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心理关羽 心理诸葛2 一个心理学家的跨时空观察记录.doc

    • 资源ID:2785252       资源大小:55.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关羽 心理诸葛2 一个心理学家的跨时空观察记录.doc

    心理关羽 心理诸葛2 一个心理学家的跨时空观察记录-情、理、法。还漏了一个权吧-有道理。-心理关羽05生活是正着来活,却要倒着去理解。如果你能够倒着理解历史,那么你正着的生活一定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作者题记关羽板着脸,喝问道:"文远是来为敌的吗?"关羽素有积威,加上吃了败仗,心里窝火,这一声断喝真是有雷霆之威。张辽一惊之下,刚才肚子里盘算好的说辞一下子忘了个干干净净。张辽也是急中生智,连忙回答:"不是的,不是的。我想起了我们的老交情,过来看看老兄您啊。"说着,赶紧把手中的刀扔到了地上,下得马来。这种微妙时刻的人际交往,第一句话,第一个动作是非常关键的,起到定调的作用,说错了话,弄错了举动,就是定错了调,整个交往过程就会偏离预想的方向。张辽这把刀扔得很及时,也很有效。双方正处于交战状态,张辽拎刀而来,关羽第一个反应就是来打仗的。张辽把刀一扔,就从作战状态退到了和平状态,相当于给了关羽一个恩惠。张辽无意中用出了心理学里面另一个重磅武器互惠原理。互惠原理的威力一点也不亚于"承诺一致"原理。互惠原理的本质就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心理学家记得以前翻过的书中,有很多关于"互惠原理"的论述。社会学家埃尔文·古德纳1960年说,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个不认同这条原理的社会组织。著名的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凯认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互惠系统功不可没。他说:"我们人类社会能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学会了而在一个以名誉作担保的义务偿还网中分享她们的食物和技能。"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请了刘备一次,刘备就得回请一次。如果董卓送了赤兔马给吕布,吕布就得为董卓效力卖命,无可推托。心理学家想,关羽以前救过张辽一次命,张辽现在就得救关羽一命。弄不好张辽就得被关羽绕进去,劝降不成,可能还得帮关羽逃走。张辽开了个好头,但关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马上跟了一句:"那么,你是来劝降的?"这句话又顶了张辽一下,如果张辽回答"是",那么下面就没法谈下去了,马上就是刀兵相见;如果回答"不是",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路。张辽话锋一转,避实就虚:"哪里啊。云长兄,我是来救你的,当年你救了我一条命,今天该我来帮你了。"张辽说出这句话,可有点不简单。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也是互惠原理的本质内涵。如果一个受恩者打着报恩的旗号,对施恩者采取一些行动,施恩者很难不信任受恩者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是有利的。也就是说,受恩者以此为借口,很容易取得施恩者的信任。这也是对互惠原理的逆向使用。关羽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口气缓和了许多,说:"那么,你是来助我突围的?"张辽摇了摇头,说:"那倒也不是。"关羽有些懊恼了:"不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说降的,也不是来助我突围的,那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要不是张辽前面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羽就要翻脸了。心理学家有点为关羽着急了,这个红面孔,怎么说话的,你不用问张辽是不是来帮你突围的,你应该直接说,既然你还记得当年我救过你一命,那么现在你马上帮我突围,另外,我大哥刘备的妻小也拜托你照顾,不能有任何闪失。关羽如果这样说的话,等于把互惠原理的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里,但他没有,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张辽感觉,拿嘴和关羽过招,比拿刀容易多了。经过几个回合的嘴仗,张辽放松了很多,嘴巴也油滑了许多。张辽说:"老兄,现在你们的刘老大不知去向,张老三也不知生死,曹丞相已经攻下了下邳,也没伤着老百姓。他还命令士兵保护好刘老大的家眷,不许任何人惊动她们。我是特地来告诉你这些消息的。"关羽听明白了:"你这么说,不还是来劝我投降的?我现在虽然身处绝地,但丝毫没把生死放在心上。你赶快回去,我马上下山迎战!"到这个时候,张辽已经完全占据主动权了,哈哈大笑,说:"老兄,你这么说可要惹天下人笑话了!"关羽冷笑一声:"我为忠义而死,怎么可能被天下人耻笑呢?"你小子,哪怕你口吐莲花,要我投降曹操,也是痴心妄想。张辽说:"你今天如果战死了,就犯了三大罪状!"关羽哼了一声:"你倒是说来听听,我犯了哪三大罪状?"张辽心想:"就怕你不问青红皂白,孤注一掷。只要你来问,就不愁你不投降。"张辽说:"当初,你和刘备结拜兄弟,说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现在,刘备在乱军中不知去向。但我敢肯定,他还没有死。他要是死了,肯定会被发现。因为他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体征明显异于常人。刘备既然没死,你今天先死了,就违背了当初的誓约。这是你的第一大罪状。"关羽沉默不语。张辽知道自己赢定了,继续往下说:"刘备把两位夫人交给你保护,你今天要是逞匹夫之勇战死了,两位夫人无人照料,你就辜负了刘老大的重托。这是你的第二大罪状。""第三,你老兄仪表堂堂,文武双全,一身的好本领,应该辅助刘备,匡扶汉室,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如果今天随随便便就死了,等到刘备复出,需要你帮助,你却只能在地下长叹。这难道不是你的第三大罪状吗?!"心理学家不由得对张辽刮目相看了。这家伙,不但懂互惠原理,还懂得灵活运用"承诺一致原理"哪。你看他三句话,句句不离刘备和桃园结义的承诺。绕来绕去,就变成了如果关羽不投降,就是违背了当初和刘备张飞一起许下的承诺,就成了不忠不义之人。只有投降,才是保持承诺和一致的唯一途径。关羽的命门就是刘备,关羽的底线就是忠义。关羽想要一死了之,就是为了不辜负刘备,就是为了做个忠义之士。这本来是毫无疑义的。可是,张辽运用了"承诺一致"的精髓。从表面看来,关羽最初选择的做法是符合承诺和一致原理的。但张辽透过了表面,深及内核,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彻底断了关羽的死路。现在关羽已经不能死了,死了就辜负了刘备,死了就成了不忠不义之徒。关羽左思右想,总觉得不太对劲,可张辽的话,严丝合缝,找不到反驳的空隙。关羽只好说:"既然如此,那你说该怎么办?"一个人发出了这样的提问,就等于把自己命运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关羽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曹营的大门。心理学家忍不住表扬了一下张辽。刚表扬完,突然想起自己刚刚还讥笑过张辽不自量力去做劝降关羽的无用功。心理学家脸上红了一下,不过毕竟是心理学家嘛,擅长调控自己的心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心理学家回过神来,心想:"张文远,你别高兴得太早。关羽还是有可能不投降的。别忘了,关羽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尽管你说得天花乱坠,可投降曹操毕竟是不光彩的栽面事儿。关羽真的能接受吗?"从"关羽是不可能投降的"到"关羽是有可能不投降的",心理学家的判断已经退了很大一步了。看来,即便是心理学家,要从心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张辽还真是不简单,他是太了解关羽了。你绝对不能让关羽觉得自己是走投无路才投降曹操的,你得让他觉得投降并不是绝路,而是通往新生的必由之路。张辽说:"老兄你看,四面全是曹操的兵,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不如先投降了曹操,可以随时打听刘备的消息。一旦有了他的消息,就可以去投奔他。这样做,还有三大好处呢。第一是不用违背和刘备桃园结义的誓言。第二,可以保护两位嫂子平安,不辜负刘备对你的重托。第三,可以留得有用之身,将来再为刘备效力。你看怎么样啊?"三大好处还是句句不离"刘备",刘备就好比是张辽手中的一根杠杆,轻轻松松就可以把关羽这块顽石撬起。张辽这样的做法,是从承诺出发的,又回到了承诺本身。也就是说,并不是张辽说服了关羽,而是关羽自己说服了自己。张辽是用关羽的承诺来约束关羽的行动,让关羽觉得自己并没有背弃承诺,而是保持了一致。不过,关羽也不是吃素的人。张辽随口一句"你可以随时打听刘备的消息。一旦有了他的消息,就可以去投奔他"只不过是巧舌如簧,一旦你上了贼船,要想下船可就由不得你了。关羽听在耳里,想:"这倒是个没办法的办法。"内心虽然已经同意投降,但又一转念,如果这样轻易被张辽说服,岂不是太没有面子了,沉思片刻,心中有了数,开口道:"要我投降,须得依我三件事。否则,我宁愿身负三大罪状,死战到底!"到底关羽说出了哪三件事,张辽能不能依他,且看下节分解。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心理学家感悟:说服的最佳途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顶一下-关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还想说两句。所谓的"矛"就是利益,终极而言,一个人只能被自己的利益说服。把握着这一点,无往而不利。-心理关羽06生活是正着来活,却要倒着去理解。如果你能够倒着理解历史,那么你正着的生活一定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作者题记张辽想,只要你能投降,丞相面上有光,我也是大功一件。别说是三件事,就是三十件事也依你。"说来听听。""第一,我曾经与刘皇叔盟誓,共扶汉室,我今天之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第二,把刘皇叔的俸禄足额发放给我的两位嫂嫂,以供养赡,其他所有闲杂人等,都不许到门上打扰;第三,我只要一知道刘皇叔的去向,不管千里万里,我立即就要辞别,去寻皇叔。这三个条件,缺一个我也不会投降。你赶快回去报告,给我个准信。"心理学家暗地里为关羽叫了声好。这三个条件一说出来,说明关羽已经为解决自己的"认知失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认知失调"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者看法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一种极端的心理不适感。但是,人类不能长时间忍受这种不协调,他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态度来缓和这种不适感。早已说过,关羽投降曹操,不管用什么理由、借口,都是和原来的信念相违背的。如果关羽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态度,是很难面对的。关羽提出的第一条,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说什么降汉不降曹。刘关张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从来没有背叛国汉朝和汉帝,一直归依于汉室。既然从来没有和汉室处于敌对的状态,何谈什么投降汉帝呢?从逻辑上来说,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但确是关羽目前急需的。他需要为自己投降曹操的事实糊上一层符合道义的面具。只有这样,当面对别人质问的时候,他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未投降过曹操,我只是投降了汉帝。心理学家想,我们不要笑话关羽,人类都需要自我欺骗。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人们大部分行为是受大脑最直觉和最小意识的感知来指导的。在人们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充满了阴谋和欺骗,不仅仅是对其他人,也对我们自己。自我欺骗是用想像的方式解决生命中的难题的心理捷径。当人们处于外部威胁或者对自己的形象感到怀疑的时候,都会这么做。关羽提出的第二条,随着我们心理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和互惠原理有关。关羽提出用刘备本来的俸禄来养赡刘备的两位夫人。这是不想受曹操的恩惠,以免将来不得不报答更多的忠诚。但是,曹操名义上是汉室的正式代表,刘备与他为敌,落荒而逃,早就没有了任何名分,哪里还有原来的俸禄可言?关羽意识到互惠原理的威力,但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关羽提出的第三条,是张辽提醒他的。张辽的本意只是用此当作缓兵之计,是要关羽暗中行事的。没想到被关羽抓住不放,并作为正式条件提出来。关羽这也是给自己留好后路,以示不忘旧主。张辽一听,头都大了。好你个关羽,我摇舌拨唇,口干舌燥,比划了半天,比舞刀还累,全是为了你着想,你竟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来,难道你不脸红吗?又一寻思,关羽是不会脸红的,就算是脸红也看不出来。他天生面如重枣。张辽知道,第三条不过说说而已,等你投降后,就由不得你了。第二条嘛,曹操有的是钱,至于用什么名义发放给刘备的两位夫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第一条,什么降汉不降曹,曹操就是宰相肚里再能撑船,也不会答应你啊。这是最关键的一条。你倒是有面子了,可曹操就太没有面子了。张辽对关羽拱拱手,气得也不想多说话了,在地上拾起刀,转身就走。关羽捋了捋胡子,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关羽是个特别要面子的人,他必须给自己找出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关羽才可以直面天下人的嘴。关羽的这种心理并非他独有,心理学家翻了翻书,找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非洲人的例子。非洲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将其拔掉,一般是用鱼钩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拔牙的过程非常痛苦。而且,带来的结果是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下巴松弛,说话有些困难。这种做法曾经有过其合理性。当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把门牙拔掉后,即使患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尽管苏丹南部已经好多年没有破伤风了,但努埃尔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着拔掉孩子门牙的习俗。事实上,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好看。他们还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就像努埃尔人和丁卡人"选择"认为没有门牙在审美上令人愉悦的并以此来说明他们给孩子带来这种痛苦是正确的一样,关羽在潜意识中也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用来说明自己的"投降"是正确的,也是不得已的,并且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可以在日后改变的。曹操听了张辽关于"关三条"的汇报,其反应倒是有点出乎张辽的意料。张辽最担心的第一条,没想到曹操一点也不在乎。曹操说:"我是汉朝的大丞相。我就是汉,汉就是我,这一条没问题。"可见曹操丝毫没有把汉献帝放在眼里,那个孩子不过是他手中的一个木偶罢了。曹操没往下深说,是怕大家都看清了这一点,就等于戳破了关羽的脸面和脆弱的自尊。张辽长出了一口气,只要这条你没意见,今天我这大功可就立定了。第二条,曹操也没有意见。曹操说:"钱的事好说,我按照刘备的俸禄加倍给他。至于不许闲杂人等进出,也是应该的。"对关羽而言,曹操所能用的手段不多,只好对给点钱,以积累点恩惠,留待后用。但张辽没当回事的第三条,曹操却不同意:"如果一有刘备的消息,关羽就离我而去,那我养着他还有什么用呢?不行不行。"张辽一阵失望,但他已经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促成实在是不甘心。这其实也是人类的一个通病,你在任何一件事上投入得越多,就越会维护这件事的正确性,哪怕有很多过硬的证据证明这是一个错误。这一点也适用于目前状况下的关羽。关羽此前几乎为刘备付出了所有,付出的越多,证明他跟从刘备,忠于刘备越正确,也就越不能改变。其实,如果抛开道义,关羽在曹操帐下一定更能建功立业。曹操考虑的一点也没错,如果答应了关羽的第三条,也是一个公开的承诺。对于他如此身份地位的人,怎么能公开违背承诺呢?(嘿嘿,他也懂得"承诺一致啊!)张辽使劲地想了想,对曹操说:"我觉得没什么要紧。关羽之所以对刘备忠心耿耿,不过是刘备对他恩厚罢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丞相您对他施以更大的恩惠,何愁关羽不在您帐下长留呢?"张辽的言外之意是先让关羽投降了,以后一切都好办。曹操想想,自己的条件比孤穷刘备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只要关羽来了,就一定能够打动他,让他留下来。说:"好吧。关羽的这三个条件我全部答应了。"张辽大喜过望,屁颠屁颠赶回到土山,来见关羽。当然,这一次他没有带刀。曹操看着他的背影,不由感叹:"没想到张文远还真是个人才。我帐下这么多伶牙俐齿的谋士,竟然被一个武将抢了头功。好,好啊,回来提拔重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并不是由看起来最合适的人完成的。关羽听了张辽的回报,说:"这样很好。不过,还是得请丞相退了土山之围。让我到城中去拜见嫂嫂,请示汇报之后,马上就来投降。"张辽感慨万分,真是好事多磨啊。赶紧回来再次向曹操汇报。关羽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每一个人,当他承受的压力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自发寻找所有可能的倾诉发泄的途径。投降带给关羽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一个人吃不消扛。刘备不在,嫂即为长,而且也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如果把投降曹操的事情向嫂嫂说了,就等于把压力分担了。尽管这两位嫂嫂手无缚鸡之力,但知晓即是一种分担。曹操闻知后,立即传令退兵到三十里以外。荀彧在一旁说:"不可,恐怕关羽有变。"曹操白了他一样,心想:"早干嘛去了。较文远差远了。",说:"关羽是个忠义之士,必不失信。"曹操确实有可取之处,对"承诺一致"的把握远胜常人。关羽来见嫂嫂,心里忐忑不安,如果两位嫂嫂不肯同意投降曹操,以大义责之,那自己只好以死谢罪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心理学家感悟:自我欺骗决非简单的自欺欺人。世事多艰,这只不过是不得已的正当防卫罢了。-希望看这篇文章的高手朋友多留言指导啊,呵呵。-心理关羽07生活是正着来活,却要倒着去理解。如果你能够倒着理解历史,那么你正着的生活一定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作者题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刘备善哭,没想到关羽也善哭。许是跟久了,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关羽一进门,一言不发,放声大哭,拜倒在台阶下。你可别说,学会了哭还真管用,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关羽之所以要哭,并非心中悲痛,而是难以启齿。背弃刘备,投降曹操毕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双方的第一句话必须由嫂嫂先开言,关羽的回答才能顺杆而上。就像相声里的捧哏逗哏两个角色一样,捧哏的任务就是给逗哏垫话,为逗哏的包袱做好铺垫。两位夫人不会主动给关羽当捧哏,关羽一哭,两位嫂嫂势必要发问为什么痛哭若此,无形中就给关羽当了捧哏了,关羽的接下来的话就容易说了。关羽的哭果然有作用。但他没想到二位嫂嫂第一问竟是:"皇叔哪里去了?"也难怪,嫁鸡随鸡,夫妻情深嘛。关羽说:"不知去向。"两位夫人心里一阵发凉。好在也不是第一次被刘备弃之不理了,立即就缓了过来。"二叔为什么要如此痛哭啊?"关羽总算等到了这句话,立即回答说:"关某出城死战,没想到被围在土山,兵微将寡,无可奈何。张辽来招安,我提出了三个条件,如此这般,曹操都答应了。我不曾向您二位禀报,不敢擅自处理。因为想到大哥生死不明,见了嫂嫂,无法抑制,所以痛哭。"甘夫人说:"昨天曹兵入城,我等以为都难逃一死,没想到毫发未损,一个士兵也没进门来。二叔,你既然已经承诺了,又何必再来问我们呢?只怕日后,曹丞相不会容许你去找皇叔吧。"甘夫人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自己二人的平安与否和关羽降与不降没有直接关系。两人昨晚就没受伤害,而关羽投降是今天的事情。为保护两位嫂子而降,也是关羽自我欺骗的面具之一。甘夫人这样说,其实是不认同关羽的投降,但是话说得非常含蓄。第二层意思则是进一步对关羽的投降表达了含蓄的不满。你都已经决定了,还来和我们说什么呢?这是事后告知,而不是事前汇报商讨。任何一个有自尊且身份尊过你的人都不喜欢这样。但甘夫人随即话锋一转,不再停留于此,而是提出了疑问,到时候曹操不放你走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同意了关羽的投降之举。但也是要关羽作出对未来的承诺。刘备的老婆,当然是不想永久客居曹操身边的。心理学家想,关羽的这两个嫂嫂真是聪明人。尽管她们对关羽投降不满,但没有横加指责。美国心理学家埃迪·哈蒙-琼斯做过一系列实验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每当生活迫使我们选择了一条道路,我们又不能完全肯定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本能地找出证据,证明我们作了一件聪明事。而卡罗尔·塔夫里什和埃利奥特·阿伦森则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愿意坦白地承认错误的人们一旦他们的信念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们反而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信念。如果这个时候,她们对关羽的决定横加指责的话,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关羽羞愤交加,一死了之。但更有可能的是,关羽被彻底激怒,为维护自己决定的正确性,不肯低头,双方就此决裂。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两位夫人不愿见到的。她们早就知道,刘备是个靠不住的男人,一到关键时刻,就会习惯性地溜走。刘备以前和吕布相争的时候,就上演过这样一幕。当时,是张飞负责看护两位嫂子。张飞贪杯,被吕布乘其酒醉夺了城池。两位夫人就落入吕布之手。但吕布顾念结义之情,善待两位夫人,并择机送还刘备。张飞失了二嫂,羞愤交加,正待拔剑自刎,被刘备一把抱住。刘备也借此说了一番千古名言,流传至今。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时,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心理学家笑了起来。刘备的话非常典型地说明了男女择偶观的不同。男性一生中会产生亿万个精子,而女性的卵子相对要稀缺得多。当女子孕育受精卵的时候,男性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女性*以增加自己基因传播繁衍的机会。所以,女性会更加小心地考察男性的*、资源状况以及忠诚程度,以谨慎处理自己的繁育机会。也就是说,男性寻求广泛的繁殖,而女性需要明智的繁殖。对刘备来说,这两个老婆还没能给他生育,转换成本是很低的。如果他自己的事业成功了,寻找替代对象确实像换件衣服一样容易。这也是他数次扔下老婆,一走了之的原因。被抛弃的经历教会了糜甘二位夫人,给刘备当老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太会受到刘备对手的伤害。给刘备当老婆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不时会遭到刘备本人的抛弃。但妻以夫荣,乱世中要找个像样的衣服架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两位夫人担心刘备会很快换了衣服,她们眼下唯一的依靠就是关羽。只要关羽在,还有一线希望继续当刘备的衣服。所以,她们对曹操能否放关羽去找刘备非常担心。关羽信誓旦旦地说:"嫂嫂放心,只要关某在,一定会去找兄长。曹操身为丞相,说出口的就是命令,如果他反悔了,还有谁会服他呢?"这不仅是安慰两位嫂子的需要,也是他确保自己认知不再失调的需要。在心理学家看来,关羽的话同时还是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离开曹营去找刘备,毕竟不是一个近在眼前就需要兑现的承诺。这是一个不定期限的远景,也许会会是无限的长。一般而言,离兑现期越远,自信度越高;离兑现期越近,自信度越低。关羽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心理学家想起了蒙特利尔市的市长琼·德拉波,不禁哑然失笑。1969年,他自豪地宣布,他们将耗资1.2亿元建设一个屋顶可以伸缩自如的体育场以供1976年的*会使用。结果,这个体育场在20年后的*年才得以完工,并且,仅仅一个屋顶就花了1.2亿美元。之所以说关羽是过度自信,是因为曹操有很多种办法,可以让关羽无法离开。道道关卡,没有曹操的命令怎能放行?关羽缺钱少粮,何以远行?两个嫂子乃女流之辈,手无缚鸡之力,实乃拖累,关羽怎能一走了之?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你认为关羽走得了吗?关羽是个东方人中不多见的骄傲溢于言表的人。这样的人表现出过度自信是大家比较能接受的。即便是心理学家也曾经只能利用在别人面前的表现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自尊心。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其实,不论看上去有多少谦恭,大多数人天生都具有一种自信。只是某些人让这种自信心深藏不露而已。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格林沃尔德、东京大学的山口等人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5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所谓内隐自尊心的测试。测试要求学生在被计时的条件下对各种指代他们自己的好词作出回应。测试的原理是,用时越长说明越难将其中的一些词与自己联系起来,从而测试出一个人的内隐的自尊程度和自我态度。结果表明,上述外在表现差异极大的三个国家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内隐自尊心,日本学生的内隐自尊心的得分在各种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中最高。山口认为,普通东亚人清楚他们抱有非常明确的自我观念,但为人谦恭的社会规范使他们一般不公开表达这种观念。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过度自信并非个别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当中。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评估过度自信带来的盲目乐观,一定会深受其害。投降时刻已到,关羽怀着自信,带着随从,来降曹操。曹操命令手下谋臣武将远远来接,自己也出辕门来迎接。临近辕门,关羽心里却犯了踌躇,按规矩投降必须要跪拜,这一投降,说好是降汉不降曹,可受降的只能是曹操,到底是拜还是不拜?如果你已经熟悉"承诺一致"的话,应该不难得出正确的推论。TechoView德谷视界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124413124857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关羽 心理诸葛2 一个心理学家的跨时空观察记录.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