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4GHz射频识别中标签电路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25864       资源大小:741.12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4GHz射频识别中标签电路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doc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第 1 章 nRF24.L01 无线 模块 .4 1.1 nRF24.L01 无线模块概述 4 1.1.1 主要特性 4 1.1.2 引脚功能及描述 4 1.1.3 工作模式 6 1.1.4 工作原理 6 1.1.5 配置字 7 1.1.6 跳频功能实现 7 第 2 章 有源标签硬件设计 .9 2.1 硬件的结构 .9 2.1.1 标签电路结构 9 2.1.2 标签射频前端 9 2.1.3 标签控制处理电路 11 2.1.4 标签印制板设计 12 2.2 标签低功耗设计12 第 3 章 2.4GHz 电子标签天线设计 .13 3.1 电子标签天线概述 .13 3.2 射频识别系统与天线分类13 3.3 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与测试14 3.4 一种 2.4GHz 小型化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15 3.4.1 印刷偶极子天线结构 15 3.4.2 回波损耗 S11 测试 17 3.4.3 数据分析 18 3.2.4 印刷偶极子天线小型化设计 18 3.2.5 仿真结果和测量结果的比较 19 第四章 标签软件设计 .21 4.1 寄存器设置和数据包格式21 4.2 标签指令接收子程序21 4.3 标签信息发送子程 序22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1 电子标签收发程序 .26 附录 2 电子标签电路原理图 .36 - 1 - 摘 要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 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 体应用与发展。该项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 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 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 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在微波频段范围内,2.4GHz 是一个全球的 ISM 频段,使用时无需申请。本文 以 NORDIC 公司射频芯片 nRF24L01 为核心,设计有源 RFID 标签。该芯片功耗低, 使用 1.9V3.6工作电源,可采用电池供电;极少的外围电路,所有高频元件 包括电感、振荡器等已经全部集成在芯片内部,采用 4mm×4mm QFN 封装,体积 很小;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等所有工作参数全部通过软件设置完成,配置简单、 一致性好、性能稳定且不受外界影响,非常适合用于有源标签应用 研究发现,有源超高频、微波频段的标签具有标签信号强、定位精确、可 被读取距离远、通讯速度快、可储存信息多等优点。随着集成电路尺寸的减小以 及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更适合未来应用,因此,有源超高频、微波频段的标签是 当前电子标签研究的重点。 射频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2 - Abstract 关键词: 物联网 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 微带天线 - 3 - 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 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 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 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 络。 射频识别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物联网工程的 核心技术之一 ,也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高 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 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 展潜力与应用空间。目前,我国已经将 RFID 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 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 多个领域。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由标签、读写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标签由 RFID 电路和天线组成,按供电方式可以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标签不需要电池供 电,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有源标签需要电池供电,平时处于低功耗节 能状态,当被阅读器触发时,进入通信状态。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 分为低频(LF,135kHz 以下)、高频(HF,1356MHz)、超高频 (UHF,860MHz960MHz)和微波频段(MW,2.4GHz 以上)。目前国际上 RFID 应用 在能量供给方面以无源标签为主,在工作频率上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但是, 研究发现,有源超高频、微波频段的标签具有标签信号强、定位精确、可被读取 距离远、通讯速度快、可储存信息多等优点。随着集成电路尺寸的减小以及成本 的进一步降低,更适合未来应用,因此,有源超高频、微波频段的标签是当前电 子标签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大部分 功能都可以集成到一块芯片内部,一般使用单片数字信号射频收发芯片,加上少 量外围器件构成专用或通用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一般包含简单透明的数据传 输协议或使用简单的加密协议,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等所有工作参数全部通过软 件设置完成,依据命令字进行基本的数据无线传输功能操作。 - 4 - 第 1 章 nRF24.L01 无线模块 1.1 nRF24.L01 无线模块概述 nRF24.L01 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 2.4 GHz2.5 GHz ISM 频段。 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 ShockBurst 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nRF24L01 功 耗低,在以-6 dBm 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 9 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 12.3 mA,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1.1.1 主要特性 GFSK 调制: 硬件集成 OSI 链路层; 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再发射功能; 片内自动生成报头和 CRC 校验码; 数据传输率为 l Mb/s 或 2Mb/s; SPI 速率为 0 Mb/s10 Mb/s; 125 个频道: 与其他 nRF24 系列射频器件相兼容 ; QFN20 引脚 4 mm×4 mm 封装; 供电电压为 1.9 V3.6 V。 1.1.2 引脚功能及描述 nRF24L01 的封装及引脚排列如图 1.1 及表 1 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 图 1.1 - 5 - CE:使能发射或接收; CSN ,SCK,MOSI ,MISO:SPI 引脚端,微处理器可通过此引脚配置 nRF24L01: IRQ:中断标志位; VDD:电源输入端; VSS:电源地: XC2,XC1:晶体振荡器引脚; VDD_PA:为功率放大器供电,输出为 1.8 V; ANT1,ANT2:天线接口; IREF:参考电流输入。 表 1 引 脚 名称 引脚功能 描述 1 CE 数字输入 RX 或 TX 模式选择 2 CSN 数字输入 SPI 片选信号 3 SCK 数字输入 SPI 时钟 4 MOSI 数字输入 从 SPI 数据输入脚 5 MISO 数字输出 从 SPI 数据输出脚 6 IRQ 数字输出 可屏蔽中断脚 7 VDD 电源 电源(+3V) 8 VSS 电源 接地(0V) 9 XC2 模拟输出 晶体振荡器 2 脚 10 XC1 模拟输入 晶体振荡器 1 脚/外部时钟输入脚 11 VDD-PA 电源输出 给 RF 的功率放大器提供的+1.8V 电 源 12 ANT1 天线 天线接口 1 13 ANT2 天线 天线接口 2 14 VSS 电源 接地(0V) 15 VDD 电源 电源(+3V) 16 IREP 模拟输入 参考电流 17 VSS 电源 接地(0V) 18 VDD 电源 电源(+3V) 19 DVDD 电源输出 去耦电路电源正极端 - 6 - 20 VSS 电源 接地(0V) 1.1.3 工作模式 通过配置寄存器可将 nRF241L01 配置为发射、接收、空闲及掉电四种工作模式, 如表 2 所示。 模式 PWR_UP PRIM_RX CE FIFO 寄存器状态 接收模式 1 1 1 - 发射模式 1 0 1 数据在 TX FIFO 寄存器中 发射模式 1 0 10 停留在发送模式,直至数据发送完 待机模式 2 1 0 1 TX FIFO 为空 待机模式 1 1 - 0 无数据传输 掉电 0 - - - 表 (2) 待机模式 1 主要用于降低电流损耗,在该模式下晶体振荡器仍然是工作的; 待机模式 2 则是在当 FIFO 寄存器为空且 CE=1 时进入此模式; 待机模式下,所有配置字仍然保留。 在掉电模式下电流损耗最小,同时 nRF24L01 也不工作,但其所有配置寄存 器的值仍然保留。 1.1.4 工作原理 发射数据时,首先将 nRF24L01 配置为发射模式:接着把接收节点地址 TX_ADDR 和有效数据 TX_PLD 按照时序由 SPI 口写入 nRF24L01 缓存区, TX_PLD 必须在 CSN 为低时连续写入,而 TX_ADDR 在发射时写入一次即可, 然后 CE 置为高电平并保持至少 10s,延迟 130s 后发射数据; 若自动应答开启, 那么 nRF24L01 在发射数据后立即进入接收模式,接收应答信号(自动应答接收 地址应该与接收节点地址 TX_ADDR 一致) 。如果收到应答,则认为此次通信成 功,TX_DS 置高,同时 TX_PLD 从 TX FIFO 中清除; 若未收到应答,则自动重新 发射该数据(自动重发已开启),若重发次数(ARC) 达到上限,MAX_RT 置高,TX FIFO 中数据保留以便在次重发;MAX_RT 或 TX_DS 置高时,使 IRQ 变低,产生 中断,通知 MCU。最后发射成功时,若 CE 为低则 nRF24L01 进入空闲模式 1;若发 送堆栈中有数据且 CE 为高,则进入下一次发射;若发送堆栈中无数据且 CE 为高, - 7 - 则进入空闲模式 2。 接收数据时,首先将 nRF24L01 配置为接收模式,接着延迟 130s 进入接收状态 等待数据的到来。当接收方检测到有效的地址和 CRC 时,就将数据包存储在 RX FIFO 中,同时中断标志位 RX_DR 置高,IRQ 变低,产生中断,通知 MCU 去取 数据。若此时自动应答开启,接收方则同时进入发射状态回传应答信号。最后接 收成功时,若 CE 变低,则 nRF24L01 进入空闲模式 1。 1.1.5 配置字 SPI 口为同步串行通信接口,最大传输速率为 10 Mb/s,传输时先传送低位字 节,再传送高位字节。但针对单个字节而言,要先送高位再送低位。与 SPI 相关 的指令共有 8 个,使用时这些控制指令由 nRF24L01 的 MOSI 输入。相应的状态 和数据信息是从 MISO 输出给 MCU。nRF24L0l 所有的配置字都由配置寄存器定 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 SPI 口访问。nRF24L01 的配置寄存器共有 25 个,常 用的配置寄存器如表 3 所示。 地址(H) 寄存器名称 功能 00 CONFIG 设置 24L01 工作模式 01 EN_AA 设置接收通道及自动应答 02 EN_RXADDR 使能接收通道地址 03 SETUP_AW 设置地址宽度 04 SETUP_RETR 设置自动重发数据时间和次数 07 STATUS 状态寄存器,用来判定工作状态 0A0F RX_ADDR_P0P5 设置接收通道地址 10 TX_ADDR 设置接收接点地址 1116 RX_PW_P0P5 设置接收通道的有效数据宽度 表 3 1.1.6 跳频功能实现 由于 2.4G 频段没有使用授权限制,目前家用电器、手机、无线网络都集中 在此频段,干扰问题难以避免。如何避开在家庭市场中易与其它无线传输间 (Bluetooth、HomeRF)发生干扰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跳频技术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FHSS)是在 2.4GHz 频带以一定的频宽将其划分为若 - 8 - 干个无线电频率信道(Radio Frequency Channel;RFC) ,并且以使用接收和发送 两端一样的频率跳跃模式(Frequency Hopping)来接发讯号及防止数据撷取。其 工作原理是,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以达到避开 干扰,完成传输。简单的说,跳频技术 FHSS 不是抑制干扰而是容忍干扰。图 1.2 是跳频实现的流程图。 图 1.2 跳频实现的流程图 第 2 章 有源标签硬件设计 - 9 - 2.1 硬件的结构 2.1.1 标签电路结构 典型的有源标签电路包括天线、射频前端、控制器、存储器,电池模块等, 如图 2.1 所示。其中射频前端负责发送调制、接收解调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指令 信号和反射应答信号。微控制器执行读写器的指令,完成标签的正确识别。存储 器存储标签识别程序和射频标签相关信息。 图 2.1 标签电路结构 2.1.2 标签射频前端 传统的射频前端接收部分包括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本振、检波整形、 放大器等,发射部分包括调制器、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等。而单片数字信号 射频收发芯片集成了无线通讯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外加少量外围器件即可构成专 用或通用无线通信模块,简化了射频前端的设计。Nordic 公司的超低功耗单片 无线收发器 nRF24L01,工作于2.4GHz2.5GHz ISM 频段,该器件有125个频点, 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同时可采用改频和跳频来避免干扰。最 大传输速率可达2Mb/s,是理想的标签射频前端芯片;天线的设计对整个标签系 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5。由于波长短,可通过设计阻抗匹配电路使输出匹配 50、1/4波长偶极子微带印制板天线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射频标签前端电路图如图2.2所示。 - 10 - 图 2.2 射频标签前端电路 - 11 - 2.1.3 标签控制处理电路 图 2.3 标签控制处理电路原理图 MCU 选择通用低功耗微处理器 89LV51;存储器可以选择串行 EEPROM 25AA320,这使得阅读器不仅可以读出标签数据,还可以将相关信息写入标签。 相关原理图如图 2.3 所示。 - 12 - 2.1.4 标签印制板设计 在印制板设计方面,由于均采用表贴器件,整版尺寸可以控制在 20mm×15mm 内,满足有源标签小型化的需求。 2.2 标签低功耗设计 由于有源电子标签采用电池供电,而电池的容量和使用时间有限,所以必须 对标签进行低功耗设计,从而尽可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而在整个标签结构中, 射频前端芯片的选取直接影响标签的功耗,因为标签消耗能量的近 2/3 用于无线 收发6 。nRF24L01 芯片功耗低,使用 1.9V3.6工作电源,可采用电池供电, 在相同工作模式下,比同类公司芯片节省近 1/3 的能量。芯片在不同模式下的工 作电流如表 1 所示。 工作模式 测试条件 工作电流 发送 接收 待机 掉电 0dBm Pout 2Mb/s 130us 唤醒 11.3mA 12.3mA 32uA 0.9uA nRF24L01 具有突发传递(ShockBurst)的收发工作模式3。该模式允许用户使用 较低速经微控制器把数据传入 nRF24L01 芯片,芯片内部开辟有 FIFO 缓存区, 在缓冲区内将数据组帧,以高速将数据发射出去。这样缩短了发射模块的发射时 间,减少了发射模块的切换次数,降低了发射电流损耗,使射频芯片间歇工作, 降低功耗。同时突发模式使得像 89LV51 这种低成本和速度相对较慢的微控制器 可处理 2Mb/s 的无线传输。在增强型突发传递( Enhanced ShockBurst)模式中, 链路层以固件形式集成在芯片中,可以在接收到数据包后自动回传应答信号 ACK,如果发送端没有收到应答信号,说明检测到有数据丢失,则自动重传丢失 的数据包。nRF24L01 用增强型突发传递模式处理了所有链路层的高速操作,使 双向链路的通信更易于控制和实现,由于系统微控制器不需要具备硬件 SPI 接口, 使系统成本进一步降低。微控制器无需参与整个双向链路的通信,降低了微控制 器的功耗。 芯片提供掉电模式(Power Down mode) ,在此工作模式下,器件的所有功能除 SPI 接口外全部关闭,使得芯片的消耗电流最低。寄存器的值全部保留,可以在 芯片处于掉电模式下与微处理器通信。 芯片还提供待机模式(Standby mode) 。为减小电流损耗,部分内部振荡器停振, RF 收发单元停止工作,系统进入待机模式 I。待机模式 II 在待机模式 I 的基础上 激活了部分必须的时钟缓存器。这两种模式都是为了减小功耗而设计的,具有最 - 13 - 小化平均消耗电流以及较短的唤醒时间。 第 3 章 2.4GHz 电子标签天线设计 3.1 电子标签天线概述 射频识别中的标签是射频识别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的结合体。标签根据其 工作模式不同而分为主动标签和被动标签。主动标签自身携带电池为其提供读写 器通信所需的能量:被动标签则采用感应耦合或反向散射工作模式,即通过标签 天线从读写器中发出的电磁场或者电磁波获得能量激活芯片,并调节射频识别标 签芯片与标签天线的匹配程度,将储存在标签芯片中的信息反馈给读写器。因 此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阻抗必须与标签芯片的输入阻抗共轭匹配,以使得标签 芯片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射频识别读写器所发出的电磁能量。此外,标签天线设 计时还必须考虑电子标签所应用的场合,如应用在金属物体表面的标签天线和应 用在普通物体表面的标签天线在天线的结构和选材上存有很大的差别。适合于多 种芯片、低成本、多用途的标签天线是射频识别在我国得到广泛普及的关键技术 之一。 3.2 射频识别系统与天线分类 对于采用被动式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而言,根据工作频段的不同具有两种工作模 式。一种是感应耦合(InductiveCoupling)T 作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为近场工作 模式,它主要适用用于低频和高频 RFID 系统:另一种则是反向散射 (Backscattering)32 作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为远场 T 作模式,主要适用于超高频 和微波 RFID 系统。 感应耦合模式主要是指读写器天线和标签天线都采用线圈形式。当读写器 在阅读标签时,发出未经调制的信号处于读写器天线近场的电子标签天线接收 到该信号并激活标签芯片之后,由标签芯片根据内部存储的全球唯一的识别号 (ID )控制标签天线中的电流大小。这个电流的大小进一步增强或者减小阅读器 天线发出的磁场。这时,读写器的近场分量展现出被调制的特性,读写器内部电 路检钡 0 到这个由于标签而产生的调制量并解调并得到标签信息。 在反向散射 T 作模式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采用电磁波来进行信息的传 输。当读写器对标签进行阅读识别时,首先发出未经调制的电磁波,此时位于远 场的电子标签天线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并在天线上产生感应电压,电子标签内部电 路将这个感应电压进行整流并放大用于激活标签芯片。当标签芯片激活之后,用 - 14 - 自身的全球唯一标识号对标签芯片阻抗进行变化,当电子标签芯片的阻抗和标签 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较好时则基本不反射信号,而阻抗匹配不好时则将几乎全部 反射信号这样反射信号就出现了振幅的变化,这种情况类似于对反射信号进行 幅度调制处理。读写器通过接收到经过调制的反射信号判断该电子标签的标识号 并进行识别。这类天线主要包括微带天线、平面偶极子天线和环形天线。 3.3 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与测试 如前所述,作于低频与高频的射频识别系统采用感应耦合模式进行通信,所以 T 作于这两个频段的读写器与电子标签都采用线圈形式的天线。T 作在这两个频段 的射频识别系统都受制于近场作用的范围,从而导致其识别距离较短。根据目前 的情况来看,采用近场通信的射频识别系统最大的识别距离小于 1 米。 由于低频和高频频段的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的是电磁场耦合模式,所以系统中 的天线都采用线圈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电磁场的耦合在线圈之间比较紧密: 2天线采用线圈的形式进一步减小了天线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标签的体积: 3标签芯片的特性要求标签天线具有一定的电抗。 在超高频和微波波段时,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采用反向散射工作方 式。这时候,连接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桥梁不再是近磁场而是电磁波。此时, 被动型电子标签处于读写器的电磁波远场中。根据频带的波长和天线的口径可以 计算出该频带内射频识别系统的远场和读写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被动性标 签在超高频范围内的丁作距离可达 10 米左有,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工作于微波 波段(主要指 245GHz )的被动标签工作距离仅为 1 米左右。所以目前采用反 向散射下作模式的射频识别系统主要使用位于 860960MHz 的超高频频段。 在由被动型标签天线组成的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需要从渎写器产生的电磁 场或者电磁波中获取能量激活标签芯片所以在电子标签中有一部分电路专门用 于检测标签天线上的感生电动势或者感应电压,并通过二极管电路进行整流并经 过其他电路进行电压放大等等。这些电路被集成存标签芯片内部。当芯片进行封 装时通常还会引入一部分分布式电容。但是,天线设计本身并不需要知道芯片中 的具体电路而只需要掌握芯片和经过封装之后的芯片阻抗,并利用最大能量传递 的法则设计天线的输入阻抗。 由于电子标签芯片的输出阻抗具有电抗分量,为了达到能量的最大传递,需 要将天线的输入阻抗设计为标签芯片阻抗的共轭。一般而言,电子标签芯片的输 入阻抗为 Z=R_X 形式为了获得共轭形式的阻抗,电子标签天线的阻抗应为 Z=R+iX 形式。 - 15 - 3.4 一种 2.4GHz 小型化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3.4.1 印刷偶极子天线结构 印刷偶极子天线结构如图 3.1。相应尺寸大小如表 3.1.带有通孔的微带巴伦线是馈 电点到两个印刷偶极子臂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偶极子臂以及微带巴伦线的长度 大约 4 波长,微带线的接地板和偶极子臂在同一平面。该天线工作在 ISM 频 段,带宽范围 2.42.4835GHz.。天线在 FR4 介质板上加工,介质板的厚度 h 为 0.8mm,相对介电常数 r 为 4.5。损耗角正切 tan=0.014。正面的微带线馈线 通过通孔和印刷偶极子振臂相连。印刷偶极子天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 3.2 图 3.1 印刷偶极子天线结构 - 16 - 表 3.1 图 3.2 印刷偶极子天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 17 - Z1 表示 50 特性阻抗,经过两阶阻抗变换器和由通口形成的短路线串联,两个 偶极子臂的等效由特性阻抗为 Zab 的槽线表示。由图给出以下的关系式 式中 1、2、b、ab两个阻抗变换器、短路线及槽线的电长度,为 了满足平衡馈电和阻抗匹配的要求,令 Z1 =50Zin3 =Z1、1 =2ab =90、 b 的值大约为 2.4,等于电路板厚度的电长度。 3.4.2 回波损耗 S11 测试 通过 ADS2009 中仿真结果图 3.3 及图 3.4 可以看出,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为 2.46GHz,回波损耗 S11=30dB,驻波比 SWVR 小于 1.5 时工作带宽为 490MHz(2.2992.609GHz) 2.2 2.4 2.6 2.82.0 3.0 -30 -25 -20 -15 -10 -5 -35 0 Frequency Mag . dB Readout m1 m2 m3 S11 m1freq= dB(yutou2450_mom_aS(1,1)=-30.7552.464GHz m2freq= dB(yutou2450_mom_aS(1,1)=-14.9032.299GHz m3freq= dB(yutou2450_mom_aS(1,1)=-14.9092.609GHz 图 3.3 仿真结果 当驻波系数 VSWR #include #define MODE 0 /MODE=1 时 为发送代码 MODE=0 时 为接收代码 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 /*IO 端口定义 * sbit MISO =P23; sbit MOSI =P22; sbit SCK =P21; sbit CE =P25; sbit CSN =P20; sbit IRQ =P32; sbit led = P12; /* * uchar bdata sta; /状态标志 sbit RX_DR =sta6; sbit TX_DS =sta5; sbit MAX_RT =sta4; /*NRF24L01* * #define TX_ADR_WIDTH 5 / 5 uints TX address width #define RX_ADR_WIDTH 5 / 5 uints RX address width #define TX_PLOAD_WIDTH 32 / 32 uints TX payload #define RX_PLOAD_WIDTH 32 / 32 uints TX payload uchar const TX_ADDRESSTX_ADR_WIDTH= 0x34,0x43,0x10,0x10,0x01; /本 地地址 uchar const RX_ADDRESSRX_ADR_WIDTH= 0x34,0x43,0x10,0x10,0x01; /接 收地址 uchar code Tx_BufTX_PLOAD_WIDTH=0xff,0xee,0x11,0x22,0x33,0xaa,0xbb,0x11,0x22,0 x33,0xaa,0xbb,0x11,0x22, - 28 - 0x33,0xaa,0xbb,0x11,0x22,0x33,0xaa,0xbb,0x11,0x22,0x33,0xaa,0xbb,0x11, 0x22,0x33,0xee,0xff;/发送数据 uchar Rx_BufRX_PLOAD_WIDTH;/接收数据 /*NRF24L01 寄存器指令 * #define READ_REG 0x00 / 读寄存器指令 #define WRITE_REG 0x20 / 写寄存器指令 #define RD_RX_PLOAD 0x61 / 读取接收数据指令 #define WR_TX_PLOAD 0xA0 / 写待发数据指令 #define FLUSH_TX 0xE1 / 冲洗发送 FIFO 指令 #define FLUSH_RX 0xE2 / 冲洗接收 FIFO 指令 #define REUSE_TX_PL 0xE3 / 定义重复装载数据指令 #define NOP 0xFF / 保留 /*SPI(nRF24L01)寄存器地址 * #define CONFIG 0x00 / 配置收发状态,CRC 校验模式以及收发状态 响应方式 #define EN_AA 0x01 / 自动应答功能设置 #define EN_RXADDR 0x02 / 可用信道设置 #define SETUP_AW 0x03 / 收发地址宽度设置 #define SETUP_RETR 0x04 / 自动重发功能设置 #define RF_CH 0x05 / 工作频率设置 #define RF_SETUP 0x06 / 发射速率、功耗功能设置 #define STATUS 0x07 / 状态寄存器 #define OBSERVE_TX 0x08 / 发送监测功能 #define CD 0x09 / 地址检测 #define RX_ADDR_P0 0x0A / 频道 0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RX_ADDR_P1 0x0B / 频道 1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RX_ADDR_P2 0x0C / 频道 2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RX_ADDR_P3 0x0D / 频道 3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RX_ADDR_P4 0x0E / 频道 4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RX_ADDR_P5 0x0F / 频道 5 接收数据地址 #define TX_ADDR 0x10 / 发送地址寄存器 #define RX_PW_P0 0x11 / 接收频道 0 接收数据长度

    注意事项

    本文(2.4GHz射频识别中标签电路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