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有效沟通协调关系.ppt

    • 资源ID:2660483       资源大小:238.51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效沟通协调关系.ppt

    1,有效沟通 协调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富阳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苏立军 fyxlfd126.com,2,一、 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错误和障碍,(一)“你向信息”沟通的杀手,举例:一组“你向信息”的沟通语言: “你怎么这么懒?! 还不快去做作业?!” “你放学后到我的办公室来作功课!” “如果你不准时交作业,就叫你家长来见我!” “我不相信你会做的好!” “你究竟有没有按照我的话去做!”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3,你向信息一种不接受的语言 你向信息表达出的是对有问题的人的一种“必须”改变、“最好的”改变、“应该”改变等信息。 这样的语言容易变得蛮横、命令或威胁。这种语言对改善与促进双方得人际关系没有任何帮助,属于无效沟通。,4,(二)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障碍,1、命令、控制和指挥 如:“你上课时为什么大声讲话?给我闭嘴!” “不许你再谈恋爱了,去把学习抓好!”,5,2、警告、威胁 “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对你采取一系列措施了!” “如果你再不改,我就打电话给你爸爸,叫你爸爸来见我!” 这类信息往往突出了不服从的效果。,6,3、训诫、说教、说“应该”和“必须” 如:“你将会” “你应该” “如果你听从我的劝告,你就会” “你必须” 这类训诫的信息在向学生表达老师不信任对方的判断,老师在运用权威,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卫心理、抗拒心理。,7,4、过度忠告或建议 这类信息在向学生表明老师不信赖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每当紧要关头便向外界权威求助。,8,5、中伤、归类、揶揄 其后果使学生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随之出现反攻击心态。 如:“你以为你很聪明吗?不要自以为是了!” “你怎么这么贪玩,一点也不象快要考大学的人了!” “我就知道你不行!”,9,6、给予泛泛之词 泛泛之词往往显得粗浅,有着隔靴搔痒的特点,对于沟通没有什么好处。 如:“你是一个好孩子” “你需要改正缺点” “你让我真是失望” “不要难过” “不要着急,太阳每天都会是新的”,10,7、不愿积极的聆听 这种沟通方式是不管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而不是先听学生说,只是在单向输送信息给学生。 缺乏聆听的单向谈话,往往导致谈话的效果大打折扣!,11,8、强加于人 这是一种更隐蔽的下命令。往往是以貌似很有礼貌的、富有逻辑的陈述,来表明一种心态:我要你接受我的观点。 因此,表现为不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使谈话非常简洁和迅速。 “你昨晚有没有按照我说的话去做功课?你知道怎么来安排时间吗?让我来告诉你” 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抵触、削弱尊重。,12,9、随意指责与批评 随意指责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往往更容易使学生感到自卑、不安,从而导致进一步掩饰和封闭内心世界,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的中断。 在学校中,最得不到学生尊重的老师往往是那些经常对学生施以否定性评价的老师。,13,二 实现有效沟通的模式,(一)如何确立问题意识,一个基本的划分标准: 如果学生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烦恼、愤怒、焦虑、不安等情绪,并在生理上造成紧张、不适等症状,则问题就归属于教师。,问题归属学生意识问题归属教师意识,14,15,(二)教师常用于调整学生行为的3种沟通信息,1.解决式信息 是指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其行为。 即学生“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可以”怎么做 这类信息可以分为5种:,16,2.贬抑性信息 这种信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贬低学生的人格。 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自卑心理甚至贬损老师的心理。,17,3.迂回式信息 通过用逗趣、戏弄的语句,对学生作出评价,希望学生能听懂这些语言的话外之意,同时避开采用解决式或贬抑式信息的消极性。 但是,可能造成学生经常不能正确了解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有时即便能明白,也会因为教师“太不像话”了,而丧失对老师的信任。,18,(三)“我向信息”的表达,1.“我向信息”的内涵 如果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对学生行为的感受,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 “我向信息”常常将责任置于问题的归属者教师的内心。,19,2.我向信息的作用: A.具有促进学生自愿改变行为的可能性。 B.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 C.不损害师生关系。,20,3.我向信息的意义: “我向信息”使得学生把老师当作真实的常人看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平等感、真实感。也因此使得学生能较好地尊重老师,增进师生间地亲密感,显示老师是可以和学生建立亲切关系的人。,21,4.“我向信息”的内容要点: A.应该能够使学生听出对教师造成伤害的问题是什么。 如用“当的时候”开头语,能帮助学生了解,教师针对的是某一情况或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具体个人,那么有此类情况的学生就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帮助教师化解问题。,22,B.要表达该特殊行为给教师的真实或者具体的影响。 如:“当你不把门锁上的时候,我的东西经常失窃” “当你们把纸屑乱丢的时候,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整理。” 通过真实问题的表述,使学生明白自身行为的后果,从而推动其改变行为的意愿。,23,C.说出教师因受这些实质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感受。 “我向信息”的表达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开诚布公地对待他们。 任何合理的“我向信息”都比责难地“你向信息”或较弱地“迂回式信息”来的可取。,24,(四)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模式,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模式存在冲突的双方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下,共同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具体步骤如下:,确定问题 发现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办法 评估各种办法 决定何种办法最合适 规定如何执行这种办法 效果评价,25,1、确定问题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1)对学生展开积极的聆听,了解学生的需要。 (2)用“我向信息”向学生叙述教师的感受和想法,避免使用“你向信息”。 (3)每次只用“我向信息”表达一个感受,不要一次表达太多的感受。 (4)只向学生说明老师的问题和需要,而不要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6,2、发现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1)暂时不评价学生所提出的任何意见,鼓励学生多提自己的想法。 (2)对学生的所提意见进行记录。 (3)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提的解决办法加以详细的解释。 (4)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这个活动。,27,3、评估各种解决办法 (1)教师尽量用开放式的问话。如“你们对每个解决问题有什么看法?”“你们认为哪个办法最好?” (2)使用“我向信息”来表达你的感受。如“我不能接受这个主意,因为”“我认为这个解决办法不妥,因为.” (3)鼓励学生多提自己的建议,并让他们告诉别人这些建议有什么好处,可以为此进行辩论。 (4)教师用“我向信息”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我喜欢知道每个人的感受。”,28,4、决定采用哪些办法 (1)不要投票来决定,而只是寻求一种合适的办法。 (2)让学生用举手的方法来选择赞成或反对。 (3)请学生想象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运用之后的后果,作出一定的好坏判断。 (4)争取全体同学的同意,尽量发动所有同学的支持和投入。,29,5、规定如何执行这些办法 (1)向学生们明确表示“我们每个人分别有什么样的责任?”“开头我们该做什么?” (2)如果有必要,可以再讨论执行的标准,如“怎么才是最有效率的?” (3)让每个人写下行为作息表,以利于以后的检查与核实。,30,6、评估解决问题的成效 (1)教师应明确成效的标准:即师生之间的冲突是否已经化解,师生双方的不愉快感觉是否已经消失。 (2)教师召集学生讨论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是否满意。 (3)解决办法在推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与阻力。 (4)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办法。,31,三、同理心的特别运用,第一 什么是同理心 1、同理心的三个条件: A、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B、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C、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32,2、关于同理心要避免的三种误解: A、同理心不等于了解 了解是以个人的主观参照标准看事物。 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状态。 B、同理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 赞同与认同体现出双方的看法和价值去向的一致性; 同理心体现为感同身受,表现为一种共鸣感。,33,C、同理心不等于同情。 同情往往体现出双方存在高低、尊卑地位的差别。 同理心体现的是双方地位的平等性,使得对方感到获得了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34,第二、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立场和能力,同理的过程包括对对方理性和情感状态的感受。 在沟通中,越是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和态度,就越能了解对方,越有能力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理的过程也是吸住对方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的过程。,35,教师关怀学生的过程就是同理学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参照系统中,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而且,以学生的思想推理来思想他的一切。,36,第三、教师对学生不能同理的不良后果,1.学生觉得老师不能理解自己时,就会觉得老师并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很失望、沮丧,对老师的信任度会降低、向老师敞开心扉的欲望会很快消失和终止。 2.老师无法真正接纳学生,造成对学生的无端的指责和批评,形成对立。,37,3.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作出积极的回应,无法提供建设性的帮助。 4.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正确了解与判断,会给学生提供不合适的教育影响,甚至会误导学生。,38,第四、老师对学生同理心的传递,1、懂得“意译”学生传达出的信息,案例一:学生:老师,我最近情绪不是很好,因为很快就要临近期末考试了! 老师:你担心马上就要考试了吗? 学生:不,我担心的是不知道你会出哪一类的题目,我对回答论述题没有信心。 老师:噢,你担心的是考试题型。 学生:是的,论述题我总是做的不好。 老师:我明白。你觉得自己对选择题较为拿手。 学生:是的,我害怕做论述题。 老师:这次考试题型中没有出论述题。 学生:太棒了!我可以不必担心了。,39,这段对话中,老师的第一个反馈没有准确的反射出对学生“担心”,所以学生觉得有重新进行较为详细对老师表述“担心什么”的必要,直至老师能真正理解为止。,40,下面再看几个“有效反馈”的例子:,案例二:学生:陈明总是喜欢上课时朝我做鬼脸,我很讨厌他!我下课后不跟他玩了。 老师:你不喜欢他这样对待你,所以不跟他玩了。 学生:是的,我要跟园园和婷婷玩。,案例三:学生:这所学校真的不如我以前念的那所学校。那里的同学对我很和善。 老师:你在这里觉得很孤单。 学生:是的。,案例四:学生:为什么这里老是下雨啊?下雨天我们什么也不能玩。象走滑梯、打蓝球什么的 老师:你在教室里呆着发闷。 学生:是的,我希望我能够出去玩。,41,这几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意译”是很准确的,知道学生的真正意思。 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了解他们自身地感受,帮助他们探索他们自己地真正地问题,并能做到自行解决。 而不是越俎代庖地用自己地价值观直接代替学生作出判断和决定。,42,2、老师在同理心地交谈中所应基于的立场: 同理心的沟通,真正地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地了解和接纳,是为了引导学生增强自己来解决问题地能力和自觉性。,43,(1)教师对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抱有信任感。 这种信任应当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可以给与学生以信心和勇气! (2)同理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应能“由衷接受”学生所表现的情感,不管这种情感如何对教师心目中的尺度不相符合。 在学生向教师无掩饰的表露自己的时候,往往就是其摆脱内心困扰的时候。,44,(3)教师必须由衷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为此安排时间。 (4)教师在对学生的烦恼感同身受的同时,又应当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卷入其中,使得自己也真正烦恼。 (5)同理心的目的是要在同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能更为深刻的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为了同理而同理”!,45,第五、如何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1.教师对学生向教师所传递的看法和感受持接受的态度。 2.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来看待他们。 3.透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向学生表达出教师对他们地了解。,46,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越是人生经验丰富、生活阅历面开阔,就越是能对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同理。 相反,越是不能了解社会的变化,越是不能了解现代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快速变化,将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定型,知识结构陈旧老化,就越是难以真正对学生同理。,47,第六、同理敏感度的训练,同理敏感度的训练在心理辅导中被称为“观察力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法: 1.从学生的行为观察,包括对方表现出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 2.从学生的说话特别是用词方面着手,进入这些词汇的含义中、语境中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本意。,48,3.加强和丰富个人的词汇,对各种感受更加有清楚的分辨和体会。 4.留意学生说话语调的缓急高低,体会这些语调所表达出的情绪和心态。 如:愤怒时声音会很大、吐气急甚至喊叫。忧郁时会轻柔无力、吐气很弱等。,49,5.透过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坐姿等非语言行为,增强对学生的了解。 6.学会进行逻辑判断。 7.尽量多的接触社会,加深自己对生活体会的广度和深度,理解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对人性的塑造作用。,50,谢谢,请提宝贵意见,

    注意事项

    本文(有效沟通协调关系.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