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秦汉中学小升初语文试卷1. (2020小升初)积累与运用。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她典雅古朴,精zh( )秀气,享誉海内外。1997 年 12 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林鹄假期随父母游览苏州园林后,迷上了江南园林文化,回家后便搜集了一些资料。其中,纪录片苏园六j( )yu( )其打动她。她摘抄了解说词中自己喜欢的语段,还写下了一点感悟。阅读她的摘抄与心得,回答下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拙政园( ) 列为( ) 林鹄( )精zh( )秀气 苏园六j( ) yu( )其
2、2) 下面是林鹄抄录下来的解说词片段。结合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写句子。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A;构一道东方的长廊,B;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C;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D;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月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联系上下文,A 处应填 ,B 处应填 ,C 处应填 ,D 处应填 。(3) 林鹄在自己的游记中表达了她对苏州园林之美的感触,但她对几个词语的使用不太有把握,请你帮助她,在括号中选择岀最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使我赞叹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
3、淡为神奇的 (用心 匠心)。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 (因地制宜 高屋建瓴),顺势筑坡;何处又宜稍见轩敞, (别出心裁 别有洞天)。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雕琢的痕迹,正像一幅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浑成 饱满)的点睛之笔。A用心 因地制宜 别出心裁 饱满B匠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浑成C匠心 高屋建瓴 别有洞天 浑成D用心 高屋建瓴 别出心裁 饱满(4) 下面林鹄摘抄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中的建筑,没有一处讲究对称。不对称,不整齐,不均衡,不规则,已成为园林创作中避免重复、力求变化、营造幽深的要领。B自然界的多样景色在这里浑为一体,陶醉其中,
4、你自会产生晏殊的空灵:“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C外地人到苏州,更是必须到园林里看一看,看一看是不是像一些介绍所说的,拙政园真是那般阔大,留园真是那般精致,环秀山庄的叠山手段真是那般的高超?D就其本质而言,园林,是下野的,有钱的,有文化的人物,与下层的,没钱的,有才智的工匠,所共同合作的结晶。(5) 下面是苏州环秀山庄中的一副对联,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天然画本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看叠石疏泉丘壑在胸中, , 。园林甲吴下, , 。A上联: 下联:B上联: 下联:C上联: 下联:D上联: 下联:2. (2020小升初)龙舟竞渡的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时
5、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下列最适合印在彩旗上的一项是 ABCD3. (2020小升初)对下面语段中有关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判断与分析。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是所谓的“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別是那些髙行植物颀长而整齐,像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1) 语段中的“
6、装扮”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2) “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作铺垫。4. (2020小升初)“为”的第二笔是 ,“义”的笔顺是 。5. (2020小升初)吕氏春秋又称 ,是在秦国丞相 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是战国末期 家的代表作。 是由 (朝代)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 (文体),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士大夫的言谈、逸事。6. (2020小升初)下列句子均有语病,请你改正过来。(1)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终于使我醒悟过来,我真的错了。
7、2) 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7. (2020小升初)默写。(1) 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望天门山)(2) ,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3)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4)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当朋友陷入困境、找不到出路时,你可以借用陆游游山西村“ , ”的鼓励他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迎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8. (2020小升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 首句写了飘转
8、不定的柳絮和悲戚地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于景物中既点明了时令,又暗含 之情。(2) 后两句诗人将“ ”拟人化,表达了对友人王昌龄 之情。9. (2020小升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i 传不习乎
9、ii 思而不学则殆iii 诲女知之乎(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学而不思则罔。ii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这几则论语中,内容十分相近的两则分别是第 则和第 则,提倡换位思考的是第 则,讲求学习态度的是第 则。(填序号)答案1. 【答案】(1) zhu;li;h;致;纪;尤(2) ;(3) B(4) C(5) A【解析】(1) 本题考查汉字读音和书写。“拙政园”中“拙”读zhu,“列为”中“列读li,“林鹄”中“鹄”读h,“精致秀气”是指样子清秀,本词为固定搭配,本文中所说的纪录片为苏园六纪,“尤其”表示更进一步,属于固定搭配。(2)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填写句子。本题中说说的片段来自
10、于纪录片苏园六纪中的解说词,由文中“雕几块中国的花窗”这句话并联系窗户的特点可知下一句应为“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由文中“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这句话并联系到园林中长廊在园林中起到建筑穿插、联系作用的特点可知下一句应为“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由文中“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这句话中“咏唱”词可知下一句应为“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所以剩余 D 处应选择“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这句话。(3) 本题考查词语使用。“匠心”指文学艺术上的构思或工匠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用心”指集中注意力,专心,文中指园林艺术家的一种巧妙构思,因此此空用“匠心”;“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
11、措施,“高屋建瓴”比喻居高林下,不可阻遏的形式,指对事物掌握全面,了解很透彻,文中指根据地形做园林改造,因此此空用“因地制宜”;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园林是风景胜地,因此此空用“别有洞天”;“浑成”指天然生成,常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等浑然一体,不见雕琢的痕迹,“饱满”指丰满、充实,充满感情的,文中所提到的“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形容,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这里突出不露雕琢的痕迹,因此此空用“浑成”。(4) 本题考查表达符号的使用。A 选项中“不对称”“不整齐”“不均衡”“不规则”之间应该用顿号;B
12、 选项中最后的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而不是诗句说完了,所以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外面;D 选项中“是下野的”“有钱的”“有文化的人物”之间用顿号,“与下层的”“没钱的”“有才智的工匠”之间用顿号。(5) 本题考查学生选择合适对联填空能力。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意思是胸中有深远的意境,看到堆积的石、疏朗的泉水,也觉得有天然画意;“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在这别有洞天的园林中,愿意拿着琴和酒畅游其中,上联是由人及景,下联是由景及人。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题干要求选择适合的字体。为龙舟竞渡的参赛队选一个印在彩旗上
13、的“龙”字,要有“舍我其谁”的气势,观察下列几个选项的“龙”字,只有最后一个选项中的“龙”字右半部分像是一条长长的龙,整个字体遒劲有力,很符合龙舟竞赛的场面。3. 【答案】(1) 拟人(2) 夸张【解析】(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文中“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这句话写到梯田来装扮秃顶的山,“装扮”是人才会有的动作,这里作者赋予了梯田人的动作,所以“装扮”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文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这句话用夸张的形式写出了天的蓝和月亮与山距离的近。4. 【答案】撇;点、撇、捺【解
14、析】本题考查生字笔画笔顺的掌握情况。“为”的笔顺为:点、撇、横折钩、点。“义”的笔顺为:点、撇、捺。故“为”的第二笔是:撇。5. 【答案】吕览;吕不韦;杂;世说新语;南朝宋;文言志人小说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览”“新”“朝”“集”等字的正确写法。6. 【答案】(1) 老师耐心的教育,终于使我醒悟过来,我真的错了。(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我终于醒悟过来,我真的错了。)(2) 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的制度,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析】(1)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句子缺少主语,“老师耐心的教育”,是“使我醒悟过来”的主
15、语,“我真的错了”是“醒悟”的宾语,所以要去掉“经过”,或者改为: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我终于醒悟过来,我真的错了。(2)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季结算”后加上“的制度”。7. 【答案】(1) 孤帆一片日边来(2) 野径云俱黑(3) 大弦嘈嘈如急雨(4) 干树万树梨花开(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意思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2)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
16、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原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干树万树梨花盛开。(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重
17、疑”“暗”等字的正确写法。8. 【答案】(1) 离别的忧伤(2) 月亮;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解析】(1)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赏析。此句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一开头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二句紧承上文,借明月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暗含离别的忧伤。(2) 此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月亮”,使之具有同样感情,将“月亮”拟人化,表达了李白对王昌龄的关心、怀念,生动地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9. 【答案】(1) i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ii 同“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iii 同“汝”,你。(2) i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
18、ii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3) ;【解析】(1) i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和背诵。“传”,是传授知识的意思,结合本句整体意思,即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ii 殆”同“怠”,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思,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没有收获。iii “女”同“汝”,是“你”的意思,教给你的你知道了吗?(2) i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要求学生注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学”是学习,“思”是思考,“罔”是迷惑而无所得。本句的意思是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惑而没有收获。ii “欲”是想要的,“勿”是不要,“施”是施加,强加,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第、句的意思都是表达要向他人学习,扬长避短,学会反省自己。第句提到,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即要学会换位思考。第句提到对待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