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草莓病害防治.doc

    • 资源ID:2729692       资源大小:40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草莓病害防治.doc

    大棚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百分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至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百分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兑水75公斤进行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百分之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百分之50退菌特800倍液及百分之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百分之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百分之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蔽、百分之50扑海因500倍至700倍液等喷雾。2、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连云港农村信息网,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百分之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防冶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5.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液体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百分之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至2次。 6.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百分之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波至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 草莓病害 草莓的病害有20多种,其中为害较为严重的有草莓灰霉病、蛇眼病、炭疽病、轮斑病、病毒病等,严重影响着草莓的品质与产量。1草莓灰霉病分布为害 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图14-1)。 图14-1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情况症状 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花器染病时(图l4-2),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图14-3)。果实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图14-4)。病原 Botrytis 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淡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单生、顶生,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发生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发病也重。 图14-2 草莓灰霉病为害花器症状 图14-3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柄症状 图14-4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症状防治方法 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kg亩,而后耙入土中。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霉灵 (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草莓进入开花期后开始喷药防治,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 0075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熏蒸法,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 l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 kg亩熏烟,间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更理想。2草莓蛇眼病分布为害 蛇眼病分布较广,常与叶部病害混合发生,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严重时发病率可达4060。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叶片染病后,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图14-5),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图14-6)。果柄、花萼染病后,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病原 Ramularia tulasnei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圆筒形至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具隔膜12个。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 图14-5 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图14-6 草莓蛇眼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防治方法 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长,适当稀植,发病期注意多放风,应避免浇水过量。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发病严重时,采收后全部割叶,随后加强中耕、施肥、浇水,促使及早长出新叶。发病前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预防。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剂35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3草莓白粉病分布为害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严重。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图14-7),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图14-8)。 图14-7 草莓白粉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14-8 草莓白粉病为害果实症状病原 Sphaerotheca aphanis称羽衣草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外生,具1个子囊,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且与菌丝相互纠结。发生规律 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湿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于流行。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防治方法 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在草莓生长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时,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性强的杀菌剂喷雾,具有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在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可用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l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l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9000倍液、l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等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喷雾防治。棚室栽培草莓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OOm 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1夜,此外,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点燃发烟时闭棚,熏一夜,次晨通风。 4草莓轮斑病分布为害 草莓轮斑病是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种植时都发生,以春、秋季发病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后,病斑中间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黑色,病健分界处明显。在叶尖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造成叶片组织枯死。发病严重时,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全叶片变褐枯死(图14-9)。 图14-9 草莓轮斑病为害叶片症状病原Dendrophoma abscurans称草莓刺环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角皮层下,球形,具孔口,暗褐至黑色,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随气流、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侵染。多发生于l 2月至翌年4月,每年均发生,为害严重。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新叶时期极易受侵染,其次是叶片湿度大时也很易受侵染,特别是整株淹没灌溉和潮湿多雨期。防治方法 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新叶时期使用适量的杀菌剂预防。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发病初期,可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N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草莓炭疽病症状 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叶片受害,初产生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斑,稍凹陷(图l4-l0);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成为环形圈,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随着病情加重,全株枯死(图14-11)。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图14-12)。 图14-10 草莓炭疽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14-11草莓炭疽病为害匍匐茎、叶柄症状 图14-12 草莓炭疽病为害果实症状病原Colletotrichum fragariae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落圆形,呈地毯状平铺,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橄榄绿,最终变为灰黑色;菌丝由白色至灰白色,渐变为深灰色絮状或绒状。分生孢子盘呈垫状突起,暗褐色至黑色,圆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圆桶形或棍棒形,短小。分生抱子圆柱形或圆筒状、单胞、无色、两头钝圆,内含23个油球。有性世代Glomerella fragariae称球壳目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球形、褐色;子囊长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弯月形,两端较尖。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主要由雨水等分散传播。翌年现蕾期开始在近地面幼嫩部位侵染发病。盛夏高温雨季此病易流行。一般从7月中旬至9月底发病,气温高的年份发病时间可延续到10月。连作田发病重,老残叶多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密度过大造成郁闭易发病。防治方法 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灌“跑马水”,并用遮阳网遮阳降温。注意喷药预防苗床应在匍匐茎开始伸长时进行喷药保护,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700800倍液等药剂。定植前l周左右,在苗床再喷药1次,再将草莓苗移栽到大田,可减少防治面积和传播的速度。大田见有发病中心时,可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l00倍液、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l00012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液要均匀,药液量要喷足,棚架上最好也要喷到,可提高防病效果。 6草莓褐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中间呈灰褐色或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红色或棕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叶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图14-13),有时呈“U”形病斑(图14-14),造成叶片组织枯死,病斑多互相愈合,致使叶片变褐枯黄。后期病斑上可生不规划轮状排列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图14-13 草莓褐斑病叶片上的“V”形病斑 图14-14 草莓褐斑病叶片上的“U”形病斑病原Dendrophoma abscuans称暗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淡褐色,球形,具孔口。分生孢子梗内生于器壁上,呈树状分枝。无色。分生孢子近椭圆形,一端较尖细,单胞,无色。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逐步蔓延扩大。4月下旬均温17,相对湿度达80时即可发病,5月中旬后逐渐扩展,5月下旬至6月进入盛发期,7月下旬后,遇高温干旱,病情受抑,但如遇温暖多湿,特别是时晴时雨反复出现,病情又扩展。防治方法 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加强田问管理,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强抗逆能力。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田间在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 l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以后根据病情喷药,有_二定防治效果。7草莓黑斑病症状 主要侵害叶、叶柄、茎和浆果。一般发病是在叶面上产生黑色不定形病斑,略呈轮纹状(图l4-l5),病斑中央呈灰褐色,有蛛网状霉层,病斑外常有黄色晕圈。在叶柄及匍匐茎上发病常呈褐色小凹斑,当病斑围绕一周时,柄或茎部因病部缢缩干枯易折断。在果实上贴地果染病较多,浆果上的病斑为黑色,上有灰黑色烟灰状霉层,病斑仅在皮层一般不深入果肉,但因黑霉层污染而使浆果丧失商品价值。病原 Alternaria alternata称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深色,单枝,顶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暗色,手镏弹形或纺锤形,有l6个横隔,03个纵隔,顶端有一指状细胞。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等在植株上或落地病组织上越冬。借种苗等传播,环境中的病菌孢子也可引起侵染发病。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黑斑病的侵染和蔓延,田问小气候潮湿有利于发病。重茬田发病加重。 图14-15 草莓黑斑病为害叶片症状防治方法 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并集中烧毁;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及染病果实销毁。发病初期,可用10多抗霉素可湿粉6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间隔7天1次,连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8草莓叶枯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叶片受害后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严重发病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图14-16)。在病部枯死部分长出和色小粒点,叶柄和果梗染病后,出现黑褐色凹陷病斑,病部组织变脆易折断。 图14-16 草莓叶枯病为害叶片症状病原 Marssonina potenillae称凤梨草莓褐斑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在叶面散生或聚生。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扩散传播,侵染发病,也可由带病种苗进行远距离传播。早春和晚秋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发病。健壮植株易发病。防治方法 注意清园,尽早摘除病老叶片,减少病源传染。加强田问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氮肥使用量,避免徒长。于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剂。 9草莓黄萎病症状 草莓黄萎病在我国辽宁丹东等地区已成为严重病害。开始发病时首先侵染外围叶片、叶柄,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型病斑,叶片失去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问开始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叶感病表现出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青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图14-17)。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在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在,呈现所谓“半身枯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图14-17 草莓黄萎病为害植株症状病原 Verticillium dahliae称大丽轮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或拟菌核在病残体内在土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菌从草莓根部侵入,并在维管束里移动上升扩展引起发病,母株体内病菌还可沿匍匐茎扩展到子株引起子株发病,在多雨夏季,此病发生严重。在病田育苗、采苗或在重茬地、茄科黄萎病地定植发病均重。在发病地上种植水稻,保持水渍状态,虽不能根除此病,但可以减轻为害。防治方法 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重茬。清除病残体,及时销毁。夏季进行太阳能消毒土壤。栽种无病健壮秧苗,无病母株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插入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作为母株育苗即可。草莓移栽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浸根,栽后可用上述药剂灌根。大田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250g株。 10草莓病毒病症状 在我国草莓主栽区有4种病毒,即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和草莓斑驳病毒。草莓斑驳病毒:单独侵染时,草莓无明显症状,但病株长势衰退,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可致草莓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产生褪绿斑,叶片皱缩扭曲。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植株稍微矮化,复合侵染时引起叶片黄化或失绿(图14-18),老叶变红,植株矮化,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下弯或全叶扭曲。草莓镶脉病毒:植株生长衰弱,匍匐茎抽生量减少;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图l4-l9),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发生量减少。草莓皱缩病毒: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黄色斑点,扭曲变形,匍匐茎数量减少,繁殖率下降,果实变小(图l4-20);与斑驳病毒复合侵染时,植株严重矮化。病原 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主要有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草莓皱缩病毒(SCrV)、草莓镶脉病毒(SVBV)。发生规律 病毒主要在草莓种株上越冬,通过蚜虫传毒;但在一些栽培品种上并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在野生草莓上则表现明显的特异症状。病毒病的发生程度与草莓栽培年限成正比,品种问抗性有差异,但品种抗性易退化。重茬地由于土壤中积累的传毒线虫及昆虫的数量增多,发生加重。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发展草莓茎尖脱毒技术,建立无毒苗培育供应体系,栽植无毒种苗。严格剔除病种苗。加强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掉。蚜虫是主要的传染源,在蚜虫为害初期,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l000倍液等药剂。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植病灵(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酮·三十烷醇)乳剂10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间隔l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图14-18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叶片黄化症状 图14-19草莓镶脉病毒叶片受害症状 图14-20草莓皱缩病毒花器受害症状 11草莓芽线虫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芽和芽部以及花、花蕾、花托,新叶歪曲成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增加,植株活力降低,易受真菌、细菌等病菌的侵染;严重受害则植株萎蔫,芽和叶柄变成苎色或红色。主芽受害后腋芽可以生长,造成植株芽的数量明显增多;为害花芽时,轻者使花蕾、萼片以及花瓣变成畸形,严重时,花芽退化、消失,不开花或者坐果差;被害植株不能抽生花序,不结果,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图14-21)。 图14-21 草莓芽线虫病为害植株症状病原 为害草莓的线虫约有10余种之多。但寄生在草莓芽上的主要是草莓芽线虫 Aphelenchoides besseyi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une infognita。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雌成虫梨形,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发生规律 草莓芽线虫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种苗携带,连作地主要是土壤中残留的芽线虫再次为害所致。在田间芽线虫主要在草莓的叶腋、生长点、花器上寄生,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夏秋季常造成严重为害。南方根结线虫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和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翌春条件适宜时,雌虫产卵,孵化后以2龄幼虫为害形成根结。草莓重茬、杂草丛生、低洼漫灌等生育环境有利于芽线虫发生。防治方法 培育无虫苗,切忌从被害园繁殖种苗。繁殖种苗时,如发现有被害症状的幼苗及时拔除烧毁,必要时进行检疫,严防传播。发病重的地块进行23年轮作。加强夏季苗圃的管理,消除病残体及杂草,集中烧毁。草莓栽植前,将休眠母株在4655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消除线虫。或用50多菌灵·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后,摊开凉干水份种植。每亩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01.5kg,与细土或砂拌和成毒土,于栽前15天撒入穴中,浇水覆无病虫土。在花芽分化前7天用药防治,用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8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9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有效。定植成活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间隔7l0天1次,连喷2次。我庄的草莓苗枯死如何办?请专家帮忙 80症状是苗从跟开始腐烂然后整棵死亡,然后大面积死亡,腐烂后几天地下就出现黑色的东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希望专家给与解决满意答案方便你我他 初级团 合作回答者:1人 2010-08-17据楼主的描述像是芽枯病,也就是立枯病:(1)分布为害 本病亦称草毒立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强,是多种作物的重要根部病害。除草莓外,还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160余种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在草莓上主要为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等。(2)症状 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侵害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气并逐渐青枯萎倒,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从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菌丝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故又称草莓干腐病。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己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其外围常发生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引起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区别之处。(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但没有合适寄主时可在土壤中生活23年。可以病苗、病土传播,栽植草莓苗遇有该菌侵染即可发病。病菌的适温为2225,几乎在草莓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温度过高发病重。冬春棚室等保护地栽培时,密闭时间、长室温高而换气放风不及时,发病早而严重。露地草莓栽植过深,枝叶过于繁茂,灌水过多或园田淹水,病害加重。(4)防治方法 合埋密植,防止过密栽培。大棚和温室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适时适量放风。合理灌溉,浇水宜安排在上午,浇后迅速放风降湿,防止湿气滞留,并尽量增加光照。草莓现蕾后开始喷淋有效霉素6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天左右1次,共喷23次。芽枯病与灰霉病混合发生时,可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草莓苗茎部腐烂,是怎么回事我来回答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回答(3)冲向华尔街 中级团 合作回答者:1人 2012-06-05浇水不要浇到芯。追问:种了十亩地的草莓苗,只能从地头上浇,怎么办,而且从外地购买的草莓苗,不长新根,是怎么回事评论(0)00轻歌慢舟 12级 2012-06-05软腐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温度不适造成的。追问:今年刚种的,怎么解救回答:草莓的适种期一般多在秋天,然后经过低温休眠后,随着气候回升生长结果。由于草莓的茎很短,栽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土埋住心,另外,栽植时一定要浇透水定根。不知你是哪里的,草莓种植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出现以上情况,首先要买些杀菌类农药喷雾防治,如多菌灵针对真菌,农用链霉素针对细菌等,可到当地农药门市部咨询购买。如果是棚栽,要加强通风排湿。追问:我是山东泰安的,今年四月中旬买的一级脱毒苗种的,用来育十月份的苗,不是棚载,现在需要加强浇水还是减少浇水,用甲托可以吗,麻烦您看看照片草莓根腐病1草莓根腐病病害分类与特点编辑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草莓根腐病可分为: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被害状为全根腐烂;草莓冠根腐(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被害根腐烂呈白色,因此又称草莓白根腐;草莓鞋带冠根腐(strawberry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 由病菌根冠侵染,被害根似鞋带状;草莓红中柱根腐(red stele root rot)和草莓红心根腐(red core root roO被害根中柱变成红褐色,由内至外腐烂、草莓黑根腐(strawberry blackroot roO被害根呈黑色或棕褐色,由外至内腐烂。2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编辑调查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3草莓根腐病病原学分类编辑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称。室内分离病根可得到多种病原物,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ythium sp、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Phytophthora fragariae、Idriella lunata PENelson et KWilhelm;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kulILrner等。近年来草莓黑根腐(strawberryblack root rot)在草莓根病中的危害最重,影响最大,其病原物涉及十几个属,其中还包括病原线虫类,如:Pratylenchus penetrans (Cobb)Filip&ShurStek(伤残短体线虫);其次是红心(中柱)根腐(red core root rotor red stele root rot)。草莓黑根腐病草莓黑根腐病因复杂,病害循环多样。可由多种土壤病原真菌、线虫、土质贫瘠和不适宜的环境(如冻害)单独或复合所致。河北满城草莓基地草莓黑根腐根部组织分离到的主要病原物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estalotiopsis sp; 而Wing报道:Pratylenchus penetrans(Cobb)Filip&ShurStek(伤残短体线虫)和Rhizoctonia sp复合也能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症状:病株易早衰,矮小,株势弱,坐果率低;被侵染的根部由外到内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该病又俗称“死秧”。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与红心根腐病均由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 Hickman 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arasitica的侵染所致。症状:典型症状植株易早衰,茎变为褐色;植株下部老叶变成黄色或红色,新叶有的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匍匐茎减少,病株枯萎迅速。发病初期不定根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 mill长的红褐色或黑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木质部坏死;后期老根 鼠尾”状,切开病根或剥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呈暗红色。郑艳秋等将该病分为急性萎凋型:多发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地下部发病迅速,特别是雨后初晴叶尖突然凋萎,全株青枯死亡;慢性萎缩型: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植株矮化萎缩,下部老叶叶缘呈紫红色或紫褐色,后全株萎蔫死亡。4防治措施编辑1、合理轮作,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可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配合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提高土壤墒情。2.科学施肥,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优质高产之根本,因此肥料应掌握“多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叶面肥”促使草莓健壮生长,从而激发草莓自身抗根腐病能力。2、高垄地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并在在草莓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时喷洒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3、药剂防治,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在育苗时用先科高锰酸钾每平米2-4克,进行喷淋。移栽前后用先科高锰酸钾,稀释1500倍液,每株200毫升,进行灌根。在定植成活期和开花前,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如发现病株的田块采用淋根防治。14.有根腐病的园区,用先科根康灵叶面喷施600倍液,喷至叶面滴水重点喷至根茎部位。正常草莓园应该在移栽后结合浇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专用)冲施一壶一亩地。多年草莓园结合浇水或者冲肥每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1-2次,可以基本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本文(草莓病害防治.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