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八一农大农业微生物复习题.doc

    • 资源ID:2727764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一农大农业微生物复习题.doc

    1. 微生物: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2. 支原体:以前被认为是最小的能独立存活的原核生物,以前也被认为是地球上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 3. L-型细菌:专指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4. 原生质体: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去除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5. 原生质球(球状体):指在人工条件下,去壁不完整,膜上还残留一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一般由G-菌形成。6. 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7.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8.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因在细胞内部形成,也叫内生孢子。9.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细胞膜上的,穿过细胞壁伸展到菌体细胞之外的长丝状、波曲状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具有运动功能。10. 伴孢晶体: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细胞内的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胞晶体(即内毒素)。11. 包涵体: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出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12. 子实体:是由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缠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结构。13. 毒胞:含有毒汁的胞囊,一般分布在胞口附近,起麻醉猎物的作用。14. 胞口:许多靠吞入活有机体或多种小颗粒为食的原生动物,在体表都有一个特殊的开口称为胞口。15.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操纵宿主的代谢系统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装配成成熟粒子得以增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侵染活性。 16. 类病毒: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环状低相对分子质量RNA分子的病原体。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只含RNA一种核酸的最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17. 朊病毒:曾称为传染性蛋白粒子、毒朊、朊病毒或朊粒,不属于细菌、病毒或类病毒的病原因子。18. 噬菌斑:在细菌菌苔平板上,由于噬菌体感染,使寄主细胞不断裂解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空斑。空斑中的细菌被全部或部分裂解。19. 营养菌丝:也叫基内菌丝。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及伸入培养基内的菌丝, 起吸收养料的功能。20. 气生菌丝: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繁殖菌丝。21. 烈性噬菌体:凡是能够侵染细菌在其中复制和完成其生活周期,并最后摧毁和裂解细菌细胞的噬菌体。22.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菌后,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23. 原噬菌体: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在溶源细胞内噬菌体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24. 生长因子:也称生长素,指某些微生物不能以普通碳源、氮源物质合成,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这种物质才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25. 光能无机自养型:一类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的微生物。26. 光能有机异养型:这类不能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以简单的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成有机物,合成细胞物质。27. 化能无机自养型:是一类能够从无机物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的微生物。28. 化能有机异养型:是一类一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29.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混合养料)。30. 发酵作用: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代谢底物时,将有机物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电子直接给底物本身为彻底氧化的中间产物,生成代谢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31. 巴斯德效应:有些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进行发酵作用,这时若通入氧气则会发生呼吸作用对发酵作用的抑制,这一现象首先是由巴斯德发现的,所以称为巴斯德效应。 32. 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数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再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33. 连续培养:细菌进入对数期时,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源源不断输入新鲜培养液,一方面以同样的速度移去培养物,可以延长对数生长期,这种培养方法叫连续培养。34. 恒化培养:采用低浓度限制性养料,是微生物始终处于低于最高生长速率条件下生长繁殖的一种连续培养方法。35. 恒浊培养:采用高浓度完全养料,是微生物一直处于最高生长速率条件下生长繁殖的一种连续培养方法。36. 贫营养型细菌:指一些在115mg C/L低含量有机质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如寡养土壤单胞菌就可在<1mg C/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37. 富营养型细菌:是指一些能生长在营养物质浓度很高(10g C/L)的培养基中的细菌,它们在贫营养基中反复培养后即行死亡。38. 兼型贫营养型:指一些在富营养培养基中经反复培养后也能适应并生长的贫营养细菌。 39. 极端环境:指高等动植物不能生长,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活的高温、低温、强酸、强碱、高盐、高压、高辐射、缺氧等特殊环境称为极端环境。40. 根圈:指生长中的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包括根系表面至几mm的土壤区域,是植物根系有效吸收性养分的范围,也是根系分泌作用旺盛的部位,因而是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的界面。41. 根圈效应:同根圈外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相比,生活在植物根圈中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有明显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根圈效应。42. 微生物肥料:是指微生物接种剂,即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扩大培养(根瘤菌)和草炭或蛭石等载体组成,此类制品主要用于拌种。43.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清除杂草的一类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农药即把经研究筛选出的控制病虫害能力强、效率高,对人畜无害的优良菌种所作成的制剂。44. 鉴别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能与微生物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通过肉眼辨别颜色快速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例:伊红美兰乳糖培养基45. 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噬菌斑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46. 消毒:指杀死或消除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措施,可达到防止传播的目的。47.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子,使存在于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永久性地丧失其生活力,包括最耐热的细菌芽孢。一、 微生物的特点有哪些?都包括哪些类群?特点: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分为: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朊病毒) 2)细胞型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二、 简述微生物发展简史?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感性认识阶段,此时期代表人物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特点:1、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2、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如酿酒、制酱、酿醋、沤肥等。初创期(16761861)形态学描述阶段,列文虎克被视为微生物学的先驱,特点:1、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2、出于个人爱好对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生理水平研究阶段,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为细菌学的奠基人。特点:建立一系列研究微生物所需的独特方法和技术(如纯培养、染色、消毒技术);借助于良好的方法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分离出大量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阶段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微生物学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开始形成,但当时主要还是以应用性分支学科形式存在。发展期(18971953)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德国科学家布赫纳,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发酵成酒精,英国科学家弗莱明(1929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微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生化水平研究阶段。特点:微生物学向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方面发展;微生物学史上第二个“淘金热”是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寻找各相关学科和技术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速了微生物的发展。“普通微生物”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形成。成熟期(1953至今)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J.D.Waston, H.F.C.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特点:微生物学成为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 微生物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对象 生物工程中,发酵工程是最成熟的应用技术三、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细菌三种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原理: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不同决定的。步骤: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 结果: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四、 缺壁细菌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形成的?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支原体特点:细胞呈球形 对渗透压十分敏感 即使有鞭毛也不能运动 细胞难于分裂 噬菌体不敏感五、 芽孢有何特性,抗性强的原因有哪些?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的外观。原因:芽孢具有多层次厚而致密的芽孢壁;芽孢的含水量较低,40%左右;芽孢内含有一些耐热的小分子酶类;芽孢内含有带有二硫键的氨基酸或蛋白质;芽孢皮层内含有高浓度的吡啶二羧酸钙(DPA)复合物。六、 鞭毛由哪几部分组成?由鞭毛丝、鞭毛钩、基体三部分组成。鞭毛丝:中空螺旋状、丝状结构,球蛋白亚基螺旋排列。鞭毛钩:又称钩形鞘,是连接鞭毛丝和基体的一个弯曲筒状部分,蛋白质亚基组成。基体:由若干个盘状物即环组成。七、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1)外被多糖和表层结构(2)芽孢和胞囊(3)鞭毛和菌毛八、 真菌菌丝的特异化有哪些?繁殖方式有哪些?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有哪些?(1)无性繁殖:a:分裂繁殖b出芽生殖 无性孢子:节孢子、游动孢子、厚垣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2)有性繁殖: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九、 酵母菌有何特性?以芽殖为主,裂殖为辅 发酵糖类产能 细胞壁含甘露聚糖 喜欢生活在含糖量较高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形态存在十、 病毒的基本特征?形体极其微小,一般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必须在电镜下观察。2、构造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又称分子生物。3、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二种。4、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5、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6、在寄主的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生活。7、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分裂,只是在寄主细胞内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并装配成成熟颗粒来增殖。8、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9、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10、种类繁多。十一、 简述毒性噬菌体入侵宿主的过程。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上结合。侵入:用尾髓将核酸注入到寄主细胞中,蛋白质壳体留在寄主细胞外。复制:操纵寄主细胞复制噬菌体核酸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外壳.装配: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形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释放:寄主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十二、 微生物的基本营养物质有哪些,都有什么功能?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碳源:定义:凡可被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功能: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种类:无机含碳化合物:如CO2和碳酸盐等。(自养微生物)有机含碳化合物:糖与糖的衍生物(多糖:如淀粉、 麸皮、米糠等;饴糖;单糖),脂类 醇类。有机酸、烃类、芳香族化合物 以及各种含氮的化合物。(异养微生物)氮源:定义:凡用来构成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源。种类:空气中分子态N2无机氮:NH4+、NO3-、 NO2- 、尿素、氨等; 有机氮: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如胨、肽、氨基酸 等)、牛肉膏、鱼粉、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等功能: 1)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 2)少数细菌可以NH4+、NO3-等氮源为能源。能源:定义: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和辐射能称为能源。无机盐:定义:为微生物细胞生长提供碳、氮源以外的多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物质,多以无机盐的形式供给。大量元素:P、S、K、Mg、Ca、Na、Fe 等(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微量元素:Cu、Zn、Mn、Mo、Co 等(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10- 610-8mol/L)生长因子:定义: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微生物自身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不同微生物需求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 广义的生长因子也称为生长素,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嘧啶和嘌呤)、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46C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等。 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功能:生长因子不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结构组成,它们大多为酶的组分,与微生物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水:水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水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良好的溶剂;水是细胞中各种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介质;参与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水的比热高,汽化热高,又是热的良好导体,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细胞温度不至于骤然升高,能有效调节细胞内的温度;维持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保持充足的水分是细胞维持自身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微生物通过水合作用与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结构,如酶、微管、鞭毛及病毒颗粒的组装与解离。十三、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一)目的明确(二)营养协调(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适 宜;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要适当)(三)条件适宜(pH、水活度和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四)经济节约十四、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那几个时期?有何特征?延迟期其它名称:调整期、适应期现象:活菌数没增加,曲线平行于横轴。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0.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RNA特别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嗜碱性增强.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ATP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出现原因:是由于接种到新鲜培养液的种子细胞中,一时还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为产生诱导酶或合成有关的中间代谢产物,就需要有一段用于适应的时间,称为延缓期。对数期.其他名称:指数期现象: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其对数与时间呈直线关系。特点:生长速率常数最大,即代时最短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大小、形态、生理特征等比较一致 代谢最旺盛 细胞对理化因素较敏感影响因素:菌种 营养成分 营养物浓度 培养温度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特点: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处于动态平衡,培养物中的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细胞分裂速度下降,开始积累内含物,产芽孢的细菌开始产芽孢。此时期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对于发酵生产来说,一般在稳定期的后期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是最佳的收获时期。产生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碳氮比不合适; 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物化条件(pH、氧化还原势等)不合适;衰亡期特点:细胞死亡数增加,死亡数大大超过新增殖的细胞数,群体中的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细胞内颗粒更明显,细胞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形,芽孢开始释放。因菌体本身产生的酶及代谢产物的作用,使菌体死亡、自溶等,发生自溶的菌生长曲线表现为向下跌落的趋势。衰亡期比其他各时期时间长,它的长短也与菌种和环境条件有关。产生原因:生长条件的进一步恶化,使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大大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导致菌体的死亡十五、 简述环境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一、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水分及其可给性三、pH对微生物的影响 四、氧气与氧化还原电位 五、辐射 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具体请大家参考书168页补充,根据自己背题情况答)十六、 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原理是什么?干热灭菌:将物品放入烘箱内,然后升温至160170 ,维持12小时。适用于玻璃、陶瓷和金属物品的灭菌,不适合液体样品,及棉花、纸张、纤维和橡胶类物质的灭菌。特点:由于空气传热穿透力差,菌体在脱水状态下不易杀死,所以温度高、时间长。高压蒸汽灭菌法:121:维持15-20min。耐高温物品,玻璃仪器、含水或不含水的物品。 特点:细胞内蛋白质含水量高,容易变性,高温水蒸气对蛋白质有高度穿透力,且热量大。十七、 物质流的三个功能群分别是什么?生产者 主要为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消费者 主要是各类动物和某些寄生菌类.分解者 主要是异养微生物十八、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十九、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生物残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岩石风化为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尽管因土壤类型、耕作、季节、气候和植被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都能满足微生物的需要。土壤中的渗透压往往与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渗透压接近。细胞可保持原形,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较大气中要低。土壤的团粒结构调节了空气和水分的含量,团粒间充满空气,适合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团粒内部充满水,氧化还原电位较低,有利于微需氧或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渍水土壤中则以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为主。土壤中的pH范围在3.510.5之间,多数土壤接近中性且对酸碱的缓冲能力较强,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土壤保温性能好,不像气温那样随着季节和昼夜变化幅度那么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土壤能保护微生物不受烈日的暴晒,从而可使微生物免受各种射线的伤害。二十、 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和白僵菌杀虫剂的杀虫机理。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的杀虫成分包括芽孢、内毒素及-外毒素等。起毒杀作用的主要是内毒素。金龟子芽孢杆菌 对金龟子幼虫蛴螬起作用球形芽孢杆菌 对蚊子幼虫孑孓起作用白僵菌接触虫体后,适宜条件下其分生孢子萌发,萌发时有一定的机械力,同时分泌几丁质酶,破坏和溶解昆虫表皮,使发芽管侵入体腔,而且对昆虫还有毒杀作用。二十一、 “鬼火”的生物学解释?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微生物在没有氧、氮或硫作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时,可以以磷酸盐代替,其结果是生成磷化氢(PH3),一种易燃气体。当有机物腐败变质时,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若埋葬尸体的坟墓封口不严时,这种气体就很容易逸出。农村的墓地通常位于山坡上,埋葬着大量尸体。在夜晚,气体燃烧会发出绿幽幽的光。长期以来人们无法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将其称之为“鬼火”。 二十二、 .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来分天然培养基:利用化学成分还不完全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物质,(如肉汤、蛋白胨、麦芽汁、酵母汁、豆芽汁、玉米粉、牛奶、血清等)制成的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比较经济,除实验室经常使用外,更适宜于在生产上用来大规模地培养微生物和生产微生物产品。合成(组合)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该类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精确、清楚,重复性强,但微生物生长较慢,且价格昂贵,故一般适于在实验室范围内他有关研生物营养需要、代谢、分类鉴定、生物测定以及菌种选育、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如高氏1号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半合成培养基: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些天然成份,以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的需要。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二十三、 .按制备后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来分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含任何凝固剂,菌体与培养基充分接触,操作方便,常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以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生理代谢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可据培养后的浊度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程度。 固体培养基:天然固体营养基质制成的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琼脂1.52)而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表面。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计数等方面的研究。可依使用目的不同而制成斜面、平板等形式。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7的琼脂构成的培养基。常用来观察细菌运动的特征,以进行菌种鉴定和噬菌体效价滴定等方面的实验工作。 脱水培养基: 指含除水以外的一切成分的培养基。使用时只要加入一定水分后灭菌即可,这是一种成分清楚、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培养基。二十四、 培养基按特殊用途划分基础培养基: 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也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础成分(如制备糖发酵培养基时)。加富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的营养物,如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液或其他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用来培养营养要求苛刻的微生物,或用以富集(数量上占优势)和分离某中微生物。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些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理化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鉴别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能与微生物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通过肉眼辨别颜色快速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例:伊红美兰乳糖培养基。二十五、 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的真菌。5个特点:(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分布及与人类关系: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2. 重要的微生物资源3. 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4. 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二十六、 .在一定容积的的培养基中,细菌为什么不能按照对数期的高速率无限生长呢?这是由于对数期细菌活跃生长引起周围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营养物,尤其是限制因子耗尽;营养比例失调,C/N不适等;酸、醇、毒素、H2O2等有害物质积累PH,Eh的等理化条件越来越不适等,限制了菌体细胞继续以高速度进行生长和分裂。二十七、 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处理因素:1、强烈理化因素2、温和理化因素3、理化因素4、化学治疗剂处理对象:1、任何物体内外2、生物体表面3、有机物内外4、宿主体内微生物类型:1、一切微生物2、有关病原菌3、一切微生物4、有关病原菌对微生物作用:1、彻底杀灭2、杀死或抑制3、抑制或杀死4、抑制或杀死实例:加压蒸汽灭菌、辐射灭菌、化学杀菌剂 2、70%酒精消毒、巴氏消毒 3、盐腌、缺氧、化学防腐剂 3、抗生素、磺胺药、生物药物素二十八、 生活饮用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37,培养24h);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不能超过3个(37,培养48h)。水评价二十九、 根圈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在根圈中,植物和微生物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有益影响:改善营养条件(1)分解各种元素;(2)解磷、钾、固氮。根圈微生物分泌的维生素、氨基酸、生长刺激素等生长调节物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分泌的抗菌类物质,有利于作物避免土著性病原菌的侵染。产生铁载体。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有害影响:1)引起作物病害。(2)产生有毒物质。某些有害微生物虽无致病性,但它们产生的有毒物质能抑制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根系的发育。(3)竞争有限养分。

    注意事项

    本文(八一农大农业微生物复习题.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