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专题一金融机构体系修改版.ppt

    • 资源ID:2698235       资源大小:3.50MB        全文页数:14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一金融机构体系修改版.ppt

    金融机构运作与管理 -课程简介,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面向应用型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目的旨在通过教师讲授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国内外各金融机构运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探讨各具体金融机构运营的实践与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回想: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是怎样定义“金融”的?,联想,什么样的机构可以称为金融机构?,金融的定义及其分歧,黄达教授认为: “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金融” 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 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中文“金融”与英文“Finance”虽然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并非一一对应。 (我国的金融定义即使最广义的仍比英文的范畴窄),一般的定义: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含义是一种广义的金融涵义。,8,图1-1 经济体系中收入支出、产品服务与资金的循环流动,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向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将资金从收大于支而拥有盈余的的经济体那里转移到收小于支出现短缺的经济主体手中。-资金的流动,图1-2 通过金融体系实现的资金流动,为什么要研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能够帮助金融市场运作,没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就无法将资金从储蓄的人手中转移到那些具有生产投资机会的人手中。因此,金融机构对于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11,例如: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张三,想买一套房子,他大概会觉得手头的钱不够;而一对中年夫妇,李四夫妇,正在积攒一笔钱,准备将来供他们的孩子上大学。前者是一个资金短缺单位,后者则是一个资金盈余单位。,张 三,李 四,而可能不愿意,直接融资不可行,银 行,存 款,一般愿意,贷,款,张三愿意或不愿意的主要考虑是什么?,金融机构的存在,使原本无法进行的融资依然可以进行。,×,间接融资可行,张三有”两怕”,一怕风险问题,二怕流动性问题,而张三把钱存到银行时,则不存在这两个害怕,若直接借钱给李四,2.为什么 直接融资的困难:张三的”二怕”,为什么 银行中介间接融资的好处:张三”两不怕”,资金的提供者,资金的需求者,银行承担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资金,资金,存款的特征在于保本保息、事实上可随时支取,贷款的本息回收却有风险,一般也不能提前收回,有金融机构世界中资金的流动,家 庭,公 司,金融机构 (经纪人),金融机构 (资产转换者),股票与债券,现 金,存款和保险单,现 金,金融机构:交易中介,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金融中介也称金融机构,包括的范围极广。 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 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 此外,还有各种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公司等。 金融机构是金融交易活动的中介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运行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管理者,金融机构的功能,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创造信用与存款货币,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了解金融机构运作与管理的历史沿革、理论和方法;掌握各具体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的现状;探讨当前各金融机构运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方向;思考金融机构运作和管理的前景。,课程内容,专题一 金融机构体系 专题二 中央银行 专题三 商业银行 专题四 投资银行 专题五 基金公司 专题六 信托投资公司 专题七 融资租赁公司 专题八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学习评价,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60% 期末成绩(开卷):40%,参考教材,1. 曹凤岐、贾春新. 2009.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黄达. 2009. 金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米什金、埃金斯著. 张莹等译. 2008.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桑德斯、科尼特著 . 王中华等译 . 2009.金融机构管理一种风险管理方法.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专题一 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内容,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1,西方金融机构体系,2,我国金融机构体系,3,4,金融机构的功能与分类,一、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金融机构的含义,狭义: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即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作为资金余缺双方交易的媒介,专门从事货币、信贷活动的机构,主要指银行和其他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广义:指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包括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和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商业发展到一定 程度后,各国间 货币兑换的需要 产生。为适应贸 易的发展,渐渐 从商人中分离出 一种专门从事货 币兑换的商人, 单纯的货币兑换 只收取手续费, 并不办理信用业 务。但随着货币 兑换日益频繁和 数量增加,货币 兑换便逐渐转化为 银行业。,由货币兑换业发 展来的银行是高 利贷性质的银行 ,已经无法满足 资本主义发展对 信用的要求。1、 生产的集中使企 业能提供大量存 款;2、银行吸收 巨额存款便可为 企业提供大量的 信用。1694年英 格兰银行诞生。 大银行是发达的 商品货币经济和 社会化大生产的 产物。,银行业产生,股份制银行产生,金融体系形成,大银行的产生便 会不断排挤其他 商业银行并放弃 直接对企业的业 务转而主要与商 业银行和国家往 来,便逐渐转化 成发行、国家和 银行的银行,即 中央银行。随着 社会分工越来越 细和专业化,对 信用的要求也变 高,因此产生了 各种专业银行和 其他非银行金融 机构。,金融机构的形成,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分析(John.Chant 1994),金 融 中 介 理 论,将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等同于资产 的转形,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 产组合管理者,只能根据他们在市 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完成 组合的选择。,旧论,新论,主要是对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 济学的平行发展做出的回应。,核心是:金融机构是 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古典经济学关于金融中介理论研究,1.信用媒介论,(一)古典经济学关于金融中介理论研究,2.信用创造论,时间 :19世纪70年代后至20世纪初,代表人物 :约翰·劳、麦克鲁德、熊彼特和哈恩等,核心观点 (1)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 2)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约翰·劳首先提出了“信用创造”理论的研究,他认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就是货币, 而不一定非要是金银。因此,约翰劳提出银行提供信用就是创造货币,创造财富,财 富不一定是金银。,古典理论评述,信用创造论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经济过程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来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局限性: 1)没有覆盖全面的银行职能。 2)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 3)受当时的经济金融环境影响和认识能力的局限。,(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20世纪初至60年代金融中介无用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论新论,(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1.20世纪初至60年代 金融中介无用论,阿罗德布鲁麦肯齐 一般均衡模型理论,ModiglianiMiller,FriedmanSchwartz,Fama,(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根据阿罗-德布鲁-麦肯齐提出的包括银行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银行的利润为0,且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直接相联系,金融市场完全可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是多余的,也就是所谓的“银行无用”论。 同时,Fama(1980)指出,在ModiglianiMiller(1958) “定理”资本结构无关论下,家庭能够构建资产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头寸,中介不能创造价值,因此也可以导出金融中介是多余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结论。 FriedmanSchwartz(1963)认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最为关键的金融变量 ,这也就意味着 ,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之外不会发挥其他功能 ,包括中介功能。,(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但是,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存在的假设是一种理想化假设。现实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市场的部分金融功能失效,从而内生出对金融中介的需求。 20世纪50、6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在阿罗德布鲁均衡理论的框架中找到了突破口。 同时:上述的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Mckinnon(1973)认为,历史上,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介的发展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3.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 金融中介理论新论,20世纪50、6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在阿罗德布鲁均衡理论的框架中找到了突破口,主要表现在:格利和肖(Gurley&Shaw,1956,1960)、本斯顿(Benston George,1976)、等经济学家关于交易成本的研究,和利兰和派尔(Leland&Plye,1977)、戴蒙德(Diamond,1984)等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交易成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基于对阿罗德布鲁 均衡理论的突破,以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 为核心来解释现代金融 中介的存在,风险管理理论 参与成本理论 价值增值理论,基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的动态关系视角,金融功能观,(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1. 交易成本理论,Benston和Smith(1976)认为在没有任何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上,也就不会有金融中介存在。 但是现实中,市场交易过程中摩擦不可避免。如果没有金融中介的存在,金融交易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无法完成。 “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思路,从而开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 Benston and Smith(1976) 指出金融中介的三大优势:(1)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2)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3)减少搜寻成本。Benston和Smith第一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通过模型证明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A Transactions cost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s”,(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成本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金融中介的信息生产,道德风险和金融中介的代理监督,(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1)信息成本与信息不对称 Stiger:“信息成本是指从无知到无所不知转变的成本,而很少有交易者能够负担全过程的成本”。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的现象。金融中介具有信息处理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资金供求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和金融中介的信息生产 Akerlof(1970)的二手车市场模型证明,逆向选择的存在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导致拥有投资机会的企业无法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解决的办法是好企业发出信号让投资者相信它确实拥有好项目。 利兰和派尔(Leland &Plye,1977)通过模型证明拥有私人信息的企业可以通过将自有资金投资于该项目,使外部投资者相信他确实有私人信息。金融中介在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后将资金投资于拥有私人信息的企业中,从而有效地解决信息生产的可靠性问题和专用性问题。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3)道德风险和金融中介的代理监督 戴蒙德(Diamond,1984)认为投资者可以委托金融中介(银行)作为监督者来克服企业的道德风险. 因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投资者的监督成本。但问题是,金融中介一旦被赋予监督者的角色,又产生了金融中介本身的激励问题和相应的代理成本。对此,戴蒙德认为,银行制度可提供有效激励:存款人监督银行的最优安排是存款合约,而银行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使代理成本降到最低。活期存款为约束银行行为提供了可置信威胁如果银行监督企业不力,委托人即存款人就会通过挤兑对银行进行惩罚。 这就是著名的代理-监督模型。它证明了:即使考虑金融中介自身的代理成本,金融中介仍然具有信息处理和监督的比较优势。,(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现代金融中介理论,1、风险管理理论 Allen和Santomero(1998)认为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过分强调中介在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正日益变得无关紧要。 他们认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金融中介的最大变化是:风险管理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成为许多金融中介的核心业务。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无法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 Allen和Santomero认为使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有风险管理的需求的原因有4点: (1)管理者的自我利益;(2)税收的非线性;(3)财务困境成本; (4)资本市场的非完美性。 因此,企业需要金融中介为他们规避风险提供相应的避险产品和增值工具。这也是当今金融中介广泛开展风险管理的原因所在。,(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2、参与成本理论 Allen和Santomero(1998)认为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假定所有的投资者都无成本地参与市场交易,也就是说市场是完全参与市场。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市场只是一个有限参与市场。 Allen和Santomero对这种事实给予了解释:投资者要有效的参与市场,就要花时间和精力学习市场的运作规律,资本收益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监控金融工具的跨时期变化等等。这就是投资者参与市场的固定成本。此外,投资者还要支付平时监控和跟随市场的边际成本。 但是,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者的时间价值也相应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由金融中介代替投资者参与市场和进行投资,可以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这就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所在。,(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3、价值增值论 Scholtens和Wensveen(2000)对Allen和Santomero(1998)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补充。 Scholtens和Wensveen认为,参与成本并不能很好解释金融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如共同基金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这些工具被广泛使用的关键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金融中介理论需要解释的是金融创新和市场细分的动态过程。 Scholtens和Wensveen认为金融中介的价值增值功能应当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因为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金融中介的职能不仅仅是被动的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中介,它们还是独立的市场主体,金融中介能够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财务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而为客户提供增加值。而金融中介实现价值增值的方式是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4. 金融功能观基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关系视角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罗伯特默顿 (Robert C.Merton)和兹维博迪(Zvi Bodie)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基于“功能观”的金融中介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 (1)金融功能比金融结构更稳定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稳定,但金融机构的构成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应该以金融体系需要发挥的经济功能为依据,再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即在金融中介机构的竞争发展中,谁能更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 ,谁将会具有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2)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 Merton(1995)认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提供金融产品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 金融市场倾向于的交易有2个特点:(1)具有标准化条款;(2)能够服务于大量客户并且在定价上能够被交易所充分理解; 而金融中介更适合提供那些为少量客户特别定制的金融产品。由金融中介提供的金融产品中一旦适应了市场,或者说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后,就会从金融中介转向金融市场。 因此就单一产品的演进路径可以推断:标准化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会最终取代金融中介。 但对于金融中介整体而言,这一观点并不成立。因为,金融中介除了“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具有重要的创新和检验新产品的功能,这是整个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3)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竞争表现为一种金融创新螺旋 Merton(1995)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理解成一种“ 金融创新螺旋”式的互动发展。 当由金融中介特别定制的金融产品标准化,适合大量交易后,就会从金融中介转向金融市场。 进一步地,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产品创新的成功会激励金融中介更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依此循环,螺旋前进,朝“理论上边际交易成本为零和动态的完美市场演进”。 总之,默顿认为,如果静态地分析某一金融产品,那么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确是两个相互竞争的机制。但如果动态地考察整个金融体系的演进,两者又是相互补充的制度,在功能上彼此加强,相互促进。,(二)当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和演进,结论和启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相互补充,共同论证了金融中介存在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市场的缺陷。但这种基于市场缺陷的金融中介理论却无法很好地解释金融体系的动态发展。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解释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但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相反的观点认为,金融交易的非中介化的全面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银行业最终可能消失。 默顿的金融中介功能观,为我们理解金融中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金融体系发展变革的实质,从而能够选择最能发挥金融功能的形式。 思考:从总体上看 , 上述金融中介理论都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 ,对市场并不完善的发展中经济有所忽视,那么对新兴转轨经济下的中国,金融中介存在有何其他理论支持?,二、金融机构的功能与分类,(一)金融机构的功能,融通资金、配置资源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 改善信息不对称 风险转移和管理 提供和进行价值增值,(二)金融机构的分类,1、按是否经营银行业务: 银行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 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从中获利。 在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按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盈利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非盈利性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经营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证券机构; 保险机构; 信用合作机构; 其他金融机构。,3、按照地位和功能不同:,(三)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模式,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其他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 2.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 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主要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所采用。 特征:金融机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承担存贷业务,又承担货币发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职责,3.无中央银行的全融机构体系 整个金融体系由众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组成,不设立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是由单纯作为行政机构的货币当局发行,或由政府指定某几家商业银行为货币发行银行,行使货币发行权。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三、西方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外资(合资)银行,(一)中央银行(Central Bank),中央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中心和主导环节,它代表国家对金融机构实行监管,管理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并制定与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英国:英格兰银行,(二)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骨干。 1、性质: 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特殊的企业 综合性银行,2、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大模式,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分离(英美为代表):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防火墙作用 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一切业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以及其他多种金融业务 (德瑞为代表),分业经营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法律没有对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分离限制,但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一直认为,如果银行持有价格波动大的股票等权益类有价证券,可能有损于银行经营的稳定性。 1933年初,西方从经济大危机中出现大规模银行破产看出了金融混业经营所需要的严格社会环境条件,各国纷纷立法,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分开。 最著名的是美国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Glass-Steagall Banking Act of 1933),规定商业银行除自身业务外,只能购买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券,而投资银行则专营公司股票和债券发行和交易。摩根斯坦利就是从JP摩根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混业经营产生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化业务分工,开始走上了综合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道路,即混业经营 英国:1986年通过1986年金融服务法(big bang), 实施取消金融管制的全面改革。标志世界金融体制和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日本:1998年颁布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 美国:1999.10.22国会达成协议废除33年银行法,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互相渗透并参与彼此的市场竞争。,混业经营的途径,西方发达国家的混业经营主要存在两种模式:综合银行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综合银行模式:是指允许在一个公司实体内从事银行和所有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典型代表为德国综合银行模式。该模式优势主要有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共享各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协调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也不利于加强金融安全网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指控股公司拥有银行和证券等金融业务子公司,各金融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控股公司与子公司组成了金融控股集团,典型代表为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我国的中信公司、光大公司也属于这种类型,综合化、全能型的新型机构成为金融机构变化的趋势,2008年进入全球500强的银行(前100),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三)专业银行(Specialized Bank),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特点: 专门性 政策性 行政性,开发银行 储蓄银行 进出口银行 农业银行 不动产抵押银行,1. 开发银行,原因:这类投资具有开发性,投资量大,时间长,见效慢,风险也大,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承担。 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拨款、向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向社会发行债券或向国外发行债券。 资金运用:企业建设项目提供长期贷款,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高。 1.国家性的:各国兴办的国家开发银行 2.区域性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 3.世界性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称世界银行),为满足经济建设长期投资需要而设立的银行,多为政府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2. 储蓄银行,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为居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或家庭 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 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消费信贷和住宅贷款等 美国:互助储蓄银行,3. 进出口银行,创建目的:促进本国进出口业务的发展。 一般是官方或半官方的金融机构,如美国的进出口银行,日本的输出入银行,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专门提供对外贸易结算、信贷等国际金融服务的银行。,专门向农业部门提供优惠信贷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4. 农业银行,原因:农业领域信贷期限长、利息低、风险大、抵押品不易处理,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意进入农业贷款领域。 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拨款、发行金融债券 资金运用:向农业生产提供贷款。 一般是官方或半官方的金融机构,如美国有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法国有土地信贷银行、农业信贷银行,德国有农业抵押银行,日本有农林中央金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等。,专门经营以土地、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的专业银行。,5. 不动产抵押银行,资金来源: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 资金运用:不动产抵押贷款 法国:房地产信贷银行 美国:房地美(Freddie Mac) 房利美 (Fannie Mae),(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es),除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外,凡从事融资业务活动,又不称为银行的机构,国际惯例均称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投资银行 信用合作社 退休或养老基金会 投资基金 邮政储蓄机构,1.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主要是依靠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和发行人寿保险单方式筹集资金、对那些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赔偿,是一种信用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保费 资金运用:保险赔付、投资 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火灾和事故保险公司、信贷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等。,2008年进入全球500强的保险公司(前100),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2.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指经营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通用于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称证券公司。此外,如长期信贷银行、实业银行、金融公司、持股公司、投资公司等。,1995年8月11日,由中国建行与美国的摩根斯坦利集团等合资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按国际惯例组建的投资公司。,(1)投资银行资金来源 主要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筹集;有些国家的投资银行被允许接受定期存款 。 (2)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投资; 提供中期和长期贷款; 为工商企业代销或包销股票与债券; 参与企业的创建和改组活动; 包销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债券; 提供投资和财务咨询服务等。,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皆巨变,次贷危机产生的原理,3. 信用合作社,由社员自愿集资结合形成的,互助合作性金融机构。,一般规模不大 资金来源: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和吸收存款 资金运用: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要,如修建房屋贷款、对购买耐用消费品发放贷款等,同时也对小生产者所需生产资金发放贷款。 最早的信用合作社出现在德国;日本的信用合作社是最发达的;美国的信用合作社是规模最小但是发展速度最快的。,4. 退休或养老基金会,资金运用:主要投向公债、企业债券和股票、不动产抵押贷款等。,由雇主或雇员按期缴付工资的固定比例,在雇员退休后,可取得一次付清或按月支付的退休养老金。,5. 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s),投资基金,是把众多的分散的广大投资大众的资金集中起来,组成共同基金,并根据与投资者商定的最佳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把资金再分散投资于各种证券和其他金融商品的一种金融机构。,投资基金是一种以证券为主体的投资信托,投资基金在美国一般被称为“共同基金”,在英国和香港称为“单位信托基金”,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称为“证券投资信托”。,主要经营小额存款,其吸收的存款一般不用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发放贷款,资金一般存放于中央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最初利用邮政广泛的分支机构,提供廉价有效的邮政汇款服务。 邮政储蓄机构发展:一种回归到商业银行性质;另一种是在政府支持下,变成一种公共事业,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6. 邮政储蓄机构,利用邮政机构网点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五)外资(合资)银行,合资银行,是指外国资本与本国资本联合投资开设的银行。 各国一般都将这类银行列入本国银行体系内,并受本国金融当局管理和监督。,美国的金融体系,日本的金融体系,英国的金融体系,思考: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混业经营与多元化趋势 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 3、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4、并购、重组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5、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思考:银行并购的原因,四、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历史演变,第一时期(1949-1978):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利润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 缺点: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基层银行的积极性,第二时期(79-83年底):分散化的金融体系 1979年中国银行单设,作为外汇专业银行,负责管理外汇资金并经营对外金融业务; 1979恢复农业银行,负责管理和经营农业资金; 1980年试行基建投资“拔改贷”后,建设银行分设出来,专门负责管理基本建设资金 优点:按专业分工,专业比较明确固定,信贷工作容易做好 缺点:强调分工和独立,没有解决如何集中统一,加强宏观控制的问题,第三时期(84-93年底):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84年1月,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1986年以后,增设了全国性综合银行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以及区域性银行如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 批准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光大金融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及租赁公司,第四时期(1994年以后):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本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重组,对微观金融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市场化构建 组建政策性银行,实施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改变 发展金融机构、确立分业管理 央行分支机构改革 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 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一)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中央银行,货币当局) 银监会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03) 证监会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1992) 保监会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1998),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保监会主席: 项俊波,银监会主席: 尚福林,案例1:货币市场基金 2003年初,数家基金公司将货币市场基金推出方案上报证监会,之后,因银监会和证监会在政策协调上未达成一致:以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的基金,监管权到底该归属证监会,央行,还是银监会? 案例2: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 2003年底,银监会通过一项政策,银行得以通过发行次级债增加资本实力 2004年3月末,保监会却发文对保险公司买入次级债进行限制 2004年6月下旬,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文,以允许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的方式解决了发行通道的问题,一周后,保监会也对其政策进行了调整,放宽了保险公司投资次级债的限制,案例 解决思路 1建立央行与监管机构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通过央行在监管联席会议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让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避免流于形式。从2004年3月至今,央行分别与监管机构联合发布了超过10个政策性文件,其中多项涉及三方监管联席会议应该协调的内容) 2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2003年6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签署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该备忘录规定三方监管联席会议每个季度将召开一次,它是三个监管机构最高决策者的碰头会和协调会 3设立金融再监管局,(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 我国自1994年成立,目的是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以解决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它确定投融资项目的依据:国家一定时期内产业政策确定的重点项目,以及列入产业发展序列的重点产品;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主要项目。 实行自主经营,企业化管理,保本微利。,作用,国家开发银行:主要为国家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和基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对农业基础建设、农副产品;农业发展等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分工,(1)财政拨付 (2)由原来的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划拨一块 (3)各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筹资,资金来源,政策性银行发展方向:商业化方向,改革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2)产业结构变化:过去支持的行业现已成为成熟的竞争性行业 改革成果:国家开发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 2008年12月11,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国家开发银行以发起设立的方式进行改制,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000亿元,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3%和48.7%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性质为商业银行,(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 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天津市商业银行,重庆市商业银行,城市、农村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商业银行,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China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一金融机构体系修改版.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