谁吗?幼:想。师:(出示猴子玩偶)小三班的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猴子,很高兴见到小三班的小朋友们。二、欣赏并学习儿歌,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子”字儿歌的韵味。1、观察图片,了解内容。师:(出示图片)快看,小猴子头上戴着高高的厨师帽,手上拿着铲子。咦,他在炒什么呢?幼:蛋糕.豆豆师:小朋友们,你看它在锅里炒着,下面是个炉子,它是圆圆的,再用你聪明的.脑袋想想哦。幼:核桃.(有个幼儿回答栗子)师:来小朋友看看这个是什么(拿出实物栗子),你们真棒,猜对了!师:噢,小朋友想的真好,原来小猴子在炒栗子,它准备做包子给小兔子。2、初步学习儿歌师:来小朋友看看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小猴子做包子,跟老师读两

    12、遍。现在呢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认真听看说了什么?(1)出示图片,老师指图片有节奏、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2)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跟读儿歌)(3)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和我们平时念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朗诵时有意识强调“子,字)师:(小结)这首儿歌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一个“子”字,让儿歌特别好读也特别有趣,我们再念一遍。(教师带幼儿打节奏,有节奏的拍手让幼儿读)三、游戏:小猴子送包子师:小兔子说它好饿啊,想吃包子了,我们一起变成小猴子送包子给小兔子吃好吗?幼:好!(幼儿念儿歌1-2次)四、结合生活经验,仿编儿歌。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还会炒什么呢?幼:蛋糕师:

    13、如果请你做包子,你会送给谁吃呢?师:为什么想要送给他呢?幼:(幼儿自由回答)(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幼儿在念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关心家人关心同伴以及老师的良好情感)五、结束部分师: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宝贝们,请你们一起跟随老师,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去做包子吧!附儿歌:小猴子做包子小猴子,戴帽子。拿铲子,炒栗子。炒了栗子做包子,送给邻居小兔子。教学反思:小猴子做包子这是一首比较有趣、比较好读的儿歌,它让幼儿听起来都比较感兴趣。因为是小班语言课,所以我注重内容的衔接,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先用“小猴子”来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由礼物来引出贴图,从而展开儿歌的学习;第二部分我让幼儿去模仿小猴

    14、子拿铲子、炒栗子、做包子、送给小兔子。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去学习,通过询问问题让幼儿主动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我让幼儿仔细去聆听这首儿歌和其他儿歌有什么不同之处,着重强调末尾的“子”字,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第三部分通过让幼儿做游戏去体验;第四部分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拓展;最后部分用开小火车来结束本课。小班的课堂时间应该在25分钟左右,可是我却只用了20分钟,没有把握好时间。在上课给幼儿做动作时表现应该夸张点,把内容讲的很好而忽略了儿歌名的讲解,这是在上课时一个大的误区。为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变换方法让幼儿学习。在上课途中要尽

    15、量坐下来,为了和幼儿同一视线,尊重每名幼儿。这是第一次上小班的课,通过上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多看优质课,学习教学方法。我觉得上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我要慢慢学习,做好充足准备,为成为一名优秀幼师作准备。小班教案篇6目标:1、幼儿能高兴。愉快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2、学习听信号。手膝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3、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幼儿平衡的能力。准备:猫头饰与幼儿它让人数相当;鱼若干;铃鼓1个;口哨1个;平衡木1个重难点:1、听信号分辨方向爬行。2、掌握平衡能力。活动过程:、岫师:今天我碰到一个魔术师,他告诉我,只要我把

    16、眼睛闭上数十声就能把我变成一种小动物,我有点不相信,咱们来试一下好吗?(幼儿和老师一起数十声并把眼睛闭上)助教老师帮忙戴头饰。戴好后请幼儿睁开眼睛。宝宝们你们看看自己的胸前,看看魔术师把你们变成了什么小动物了呢?幼儿回答。那今天老师就来当猫妈妈,你们来当小猫,我们一块来听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好吗?二、听信号变换方向爬行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今天妈妈要小猫听着铃鼓声和口哨声来学本领。看看谁最聪明能干。1、听到的是拍铃鼓声小猫们就往前爬,听到的是摇铃鼓声就往后退着爬。2、听到的是敲鼓的声音就转着圈爬。三、小宝宝们,我们玩累了,让我们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吧。咦,妈妈的肚子怎么叽里咕噜的.叫呢?(幼儿回答)那

    17、宝宝们饿了吗?(幼儿回答)四、游戏:小猫找鱼1、师;你们看,那边有好多鱼,你们想不想吃呢?(幼儿回答)但是要拿到鱼我们必须摇爬过草地,到那边去把鱼拿回来,在回来的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才能把鱼拿回来给妈妈。看看谁最能干,最勇敢。每个宝宝必须拿一条鱼回来给妈妈。那我先请一个勇敢的宝宝先过去拿一条鱼回来。2、请幼儿重复游戏规则五、游戏结束师:宝宝们真能干真勇敢,每个都是妈妈的乖宝宝。那咱们都表扬一下自己吧。哇,这么多鱼,宝宝们赶快跟着妈妈回家把鱼煮好一块吃吧。小班教案篇7活动目标: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2、有编唱歌的兴趣。3、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重难点分

    18、析: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形式。有编唱歌的兴趣。活动准备:镜子一面电钢琴活动过程:1、导入2、展开3、结束一、导入部分:组织幼儿一起唱对唱,老师问小朋友答。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李老师我的鼻子在这里。用唱歌对答的形式做五官游戏,引入课题。二、展开部分1、照镜子认识自己。1)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笑脸。一一你觉得自己的脸上哪些地方长的最有趣。2)引导幼儿在镜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一一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它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幼儿做鬼脸时,教师及时的拍摄下来。)2、看看录像认识同伴。1)教师逐一在电视上放出孩子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

    19、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本人也说说自己.)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这是我的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是我呀,我叫3)根据录像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演唱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3、编唱歌曲。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唱吧。三、结束部分:在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的歌,唱给好朋友听。教学反思:我自己的主题活动有两周。在开展活动当中,孩子们对自己的五官有一定的认识,能知道眼睛、

    20、鼻子、耳朵、嘴巴,还能结合小手爬呀爬音乐游戏,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掌握自己的五官。还有幼儿对自己身体部位也有一定的了解。还知道自己的性别,了解自我,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对音乐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有很大的兴趣,能积极地参加游戏活动,还能表现自己,和小朋友友好的玩游戏。在语言活动手指谣中,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也很大,因为手指谣的儿歌是通过手指形象的变出几种小动物,幼儿听了就非常的喜欢,而且都能一边念儿歌,一边玩手指游戏,使活动的气氛都搞的很好,从中还学到了本领,效果不错。幼儿还学习了画小手,在白纸上把自己的小手画下来,然后涂上漂亮的颜色,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老师还把小朋

    21、友的“小手”作品都展示到了黑板上,孩子们都非常的开心。我们还结合了主题在主题墙上张贴了有关我自己的内容,在主题墙张贴了幼儿的照片,幼儿看了就非常的喜欢,常常会和小朋友下课的时候,会去看看墙上的照片,跟同伴讲述照片上拍下来的情景,时常久久不能离开。想不到主题墙也会吸引孩子的,那说明这周主题墙还是有明显的效果的。小班教案篇8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活动准备:纸偶(老鼠)活动过程:(一

    22、引题、激发兴趣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二)学唱1.学唱歌曲第一段(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2、学唱歌曲第二段(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三)初步感受间奏(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

    23、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那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四)延伸活动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活动反思: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

    24、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小班教案篇9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活动准备:1、花卷一个。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活动过程: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一是一层层卷起来的。出示花卷,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总结: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捏花卷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0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

    25、帮助。4、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小班教案篇10教学目标:1、乐意参与3以内的数数活动,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2、体验去朋友家做客的快乐。教学准备:1、布置家的场景:物品按数量1、2、3一组分散放于三个柜中。13数字宝宝图片(粘于椅子上)2、水果一篮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教学过程:1、带礼物去数字宝宝家做客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带什么礼物去呢?模仿开汽车,边唱歌:看朋友,到数字宝宝家。敲门,进去,和数字宝宝打招呼。个别提问:你在和谁打招呼?2、送礼物(1)思考:应该怎么送礼物,数字宝宝才高兴?要求:你送的水果个数要正好是数字宝宝表示的意思。

    26、幼儿选择礼物给数宝宝讨论:老师送的礼物对吗?互相检查。(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你觉得数字宝宝的家怎样?(东西摆放)有几个柜子?看看柜里的东西,你发现什么?交换数字宝宝朋友,把水果放好。3、回赠礼物师:1、2、3数字中你还有哪个数字宝宝没打过招呼,带上数字宝宝去选它送给你的礼物。个别介绍,互相检查。4、听音游戏听到几下声音,就请几宝宝出来。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找朋友”舞。5、和数字宝宝再见,开汽车回。活动反思: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注意事项

    本文(小班教案10篇(荐).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