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孩子心中撒播科学的种子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摘要:科学教育不是孤立的事件,是跟整个社会、时代同步的,人文和科学是孩子成长和腾飞的双翼。科学不只是一门学科,它是让孩子们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解释问题,让孩子们多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孩子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希望孩子们到将来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可以被科学所解释的。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养,价值,科学启蒙,动手能力,科技创新引言:我将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来谈一谈小学科学课程为什么这么重要?它的价值何在?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如何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学习兴趣?一、风云变幻,科技
2、托起强国梦一百多年前,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的回答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这句话有些偏激,但并没有过时。之后一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所有适龄儿童都要学习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在我们国家过去叫“自然,现在叫科学,很多国家都把科学课程视为和阅读、数学一样重要的课程,关心这门课程建设的人不仅仅是教育圈内的人士,还包括了很多大科学家,企业家,科学教育家,心理学家和中小学教师。科学课程为什么这么重要?让我们先把视野放远些,看看科学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价值。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
3、中国人,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今天,神舟12号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神舟12号的载人飞行任务,是为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的到来。“神舟上天揽月,蛟龙下海捉鳖。蛟龙号“水下探测器显示了中国国力增强,地壳1号万米钻机完钻井深7018米,在地球深部的探索,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也赢得各国瞩目。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展开病毒研究,特效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工作。在万众期待中,新冠疫苗终于研制成功,2020年3月从武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
4、院陈薇院士领衔科研团队,经过50多天的连续奋战和极致攻关,终于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3月16号20:18重组新冠疫苗获批,正式启动临床试验。陈薇院士说:疫苗是终结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这个武器如果由中国率先研制出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形象!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在这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我们更快速地战胜疫情,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国家卫健委7月23日报道,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5亿,全民免费接种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此浩大的接种工程,体现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是难以企及的,在这场全球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生物科技的
5、飞速进步世人瞩目。纵观局势,科技兴国,大势所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科技兴民族兴,科技强国家强,让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二、万物互联,科技开启慧生活我们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重视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不是孤立的事件,是跟整个社会、时代同步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崭新的未来世界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科学素养是和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并重的基本生存能力。你们看!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神奇,围棋高手竟然和阿尔法“人机大战,一博高低;难以想象的无人驾驶,在深圳开始试行;语音识别、移动支付,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一切都是科技和创造为我们带来的福利,这一切都让我们把目光放在更
6、远的未来,所以提高科学素养,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生活中我们都觉得“科学素养”这几个字过于高大上,跟普通生活关系不大。其实科学素养已经悄悄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比如你拿起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如何选择菜篮子里的菜?每天做饭淘米到底淘几次最科学?吃苹果是削皮吃还是连皮吃最健康呢?走出家门,火车时速已从60公里提速到135公里,这时我们离行驶中的火车多远等候才是最安全的呢?当自驾游时后排座位有必要系安全带吗?你的科学素养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吗?早在1985年,哈尔滨白天鹅宾馆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大火中有10人丧生,其中外国客人6人,重伤7人,直接损失25万元,结果统计下来却很奇怪,宾馆火灾楼层
7、的几名日本人却成功逃生。经过研究发现,日本是一个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人从小就有强烈的防灾意识和技巧,他们外出住宾馆,放下行李箱背包,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宾馆楼层的分布图,搞清楚紧急逃生通道的位置,并实地查看,看来从小教育培养的习惯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实效的。三、科技崛起,教育树起先锋旗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今天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首先它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其次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家长们注重语数英、音体美的教育和培养,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总觉得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其实20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动手动脑的科学课堂中,可以提高低年级儿童的智商,可以提
8、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儿童关注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还可以使儿童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这样的化学效应令人惊异,不容忽视,所以科学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小学一年级增设了科学课,并将其作为基础课程,科学课是打开孩子判所欲的一把钥匙,2011年我国将小学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课,起始年级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然而人们发现孩子年龄越小,对未知事物的兴趣越浓烈,就越容易在心中留下科学的种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如今科学课重回一年级,且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性课程,突出了科学的重要地位
9、也更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屯溪区教育局非常重视科学教育,目前所有学校都配备了科学专兼职教师,配备了科技辅导员。每年都定期开展科学教研活动,科技创新大赛。你看,走进每所学校,你都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科普专栏科普文化墙,学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也是精彩纷呈。这是某实验学校结合“快乐星期三”主题开展的“走进气象探索科学”活动,队员们不仅了解相关气象知识和气象灾害,还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气象灾害,充分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屯溪区某小学结合“小时光菜园”和“空中菜园”组织开展一系列自然科普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某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户外科学拓展活动,目的是把课
10、堂所学的科学知识延伸至课外,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某小学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的“童心向党快乐成长种子粘贴画创意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借助自然之物讴歌伟大的党、赞美强大的祖国,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某小学在夥县木坑竹海开展的水体检测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了解本地区水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孩子们来关心保护家乡水资源。某小学开展的“新安江生态环保行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环保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某实验小学多次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孩子带来丰富多彩的科学小实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某实验小学科技组结合教材
11、积极开展多种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制作的魅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这是某小学开展的“节约粮食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并培养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的意识。看来我们的科学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教室,它的视野已经波及到社会、家庭的每个角落,我们对科学课的定义也不再狭隘。四、先知先行,科学启蒙素养高“为什么要学科学,学科学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家长和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小A:我觉得科学很好玩,所以我就当科学家、发明家,长大发明很多东西。小B:我喜欢的科学家叔叔阿姨讲故事。小C:科学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小A妈:我希
12、望将来我的孩子能用科学思维来思考身边的现象。小B妈:我希望我们家孩子以后少交一点智商税。小C爸:我身边有许多父母都非常焦虑,不知道孩子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小C妈:我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是有一天日落的时候,我女儿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告诉我:妈妈,那是金星!小A爸:孩子学科学和不学科学差别还是挺大的,我觉得我们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等着它发芽、长大。是的,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一粒科学的“种子”,期待着发芽长大,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呢?这里我想送给家长朋友们三把帮助孩子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第一把金钥匙是从小培养孩子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科普读物既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拓
13、展思维,而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孩子即使将来不从事任何科学方面的工作,但至少也是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幼儿时期可以陪着孩子读一些科普绘本,比如神奇校车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小学阶段可推荐的书籍有十万个为什么万物简史海底两万里万物运转的秘密大英儿童百科全书看不见的森林森林报其实还有一些报刊类也值得推荐,比如我们爱科学小哥白尼第二把金钥匙是积极引导孩子了解探索跟科学有关的问题,有些孩子喜欢问家长许多奇葩的问题:地球上存在不死的生物吗?如果地球上失去氧气5秒会发生什么?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除了孩子,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来考虑为什么自然界是这样?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是否会一直存在?而遗憾
14、的是我们的父母仍然习惯于用耸耸肩来回答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这样的做法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比如说当孩子问你:妈妈,我从哪里来的时候?你不需要回避,更不需要骗他,什么抽奖抽到的,充话费送的,垃圾堆里捡来的,这些答案都是有问题的,你直接到网上找个生命教育纪录片,里边所有的问题都能解释得清清楚楚。相信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家长们,一定能正确对待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科学方法去寻找答案。当家长面对孩子这些科学疑问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能编造答案。帮助孩子寻找答案鼓励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去验证答案,只有在生活中坚持引导孩子重视科学,孩
15、子才能对科学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第三把金钥匙是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科学环境。国外许多家庭都有专门给孩子准备的科学实验室,里边有各种各样的仪器和工具,像乔布斯这些伟人几乎是在车间里长大的,因为喜欢并且乐于尝试,所以动手能力都特别强。大家还记得几年前那个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时在接受冰桶挑战,把冰水倒在自己头顶的那个装置,其实是他自己做的,连60多岁的世界首富参加这么一个冰桶挑战,都要自己亲手去做一个装置,这说明人家的这种动手能力己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早就融入骨髓了,可我们呢?在培养孩子理论知识的同时,是否想过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啊!美国著
16、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的能力。把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孩子的教育中。这种教育一定是快乐而自然的,没有教育痕迹的。科学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孩子主动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父母随时可以营造科学氛围,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参观动植物园、科技馆,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能让孩子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三个能够培养科学兴趣的亲子活动:1.陪着孩子观测月相。月球是我们最常见的地外星球,也是与我们有着紧密联系的星球。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观测月亮,了解
17、月相变化的规律,孩子一定能体验到观测的乐趣。2 .和孩子共同经历养蚕的过程。现在的孩子,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森林里,生活在动画片电子游戏中,很少有跟自然接触的机会,很难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是什么。通过养蚕,可以让孩子从蚕卵孵化,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到艰难蜕皮,感受生命成长的不易;从吐丝作茧中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破茧成蝶中感悟生命轮回的绚烂。3 .带着孩子经历馒头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亲眼见证和面、揉面、醒发、蒸熟成型的过程,发现面团发酵的神奇现象,感受到发酵的神奇效果,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相信这一系列的亲子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极大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世界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我们的孩子以后要做什么?他们以后要做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出现;我们的孩子以后会碰到什么问题?他们面对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发生;孩子们以后使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呢?他们以后要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呢?我们应该教会他们方法,教会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科学教育的目的!种子的萌发离不开阳光、土壤、雨露和空气,正如我们的科学教育离不开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这四者共同创造条件,形成合力,才能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