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肺癌、肺血栓栓塞、呼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doc

    • 资源ID:2715946       资源大小:140.5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肺癌、肺血栓栓塞、呼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doc

    第八节 肺癌一、病理和分类(一)按解剖学部位分类1、中心型肺癌:发生在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2、周围型肺癌:发生肺段以下支气管。(二)按组织病理学分类1、鳞状细胞癌(鳞癌):最常见的类型。2、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对化疗和放疗敏感,但预后最差。3、腺癌:女性多见。 二、临床表现:1)刺激性咳嗽,阵发性干咳,痰中带血。2)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3)Horner综合征:上叶顶部肺癌(Pan-coast肿瘤)颈交感神经受压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孔小、球陷、同垂、无汗”4)癌作用于其他系统的肺外表现:在切除肺部癌肿后这些表现可消失。1、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2、男性乳腺增大。3、库欣综合征。4、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肉神经痛。5、 高钙血症。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2、相关检查 (1)胸部X线检查:1、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肺门阴影;2、周围性肺癌X线表现肺野周围孤立性圆形块影,块影轮廓不规则,常呈现小的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毛糙,癌肿中心部分坏死液化,可见厚壁偏心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很少有明显的液平面。 (2)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3)支气管镜检查:中心型肺癌诊断首选。 (4)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周围型肺癌诊断首选。(二)鉴别诊断1、肺结核球:病变常位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X线检查显示块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到稀疏透光区和钙化点,肺内常另有散在结核病灶。易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2、支气管肺炎:X线显示边界模糊的片状或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匀,且不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经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病变吸收。3、肺脓肿: X线显示薄壁空洞,内壁光滑及液平。4、肺部良性肿瘤。5、支气管腺瘤。6、纵膈淋巴肉瘤。四、治疗(一)手术治疗:是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二)化学治疗: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三)放射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其次为鳞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 第九节 肺血栓栓塞症一、概述肺动脉发全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 二、危险因素1)原发性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手术后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血淤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继发性危险因素:创伤骨折、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三、临床表现1)典型“肺梗塞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2)下肢肿胀、增粗,皮肤色素沉着;3)心电图示V1-V4T波倒置。四、诊断1、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银标准):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血流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2、肺动脉造影(金标准):特征性征象为(1)血管腔内充盈缺损。(2)血管完全阻塞。五、治疗溶栓治疗:1、溶栓的时间窗:一般限定在l4天以内; 2、溶栓治疗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 第十节 呼吸衰竭一、概念: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继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确诊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02)<60mmHg,伴或不伴C02分压(PaC0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即可诊断。二、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一)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I型呼衰:为缺氧性呼吸衰竭,Pa02低于60mmHg,PaC0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通气/血流比列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分流)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II型呼衰:为高碳酸性呼吸衰竭,Pa02低于60mmHg,PaC02高于50mmHg,主要原因为肺泡通气不足所致,主要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二)按发病急缓分类1、急性呼衰; 2、慢性呼衰: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而来。急性呼吸衰竭 一、病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梗阻等。二、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1、呼吸困难:是出现最早的症状。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90%时可出现。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 4、循环系统表现:多数患者有心动过速;亦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尿素氮升高;上消化道出血。三、诊断1、动脉血气分析。2、肺功能检测:能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性质(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及是否合并有换气功能障碍,并对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四、治疗(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二)氧疗:I型呼衰应予以较高浓度氧(>35%)。(三)病因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一、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二、临床表现三、治疗 (一)通畅气道、增加通气量:是改善缺氧和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的基本条件。(二)纠正缺氧:对于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宜采用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吸入氧流量13L/min,浓度2533%);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因为慢性高碳酸血症患者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差,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便会抑制患者呼吸,造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CO2上升。(三)控制感染: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当有呼吸道感染征象时,应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处理:慢性呼吸衰竭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通气,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并发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酌情使用小量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但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患者在大量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后常并发低钾、低氯血症,产生代谢性碱中毒,应及时补充钾、氯,并可用盐酸精氨酸静脉滴注。 (五)对症处理补充:肺性脑病:1)缺氧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绀;2)浅慢呼吸,潮式呼吸;3)烦燥,嗜睡,昏睡昏迷;4)呼酸,严重时代酸。第十一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病因:1、原发:重症肺炎;2、继发:休克、感染、中毒、烧伤、急性胰腺炎。(二)发病机制:肺泡、肺间质水肿。 (三)临床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四)辅助检查:氧合指数即Pa02Fi02 (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诊断氧合指数(Pa02Fi02 )<=200mmHg)。(五)诊断1、有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3、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ALI)时氧合指数(Pa02Fi02)300mmH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氧合指数(Pa02Fi02)200mmHg。4、胸部X线:两肺浸润阴影。5、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同时符合以上5项条件者,可以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六)治疗1、原发病的治疗:是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首要原则。2、纠正缺氧:高浓度给氧(但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使Pa0260mmHg或血氧饱和度(SaO2)90%。3、机械通气:是纠正缺氧的主要措施,最常用的通气模式为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4、液体管理:控制补液量,特别是胶体液量,以减轻肺水肿。(入量<出量)5、营养支持与监护。6、其他治疗: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鱼油和一氧化氮等。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阶段,指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突然打击后,同时或先后(序贯出现)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至在无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征。肺脏为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最易受累的器官,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或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不包含慢性疾病终末期发生的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MSOF)。1.、原有疾病包括冠心病、肝硬化、慢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2、预防原则:(1)重视诊治各种急重症的整体观念:(2)重视病人循环和呼吸;(3)防治感染;(4)积极改善全身状态;(5)及早治疗任何一首先发生衰竭的器官,而不是继发。3、生长因子不能诱发MODS。

    注意事项

    本文(肺癌、肺血栓栓塞、呼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