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宁羌宁强故事集启蒙.ppt

    • 资源ID:2599891       资源大小:951.01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宁羌宁强故事集启蒙.ppt

    宁羌故事集,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8时43分23秒,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约在四千余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推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变了他父亲鲧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 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 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第一次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他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统治时期,荒淫无度。他得了一个美女叫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后从没笑过一次,为了引她一笑,周幽王带褒姒上了骊山。 为了防御西戎的进犯,骊山一带建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一座。西戎军队打来,就燃烧起烽火,一个连一个传递消息,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救援。 周幽王来到骊山,让人燃起了烽火。附近的诸侯看到了警报,以为敌兵来了,就急忙带兵救援。可赶到了骊山下,一个敌人也没看到,却听到了山上的鼓乐之声,大家都愣住了。周幽王便派人告诉他们:“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你们回去吧。”诸侯们生气极了,山下一片混乱。褒姒见到这场面却笑了起来。 后来西戎军真的攻打都城丰镐时,尽管烽火台上连举烽火告急,却没人理会了,诸侯们认为这是周幽王的胡闹。结果西戎军队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把财宝洗劫一空。,石牛屙金,太平御览卷888记: 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蜀。 蜀王从万余人传猎褒后,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筒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 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 秦王恐无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 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后遣丞相张仪从石牛道伐蜀。,司马错定蜀,华阳国志 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 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 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因取苴与巴。,张骞通南西夷,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派张骞探寻从四川经西南夷到身毒,再由身毒到大夏的道路。张骞率众从长安出发,经汉中到达蜀地犍为(今四川宜宾市)。张骞在犍为设营,坐镇指挥,发使五路,出耽(音忙mang,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出徙(今四川天全)、出莋(音昨zuo,今四川汉源东北)、出邛(今四川西昌)、出僰(音伯bo,今四川宜宾附近),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不久,五路使者陆续返回。因为这些使者出走一二千里后,即在氐、莋等地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昆明少数民族部落“无君长,善盗寇”,使节进入境内就有财物被抢,人被杀害的危险。从昆明再往西一千多里有一乘象国名滇越,西域的邛竹杖和蜀布可能是经滇越转运身毒的。但要到滇国去确实走不通,到身毒就更无希望。张骞听使者汇报后觉得从西南夷到身毒,再到西域的路当时不可能打通,只好率众返回长安。张骞通西南夷没有结果,回长安后被任卫尉(九卿之一,掌管宫廷警卫)。,张鲁据汉中,史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社会动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张鲁以道德经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向其徒宣讲道德经,乃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提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认为“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主张君臣民皆须“顺道意,知道真”,“行诫守道”。又认为,“生”是“道之别体”,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只有“奉道诫”,将“积善成功”和“积精成神”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死成仙。主张“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指出如此一来,“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还抨击儒家五经“半入邪”,“大伪不可用”;反对淫祀,认为“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祷祠”;对宣扬“圣人天所挺生,必有表”,“仙自有骨,非行所臻”的河雒纬书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通过修行自臻“仙寿”的观点。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徒的自身修养,倡导诚信,有病则忏悔己过。相传他又创涂炭斋等斋醮仪式。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他为“太清昭化广德真君”。,诸葛亮大唱空城计,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注载: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偪,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 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卻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军北趣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丞相曽派熟读兵书的大将马谡镇守,期盼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天险”,以图谋西川之富庶和北伐中原统一大业,自幼饱读兵书的马谡刚愎自用,根本不听督军王平的意见,将诸葛丞相叮嘱置于脑后,屯兵于半山腰,犯兵家之大忌,欲“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料交通要道被曹军占领,断其粮道与水源,蜀军孤立无援,不战自溃,死伤无数近乎全军覆没。马谡狼狈不堪,逃回汉中。诸葛亮痛心疾首,运筹帷幄一生却因用人失当,将蜀之要冲-街亭失守,毁蜀国统一之大业,挥泪将马谡斩首。,五出祁山,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得陇望蜀,【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一) 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危,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郡就直接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 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意思就是所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 (二)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偃旗息鼓,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 后来,人们常用“偃旗息鼓”来比喻休战、无声无息或停止行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 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 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 原话应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李乌奴战关城,齐建元元年(己未,公元479年)冬,十月,初,晋寿民李乌奴与白水氐杨成等寇梁州,梁州刺史范柏年说降乌奴,击杨成等,破之。及沈攸之事起,范柏年遣兵出魏兴,声云入援,实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王玄邈代之。诏范柏年与乌奴俱下,李乌奴劝柏年不受代;柏年计未决,玄邈已至。范柏年乃留李乌奴于汉中,还至魏兴,盘桓不进。左卫率豫章胡谐之尝就柏年求马,范柏年曰:“马非狗也,安能应无已之求!”待使者甚薄;使者还,语谐之曰:“柏年云:胡谐之何物狗!所求无厌!”谐之恨之,谮于上曰:“柏年恃险聚众,欲专据一州。”上使雍州刺史南郡王长懋诱柏年,启为府长史。范柏年至襄阳,上欲不问,谐之曰:“见虎格得,而纵上山乎?”甲午,赐范柏年死。李乌奴叛入氐,依杨文弘,引氐兵千馀人寇梁州,陷白马戍。王玄邈使人诈降诱乌奴,乌奴轻兵袭州城,玄邈伏兵邀击,大破之,李乌奴挺身复走入氐。,齐建元二年(庚申,公元480年)夏,五月,李乌奴数乘间出寇梁州,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王图南,将益州兵从剑阁掩击之;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与图南覆背击李乌奴,大破之,李乌奴走保武兴。秋,八月,齐崔慧景遣长史裴叔保攻李乌奴于武兴,为氐王杨文弘所败。 冬,十月,甲辰,齐以沙州刺史杨广香为持节、都督、西秦州刺史。广香子北部镇将军郡事炅为征虏将军、武都太守。十一月,戊子,以杨难当之孙后起为为持节、宁朔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镇武兴。,千钧一发,见县志记载 汉列仙传载,中山刘伟道学仙宁强嶓冢山,积12年,仙人以石重10万斤,一白发悬之,使卧其下,伟道从容自若,且屡试不爽,遂赐其神丹白日升天。,成也萧何,宋舆地纪胜·利州路·大安军载:“归汉桥:军市中有归汉桥,旧经曰:俗传韩信至此,因名韩溪。”同时该书对此辨正说:“巴州南江县有两角山,有石刻云:汉丞相萧何邀淮阴侯韩信至此山。大唐集州刺史杨师谋记。谨按:大安军图经亦云:军境有韩溪,以萧何追韩信至此得名,谓有文潞公题记其事,及孙仲远诗为据,孙仲远之诗云:小桥上有寒溪字,人道萧何得信时,与区区西走欲何为。缘寰宇记三泉县有大寒溪,而大安军图经有温水,有陈谷,氐人建国仇池、武兴,东汉末年以后,关陇纷乱,氐族中的一支,清水氐人杨腾(一说杨驹),率部徙至仇池,尽有汉武都郡之地。先后以仇池、葭芦、武兴、阴平为中心,建立前仇池国(296371)、后仇池国(385443)、武都国(447477)、武兴国(478553)及阴平国(477580)。疆域主要在今甘肃省武都县东南部、四川省平武县一带。强盛时据有今陕西省汉中、安康,甘肃省天水、秦安,四川省梓潼等地。居民有氐、羌、汉等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猎牧。氐王后裔杨氏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而降南拒北,忽而降北拒南;时而独立,时而对南北俱降。 仇池杨氏相继建国有五,周旋于诸大政权之间,继续存在380余年(一说350余年)。特别是西晋十六国时,仇池政权所辖地区比较安定而富庶,对仇池地区生产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仇池、武兴世系 杨茂搜(296-317) 杨难敌18丁丑(317-334) 杨毅4甲午(334-337) 杨初(袭天水公)19丁酉(337-355) 杨国 2乙卯(355-356) 杨俊5丙辰(356-360) 杨世11庚申(360-370) 杨统1庚午(370-370) 杨纂2庚午(370-371) 后仇池(385-443),玄宗奔蜀,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年号圣武,任命达奚 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和严庄为中书侍郎,且分兵四路,威胁大河南北等郡。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逃至今陕西兴平马嵬驿时,将军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乘机北上宁夏灵武,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在郭子仪等重臣的努力下,公元758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玄宗也由此返回长安。 安史之乱一打就是七年,从当时的诗人杜甫在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沾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据说,当年唐玄宗从长安一路狂奔,翻过秦岭,从凤州,兴州,沿小路来到这秦蜀交界的地方,虽然把追兵甩在身后,但是前面的子午道,金牛道,傥骆道都有重兵把守,何去何从,唐玄宗因劳累饥饿,再也走不动。侍从就把他安排在这个叫做郝家洞的山洞里躲避风雨。突然,老眼昏花的唐玄宗看到对面的山壁上闪出道道金光,金光中太上老君若隐若现。病饿中的唐玄宗顿时来了精神,觉得太上老君在保佑并指点前程,就命身边的人勒石记事。继续沿着小路从羌州进入利州,终于得以重振河山,继承祖业。,宋代的陆游镇守梁州,曾经路过此地,得知玄宗此番经历,作诗一首:凤凰楼头语未终,崎岖蜀道复相逢,太清宫阙俱煨烬,岂亦南来避贼锋。,天宝十五载(756),唐玄宗经此道逃奔西蜀,诗人李白以“秦开蜀道置金牛,天子一行遗圣迹”歌咏之。,唐安公主,韩国贞穆公主(762年784年),始封唐安公主,唐德宗李适女,母王皇后。公主自幼谨孝,深得唐德宗宠爱。唐安从小聪敏,谨慎孝顺,很得德宗喜欢。她许配给秘书少监韦宥,婚事还没办就遇到朱泚之乱(按照这种说法,唐安没有出嫁,但史书又记名将李愬之妻是唐安女,不知何解),唐安赶紧跟着父亲逃难。 唐安可能身体不太好,兴元元年(784)三月十九日,逃到汉中时就死了,时年二十三岁。德宗很是悲痛悼念,下令造塔厚葬。 贞元十五年(799年)七月十五日,追册唐安为韩国贞穆公主。后诏令有关部门择地为其建庙,贞穆公主庙在靖安坊,贞元十七年(801年)十一月十四日,追祔神主于庙,当日,国家赏赐给祭祀礼物,派太常博士赞相;以后四时仲月,则由子孙自行祭祀。,宋-直隶京师,中国第一直辖县 史志记载,三泉县治初设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以北,后向东北迁移至今陕西省宁强县阳平关镇擂鼓台村。 宋开国之初,后蜀尚割据四川,太祖遣将讨伐。时三泉县地当伐蜀前线,若公文、情报按常规呈递,势必耽延时日,贻误战机,太祖常为此苦恼。而当时的三泉县令精明干练,遇有前线紧急文书则打破常规,派快马、抄间道,日夜兼程越级直送京师开封,此举大得太祖赞赏。不久,后蜀平定,即诏令三泉县直属朝廷,逢庆贺大典许发表章呈报京师,朝廷有关公文亦直接送县。 2004年2月宁强县人民政府特在擂鼓台立碑一通,以志其事。现将碑文抄录于后: 正面:中国第一京师直辖县 三泉县故城遗址 宁强县人民政府 立 公元二00四年二月 背面:三泉县故城遗址碑跋 三泉县初设于北魏再建于唐始治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北部嘉陵江畔唐天宝元年计公元七四二年县治向东北迁移一百二十里至今陕西省宁强县阳平关镇擂鼓台宋平蜀鉴于三泉县地当严疆要冲太祖遂于乾德三年计公元九六五年一说乾德五年诏令三泉县直属京师开中国历史上中央直辖县之先河南渡后绍兴三年计公元一一三三年方改属大安军领三泉县直辖于京师凡一百六十余年岁月流逝往事湮汩后世茫昧难觅先迹民间传讹史界迷离经几代学人考于典籍证以文物勘其舆地博访耆宿确认擂鼓台乃三泉县故诚遗址特刻石以志。,杨家将,杨文广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历史上的杨文广却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黄昏时赶到目的地,连夜抢修城寨,构筑好了防御工事,作好了战斗准备。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大至,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作好了准备,只能无奈的撤退,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斩获敌人很多。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侯。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将杨文广的事迹,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治平年间,杨文广升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防御使、秦凤路(辖区相当于今陕西西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及南部)副都总管。 熙宁元年(1068年)陕西经略使韩琦奏请修建城堡,保护秦州西北边境的居民,防范西夏党项人的入侵,朝廷准奏。 (相传)其妹宜娘子在今古城村也即旧嘉牟县治筑城屯兵。,刘子羽保三泉,绍兴二年,命玠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金久窥蜀,以璘驻 兵和尚原扼其冲,不得逞,将出奇取之。 时玠在河池,金人用叛将李彦琪驻秦州, 睨仙人关以缀玠;复令游骑出熙河以缀关师古,撒离喝自商于直捣上津。 三年正月, 取金州。二月,长驱趋洋、汉,兴元守臣刘子羽急命田晟守饶风关,以驿书招玠入 援。 玠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以黄柑遗敌曰:“大军远来,聊用止渴。”撒离喝大 惊,以杖击地曰:“尔来何速耶!”遂大战饶风岭。 金人被重铠,登山仰攻。一人 先登则二人拥后;先者既死,后者代攻。玠军弓弩乱发,大石摧压,如是者六昼夜, 死者山积而敌不退。募敢死士,人千银,得士五千,将夹攻。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 者,导以祖溪间路,出关背,乘高以阚饶风。诸军不支,遂溃,玠退保西县。敌入 兴元,刘子羽退保三泉,筑潭毒山以自固,玠走三泉会之。 未几,金人北归,玠急遣兵邀于武休关,掩击其后军,堕涧死者以千计,尽弃 辎重去。金人始谋,本谓玠在西边,故道险东来,不虞玠驰至。虽入三郡,而失不 偿得。进玠检校少保,充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陆游与宁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南宋诗人陆游有金牛道中遇寒食等诗题和“回首金牛道,加鞭负壮心”。 陆游经此道(沿嘉陵之金牛道)往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时,特别指出:“自金牛以西,皆明皇幸蜀路”。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入设在兴元府南郑县的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七八个月间两度经金牛道往返于兴元、利州间,或“道出潭毒关下”,或“自三泉泛嘉陵至利州”。,曹有闻血战阳平关,1236年秋7月,蒙军50多万人由汉中向西南进攻曹友闻军扼守的仙人关(徽县虞关西十里东崖)、利州路,意欲南下入蜀。蒙军首先击败驻守武休关的李显忠部,又深入到兴元,企图深入大安。 制置使赵彦呐向曹友闻求援,曹友闻分析敌情后,派弟弟曹友万,曹友谅率军疾驰鸡冠隘(在阳平关南之鸡冠山),遍插旗帜,以示坚守。又派精兵万余趁夜渡江前往流溪(在今曾家河乡北,嘉陵江东岸,阳平关北)设伏。 敌至,曹友万身先应战,与敌将八都鲁、达海的万余军往来搏杀。箭石如雨,曹友万身中数创。曹友闻派选锋军统制杨大全、游奕军统制冯大用,引本部在东菜园击敌后队;敢勇军总管夏用、西和神劲军总管赵兴率军出水岭(烈金坝乡西的分水岭),击敌中队;天水军总管陈庚、安边军总管吕嗣德率所部在龙泉头出击敌前队。 曹友闻亲率精锐三千,疾驰仙人关下,先派保捷军统制刘虎率领敢死队五百人冲击敌前军,未能奏效。又将三百骑兵伏于道侧,令刘虎部下再次偷袭。 曹友闻率军在大雨中进入龙泉头地区,曹友万部五更时分冒雨出鸡冠隘,内外夹击。两军殊战,血流二十余里。 宋军一向以棉衣为甲,一经雨淋,沉重不利战斗。 天明时分,蒙古援军来的更多。汪世显部汉人铁甲骑兵将曹友闻部宋军团团包围,曹友闻仰天长叹:“此殆天呼!吾有死而已”。边战边骂,又杀掉战马,以示血战到底。 曹友闻、曹友万、曹友谅弟兄皆战死,宋军全军覆没(1236年9月28日)。蒙军于是长驱直入四川。 消息传至京城临安(杭州),宋廷追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修庙表彰忠义,赐谥号“毅节”。 号“忠节”,两子被封为成忠郎。,蓝焉之乱,洪武29年,建宁羌卫属陕西都司。 成化22年,建州于卫。 正德中,贼蓝焉为乱(蓝廷瑞,保宁人,焉自称刮地王),废永安里,存永宁、永清、永福、永康四里,领沔县、略阳。 蓝廷瑞、鄢本恕起义军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四川保宁(今阆中)农民蓝廷瑞(又名蓝五,自称“顺天王”)、鄢本恕(自称“刮地王”)、廖惠(又名“廖麻子”,自称“扫地王”)等起义,拥众10万,设48营。髡首、漆足、纹身、朱颜,在川北、汉中、鄂西北地区流动作战,为四川巡抚林俊所败,廖惠战死。蓝、鄢率义军自四川南江越大巴山入汉中。转战于南郑、城固、西乡、沔县、宁羌、略阳等地,攻克略阳县城,略阳县令逃跑,受委至略阳修筑县城的扶风县令孙玺被杀。正德五年(1510),明廷遣都御史蓝璋、总制洪钟率兵来汉中“协剿”。正德六年(1511)夏,蓝、鄢在川陕边境为明廷重兵所迫,率众入川求降。明大将洪钟使部下设宴,诱蓝、鄢等赴宴,遭擒杀,后余部经宁羌、略阳攻入陇南。正德八年(1513),义军失败。,田九成占马面山,洪武末年,连年灾荒,人心思变。 洪武二十九年(1396)二月,九成联络沔县(今勉县)县衙书吏高福兴、农民黄金刚奴、何妙顺等以白莲教义组织群众,揭竿而起。九成自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高福兴称“弥勒佛”,黄金刚奴、何妙顺号称“天王”。 县教谕王朴得知向卫衙告发,官兵追捕,九成率义军转战到巴山一带,以马面山(今县城东南10里)为据点。义军北上,攻克略阳县城,杀死知县吕昌。又西渡白水,攻打徽州(今甘肃徽县),即宁羌卫驻地。城破,焚徽州,诛戮学正颜叙彬。 太祖朱元璋急令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分兵进剿。 经数月战斗,义军连败,退守后河(今宁强县城西南后河村),高福兴被俘。田九成撤至马面山,搜罗残部深沟高垒以拒敌。 九月,田九成及其下属被俘虏者4000多人,朝廷“诏诛同谋,遣散胁从”。,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宋、明、清几朝定为“国策“丁文陕西也有茶马古道 连云道、傥骆道、文川道、子午道、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石牛道)、郡道等。这几条古道,在古代的茶叶贸易与流通中一定发挥过作用,特别是金牛道(石牛道)这条古栈道,在历代茶马交易中成为主干道,数额巨大的蜀茶源源不绝地沿此道北运陕西,然后用骡马驮、小车拉或脚夫背扛,运往朝廷设在陕西、甘肃和青海的茶马交易市场,换回朝廷所需的马匹。,李自成占宁羌,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年)三月,明朝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杨鹤之子)策划“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四正”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即今江淮地区)四个地区为围剿起义军的正面战场,由当地四个巡抚负责分剿,“六隅”是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个地区作为辅助战线,由这六个地区的巡抚负责协剿。“四正”加“六隅”,成为“十面之网”。(明史·杨嗣昌传)总理六省军务的熊文灿镇压张献忠为主的农民军,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围剿李自成部农民军。农民军与明军展开了艰苦的战斗。 洪承畴和孙传庭对李自成东西夹击,步步进逼。李自成几次激战,连遭失败。在三原与李自成会合的蝎子块部投降明朝,使李自成更加势孤。李自成奋力突破明军重围,到阶州、成县、西和、礼县一带活动,然后带领过天星、混天星和本部人马挥军南下,攻克宁羌(宁强),开始向四川进军。 宁羌是由陕入川的咽喉要地,李自成占领宁羌后,接着攻下七盘关,经过朝天岭,接连攻克广元、昭化、剑州(剑阁)、梓潼等地。然后分兵三路,分别向潼川、绵州(绵阳)、江油三个方向进军,连下三十多个州县,进逼成都。,八月,李自成乃率部进攻汉中,遭到曹变蛟的阻击,损失惨重,李自成的战马被射死城下,人也差一点受伤,遂撤汉中之围向西南而去,以十万众,大举入川,十月十九日,首战告捷,夺取宁羌州(今陕西宁羌县),旋克昭化,杀死县令王时化,再克剑州(今四川剑阁),杀死知州徐尚卿,击杀明总兵侯良柱于百顷坝之垓心。三路大军相继会聚成都城下。 冬十月丁酉,李自成同过天星九股陷宁羌,分三道入西川。自成自七盘关度朝天阁。 戊戌,至广元。 壬寅,陷昭化。 癸卯,过剑阁。 甲辰,陷剑州。,吴三桂反清,吴军云南起兵后。没有受任何抵抗。很快控制了云、贵、川、湖南大部分地区。 清军机大臣莫洛在西安组织十五万兵力。分三路从四川向吴三桂军发动进攻。这时候吴三桂的副手高得捷病死在九江。吴三桂命令南线吴军。按兵不动。只守不攻。暂缓渡长江。自己赶赴四川,亲自指挥与清军莫洛的决战。 这时清军瓦尔喀已经进军到四川保宁。吴三桂命令郑蛟麟先当住清军瓦尔喀的进攻。又命这时在固原的吴军王屏藩、吴之芪南下占领略阳切断清军水路供应线。同时策动汉中的王辅臣切断清军旱路供应线。效果很快显现出来。瓦尔喀军被迫退守广元。因缺粮瓦尔喀军兵变。溃散之兵被王辅臣乘机收编。五万瓦尔喀军不战自溃。 接着王辅臣用计大败莫洛清军。莫洛退守阳平关。吴三桂命郑蛟麟,火速赶往阳平关西。切断莫咯的退路。同时王辅臣挺进阳平关,郑、王两军合围了莫洛。莫洛军被全歼在阳平关。清军机大臣莫洛战死。吴军获大胜。共歼灭清军十多万。,王辅臣兵变宁羌,康熙十三年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带兵随经略陕西的莫洛向四川进军,与吴三桂叛军作战。初四日,王辅臣于宁羌(今陕西宁强)杀莫洛,叛走平凉(今甘肃平凉),陕、甘大震。 此举,改变了战争态势,继吴三桂于湖广、耿精忠于浙赣与清军对峙之后,西部的陕甘又落入王辅臣叛军之手,使清军处于左、中、右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康熙帝欲御驾亲征,被谏止。,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莫洛亲自带兵来到宁羌。 莫洛很生气,从八月就开始催促王辅臣进军,一转眼过去了四个月,王辅臣总能找到合适借口拒绝出兵,这都快过年了,这家伙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初一,莫洛进驻宁羌州南教场,与王辅臣的兵营相聚不到两里。由于莫洛的亲军全部骑着高头大马,一看到教场里的小驴瘦马就“嘎嘎”的笑,他们认为“马鹞子”徒有虚明,原来手下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汉人知道这分明是你们搞的鬼,还在这里得了便宜卖乖,双反看谁都不顺眼,就开始对骂,进而开始动手,最后打起了群架。 从初一到初三,天天都有这种规模的冲突,要是换个明白人,看见这种苗头,就该跑路。可是莫洛太过嚣张(或是太傻),一点不怕,继续招摇过市,他也不想想这里是王辅臣的地盘,自己带了多少人,这有王辅臣多少人,纯粹是没事找死。 初四,彻底爆发了,王辅臣的军队自发组织游行,他们包围了莫洛的大营,愤怒的嚷嚷着要莫洛还钱,还马,还尊严。 这要有点智商,就该想着如何跑路,再不然就出去讲点软话,安抚安抚群众。可莫洛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还以为自己是老爷,无端抽风道:“这成何体统,来人,把他们都赶走。” 大错彻底铸成。 既然老大说话了,手下官兵也没客气,一时间莫洛的亲兵全拔出刀冲出大营,冲向王辅臣的军队。汉人没想到满人真敢动手,有跑慢的被砍伤,还有自相践踏受伤的,全都四散而逃。 看着汉人逃跑的样子,满洲士兵哈哈大笑道:“汉人就是懦弱的动物,一打就跑,他们永远不是满人的对手。” 消息传到了王辅臣那里,王辅臣听后勃然大怒,直接把书桌砸了个粉碎:“莫洛,这是你自找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我今天就成全你。” 王辅臣亲自率军攻击莫洛,莫洛一时猝不及防,愤怒的汉军已经冲昏了头,他们逢人就杀,见人就宰,根本就不计后果,可怜的莫洛被流弹击中咽喉,当场就挂了,随他一起殉职的还有他的所有随同人员。 莫洛的一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没了,他是一个清官,也是一个好官,但是他的民族歧视太重,不懂得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不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才是中化民族发展的根本。他的思想还停留在满洲入关时期,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任何反对民族分裂的人,老天都会把他们收了。 他的死也给我们活着的人一个警示,永远不要去欺负人,有那么一句说的好size=+0:“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清理战场后,当看见莫洛遗体时,王辅臣哭了,一部分是为莫洛哭,毕竟共事一场。更多的是给自己哭,没想到会把莫洛打死。,刘棨使民养蚕,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刘棨(刘墉祖父)任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不十日便运三千石。 见县境内广生杂栎,宜养柞蚕。但州人不知养蚕之法。刘便从家乡山东招揽养蚕者,载蚕种数万至宁羌,教民放养;又大力提倡栽种栎树,发展养蚕。并从山东聘请技工,向州民传授缫丝技术。由于刘的提倡、推广、督导,宁羌柞蚕业极盛一时,成为西北柞蚕基地,所产的柞蚕丝绸质柔色美,人称“刘公绸”,广销川、陕、甘、鄂诸省,颇受青睐。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第四卷“刘公绸”、,白莲教首王聪儿进攻宁羌,嘉庆二年(1797)白莲教首领王聪儿率部进攻宁羌城,与清参赞德楞泰激战,义军战死2000人; 十二月,王聪儿、姚之富将清军主力德楞泰部引至宁羌、广元一带,使高均德一股趁机抢渡汉水成功。德楞泰放弃追赶王聪儿,往汉中追击高均德。王聪儿率领2万人翻越秦岭,直取西安。李全率领一队人马,攻至西安附近之焦家庄,全陕震动。,蓝朝柱、郭富贵转战川陕,1859年,李永和、蓝朝柱(即蓝大顺)在云南大关起义,史称“李蓝起义” 1862年(同治元年)4月中旬,李蓝起义的首领之一邓天王(入陕后编入太平军被封为天王)部活动于宁羌、勉县、略阳、南郑一带。(起义军共分五路,邓天王属一路)。9月中旬,另一义军首领郭均德(又名郭刀刀、郭富贵)在眉县高店镇战败,十一月经甘肃两当、微县,补充到两万人,南下攻克略阳,经宁羌、广元。 4、太平军、李蓝起义军转辗 1863年(同治二年)太平军破宁羌、留坝,围攻汉中府。并进军凤县,清廷总兵陶茂林军率部追击。曹灿章军一部与石达开中旗部队会合后,向西进军,经略阳、凤县,攻克两当、微县,活动范围及于秦州(天水)。5至9月,郑永和率中旗部队活动于褒城、勉县、略阳一带,后到两当、微县、秦州。,太平军启王梁成富陷州城,清同治二年(1863)二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端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和主将马融和等率兵西进,由鄂西经安康进入汉中,是月底到达西乡县。时在汉中指挥清军的陕西布政使毛震寿急命汉中镇左营游击屠大元率兵前往抵御。太平军设伏于西乡县桑园铺,屠大元进伏击圈,全军覆没。 是时,已占领洋县的云南蓝大顺起义军,与太平军订约,以洋县谢村镇为界,以东由蓝军克复管理,以西由太平军克复管理。太平军在桑园铺歼灭屠大元之后,乘胜前进,日夜兼程,于二月上旬末即包围汉中府城,分兵攻取府属以西以北各县、州、厅城。于二月十六日攻克沔县城,二十日克宁羌州城,杀知州金玉麟;二十五日攻占留坝厅城,继而北上围凤县城(是时,褒城、略阳两县早于上月为蓝军郭富贵部所破)。尔后与蓝大顺军协同作战,集中兵力围攻府城,于同年八月二十日攻陷府城,八月二十二日又回军一举攻克城固县城。至此,汉中府除凤县城围而未破外,其余1州(宁羌)3厅(留坝、佛坪、定远)7县(南郑、城固、褒城、沔县、略阳、洋县、西乡县)均被太平军和蓝大顺义军攻克,先后处死4名县、州、厅官,汉中全境几乎都为太平军所控制。冬,清军围逼太平军首都天京(今南京市)甚急,天王洪秀全连发诏令,催促扶王陈得才等回援天京。太平军于同治三年(1864)二月初拔队东下,撤离汉中。太平军在汉中,前后历时一年,兵力最多时达20万人,其声势之大,占领城池之多,为历史上仅见。,燕子贬教案,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8981899),燕子贬连遭水、旱灾害,人民生计艰难。汉中府拨款赈灾,委托天主教汉中教区主教拨士林向灾区发放。拨士林将款购成粮、盐,部分运至

    注意事项

    本文(宁羌宁强故事集启蒙.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